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晋之好:重耳与秦穆公的权力交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6 08:23: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国要再次控制住晋国,就派人来楚国迎接重耳,想扶持重耳回国,篡位夺权。

重耳故意对楚王说:“我希望作为您的臣子,不想到秦国去。”

楚王就说:“还是从秦国到晋国方便些,我们楚国隔得太远了,帮不上什么忙,就让我为你提供活动经费吧。”于是,楚王“厚送重耳”。

秦晋之好:重耳与秦穆公的权力交易

这个“厚送”是多少呢?价值肯定不菲,如果无足轻重的话,人们是不会在史书上浪费笔墨的。

因此,重耳发迹的第一桶金,实际上是楚成王和秦穆公这两个老大提供的。由楚成王出钱,秦穆公出力,共同推翻晋国政府,这才有了后来的晋文公。

话说当时,重耳来到了秦国,秦穆公好酒好肉招待,就是不提帮他回国夺权的事。

因为秦穆公是一个喜欢布德的人,他怎么肯说出篡位夺权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呢?说出去多难听,多阴险啊。他更不会像楚成王那样直截了当地问:“我帮你夺权,你付我多少报酬?”

楚成王就这样,太不注重形象,人家不回答,他还逼着问,你究竟付我多少嘛?怎么报答我?

所以,秦穆公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

秦晋之好:重耳与秦穆公的权力交易

而重耳也是一个贤人,有着良好的声誉,所以他也不可能说:“你帮我出兵吧,杀了我侄儿,让我当国君。”这种话,他是说不出口的。

既然大家都是文明人,都是有身份、有素质的人,那交易还谈不谈呢?如此阴谋、血腥、暴力的买卖,如何开口呢?

秦穆公一直避而不谈,就该重耳着急了。

于是,某一天晚上,大家在一起喝了酒之后,都去唱歌。

喝了酒,唱歌。就跟现在的生意人唱卡拉OK一样,在歌厅里一边唱着歌,一边谈着条件。

那个时候,主要唱的是“东周流行歌曲三百首”,即后来闻名于世的《诗经》。

重耳说:“唱歌,我不会,还是请赵衰先来一个吧。”于是,赵衰就点了

一首歌,当场赋了一首诗经里的《黍苗》。

歌词里的“芃芃黍苗,阴雨膏之”,什么意思呢?就是借着唱歌的机会来

表达:把自己比喻成了一颗小小的禾苗,

秦晋之好:重耳与秦穆公的权力交易

蓬蓬松松的,奄奄一息了,正等待着

秦国的甘霖雨露来滋润救命。

这就等于是在向秦国求助,暗示秦穆公,您能不能送我们回去当国君?

歌词里的“召伯劳之,召伯营之,召伯成之”,什么意思呢?召伯就是历

史上的召穆公,领兵出征,平定四方。在这里就暗指秦穆公,有劳您了,是您的苦心经营,才成就了我们。

赵衰就用这首《黍苗》,向秦穆公发出了求援信号。

一曲终了,秦穆公接过话筒,也扯着嗓子,吟了一首小雅里的《采菽》。

菽,是一种大豆。《采菽》描绘的是一幅采摘大豆的情景。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歌词大意:大豆熟了,快来采啊,你用筐去装,就可以得到一筐,你用筥去装,就可以得到一筥。

筐和筥,都是采摘、装载用的工具。方的叫筐,圆的为筥。

大豆熟了,你只要拿着工具去采摘,你就会有收获。

秦晋之好:重耳与秦穆公的权力交易

这是一首暗喻性极强的夺取政权的歌曲。“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这一

片大豆是没有主的,哪怕一个庶民,也可以把它采来,据为己有。

什么意思呢?

赵衰向秦穆公求援,秦穆公没有明确答应他的要求。

晋国,就是这片大豆,没有主的大豆,谁都可以去采,谁采了就是谁的。

你们应该自己回去采啊,关我什么事呢?你们能够采到,那就是你们的。

秦穆公知道,没有秦国的帮助,重耳他们是采不到的。所以,出兵是要条件的,不是白帮忙的,就看你们给出的价格如何了。

于是,重耳一听,马上明白了,做生意本来就有赔有赚嘛,只要能赚回

来,你这点勒索算什么呀。他就一把接过话筒,清了清嗓子,牙一咬,赋了一

首《河水》。(《左传》记载:“公子赋《河水》。”)

《河水》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

秦晋之好:重耳与秦穆公的权力交易

就是说自己万川归海,最后流入到了秦国这个地方。“沔彼流水,朝宗于

海。”百川入海,就好比诸侯朝见天子一样。

什么意思呢?

重耳如果夺权成功,成为诸侯,就会把秦穆公比作天子。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肯出兵,帮我登上晋国君主的宝座,那我们晋国以后就是你们秦国的附属国了。

这个价钱开得高啊,比晋惠公父子可要大方得多了。

秦穆公如果扶持重耳上台,那可是要报酬的,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即使周天子请诸侯们帮忙,也都是支付了报酬的,又何况区区一个重耳呢?

晋惠公夷吾当年上台时,谈的条件是割地八城,相当于小半个晋国了。现在,重耳如果不能支付大于夷吾当年的价格,秦穆公费一趟力,他划算吗?

所以,当重耳开出了如此高昂的价格之后,秦穆公就又接过话筒,朗诵了一首《六月》。

《六月》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

是一首记述、歌颂周宣王回国中兴、重振威风的歌。意思就是提前祝贺重耳,你可以回去振兴你的晋国了。秦穆公答应了,以此来表态。

双方就这样什么都没有明说,在“卡拉OK”中达成了一致,谈妥了条件,完成了交易。

既然秦穆公已经表了态,于是,赵衰激动地喊到:“重耳,你还不快快下拜!”

秦晋之好:重耳与秦穆公的权力交易

《左传》中是这样记载的:“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当卡拉OK一唱完,双方的谈判也就基本结束了,也都心照不宣了。赵衰立即要重耳快点拜谢秦穆公的大恩大德!

于是,重耳就慌忙走下阶来,拜在地上,稽首称谢:“孤臣之仰君,如百

穀之望时雨!”

秦穆公也很谦虚地降一级台阶站立,表示不敢承受,即不愿意承认自己阴险。咱这不是在唱歌吗?我也没说什么呀,你拜什么拜。

赵衰就劝秦穆公接受,说:“是您把重耳扶立为了诸侯呀,才让他能够成为一国之君,重耳他敢不下拜?”(“佐天子者”,就是诸侯,只有诸侯对天子负责。)这样,重耳获得了秦穆公的支持,就要准备回国夺取政权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秦晋之好”背后的权谋风云
秦晋之好,这四个字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现在人们一般用来形容两家人结成亲家,关系就会变得很亲近。然而,哪个时代的秦国和晋国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是真心实意的友好,还是一场场权谋
2024-03-12 01:51:00
秦晋之间,有过两度“秦晋之好”
二十年时间,秦晋之间,有过两度“秦晋之好”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史称晋献公。晋献公之父晋武公,晚年娶齐桓公之女齐姜,青春年少的齐姜过门不久,就与当太子的姬诡诸
2022-12-23 16:11:00
“秦晋之好”崩塌的起点,竟源自毫不相干的郑国
“前因”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典故出自于春秋时期,意欲晋国和秦国通过联姻达成了政治目的。到了近现代,秦晋之好也泛指两家门当户对的爱侣结成连理,属于一种颇为正面的褒义词。可天下没有不散
2022-12-17 13:07
秦晋之好到底是什么样的
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是指两家几代联姻,寓意着有两家关系极为亲密。然而真正的秦晋之好是这个样子吗?秦国与晋国几代联姻不假,但这种政治联姻只是表面现象,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使联姻成为阴谋,
2023-05-13 16:52:00
秦晋之好:政治联姻背后的阴谋与背叛
...去,战乱频繁,各国之间往往采取联姻的方式来结“秦晋之好”,以此来增进两国之间的关系,将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抗敌,保护自己的国家不被吞并和毁灭。事实上,所谓的“秦晋之好”看上去好像
2024-01-11 05:12:00
"秦晋之好"真有传说的那么幸福美好吗?真相并非如此
"秦晋之好"这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于今天而言,主要寄寓的是婚姻幸福美好的意思。不过,它最初的意思却有些血腥,其典故源自春秋时期秦、晋两个诸侯国之间的"亲上加亲":通过政治婚姻的形式
2023-06-15 09:11:00
秦晋之好真的很美好吗?它背后的故事并非如此
文:飞阳葶秦晋之好多为形容两家联姻,这样一个美好的词语背后其实隐藏这一段并不美好的历史。所谓秦晋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晋国,在当时背景下,诸侯国之间因为利益而联姻的事情时常发生
2023-05-01 18:54:00
\\\
...国旱灾的时候攻打秦国,秦穆公不计前嫌,为了延续秦晋之好,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在秦国做质子的晋国太子,可令秦穆公没有想到的是,晋国太子竟然将秦穆公的女儿抛弃,偷偷溜回晋国,继
2024-06-28 14:14:00
周朝的衰落与春秋时代的纷争
...大后,养成张口就能说出个符合自己意思的成语,而秦晋之好和秦楚之好相信大家都知道,讲的是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楚国关系很好,时人创出成语形容。不过,三国之好是真好吗?这不禁让人产生
2023-10-22 05: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