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重耳为何流亡多年依然有众多追随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从公元前651年开始流亡,到公元前636年回国继位,重耳可谓一路波折。

但在此过程中,一直有许多重量级人物跟随他,比如赵衰、狐偃、介子推、先轸、狐毛等。

这些人为什么对重耳不离不弃呢?

简单来说就两点,一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二是为了家族的前途。

重耳为何流亡多年依然有众多追随者

晋献公去世之后,谁应该成为晋国的新国君呢?

如果国内形势稳定,那必然是晋献公指定谁,谁就继位。

但根据晋国两位年幼新君先后惨死的经历来看,当时的晋国形势并不稳定。

对于晋国的各大家族而言,这种形势就是一个大考,因为涉及站队问题。

我们可以说,无论是谁继位,都要暂时尊重这些家族的既得利益,但权力之争如逆水行舟,你的家族不站队,其他家族站队成功,那么他们的权势就要超越你的家族。

基于这种思考,所以各大家族都会考虑站队问题。

但具体该站谁呢?家族内部必然会有不同的声音。

有人与夷吾关系好,自然会站到他那边;有人看重耳顺眼,则会尽全力帮助他。

这其实才是各大家族最为乐见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最稳妥。

在重耳流亡之时,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跟随他,魅力只是其次,身份才最重要。

重耳为何流亡多年依然有众多追随者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当重耳丧失信心之后,这些人都会尽量鼓励他,一定要振作!振作!再振作!

分散投资固然得到了家族的默许,但对于他们个人而言,这种行为显然更重要。

比如说,赵大跟随重耳,赵二跟随夷吾,那么无论这二位公子谁当国君,赵家显然都不会受到冷遇。

但对于赵大和赵二这两个人而言,显然足以影响他们的命运。

比如在夷吾继位之后,如果赵大被抓回了晋国,当夷吾劝他弃暗投明的时候,赵大该如何选择呢?

如果选择归顺夷吾,那么他的地位肯定也在赵二之下,而且万一将来重耳成功上位,那么赵家在重耳身边就没有近人了。

可如果赵大不归顺夷吾,谁敢保证夷吾不会痛下杀手呢?夷吾只会尊重赵家,却未必会尊重赵大这个人,而赵家也未必愿意为了赵大,和已经成为国君的夷吾闹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跟随重耳流亡的这帮人,显然都比重耳更渴望成功。

因为,他们都在重耳身上押了重注。

重耳为何流亡多年依然有众多追随者

当重耳流亡到齐国的时候,他觉得实在是太疲惫了,于是对手下人说,咱不如就在齐国过安生日子吧。

此言一出,重耳的手下们顿时急了:您将来是要成大事的,怎么能流连于温柔乡呢?

重耳在齐国的妻子也说,您要带领这些英雄建立功勋,怎能因为我一个女人而停顿呢?

且不说重耳的妻子这话有几分真情实意,但却也客观地表现出一点:由于重耳身边有了这样一帮“狂信徒”,所以他无论走到哪,都会随身自带一股狂热气息。

后世史书在提起重耳身边这群人的时候,都说如果没有他们,重耳就无法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太执着于成功了。

其实在我看来,追随重耳的人,和追随夷吾的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在第一轮竞争之中,夷吾领先于重耳,率先回到晋国继位。

虽然史书一再强调,这是夷吾私下与秦国签订了卖国条约的原因,而重耳不屑于做这件事。

可这种反复强调细节,却对最终结果避而不谈的做法,显然无法令人信服。

我们所能知道的客观事实就是:夷吾率先回国继位,并狠狠地耍弄了秦穆公,更杀了两个权势滔天的重臣。

但从这份手腕来看,夷吾本人及其追随者,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毫不夸张地说,要不是因为夷吾短命,晋国国君这个位置,恐怕就没有重耳什么事了。

重耳为何流亡多年依然有众多追随者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夷吾的能力和团队都不逊色于重耳,那么当夷吾在位期间,晋国为什么没能成功崛起,反而败给了秦国呢?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夷吾执政时期的晋国,依然处于力量分散的状态之中。

重耳身边有着一群人,这根本就不是秘密,这群人的出身更不是秘密。

夷吾身为国君,必须尽可能地团结大多数人,但这种两边下注的做法,又令他感到十分恶心。

夷吾最大的担忧就是:如果我倾尽全力与秦国血拼,这几大家族在后方当带路党,悄悄把重耳领回来怎么办呢?

是的,夷吾完全可以给出更多的许诺,让这帮人铁了心地给自己卖命,但此时的夷吾是执政党,给出的承诺需要立刻兑现。

重耳则不同,他此时的身份是在野党,完全可以开出惊人的空头支票,反正要等到继位之后才兑换。

所以,如果单比两人的许诺,显然是重耳的许诺更重,而夷吾的许诺则更实际。

关于这一点,夷吾心知肚明,所以在他继位之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灭掉重耳。

这不仅仅是除掉自己的政敌,更是为了让晋国各大家族断掉念想。只不过夷吾折腾了半天,也始终无法如愿。

最后,重耳灭掉了夷吾的儿子,终于正式继位了。

重耳为何流亡多年依然有众多追随者

在夷吾执政期间,晋国最主要的十大家族相互猜忌;

在重耳执政期间,这十大家族看上去其乐融融。

这其中的差别,并不是夷吾和重耳的能力差距,而是晋国时局的变化。

没有了掣肘的反对派,晋国这艘超级战舰终于可以重新起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国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
...的师傅杜原款。这时如果晋国宗室还有人在,就算太子的追随者面对弑父谋反不敢站出来,也会有人为申生说句话。公元前656年,申生自知自己的辩解无非两种结果,如果成功,会让父亲因为失
2023-02-03 17:15:00
晋文公43岁开始流亡,最后在岳父帮助下回晋国继位
...在别国过悠闲日子的。于是在齐国的第五年,重耳身边的追随者开始谋划离齐之事,有一次他们避开重耳在一棵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正好被正在桑树上采桑的齐姜的侍女给听见了。侍女回去就告诉了
2023-06-13 19:43:00
介子推割肉啖君:春秋时期晋国的内乱与重耳的崛起
...子夷吾和重耳都带着家臣出奔逃亡。有一些立场不坚定的追随者,离重耳而去,其中包括替重耳掌管资粮的随从。一群人穷困潦倒,走投无路。这几个人四处筹粮,但找不到食物。跟在重耳身边的介
2023-10-09 07:51:00
从流亡王子到霸主!晋文公的传奇人生,真是活久见
...支持,并承诺帮助他回国。于是,姬重耳带着几位忠诚的追随者,开始了归国之路。这一路上,简直是惊险万分!他们不仅要躲避敌国的追捕,还得克服重重困难。想象一下,姬重耳和他的伙伴们就
2024-12-30 09:15:00
晋文公与介子推: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
...下令追杀重耳。父亲和兄弟都要杀他,重耳只好带了一批追随者到处流亡,这期间,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被人羞辱还让人偷看了洗澡。有一次,一行人来到卫国,本来携带的粮食就不多,还让一
2024-04-19 10:02:00
来了曹共公与重耳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曹共公与重耳的故事是一部跨越时空的传奇。本文将带您走进这段历史,了解这两位英雄人物的风采。一、曹共公:春秋时期的伟大政治家曹共公,名
2024-12-09 20:50:00
介子推曾割股奉君救过重耳,晋文公即位之后为何烧死了他?
...晋文公能够继承晋国国君是上天注定的,而不是他们这些追随者帮助的。相反,他认为那些同他一样的追随者前去主动请赏是一种无耻的行为,并且认为自己难以同他们同朝为官。然后他的母亲对他
2023-02-17 21:16:00
晋文公跳出中国历代明君“年老昏庸”的怪圈,他是如何做到的?
...后,奔走效劳。”重耳闻言,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地对众追随者说:“大家能同心协力地辅助我,就好像自家兄弟一般,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各位的大仁大德。”魏犨大声说:“公子封在蒲地,蒲
2023-02-28 12:00:00
晋献公废太子申生,重耳与夷吾逃亡
...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献公的另外两个庶子: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从封地返回绛都参拜父亲献公,骊姬又诬告他们不满献公废杀申生、准备谋反。献公不分青红皂白,派人捉拿重耳和夷吾
2023-12-09 0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