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杰青项目为中国基础科学作出卓越贡献
...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杰青项目为中国基础科学作出卓越贡献李家洋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本报记者丁典/摄■本报记者 冯丽妃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身着一件细格纹棉质短袖衬...……更多
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再怎么说都不为过
...么说都不为过,这不仅改写一些人的命运,甚至可能改写中国科技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有这个感想,是看到了第一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名单。原定60人,实际58人,宁缺毋滥。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30人(数学7人...……更多
南京185项(人)获省科学技术奖 占全省比重超过63%
...人)获奖的项目达133项。作为天文学家、光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苏定强院士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奖...……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银川1月5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5日从宁夏科技厅获悉,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张雨浦近日签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更多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从“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看加强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胡喆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最新发布的十大进展有哪...……更多
...奖的“极端条件调控的基元序构量子演生新材料”项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靳常青等人促进超导、稀磁、多铁量子演生新材料研究换道领先,为我国抢占新一代颠覆性高技术的源头和战略制高点提供了坚实力量。另一个值得...……更多
施一公:原创基础研究领域需要获得更多支持
...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介绍,“选人不选项目”和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是这个项目的初心。他强调,“选人...……更多
【两会·民生新观察】高校科技创新如何跃上新台阶?三位代表委员畅谈“教育经”
...聚焦科技领域的前沿问题,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努力实现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理论问题新突破。”崔海洋建议,要重点支持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医科等发展壮大,推动基础学科领域实现更多原...……更多
最高2500万元的研究资助给了谁?施一公:“最胆大的人!”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施一公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研究关键词。项目组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孟凌霄 记者 李晨阳55岁的施一公很少如此动容。“如果回溯25年,我能够得到稳定支持的话,我相信我会更大胆。我一定会...……更多
站在国际地学前沿的中国人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站在国际地学前沿的中国人——安芷生院士荣获罗杰·雷维尔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安芷生(右一)指导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岩芯的扫描观察。国际青年科学家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进行国际科技...……更多
吾守尔·斯拉木院士获评CCF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转自:天山网天山网讯(记者 赵西娅报道)1月19日,中国计算机学会2022年“CCF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奖结果公布,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奖励委员会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教授吾守尔·斯拉木2022年CCF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多
大科学装置冲刺封顶,武汉新城系列项目冲刺节点目标
...功能完善了,区域建设将全面展开,进入加速跑阶段。“中国地镜”力争6月主体封顶在武汉新城首个大科学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现场,工程车进出有序,近百名建设者正加紧各工种作业,主体...……更多
北京大学研究员常林获得IEEE光学学会2023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相关工作被评为“2020年世界基础领域十大进展”“2022中国十大科技创新奖”“2022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2中国芯片科技十大进展”“2022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等。 ……更多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新基石科学论坛”举行
...司副总裁刘勇一并出席论坛。于英杰在致辞中说,当前,中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材料产业体系。北京在新材料领域创新发展优势突出,已集聚全国最多的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更多
造就大批高水平人才 推动知识边界向前延伸
...的总体研究贡献升至首位,高质量科研产出居世界第一。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持续加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基础研究领域实现的重大突破,引领科技革命和...……更多
...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大科学工程”。1999年,华大代表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而诞生。中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2003年4月13日,六国联合发布了《关于完成...……更多
...省优势产业匹配度较高,其中不乏特等奖、一等奖项目。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徐朝梁带领团队完成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项目就是一个例证,该项目获2022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AC313的诞生,打破了国外技术...……更多
薛其坤院士:中国量子科技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近些年来,以量子信息为代表的量子科技,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指出,超导是一个典型的...……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社会实践团赴长丰开展实践活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2024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兴力量,科创长丰”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开展科创赋能实践、创新企业调研、理论普及宣讲、人才培养就业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为助力长丰县建设科创...……更多
...心”建设为导向,立项建设了39个卓青项目,集中力量在基础科学、交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现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39.1岁。该项目采用的是一种精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领域专家...……更多
...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院士规划并提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聚焦国家深部资源、能源、重大工程安全,是沈阳...……更多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高峰论坛开幕
...家学者线上参会。本届大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粤港澳高校联盟、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主办,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中山大学附...……更多
“牵手”氮元素,中非学者共赴可持续研究之旅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今年7月,谷保静(右)与马赫什·普拉丹在北京会面时留影。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冯丽妃全球粮食生产约一半的贡献来自氮肥。然而,氮素流失却导致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并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更多
顶尖科学家齐聚“大零号湾”,一批绿色项目落户
...海市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开幕,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两院院士等在内的500余位中外科学家和产学研用领域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谋绿色生态创新发展。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科委、市科协和闵行区政府指导,由大零号湾科技...……更多
...2项、科技进步奖180项、创新团队奖1项、国际合作奖2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获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A-DA\'D-A 型受体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机理研究”等9个项目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基于异构超算的大规...……更多
小米公益基金会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捐赠1亿元
...2月2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以个人名义,向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捐赠2亿元,用于支持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楼建设,助力母校基础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该笔捐赠也成为中国科大建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校友个人捐赠...……更多
港科大教授戴希及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香港6月26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兼物理系讲座教授戴希及其团队,继24日获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5日再获颁“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以...……更多
...:深圳特区报记者6月24日从深圳大学了解到,该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领衔的“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毛军发为第一完成人);诺贝尔...……更多
...奖项目中,绿色科技领域的占比达34.6%。自然科学奖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牵头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项目,科技进步奖中,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险波牵头的“基于分子链软硬段精准调...……更多
人民日报 | 为大型建筑撑起钢铁架构(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郭晓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沈世钊——为大型建筑撑起钢铁架构(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本报记者 郭晓龙沈世钊在查阅资料。受访者供图人物小传沈世钊,1933年生,浙江嘉兴人,...……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游贵州,锅香四溢暖三冬(跟着味蕾去旅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苏 滨《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1日第 06 版)图①:贵州酸汤牛肉火锅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图②
2025-02-01 05:47:00
做年|定安菜包饭:一饭一味 百年习俗的味蕾记忆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南海网记者 任桐 实习生 吴梓茜大年初三,是个特别的日子。在海南定安,这一天
2025-02-01 10:02:00
郑州民生耳鼻喉:春节团圆时,发现孩子睡觉打鼾?警惕腺样体肥大
春节假期尚未结束,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已迎来不少前来就诊的家庭。大年初三一早,张先生夫妇带着6岁的儿子小轩(化名)匆匆来到医院
2025-02-01 16:21:00
寒假+春节 专家为青少年健康生活支招
春节假日里,孩子们的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也过于油腻,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朱玲提醒家长们,积极引导和督促孩子,从饮食、运动
2025-02-01 18:23:00
新春走基层|家乡年味记忆的老蛋糕,35年不变的老味道
在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有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带糕点的习俗,各种美味的糕点变成了人们选择的年货之一。蛋糕店的赵宪师傅为了准备大家走亲访友的礼品
2025-02-01 21:44:00
初四天津人的讲究太有趣了!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5贺新春2025年2月的第一天也是农历正月初四这一天天津人有哪些年俗讲究呢?习俗一:接灶神还记得腊月二十三我们刚把灶王爷送走吗
2025-02-01 22:42:00
舌尖上的千岛湖,这些淳安味道,你吃过吗?
浙江淳安,有着令人神往的秀美风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游人难忘的是令人存齿留香的淳安味道。历经时光的淬炼,淳安这一方水土的饮食仍然传承着
2025-02-01 16:58:00
健康过年 | 牙疼,牙龈肿痛就是上火?
来源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还联网医院作者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口腔科 蔡昭艳、曾素娜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口腔科药学部 覃庆编辑 | 何梦莹
2025-02-01 20:15:00
认清“肾虚”真面目! 中医支招过年养肾技巧
本文转自:人民网名医话养生认清“肾虚”真面目! 中医支招过年养肾技巧
2025-02-01 10:28:00
今年年夜饭,预制菜在一片骂声中卖爆
“反正出门也是吃预制菜,不如直接在家吃” 进入2025年,大部分打工人的精神状态都是:人坐在工位上,鼻子却闻到了家中年夜饭的香
2025-01-31 22:04:00
百味火锅  花样繁多(延伸阅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1日第 06 版)辣·四川火锅四川火锅发源于泸州的小米滩。过去,长江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小米滩
2025-02-01 05:47:00
留矿过年也温暖 味蕾盛宴 班中餐里年味“食”足
1月27日清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映照在大红灯笼和五色彩灯的年味儿里,职工们裹紧棉服紧走几步,不远处的职工食堂灯火通明
2025-02-01 07:35:00
春节不想长胖?8天假期可选择2天轻断食
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肥胖科主任李宏春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很多正努力减肥的朋友会问他:“过年怎么吃才能不长胖呢
2025-02-01 07:52:00
常搓鼻 勤泡脚 春节居家养生做好三件事
正值春节假期,大寒和立春节气交替,浙江省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钟燚梦中医师表示,这个时节,中医养生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帮助身体抵御严寒
2025-02-01 08:22:00
大众网记者 梁永琪 菏泽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被誉为“生命之源”,是人体重要组成物质之一,也是参与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
2025-01-31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