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晋文公重耳真的是六十多岁才当国君的吗
...重耳的霸业成就最高,人生经历也最为曲折。在成为晋国国君和天下霸主之前,重耳过了二十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是唯一真正体验过人情冷暖与民生艰苦的霸主。但奇怪的是,中国史书对于晋文公重耳的年龄却存在差异很大...……更多
为何春秋时期,频繁出现弑君现象?
...下几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晋公室内乱导致国君被弑晋国在春秋时期,共有十三位国君,其中,前六位国君均为姬姓,故称为“晋公室”。自晋武公开始,晋国逐渐开始由公室独揽大权,直至晋哀公时期,晋国内乱...……更多
秦穆公为何带着现女婿打前女婿
...夷吾逃亡期间,曾向秦穆公求援:只要您能帮我当上晋国国君,我愿意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它也是晋国将秦国与山东六国隔绝起来的一道屏障,同时,河西走廊还能为秦国逐鹿天下,提供必要...……更多
秦国和晋国的“泛舟之役”是怎么回事?
...的支援回晋国即位,就是“晋惠公”。晋惠公能当上晋国国君下了两重功夫:除了重贿秦国之外,另一重功夫就是针对晋国国内的。当时流亡在外的晋国公子不只夷吾一个人。夷吾为了抢得先机,在贿赂秦国的同时也给里克写了...……更多
秦晋交战秦穆公为何放了被活抓的晋惠公
...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既然重耳不愿回来做国君,里克便向夷吾发出邀请,夷吾虽然也有同样的担心,但还是没能抗拒这么大的诱惑,同意返回晋国。但是在回晋国之前,夷吾做了两件事,拉来两个帮手,以确保自...……更多
晋国作为春秋第一大国,占据着重要地位
...家族内乱不已,便将晋献公的庶子公子夷吾送到曲沃代为国君。于是公子夷吾即位后便开始与赵氏家族争夺权力。晋献公死后,赵衰、狐偃等人在国君去世后辅政,执政一段时间后晋惠公即位。 由于当时晋国卿族势力强大,朝...……更多
晋国公子重耳与头须:一段细软跑路与原谅的故事
...人原谅的故事!晋国公子重耳四十三岁的时候,因为晋国国君继承的问题受到迫害,重耳因为有人通风报信,躲过了第一次刺杀,跑到翟国躲了12年。不想新即位的晋惠公还是忌惮重耳的影响力,又派人来刺杀重耳。重耳当时在...……更多
晋文公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为何遗漏了介子推
...当上君主,定要好好报答。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成了著名的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即位伊始,晋文公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可偏偏遗漏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愿接受封赏,更不屑与那些追逐名利而...……更多
曹国占膏腴之地为何“积弱”而亡
...的交通枢纽,但直至国灭祀绝也没绽放出任何光彩,历代国君毫无作为,不仅没能壮大实力,就连基业也未能守住,最终沦为“待宰的羔羊”,受尽欺凌后灭国........倘若不是在春秋时期,国君因偷窥晋国公子重耳洗澡闹出了丑...……更多
秦晋之好:重耳与秦穆公的权力交易
...以他也不可能说:“你帮我出兵吧,杀了我侄儿,让我当国君。”这种话,他是说不出口的。 既然大家都是文明人,都是有身份、有素质的人,那交易还谈不谈呢?如此阴谋、血腥、暴力的买卖,如何开口呢?秦穆公一直避而不...……更多
晋献公留在史书中的形象为何如此不堪
...原对周边地区有居高临下之势,而从血统上看,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也比姜子牙这位外臣更加根正苗红。最终称霸的晋国国君虽然是晋文公重耳,但为晋国奠定霸主基业的人,显然是他的父亲晋献公诡诸。...……更多
士甘焚死不公侯
...晋文公)逃亡,不离不弃,忠心耿耿,重耳在得天下成了国君后却把他忘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看着其他随从逃亡者争功,介之推很不以为然,其母提醒:“你何不也...……更多
古代皇子为何这么难
...已忘记了自己晋国王子的身份。但在这四年中,晋国两任国君被刺身亡而自己的仇人骊姬也遭人鞭挞至死。《左传》记载“里让遣人使翟;迎耳继位;然拒”。重耳认为,自己本身就不是太子而且父亲去世也没有回去吊唁同时也...……更多
城濮之战,春秋时代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决
...之后的重耳重用贤臣良将,对百姓则轻徭薄赋,废除历代国君的苛捐杂税,与民休息。晋国很快就恢复了生机,因内乱带来的动荡也逐渐平息下来,他们并不知道,晋国百年霸业的辉煌时代现在正悄然而来,春秋中后期的政治明...……更多
她是春秋历史上第一妖姬,使晋国陷入20多年的混乱时期
...公。晋献公,姓姬,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他老爸用敌人的名字当做自己儿子的名字,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事情)。晋献公晋献公本来也是一位有为之...……更多
周襄王妃子有谁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君主,他在东周时期担任过国君的职务。然而,关于他的妻子和子女的问题,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和疑问。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揭示历史的真相。一、事件背景周襄王是东周时期的一位重要...……更多
介子推割肉啖君:春秋时期晋国的内乱与重耳的崛起
...奔高梁,不久重耳的刺客所害。 重耳即位,当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耳即位后,大肆封赏以前的旧臣,即便当初没有跟他出奔外国,或是半路逃走的臣子们,都因为说了几句好话而得到封赏。介子推对功名利禄不甘兴...……更多
《史记》中的晋文侯之谜,及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公”,应该不是代表晋国升级为“公国”,因为当时诸侯国君都开始称公了,包括很多弱小的诸侯国,难道它们都升级为了“公国”?因此,“公”代表一种尊称,晋文公实际也可以称为“晋文侯”。《史记·晋世家》记载:城...……更多
晋文公重耳十九年流亡,孤苦无依,凭什么成为一代霸主?
...运也随之起伏不定,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生际遇。晋文公重耳可以说就是历经艰难,最终大器晚成的公子之一,他因“骊姬之乱”开始流亡,然后借秦之力返国即位,终成春秋五霸之一。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必要苦心志,劳筋...……更多
狐偃:晋文公背后的智囊团,奠基晋国霸业的传奇人物
...他:现在晋国是骊姬党羽的天下,奚齐是太子,必然要当国君。你现在想回去尽孝道,但骊姬会将你视为国君的竞争对手,断然难逃毒手。秦国国君秦穆公是一位政治高手,他派公子絷远赴狄国慰问重耳,实际是试探重耳。此时...……更多
秦穆公临终让三位良臣陪葬的影响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第九任国君,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秦国历代国君被称作虎狼之君,名为任好的秦穆公在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举措都对秦国有决定性的作用。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君主,在临死前却要求3位良...……更多
晋文公的称霸之路:以退为进,实现雄图霸业
...突。重耳后来果真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晋国,继任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耳即位后,选贤与能、唯才是举,晋国很快就变得渐渐强盛起来。晋文公也是个有称霸中原的一代雄主,渴望成为齐桓公那样做个霸主。正好当...……更多
春秋五霸晋文公唯一的污点是忘记割肉之恩,火烧介子推
...,晋献公去世后,重耳的弟弟夷吾,已经当上了晋国新的国君,史称晋惠公。在权力面前,那个一向和善的哥哥重耳,也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晋惠公七年,针对重耳的第二次追杀开始了。这次追杀,逼迫着重耳离开舒...……更多
一代霸主晋文公,50多岁为何仍在外流亡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重耳,也叫做晋文公,是五国霸主之一。作为一代霸主,重耳这一生的经历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了。重耳从一国公子,到内乱出逃,在外漂泊流亡了数十年,先后被父亲晋献公以及弟弟晋惠公追杀。大半生的颠...……更多
怀嬴是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容貌美丽,聪明而有才学,很得秦穆公夫妇的宠爱。晋国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晋国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即位后,立名字叫圉的儿子为太子。秦穆公为了和邻近的大国晋...……更多
鞠躬尽瘁还是明哲保身,荀息为何选了很难那条路
...何,出奔栎邑。祭仲第二次为了自己的性命背叛了自己的国君。厉公出奔后,祭仲再次迎立昭公。然而,两年后,不满于昭公的大夫高渠弥趁出猎之时射杀昭公。祭仲不但没有处罚高渠弥,反而与之共立庄公的另一个儿子亹。这...……更多
下宫之难:赵氏家族的悲剧与复兴
...通过“骊姬之乱”,被迫流亡海外的晋文公重耳继位为晋国君主。在他流亡时,有狐偃、赵衰、贾佗、先轸、魏犨五人相随,协助晋文公重耳复国,帮助他建立了霸业。这五人因此被称为“五贤”。赵衰深得晋文公的器重,晋文...……更多
介子推曾割股奉君救过重耳,晋文公即位之后为何烧死了他?
...保住了性命,当得知真相后,十分感动,并且说一旦做了国君,一定会好好报答介子推的救命之恩。经过艰苦的逃亡生涯后,重耳被晋国迎回,变成了晋文公,晋文公开始赏赐那些随他出亡的群臣,介子推没有主动前去求赏赐,...……更多
重耳为何流亡多年依然有众多追随者
...为了家族的前途。晋献公去世之后,谁应该成为晋国的新国君呢?如果国内形势稳定,那必然是晋献公指定谁,谁就继位。但根据晋国两位年幼新君先后惨死的经历来看,当时的晋国形势并不稳定。对于晋国的各大家族而言,这...……更多
重耳:大器晚成的晋国霸主
...属于大器晚成,当年遭到骊姬迫害的时候已经43岁,当上国君的时候已经62岁了。他父亲晋献公本来是个比较能干的国君,但是最大的缺点是沉溺美色,老年后宠爱骊姬,骊姬的话说一不二。晋献公娶了六个老婆,生了五个儿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