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基础研究,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新语)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01 05:3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近年来,我国对科技创新日益重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呈现大体量、高增长特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突破3万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为2.55%,已经超过欧洲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平。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也不断强化,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951亿元,占经费总量的比重为6.32%。

不过,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基本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投入较低。放眼全球,一些国家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中,政府、高校投入一般占60%左右,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投入占40%左右。最近,由腾讯出资设立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揭晓首期获资助科研人员名单,该项目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10年共投入100亿元,支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相对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来说,每年10亿元不多,但背后的意义不小:企业作为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探索更多元化的基础研究投入。

过去,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时常常会想对自身有什么帮助,“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则开拓视野,更多考虑的是对科学发展有什么帮助,对现有的科学资助体系形成什么补充。选人不选项目是“新基石”的鲜明特色。在我国科技资助体系当中,以人为中心的资助相对欠缺。原始创新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该“插”在哪里,才能取得真正源头性的原创成果?人才无疑是最关键的。尤其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处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的关键阶段,做原始创新,就要更加重视选择那些有能力、有创新潜质的科研工作者,给予他们稳定、持续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非学术因素的后顾之忧。

实际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也一直在探索对科研的资助方式。其中,怎样识别创新人才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基础研究中,识别出有潜力的人才并给予支持,才能提高原始创新的成功概率。“新基石”的评选不简单看科研人员过去成果的累加,而是更加关注他们发现科学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研究水准,以及对问题的判断和把握。选才与评价人才,花的精力会更多,但也将深远影响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水准。

当然,“新基石”的成长之路还很长。一方面,要依靠项目自身能力,争取产生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支持项目长期做下去。另一方面,要保持以人为中心的选才理念、保持适应科学发展需要的灵活性。此外,为了鼓励企业长期支持基础研究,也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

科学兴则国家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会有更多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支持基础研究,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原始创新。聚沙成塔、握指成拳,长此以往,创新土壤将不断培厚,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更多“从0到1”值得期待。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王大鹏《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3日 第 10 版)当下的科普更需要注重从“是什么”向“为什么”转变,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转变日前,“科学与
2023-10-23 06:3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周 逵《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5日 第 15 版)传播内容品质和品类愈发多样,“走出去”的途径日益多元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国
2023-06-15 06:3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俞 峰《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4日 第 12 版)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不应是简单相加的“物理拼盘”,应该是有机交融的“化学反应”。戏曲音乐中正平
2024-09-04 07:0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美好生活需要“美”,人们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需要提升感受美、追求美、展现美的能力。作为提升审美素养的重要力量,美育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审美的感知能力,进而唤起人
2023-02-21 04:35:00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黄云 孔扬 西汉初年,陆贾应时作《新语》,“粗述存亡之征”,回应了汉高祖刘邦“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的问题。《新语》作为汉代第一部
2023-12-18 16:1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近一个月来,从西安到北京再到沈阳,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空军工程大学再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我们与试飞员、航空领域专家、一线工作者以及年轻官兵们一同观看电影
2023-05-09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陈 炜《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0日 第 10 版)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是开放体系的阅读,它把个人选择和算法推介相结合,形成了基于人的有效判断的大数据
2023-10-30 05:46:00
与天马行空的创作不同,文化基因图谱要严格尊重历史与现实,其基本要求是容易识别、不被误读、美观大方提到文化基因图谱,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换个说法,文化遗产的图像、图案、图标
2023-07-24 10:2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创新发展是一场与全社会的双向奔赴,不管以何种方式相向,在哪个领域共享,都有可能描绘更广阔的未来近日,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引发广泛关
2023-02-22 04:3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立讯精密在安徽滁州成立科技新公司
近日,立讯精工(滁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姜伟,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金属制品研发、金属工具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
2025-09-08 16:00:00
贵州银行毕节分行开展“反洗钱知识随车行”活动
八月是反洗钱集中宣传月。为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洗钱违法犯罪活动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推进洗钱风险防控,遏制洗钱及相关犯罪活动
2025-09-08 16:20:00
贵州银行贵定支行:以贷促旅,共筑文旅新生态
在贵州中部,黔南州贵定县凭借独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度假酒店作为承接游客、展现地方魅力的重要一环
2025-09-08 16:21:00
赫章农商银行兴发支行:筑牢金融“安全网”,反假宣传进景区
9月3日,赫章农商银行兴发支行走进阿西里西大草原,开展“反假宣传进景区”活动,创新“文旅+金融”融合,实现反假宣传与文旅场景结合
2025-09-08 16:21:00
莲花白遇上了“及时雨”
盛夏时节,赫章县双坪乡石庄村的山坳里暑气蒸腾,陈玮的280余亩田垄间热闹非凡。40余名村民头戴草帽、手持镰刀,俯身采收莲花白
2025-09-08 16:21:00
反诈声音“响”彻景区,贵州银行赫章支行“金铃铛”宣传获好评
8月21日,贵州银行赫章支行“金铃铛”反诈宣传小队来到贵州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工作人员及游客宣传普及反诈知识
2025-09-08 16:21:00
烟草卖了立马能收款!贵州邮储“智能薪支付”助烟叶收购加“数”前行
近日,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金融科技部全面升级贵州烟草烟叶款代发业务,成功实现由原中间业务平台向银企直联渠道迁移,通过“智能薪支付”平台为全省烟叶款代发提供更加安全
2025-09-08 16:53:00
金融活水润黔茶!邮储银行“科创贷”赋能黄红缨茶业振兴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贵州黔南州瓮安县女企业家黄红缨以“2024年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身份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2025-09-08 16:53:00
民生银行潍坊青州支行开展“警惕征信修复陷阱 守护信用财富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为切实增强社会公众的征信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征信修复”陷阱,近日,民生银行潍坊青州支行组织开展了以“警惕征信修复陷阱,守护信用财富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025-09-08 17:03:00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活动,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在经济活动中,货币是交易的基础,而假币的出现扰乱着金融秩序,损害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提升公众识别假币能力,维护货币市场的正常流通秩序
2025-09-08 17:03:00
“消保清风进车间筑牢反诈‘防火墙’” 民生银行潍坊诸城支行开展消保宣传进企业活动
近日,民生银行潍坊诸城支行消保宣传团队深入某合作企业,将一堂内容丰富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送至生产一线,以实际行动守护员工“钱袋子”
2025-09-08 17:03:00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筑牢防线,警惕电信诈骗新伎俩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从最初的冒充公检法到如今的AI深度伪造,骗子的套路越来越隐蔽,给公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025-09-08 17:03:00
民生银行潍坊高密支行:筑牢反诈防线 守护商户资金安全
为深入贯彻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近日,民生银行潍坊高密支行组织开展“筑牢反诈防线
2025-09-08 17:03:00
“温情守护责任担当”民生银行潍坊昌邑支行上门金融服务传递温暖
近日,民生银行潍坊昌邑支行网点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焦急地向工作人员求助,他的母亲因年迈生病长期卧床,急需办理银行卡密码重置和医疗费用转账业务
2025-09-08 17:04:00
民生银行临沂分行:关于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提示
个人信息安全是金融安全的重要防线。当前,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渠道和新型诈骗方式窃取个人信息的手段层出不穷,为保障金融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2025-09-08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