•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立祭酒:士以廉耻气节为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9:36: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三立祭酒:士以廉耻气节为端

三立祭酒:士以廉耻气节为端

傅山《天门积雪》

三立祭酒:士以廉耻气节为端

傅山《狄梁公像赞》

三立祭酒:士以廉耻气节为端

三立祭酒:士以廉耻气节为端

《三立祠传》书影

三立书院的前身是河汾书院,而河汾书院的前身是晋阳书院。也就是说,先有晋阳书院,后来改名河汾书院,之后又改名为三立祠,即三立书院。再之后,三立书院又改名晋阳书院,与令德堂同为山西大学的前身。书院名称在改,地址历经府衙之东、右所街、侯家巷,而400多年来,傅山在三立书院的故事仍为后人追忆。

最早的晋阳书院在府衙之东,创自何时,尚不得知。到明代时,因其地势湫隘,与书院不相称,改为提学道。正德年间,马卿督学山西,曾想恢复晋阳书院,因时机不成熟而未果。

明嘉靖八年(1529)朝廷革除镇守中官制度(即太监监军之制),中官衙署空出来,巡抚台署迁入,又空出旧台署。嘉靖九年(1530)冬,曾任山西督学副使、升任山西按察副使的遂宁人陈讲,经请示时任巡抚黄钟、巡按王道同意,在巡抚衙门旧址上“洒扫其堂,揭其表坊,曰河汾书院”,把晋阳书院之名改为河汾书院,仿洙泗伊洛之风,意在“宗乡哲、启后学”。又把原来署内后边住人的地方和侧房改为50间号舍,精心挑选州县弟子150人来此学习。嘉靖十年(1531)王献巡按山西,首先视察书院,并与巡抚黄钟商量增修,摄分守事副使李崧祥、曹嘉和分巡佥事畅华协力襄赞,阳曲令陈价总理其事,教谕张三畏具体经理。从八月初到冬十月,创尊经阁五楹,藏有六经、历代史与百家之言;增号舍50间;相邻建祠,祀奉文中子王通、文正公司马光、文清公薛瑄三位乡贤;东边还建起督学署,所谓“宫墙聿新,物采咸修,家塾党庠之遗制不泯焉”,期于“河汾之教殆益盛矣乎”!(唐龙《河汾书院记》、马卿《河汾书院记》)

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当政时,以为“黉宫育才之地,非济贫养老之所”,奏毁天下书院,河汾书院废。傅山曾于此事有过自己的意见,以为张居正所议为至言,“使此议恒行,世界那得顿尔”。

万历二十一年(1593),声绩颇著的魏允贞(1542~1606,字懋忠,号见泉)以右佥都御史抚晋,慨然以兴学右文为己任,在太原府城西南右所街(今旧城街一带)建祠:“得风后以下至伯夷、叔齐十有七人,位南向;名宦自叔向以下至我朝吕文简公十有八人,西向;乡贤自董狐以下至薛文清公十有六人,东向;寓贤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别为位,居乡贤上。”这与一般书院主祀尧、舜、禹、汤、周、孔等有了变化。魏允贞题名“三立祠”,集士讲读,避开书院之名而恢复书院之实。三立取于《左传》“立德、立功、立言”之意,魏允贞作《原学》一篇示诸生,有云:

学之道惟有知行两端,人之为学惟有求知求行两事。孝弟谨信,行也;学文,知也;义与授命,行也;见利见危,知也。博文,所以求知也;约礼,所以求行也。多闻见未尝不博,知择识未尝不约。学尽是矣,果有难知难行者否?(《原学示书院中诸生叙》)

其时,赋闲在家、曾做过布政使的太原人王道行(即傅山笔下的龙池先生)作《三立祠记》,详述建祠经过,祠成,“为堂五楹,扃以枨阑,缭以周垣,前起绰楔,望之岿如也。祠后为书院。”赞曰:“两省前后诸公,同德一心,翼宣文教,盛矣。”当时,晋王还出五十金犒赏这一工程。

其后,提学副使王三才在魏允贞的指授下,“移三立祠于深处,洞开重门,东西建席舍五十楹,门、皂房各三楹,而厅楼号房悉如旧”。太原知府关廷访,阳曲县令梁之垣、主簿刘嘉宾经始其事而董理此役,“计费几四百金,取之岁考长物,不烦民间半菽”。王三才还寄望诸生:

执经而穷理,吐词以抒心,遵伦理而悟本原,放之四海而心可通,率之日用而事事有据,如日中天,如川流地,上下昭察,跃然心目,闻此以立言,履此以立德,扩此以立功,即古先哲所称不朽,何以加焉!(《重修三立祠增建考厂记》)

万历二十七年(1599),三立书院声名达到一个高潮:庚子科乡试,书院学生中举50多人。

不幸的是,26年后,三立书院又遭停办厄运。天启五年(1625),把持朝政的魏忠贤矫诏“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三立书院随着著名的东林书院一起,被迫中断了讲学活动,祀事淆乱,荒废经年。

转机在九年之后的明崇祯七年(1634),山西先后来了两位地方大官。一位是提学佥事袁继咸,一位是巡抚吴甡。此时的朱明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际。吴甡来晋后,重水利,固省防,兴教文,大力支持袁继咸整饬文教,恢复书院,培养急需人才。崇祯九年(1636),在袁继咸的主持下,三立书院得以重新开院。吴甡作《重修三立书院碑记》,阐明魏允贞遗意,称赞“晋理学甲天下”“愿学士大夫之宦斯土、生斯土者,相与绍仲尼之道,大皋、夔、稷、契、伯益之勋,以再见唐虞三代之治,则天下万世之福未有,暨是余之心也夫,是余之心也夫”。他又点定袁继咸著《三立祠名贤传》并为之作序,以为“士君子修身见世,道先正乎趋舍”,“德、言、功三者,皆足不朽,而功与言之不朽,犹附德而立”,并于“晋士大夫与士大夫之仕于晋者”寄予厚望。

也就在这一年,而立之年的傅山与以后成为他好友的戴廷栻、白孕彩、薛宗周、王如金等三百学子被录取入院深造,袁继咸看过傅山的文章,认为傅山是“忠孝人,置第一”,三百学子也公推傅山为书院祭酒,即首席讲师、主讲师。

此时的三立书院虽然是沿用旧名,但实质已与以往有很多不同。袁继咸把书院奉祀的名宦乡贤50余人增加到71人。

另外,在“课艺”上,除了设置经学课程外,还开设了河防、攻守、财用等“经济”课目,即经世济民之课目。这表明,新恢复的三立书院更注重实功、实学的办学宗旨。

三立书院作为山西省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在袁继咸的主持下,一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袁继咸“立法严而用意宽”,主张“士以廉耻气节为端,有廉耻然后有风俗,有气节然后有事功”。在生活上,他将“节余俸薪,全数捐赠贫寒生徒”。在学习上,他以文章、气节谆谆勉诫学生“先德行而后文艺”。

三立书院相对宽松、开明的学习氛围,培养了一批像傅山一样的思想自由、性格坚贞的学子,“丙子秋,登贤书者十居七,元魁皆公首拔士”。崇祯十年(1637),袁继咸遭诬告弹劾,被“械送来京勘问”。傅山组织领导一百多生员,徒步赴京为袁继咸鸣冤,进行反对奸臣的斗争。历时数月,最终取得胜利,名震天下,被誉为“山右义士”。

其后,袁继咸赴任九江,纂修万历《太原府志》的山西阳城人、司徒张慎言撰《督学袁公去思碑》,表彰袁继咸侃直廉静,“奉朝廷之法洽,以父兄子弟之情,提圣贤之精神,通帖括之志气”“悚革后先愧耻奔竞之习”,感慨“教之所系,固不重欤”!张慎言曾给傅山留下很深的印象。崇祯三年(1630)庚午乡试时,18岁的傅山曾看过张慎言寄其子张履旋一柄扇子上面的题诗,首句为“交友休从意气生”。饱经忧患之后,傅山从最初的疑其不然,“渐渐知所谓意气者,皆假为名士之弊,坐此败露者实繁。始知前辈皆实实历过,才以此等句教子弟也”。

傅山曾写过《性史》一书,大约就在三立书院求学时期。据傅山自述:

贫道昔编《性史》,深论孝友之理,于古今常变,多所发明。……兼以近代所闻见者,去取轩轾之。二年而稿几完,遭乱失矣。间有其说存之故纸者,友人家或有一二条,亦一斑也,然皆反常之论。

这部充满“反常之论”的著作虽在战乱中遗失了,但后人从傅山此后的思想、行为也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傅山在政治上反对权贵专断,主张改革弊端,在学术上反对理学空谈,主张实功实济的思想,就是在三立书院求学时形成、定型的。

蔡懋德出任山西巡抚时,明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仍于崇祯十六年(1643)四月重开三立书院。时年37岁的傅山,虽没有任何功名,却因其品行、学识为当世认可,也与武乡知县魏权中、绛州举人韩霖、平阳举人桑拱阳等一同被聘为主讲,讲战、讲守、讲火攻、讲诚明道统、讲财用、讲防河。傅山虽被蔡懋德任命为诸生中的祭酒,却不屑空言,也不肯穿起绅士衣服去讲学,只是按期参加集会,听过之后却感到蔡公所言有些迂阔,不足以起而行之。傅山试图力行挽救之,四处奔走,甚至化名作童谣,印制张贴,号召守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八日,李自成攻陷太原,末代晋王朱审烜被俘,蔡懋德在三立书院自缢而死。

随着明朝灭亡,地势湫隘的三立祠愈发“燹燐颓圯,不堪改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季秋至次年暮春,抚晋六载的白如梅,在太原府城新南门内侯家巷,购地新建房舍70间,恢复三立祠,“驾高阁以祀先贤”,其志在“祈进后学也,光前烈也,为国树人也,俾顾名思义也”。这一年,傅山54岁,移居松庄,冬天母亲去世,也许无暇关注与其有精神纽带的新建之三立书院。

《三立祠名贤传》是傅山当年在书院读过的,此时,毅然自立、无丧所守的他已是75岁的老人。方其时,刘梅和傅山同为《重镌宝贤堂帖》作序,然未见他与刘梅之交往。傅山是否得知刘梅重刊了他年轻时朝夕浸淫的名贤之书,从1660年三立书院重修到他去世的20多年间,是否来过“君子以朋友讲习”的三立书院,未见有载。但从魏允贞、袁继咸到蔡懋德,三立书院三任主持者都为“清操绝俗”“忠直敢谏”之士,毫无疑问深刻影响了傅山人格气节的塑造和养成。

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仲秋,傅山过祁县访戴廷栻,登丹枫阁,看到自己十数年前的题壁诗:“太原人作太原侨,名士风流太寂寥。榆次颇谙有孙盛,昭余不信产温峤。”傅山怆怀往事,晚间住在戴廷栻的殊亭,竟不能寐。第二天早起,在殊亭的双松下徘徊,忽然天色晦暗,大雪落树,就像刀刃一般,给他一种特别奇怪的惊心之感。傅山回屋从书架上检得戴廷栻《枫林草》残编读过,感其俱带冰雪气味,深于寄托,至情感人。傅山略加澄汰,为戴廷栻编成《枫林一枝》,并为之序,有云:

自袁师倡道太原,晋士咸勉励文章气节,因时取济,忽忽三十年,风景不殊,师友云亡。忆昔从游之盛,邈不可得。余与枫仲,穷愁著书,浮沉人间,电光泡影,后岁知几何?而仅以诗文自见,吾两人有愧于袁门。(《叙枫林一枝》)

可见傅山一生重文章气节,尤重气节。在傅山去世后,从全省各地来三立书院读书的诸生,经常能看到此地留存的傅山讲学著述,深感“夙节可师,言行足式”,与绅衿、里民“请祠三立书院并入乡贤”。

三立书院,三立祠,三立阁,已然为太原乃至山西之历史文化标注了一个精神高度。正如活跃在清代嘉道年间的诗人崔旭(1767~1845)在《太原杂咏》中写道:“阁称三立重公评,自古乡贤列姓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原市2025年“傅山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幕
...、书画家和医学家,以卓越的才情、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气节,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活动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傅山文化学术交流、文化传承与展示、乡村集市、医学义诊与健康咨询
2025-08-11 19:47:00
...书法家、医学家,是山西书法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民族气节和书法艺术为后人敬仰,其“四宁四毋”书学理论开碑学之先河,其“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的书学主张影响深远。为全面展示傅山
2024-04-29 19:16:00
去太原,喝碗头脑
...社会纷乱,百姓困苦,他关心百姓,疾恶如仇,极具民族气节,却难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借此发泄愤懑。“八珍汤”含哪八味药材,父亲不清楚,只知含八种东西,不外露。每碗头脑有三大块羊腰
2024-11-19 19:47:00
...皆善学妙用,造诣精深,书画作品渗透着正直品格和孤高气节,极受后世推崇。从编纂出版的角度来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极具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它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
2024-07-13 07:38:00
...观众于墨痕斑驳间触摸时代脉搏,在典籍浩瀚里重睹士人气节。青少年实践基地内,侍女涂色与纸雕灯课程以宋代彩塑与木雕盘龙为灵感,引导青少年通过彩绘和叠合工艺,在动手实践中领悟传统美
2025-05-19 06:50:00
太原市西山红叶文化活动之崛围红叶系列活动形式多样
...。启动仪式主要包括锣鼓演奏、舞蹈表演、穿越情景剧、傅山拳法、非遗展演、雅乐演奏、书画笔会、崛围书院名家大讲坛等活动。崛围红叶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10月11日——1
2024-10-13 10:03:00
傅山一生经历明、清两个朝代,生活在朝代鼎革的转型期。明崇祯十七年(1644)太原沦陷后,他出家为道士,居无定所,除在太原的松庄、土堂、西村与崛山围山居住外,还先后游历于寿阳、平定
2025-06-26 14:07:00
央媒看太原傅山是谁?走进太原,饭店里有他的雕像,碑林中有他的书法,中医馆有他的著作,公园里有他的家训展室……3月22日,新华网以《来太原的N个理由寻迹太原老乡傅山》为题,通过视频
2024-03-23 07:11:00
健康中国看山西:山西太原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傅山故里论道传承与创新
盛夏时节,万物竞秀。8月5日,“傅山医学学术思想传承体系建设项目启动会”在中华傅山园召开。“这是深入挖掘保护傅山医学学术思想、传承弘扬本土正源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是贯彻落实太
2023-08-11 12: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
海报图品 | 齐国那些不可错过的历史名场面
AI图生成:刘伯垚、孙莹长图设计:王岩文案:孙莹、田泽文
2025-08-22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