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报评 | 国宝丹青遇见太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3 07:38:00 来源:太原日报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山西特展

一帧古画,就是一帧文明;一次驻足,就是一次望穿。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山西特展开展,汉唐气象、宋韵无尽、元气淋漓、明丽煊耀、清流回荡……展区命名尽显汉字之美,但远不及水墨之韵,更难掩岁月之光。从一个展览看遍历代国宝丹青,神品接续,惊喜不断。而最为惊喜的是,在这一场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的壮阔行旅当中,山西如此之近,太原如此之亲。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首先是一项收录和出版工程,汇集了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了从先秦汉唐到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绘画精品,规模宏大、历时久远,彰显中国气派,辨识度独一无二。本次展览遴选了其中的历代精品图像调色打样稿2000余幅,凝练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承接古今、连接世界,是一次对中国绘画艺术历史的深情回望。

工程繁重浩大,印证了盛世修典;画作默默无言,传递了文化自信。

在这一场艺术检阅中,山西阵容可圈可点。特展现场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收录的两宋至明清时期11位山西籍画家的85件书画精品,南宋画家马远祖籍河中,即今山西永济,擅画人物、山水、花鸟,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誉,他的《踏歌图》表现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怡然图景。元代的高克恭曾居住于山西大同,他笔下的《春云晓霭图》春山叠秀、云生幽谷、林木葱茏,一派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春日气象。三晋大地,人杰地灵,这些画作共同构成了山西绘画史的悠长叙事。

在这一场艺术检阅中,太原阵容同步精彩。特展现场不乏太原元素,北宋画家王诜是山西太原人,作品《渔村小雪图》是从“金碧”技法过渡到“水墨”技法的代表作。米芾、米友仁父子跨越北宋、南宋,祖籍太原,通览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全卷,仿佛身在潇湘。傅山是山西阳曲人,在作品《绝壁古刹图》中,雄山飞瀑笔墨苍茂,画风大胆而富有个性。一组“山水图”引人注目,正是傅山先生笔下的太原景色:崛山围红叶、文笔双峰、天门积雪、古郭夕照、瓮泉难老、土堂怪柏。本地观众专注欣赏,心有戚戚焉。

王维、米芾、傅山等太原画家,是开宗立派的画坛大家。王维诗画双绝,其山水画被誉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对后世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米芾是“宋四家”之一,也是“米家山水”的创始人,画作多用水墨点染,不拘形色勾皴,水墨融合,墨色晕染,含蓄而空蒙。傅山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皆善学妙用,造诣精深,书画作品渗透着正直品格和孤高气节,极受后世推崇。

从编纂出版的角度来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极具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它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绘画图像文献。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了大量的传世名画和珍稀孤本,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这些作品代表了各个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透过这一文化工程,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到成熟、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尽收眼底,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一览无余。

在本次山西特展“光影丹青”沉浸式体验区,鸟在身边翱翔,人在画中游弋。佳作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了新的活力。画在动,山水在动,花开、鸟飞、鱼欢、虫跳……一场立体盛宴瞬时展开。时间不再,空间不再,光影熟悉而陌生,熟悉的是家国河山,陌生的是旧物新颜。赓续文明,解读密码,“大系”连缀历代,特展风华绝代。

震撼,因为具体的人,走进了具体的伟大;喜悦,因为此时此刻的锦绣太原,同频着墨浓墨淡的诗意中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穿越千年画境!“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山西特展”在太原开幕
...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山西特展”在太原太山景区综合服务中心盛大开幕。据悉,“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其中国内藏品9
2024-07-11 12:46:00
央媒看太原7月10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山西特展”在太原太山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幕。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央广、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日报》等多家央媒关注报
2024-07-14 06:53: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本报讯 2023年度“文明瑰宝,互鉴使者”全媒体传播作品推介活动,日前终审落幕。太原文物保护研究院的《国宝回家》项目获评国家精品项目,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
2024-02-11 05:02:00
“百工问——揭秘‘晋魂’科技密码”展,9月10日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开展,首批“我是国宝守护人”荣誉颁授仪式同时举办,为教师节增添了一抹厚重的文化色彩。展览是山西博物院让文物“
2025-09-11 20:44:00
6月30日,“丹青映像”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展览由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主办,共展出冯远精品力作300件,以“丹青映像”为主题,分为“苍穹之下”“
2024-06-30 18:16:00
...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文创里的夏天·山西太原:雪糕为钥,开启三晋大地清凉之旅》为题,走进山西太原,从千年古建晋祠的建筑雪糕,到山西博物院里的国宝雪糕,用“文创雪糕”
2025-08-02 18:52:00
...打造了一场中国戏曲嘉年华。总台春节戏曲晚会首度落地太原,也使太原的一城锦绣成为“主角”,贯穿晚会始终,传统又现代的城市气质,唐风晋韵的文旅融合图景,在新春绽放新姿。晚会一开场
2025-01-31 17:42:00
珍稀物种山西黄芩再次被发现
8月22日,记者从太原植物园获悉,时隔67年,珍稀物种山西黄芩在山西永济雪花山海拔1200米的阴生环境中再次被发现。记者了解到,在山西省林草局、永济市林业局支持帮助下,太原植物园
2024-08-24 15:19:00
央媒看太原10月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鉴赏历代名画 文化盛宴添彩国庆假期》为题,报道国庆期间,“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山西特展”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报道介
2024-10-06 08: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