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明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扬州十日的残酷令人触目惊心。但史可法的忠义气节更是令人千古敬仰。
崇祯17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杀殉国。消息传到南京,南直隶的六部九卿诸臣立即拥戴福王朱由崧继位,重建明朝,史称南明,年号弘光。史可法就是弘光朝的兵部尚书、殿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兼国防部长。南明还有江南半壁,各地还有兵勇百万,但多尔衮志不在北京,是要逐鹿中原,下令豫亲王多铎十万清军直扑扬州。
江北扬州是南京门户,但朝廷给了史可法3000兵士镇守扬州。当时的扬州已经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面对满清最勇猛的多铎根本守不住。史可法多次往返南京,请求朝廷增兵,但朝廷的昏君佞臣不发一兵一卒。史可法的母亲就在南京,他几次回到南京城都没来得及看他的母亲。后来倒是来了一支援军,甘肃有一支打散了的平叛部队,总兵带了4000多人,加一起扬州的守兵不过万,都说八旗满万天下敌,如今多铎是10万大军,整个扬州城乌云压顶,城中百姓瑟瑟发抖。
多铎先是派了一个使者进城,送去了多尔衮写给史可法的信,劝史可法投降,共同辅佐新朝,可享荣华富贵,城中百姓亦可安居乐业。史可法挥一刀斩了这个送信的使者,并把劝降信带到了城楼,当着多铎的面把他烧了,并发誓与扬州城共存亡。多铎恼羞成怒,随即下令攻城,双方杀得天昏地暗。一天下来,清军的尸体堆的是越来越高,甚至都不用云梯了,他们可以爬着自己的那个那个士兵的尸体就能上墙。那个带了4000多人的甘肃总兵打了一辈子仗也没看过这阵势,一看这清军太猛了,他就跟史可法说咱们投降吧。史可法说,我奉天子命镇守扬州,城亡我亡,你要想荣华富贵,我不拦你,我也没有能力拦你了,我们更不能自相残杀。最后这个甘肃总兵他破了胆,率领手下就投降了清军。
最后扬州城的军心彻底涣散,也崩溃了。最后多铎调集了所有的红衣大炮,对准扬州城的一个西北角一顿猛轰,终于打开了一个洞,杀红眼的清军就冲进了扬州城。清军进城后,守军又进行了惨烈的巷战,史可法的部下没有一个投降,全部战死。
杀光了明军,清军就开始杀老百姓泄愤。因为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每个城市看到他们的清军都是打开城门投降,没想到到了这个扬州,居然有人敢抵抗,而这殊死抵抗,悔书斩使者,导致清军恼羞成怒。史可法在突围的过程中,看到大批的清军奔他们来,然后不断的砍杀街边的百姓,跟自己的亲兵激战。史可法觉得仗赢是赢不了,再打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他就高喊“我是史可法”。就被带到了多铎的前线大营。
多铎一看史可法,大名鼎鼎,英雄惜英雄,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史可法投降,说你若归顺大清,我立即下令封刀,可保全城百姓。史可法坚决不降。说我是国家大臣,绝无归降之心,恨不早死。我本该追随先帝于九泉之下,今天战败,但求速死,无需多言。多铎一想这个人是绝不肯归降,留着他就是一个祸害,因为当时这个南京还没有被攻占,整个南明还没被平定,个个都如此,那这仗还怎么打?接下来多铎就下令把史可法杀了,杀一儆百。最后清军在扬州城疯狂杀戮,整整杀了六天,多铎才下令封刀,但真正的杀戮持续了整整十天。
咱们说史可法事虽未成,但是忠义气节为后世所敬仰,史可法的尸首始终没有找到,后人只留下了他的衣冠冢。直到史可法牺牲后四年,南明各地都有人冒充史可法,以史可法的之名起兵抗清。到了后来,就连清朝都怀疑史可法是否还活着,甚至不相信,以为豫亲王多铎是冒功,怀疑他真的把他杀了。当时作为江南七省经略的洪承畴,曾经抓到过一个明朝的将领,就问他说史可法是否真的还活着?对方的回答非常有气节,他怎么说呢?他就反问了洪承畴,说:“先生,我打听一下,当年曾在松山军中,可知辽东经略洪承畴是生是死?“气得洪承畴脸上是红一阵白一阵,因为他就是那一战被俘之后投降了清军。
扬州到底遇难了多少人,史书志记载都有不同,有说80万,有说30万,但不管哪个数字,都触目惊心。史公殉国130年后,还是乾隆皇帝为他修建了史公祠,上书四个大字:褒慰忠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