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2 16:03:00 来源:戏说三国

国难当头,此二人一个卖国一个为国捐躯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说历史的女人——第278期:文/冰岛啖冰配图/历史小妖精)

题记:1645年,中国出现了两个声名显赫的人物被后人津津乐道。一个是民族英雄史可法,一个是降清卖国贼钱谦益。本来这两人都是正面人物,被公认的清正廉洁的高官,而且同朝为官,史可法是兵部尚书,钱谦益是礼部尚书,都是最高级别的官员,但是经过那年的20天的洗礼之后,史可法成了民族英雄,受到万世敬仰,而钱谦益成了历史罪人,遭到万民唾骂。但这位遭骂的钱谦益却间接保住了一座城,使百万生灵免于屠戮,而史可法为国捐躯之后,扬州城却惨遭屠城,80万人惨遭杀害,民族英雄史可法难道没有一点责任?那么在国难当头之时,此二人一个选择卖国,一个选择为国捐躯,但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这其中的缘故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1645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年份之一。刚在前一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歪脖树吊死,大明政权覆灭。不久,李自成又被清兵赶跑。大顺政权亡后,清军大举南下,势如破竹,很快吞并中原,逼近江南。当时,大明还有半壁江山,后称南明,是史可法、钱谦益等人在崇祯帝亡后在江南拥立的弘光(朱由崧)朝廷,面对如狼似虎的清兵,有人主战,有人主降。以马士英为首的主降派得势,而主战派的代表史可法失势之后自请督师江北,意欲奋力一搏,试图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按下不表。

却说1645年月5月15日,清军大将多铎率大军兵临南明都城南京城下,国难当头,是战是降?这不仅关乎大明江山生死存亡,更是关乎一个民族的危亡!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钱谦益率众臣屈膝投降,从此走向他人生的耻辱阶段,被人骂为民族败类,卖国贼等,甚至说他的节操还不如一个妓女。因为在投降之前,他妻子柳如是(曾是秦淮八艳、秦淮四大名妓之一)劝他跳湖自杀,他试了试水说水太凉,拒绝跳水自杀,其妻柳如是便毅然决然纵身跳入湖中(后被救出)。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关于他剪辫子的传说更是令人不齿:南京沦陷后,清兵下令剃头。民众对此议论纷纷,有许多抗拒者。钱谦益有天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继而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止痒。不一会儿,见他剪了头发,变戏法一样,头顶光不溜球,只在后脑上留了个辫子进来了。从此他欣欣然做起了大清的礼部侍郎。有人写诗嘲讽他:“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而当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马士英妹夫)和河南参政兵巡道元枢(兵部尚书袁可立子)俱誓不仕清相继绝食而死。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再说20天之前的另一件事。1645年4月25日,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扬州失守。本来史可法以为江北重镇扬州是南明的门户,只要力保扬州不失,南明或许有救,所以率众奋勇抵抗,其冲天的英雄气概挥洒的淋漓尽致,但仍挡不住多铎的虎狼之师。史可法誓死不降,壮烈殉国。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惨绝人寰的屠城事件之一,扬州十日!多铎以史可法不降为借口,下令清兵对扬州城进行血腥大屠杀,据《扬州十日记》等书记载,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80万条人命啊!扬州,这座千年古城,几乎化为灰烬……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血淋淋的现实啊!你让当时的钱谦益作何感想?即便勇猛如武将出身的史可法,尚且不能阻挡大清的铁蹄,你让文人出身的钱谦益怎么做?也许,在当时投降、献城是唯一选择。起码保住了一座比扬州更繁华更有底蕴的千年古城南京,保住了全城数百万人的生命。假设钱谦益像史可法那样顽强抵抗,毫无悬念,南京也一样失守。

但也有人要说,你不抵抗一下试试,怎知会失败?你以为钱谦益那帮留守南京的人是白痴啊?因为在这之前弘光皇帝朱由崧早同马士英一块逃跑了,群龙无首,谁还有心抵抗?你钱谦益指挥谁啊?让老百姓上?你于心何忍?所以钱谦益投降实属无奈,完全可以理解,个人名节事小,百万生灵事大!不管怎么说,老钱做了卖国者,但却间接保住了一座城!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再反观扬州。当然史可法为国捐躯,誓死抗争,铁骨铮铮,大义凛然,确实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爱国将领,这没的说。在扬州决战之前,清军统帅多尔衮就试图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严词拒绝;城破后,多铎又当面劝降,并许以高官厚禄,史可法仍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也……”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但反过来想一想,当多铎来攻扬州之前,南明的大部分将领比如刘泽清、刘良佑都已率部南逃;还有许多将领如刘成栋、李遇春、许定国等已经投降,史可法请求弘光皇帝派兵援助,也遭到拒绝,其时的扬州城已成为一座孤城,仅有守军不足一万,如何对付得了多铎的十万大军?而后面的多尔衮更有百万雄师在虎视眈眈,史可法的抵抗无疑是以卵击石,他也知道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然而,即使自己死不足惜,也要替全城老百姓考虑一下啊!当然笔者绝无意质疑史可法的爱国精神,毕竟史可法不是神仙,生命于他也只有一次,谁不恋生?他的死绝对重如泰山。只是,只是,可怜了那80万的生灵了!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所以,评价一位历史人物,一定要全面,不能只看表象,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再啰嗦一下。当时钱谦益降清之后,并未一心为清庭卖命,而是想方设法帮助抗清人士为复国而战,这受到后人比如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的肯定,还有再后来的,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学者的陈寅恪先生的肯定,在其近百万字的大作《柳如是传》里有记载的。当然,也有更多的人,比如乾隆皇帝就对钱谦益的人品大为否定,说他降清又反清,是个渣;还有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吴晗先生也对钱谦益的品行极为厌恶。

总之,对于钱谦益,或者史可法,都不能简单评价,一言蔽之。在国难当头之关键时刻,此二人一个卖国,一个为国捐躯,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为国捐躯者虽没保住城,但却获得了千古美名,但对于此二人的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7: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可法坚守不降扬州被屠城,钱谦益降清南京百姓得以保全,谁对
若大明官员皆如史可法,清兵哪有机会入关?更遑论入主中原了!区区后金,能有多少兵力?中原大地,有多少热血男儿?若是一城一地地争,后金能有多少兵力去消耗?能不能打过长江?若是所有的明
2024-04-28 21:31:00
明末和宋末的士大夫,哪个更有骨气一些?
...有陆秀夫、文天祥这些以身殉国的士大夫,可是明朝也有史可法、堵胤锡这样的英雄豪杰。可以说是平分秋色的,只不过明朝时期的叛徒实在是太多,让人扼腕叹息。明朝的灭亡和这帮没有骨气的士
2023-04-30 20:27:00
为什么史可法以死殉节,但依然是晚明的罪人
...大厦,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明末第一忠臣:史可法。后来,清廷又追溯他为忠正公,做到了被敌我双方同时认可。而他的事迹却并没有像另一位忠臣岳飞一样家喻户晓。其实,论二人的
2024-09-02 11:36:00
大明最后一位遗民阎尔梅,的坟墓为何是方形的?
...败绩,阎尔梅初心不改,壮志犹雄。正此时,驻守扬州的史可法看中了阎尔梅的胆识、才略与报国热忱,热情邀请他作幕僚,请他同赴白洋口共商抗清大计。胸怀万丈豪气的阎尔梅,来到史可法驻扎
2023-01-07 15:25:00
明代灭亡后,东林党都去哪儿了?
...入关,东林党人的好日子也很快到头了。必须指出的是,史可法虽不在《东林点将录》所列的109人之中,却因一度对东林党首脑左光斗执弟子礼,而被视为东林党成员之一。但从崇祯帝自缢于煤
2023-07-07 10:26:00
南明为何昙花一现
...不少人支持福王继位,如大臣路振飞“遗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南京身为留都,与其他地方不同,掌握有实权的分别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
2024-04-21 14:12:00
...谦益为首,以立贤为名,主张立明神宗之侄潞王朱常淓。史可法并称福王“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潞王朱常淓血统偏远,自然缺乏继立的理由。当时政治以内阁负责,即使皇帝昏庸,负责的
2023-10-23 17:41:00
钱谦益降清又反清,他为何反复无常?
...,准备成立新的朝廷,选出新的皇帝。当时,以钱谦益、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准备拥戴潞王朱常淓,而另一位江南官场中的实力派马士英则带着一帮人拥戴福王朱由崧。在这两位亲王中,福王朱由崧
2023-11-30 15:39:00
朱由崧为何会被疑身份不明
...们听闻一些消息,说是崇祯帝已乘舟逃出,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还颇为欣喜地准备渡江北上迎接皇帝,哪想到了四月中旬,就传来如雷轰顶的噩耗——崇祯帝于煤山自缢,尽管他们不愿意相信,但是
2023-02-03 13: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
8台抗战时期缝纫机亮相永清 再现烽火抗战岁月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庞趁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位于永清高新区的缝制工具博物馆举办专题展
2025-08-25 11:23:00
主创:王信 王瑜 杨梦云 杨云飞 蔡城池一审:余从源二审:姚腾 余旭三审:唐全寿
2025-08-25 11:29:00
齐风载典,那些定义齐文化精神的传世著作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齐文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智慧光芒。这片诞生了姜太公、管仲、晏婴等贤才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25-08-25 15:25:00
长图|御外敌,建功业!99岁老兵参与见证世纪变迁
百岁烽火心,一世报国情从远征军战士到新中国建设者,樊超群用一生诠释忠诚与信仰跨越硝烟与时代他始终屹立,始终坚守始终与民族生命同频共振滑动屏幕跟随这位99岁抗战老兵的人生记忆向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英雄致敬
2025-08-25 15:34: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