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明悲歌:史可法的失误与扬州的惨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5 18: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几乎决定了中国未来数百年的命运。

这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崇祯皇帝自杀。

这一年李自成在一片石被吴三桂和满清联手击败,退入关内。

这一年清军入关,顺利占领北京,并随后大举南下,要占领整个中国。

这一年明朝在南京成立新的领导核心,南明“弘光政权”建立。

历史究竟是三分天下,南北朝,还是大一统?

在这个关键时刻,南明有一个重要人物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可以说,这个人的一些抉择直接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在这个十字路口,这个人成为了国运的操控者,这个人就是南明弘光政权的关键人物——史可法。

南明悲歌:史可法的失误与扬州的惨剧

史可法出身官宦世家,他的老师是著名诤臣左光斗,史可法在崇祯朝并没有太多的表现,但是在1644年崇祯死后,历史的剧变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史可法当时是明朝在南京的兵部尚书,是名义上的明朝国防部长兼任南方军团的总司令。

要知道,南京在朱元璋时代曾是明朝首都,之后历朝都是明帝国的重镇,是仅次于北京的行政中心,这里保留着一套完整的中枢领导班子,几乎可以直接取代北京政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南京就是明朝的第二首都。

随着李自成破北京,崇祯自尽,明朝国统的延续成为了重大问题,史可法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拥立了福王朱由崧,史称“弘光帝”,这个政权算是明朝末年各派势力都承认的一个政权,也可以说是崇祯死后明朝翻盘的唯一机会。

南明悲歌:史可法的失误与扬州的惨剧

对比南宋在南方立国,这个时候的史可法按说既然是拥戴之功,又是兵部尚书,理应掌控全局,除了拥戴皇帝,还应该积极备战,因为满清此时已经击败李自成,入主北京,不久势必南下。

但是,史可法却在关键的时刻犯下了不少错误。

首先,史可法屈服于政敌,竟然被人调离了南京,因此失去了对弘光中枢的影响力。

其次,在拥戴弘光帝的过程中,史可法竟然让军队将领喧宾夺主,抢走了拥戴之功,这些将领因此居功自傲,不把史可法这个兵部尚书放在眼中。

然后,当时明军在襄阳的将领左良玉东下要“清君侧”杀史可法的政敌马士英等人,史可法竟然不顾北方军事防线亲率军队抵挡左良玉,闹得两败俱伤。

南明悲歌:史可法的失误与扬州的惨剧

史可法在江北统帅弘光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江北四镇”,四镇总兵互不协调,互相不服,对于史可法这位“督师”也不放在眼中,最后,这批军队大多投降满清,成为了清军南下的向导。

史可法最后在扬州城力战被俘,不屈而死,他的尸体腐烂无法辨认,最后是用“衣冠冢”代替修坟。

史可法确实有气节,是个忠臣,但是,在那个波诡云谲,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他也只是一个忠臣而已,他无法力挽狂澜像南宋那样让南明割据江南,史可法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一系列幼稚的错误导致南明失去了在满清入关初期立足江南的机会。

史可法死后,扬州城遭到满清八旗军血腥屠杀,死者达到八十多万,史称“扬州十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扬州人为何给带给他们屠城伤害的人修建祠堂
...人忙着享乐,丝毫没有备战的意识,而且还将坚持抗战的史可法,排挤到扬州去了。1644年12月,清朝先从山东南下,霸占了江苏的宿迁,之后宿迁被史可法抢了回来。次年,清朝分别从山东
2023-07-04 20:25:00
南明史可法:乾隆皇帝为他修建了史公祠,上书四个大字
...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扬州十日的残酷令人触目惊心。但史可法的忠义气节更是令人千古敬仰。崇祯17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杀殉国。消息传到南京,南直隶的六部九卿诸臣
2024-11-02 10:12:00
史可法之死:南明内部的权力斗争与救援失败
...军包围了扬州城,当时镇守扬州城的,正是明末抗清大将史可法。史可法一边坚守孤城,一边想方设法向南明求救,可是南明其他三镇总兵却无动于衷。后来清军用大炮轰城,史可法没有办法,只能
2023-10-30 15:27:00
扬州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此次城池守卫战被后世称为扬州之战,以清军获胜告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2023-10-18 15:51:00
大明最后一位遗民阎尔梅,的坟墓为何是方形的?
...败绩,阎尔梅初心不改,壮志犹雄。正此时,驻守扬州的史可法看中了阎尔梅的胆识、才略与报国热忱,热情邀请他作幕僚,请他同赴白洋口共商抗清大计。胸怀万丈豪气的阎尔梅,来到史可法驻扎
2023-01-07 15:25:00
扬州之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此次城池守卫战被后世称为扬州之战,以清军获胜告终。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三月
2023-10-18 15:51:00
为何说据守扬州的史可法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属少见,明朝末年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死后被南明朝廷谥为“忠靖”,被清朝乾隆追谥为“忠正”,备受宠爱,实属少有。明朝末年,以明王朝为代表的旧有的统治力量,
2023-07-24 20:58:00
南明政权与扬州离得如此之近,为何不派大军救援,是因为两个原因
...在降将的指引下对扬州实施重兵合围,此时的扬州守将是史可法。他一面组织军民固守城墙,另一面向南明弘光皇帝求援。在危急时刻,明朝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出城投降,扬州形势更如火
2023-02-15 21:05:00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了两个声名显赫的人物被后人津津乐道。一个是民族英雄史可法,一个是降清卖国贼钱谦益。本来这两人都是正面人物,被公认的清正廉洁的高官,而且同朝为官,史可法是兵部尚书,钱谦益是礼部
2023-02-02 16: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