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士甘焚死不公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1 01: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昨夜星辰7

士甘焚死不公侯

士甘焚死不公侯

介之推母子绵山受焚图

◎王红(四川大学古典文学教授)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宋】黄庭坚

春秋时晋国有位介之推,跟随晋公子重耳(日后赫赫有名的霸主的晋文公)逃亡,不离不弃,忠心耿耿,重耳在得天下成了国君后却把他忘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看着其他随从逃亡者争功,介之推很不以为然,其母提醒:“你何不也去求功?”介之推说:“明知道错误却去仿效,罪过更大。而且我既口出怨言,就不该吃国君的俸禄。”于是和母亲入山,隐居到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介的封田,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此为介之推事最早也最为可靠的出处,这里的介之推是位有骨气也有脾气的士人。

《史记·晋世家》丰富了介之推隐居前后的情节,比如晋侯论功行赏时因帮助周天子平乱而来不及遍封所有功臣,遗漏了介。介隐居后他的随从“悬书宫门”以谜语似的文字提醒晋侯,使其想起介之推。情节虽丰富,基本事实仍同于《左传》,介都是“隐居至死”,没有非正常死亡的记载。

战国至汉代,介之推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作着加法。《韩诗外传》说介“割股啖君”(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饥饿的重耳吃),突出了他在重耳十九年流亡生活中的忠诚,使晋侯坐江山后的“禄亦弗及”具有了忘恩负义的意味。至刘向《新序·节士》,情况更严重的“焚死”说出现:“(介之推隐,)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这个晋文公,前半段早老型痴呆症,健忘失忆,后半段躁狂型强迫症,终至酿成悲剧,故事化色彩甚浓而可信度实低。

“焚死”情节出现是介之推由历史人物转化为传说人物的重要节点。有骨气有脾气的介之推本是自己隐入山中不出,自然老死;这一来变成了将骨气和脾气坚持到极致,宁被烧成焦炭也不接受封赏。大约从西周就开始的仲春禁火制度也被附会成因纪念介之推焚死而“寒食”的禁火习俗。

《后汉书·周举传》载周举任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刺史,当地为纪念介之推,士民冬日禁火一个月,老弱幼小者每年都有因冷食而病死的。周举作吊书祭告介之推,变革风俗,让百姓冬天不再禁火。曹操也曾下令取消寒食习俗。由晋至唐,“寒食”习俗恢复,不过缩短为三天、一天,进而与清明合二为一,成为全国性的重要节令。作为该节令文化背景的介之推“焚死”传说,也往往被误读为真实的历史。

民间兴起的“寒食”习俗蕴含着对忠诚而“焚死”的介之推的同情惋惜,诗人使用该典故则更多表达对一种风骨品节的崇仰,如“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卢象《寒食》)、“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黄庭坚《清明》)等,貌似背离史实,其实不过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罢了。

2024.4.1

供图/雨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霸主背后的疑云: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的传奇故事
...有关,不少人发起了溯源式讲述,春秋人物介子推(又作介之推)及其主公晋文公重耳,就顺理成章地回到了很多人的视听。相关的传颂,其实跟早年见闻的没啥不同,不过将晋侯重耳烧山的情节添
2024-04-12 06:19:00
聊聊重耳的霸主传奇路
...上的肉煮野菜给他吃,由此还引出了“寒食节”的由来。介之推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重耳也不乏“艳遇”。他最先逃到的国家,是他的母亲所在的国家狄国。也就是说,重耳最先选择的是姥姥家。
2023-01-02 15:04:00
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揭秘一个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传统节日
...,欣赏春景。 ④ 寒食节吃什么?由于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的,因此有一定的悲悯情怀,这一天主张吃冷食,都以素食为主。由于各地饮食风俗不同,因此寒食节的传统食物也不尽相同。但
2024-04-02 16:28:00
...劳,唯有介子推未言割肉煮羹之功,文公就忘了封赏他。介之推心情郁闷,又不愿意表功,只好对着母亲发牢骚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就剩下主公一个还在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
2023-04-16 21:32:00
晋文公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为何遗漏了介子推
...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的《琐语》:“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后来,南朝宋人刘敬叔所著的《异苑
2023-02-01 13:43:00
...下”。传统的说法,认为这个称呼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南朝刘宋时刘敬叔的《异苑》就讲,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19年,后来重新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位后称晋文公
2023-08-03 15:46:00
山西人对中国历史有哪些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呢
...汤,重耳一喝鲜美无比,说这哪来的都没粮食何来肉汤,介之推遂言,我煮的这碗肉汤,是介某的大腿肉。当时把重耳感动坏了,这个时候这些人跟他可能连命都没了,还有这样的忠心耿耿之士,所
2023-02-24 14:58:00
晋文公姬重耳传奇:历经磨难,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视,甚至还被有些国家驱赶,还挨过饿,靠吃人肉(亲信介之推的大腿)才挺过来。他饱受磨难,历尽沧桑,在辗转流亡中深刻体悟了中原文化,终于醒悟晋国从前那种不和中原各国交流的做法绝不
2024-05-04 22:12:00
...春秋晋国介子推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晋国贤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今山西)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
2024-06-28 18: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