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资料图
(一)
我越来越有一个感觉,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再怎么说都不为过,这不仅改写一些人的命运,甚至可能改写中国科技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
有这个感想,是看到了第一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名单。
原定60人,实际58人,宁缺毋滥。
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30人(数学7人,物理13人,化学10人),生物与医学科学28人。
1960年代生人,15人;
1970年代生人,35人;
1980年代生人,8人。
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48岁。
他们正年富力强,他们更是中国科学界的翘楚。
因为这个项目,就资助两个领域,数学和物质科学领域,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鼓励学科交叉研究。
奖金丰厚:实验类不超过500万元每人每年,理论类不超过300万元每人每年,并连续资助5年。
请注意,这不是一年的项目,而是连续5年。连续五年,最高就是2500 万。
谁这么大手笔?
腾讯。
总投入100亿元人民币,面向基础研究领域的社会资助项目,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什么是“从0到1”?
我的理解,就是重大突破,就是重大创新,就是改变未来改变人类的发明发现,就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就是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就是玻尔创立了量子力学,就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模型……
为什么会有“从0到1”?
科学家的天才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对基础研究的特别重视。毕竟,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的源头,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底蕴和后劲。
施一公就感慨:从0到1的突破是不可预测的,你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天、在哪个领域会实现。但这种突破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世界科技持续向前最重要的源动力。
21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
人才!
基础研究人才,更是人才中的人才。过去10年,中国基础研究尽管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短板”依然突出,人才更是稀缺。这需要国家的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腾讯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就应运而出。
对于这个项目,我看了一下,可以说震动了整个中国科学界。
当谈及初次听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时有何感想,物理学家、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院士脱口而出:“终于来了!中国正处于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以人为本’的科研资助环境。”
物理学家、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也很感慨地说:“这一项目响应了科学界长久以来的期待。自由探索瞄准不确定性,往往难度大、风险高、耗时长,社会资金更具有灵活性,能够为专注自由探索的科学家雪中送炭。”
生物学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则出任“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
他有着一种科学家的焦虑感。在他看来,中国正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因此特别需要科学技术的全方位奋进甚至领先。而所有的科学技术归根到最后,一定要依靠最基础的基础研究,也就是“从0到1”的突破。
他甚至断言:这正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特别关注的,甚至是唯一关注的出发点。
今天的中国,确实也到了奋发的时候,为自己突破,为人类贡献。
(二)
那什么样的科学家才能获资助?
我相信,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
这也是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最鲜明的特色就是:“选人不选项目”。
和任务驱动的项目制研究不同,“选人不选项目”意味着,不对获资助科学家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考核论文数量,也不限定必须拿出成果的期限。
没论文?
可以!
暂时没成果?
也没问题。
就是看中了你这个人的潜力,就是为你提供长期、稳定、灵活的资助,就是让你们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
条件就六个:
(1) 申报时未满55周岁(即1967年7月1日(含)之后出生);
(2) 担任博士生导师5年以上;
(3) 在中国内地或港澳地区全职工作(国籍不限);
(4) 每年投入科研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5)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并仍处于研究一线;
(6) 未申报2022年度“科学探索奖”。
潘建伟介绍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对于申报条件的设置,同样来自于项目的特色和宗旨。“得到本项目的资助,就要从事高质量的、富有冒险性的工作。因此我们认为,‘新基石研究员’必须既有丰富的独立工作经验,也要保证处在最有创造力的阶段,同时还需要他能够全身心长期投入,专注于科研工作,不被其他事务分散太多精力。”
但怎么才能确保公平?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施一公就表示,将确保评选过程的充分监督,请每一位申报人放心,“在我个人看来,申报人发过多少文章,有多少专利,有多少引用,都不是关键,也不是标准。”
但这有严格的制度和流程,有科学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还有监督委员会。
“如果得到资助,你怎么确保自己的精力主要用于在这样高风险的研究上?”成为终审现场评委们最常问到的问题之一,有评委毫不讳言:“各位评委都当做是自己的事情,完全聚焦于科学问题,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公心的评审之一。”
也有申报人在答辩中相当坦白:“我从来不敢把这些计划写到其他项目的申报材料里,因为没有把握短期就能成功,但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梦。”
我认为,这是最大胆的创新,就冲这一点,应该竖一个大拇哥。但这也是很难的地方,在我们这个讲究人情的国度,不是没有挑战。
千万千万,要说到做到,要杜绝打招呼。
我相信,这应该也是腾讯和马化腾的初衷,拿出一大笔钱,以充分的信任和放手,给予科学家们最大的支持。
毕竟,作为业界翘楚更是理工男的马化腾,对基础研究更有着比旁人更多的紧迫感。他曾发出这样的警告: 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竞争起来的话,你的实力也不够。现在这个时候,大家要更加关注基础学科的研究。过去,大家更关注实用主义,但是我想所有人都清楚我们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资源去做基础科学研究……
最近几年的国际形势,更证明了他的远见。
今天的中国,有伟大的成就,但更有严峻的挑战,我们真不能有任何的侥幸。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三)
未来很多年后回看,如果说有一个项目改变了中国的基础研究,我相信,“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肯定是其中这一。
看到施一公先生就非常感慨,说这圆了他的一个梦。
他是这样说的: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出炉,对我而言是圆了一个梦想。我特别想在中国做一个“支持人”的项目,经费的支持强度要足够大,能够让入选者义无反顾地去挑战未知。这是我十几年以来一直心心念念的梦想。其实,远远不止我一个人,许许多多海内外的科学家都有同样的想法,支持人、给Ta自由度,鼓励Ta去探索。
十年或二十年以后,我们在总结“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时,也许没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200家公司或者创造了1万亿GDP,但是我们很可能会津津乐道,在数学领域谁代表中国证明了一项伟大的猜想;在理论物理领域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物质的存在形式;在化学领域有一类全新分子的发现……尽管这类新分子还没有进入应用领域,但是它带来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疾病防控的一种可能性;而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发现了一种在中心法则之外调控细胞生命、调控生长发育的全新机制……
未来十年,会有多达200位雄心勃勃、年富力强、敢于担当、敢于在人类未达之境中全力以赴探索的中青年科学家得到“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长期稳定支持,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为科学、为中国、也为世界和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什么是公益?
这才是真公益,而且是大公益、大情怀。
我觉得,就冲这一点,必须向腾讯向马化腾致敬。
腾讯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但更伟大的,是科技向善的理念,是重视基础研究的情怀,并愿意大手笔慷慨付出,为改变未来打下基础。让人刮目相看的,腾讯不仅仅推出了“科学探索奖”,还推出了“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对于最新获资助的科学家,马化腾也很感慨,他说:“我们期待这些富有远见与雄心的科学家,在新基石的支持下,心无旁骛地进行自由探索,催生原始创新,产出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突破人类认知边界。”
在这些获奖科学家中,我可以肯定,未来将诞生远不止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或许,有一天,我们都不怎么提诺贝尔奖,而更多提这个新基石奖,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关注中国科学家,拥有更大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今天说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是膨胀、是吹牛。但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做下去,只要中国科学家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有什么不可能呢?中国,有什么不可能呢?
确实如施一公先生所说,假以时日,这些中国科学家,一定能够为科学、为中国、也为世界和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一定会产生世界级的大科学家。
我们热切期盼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