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太宗的“纵囚”事件是真是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叫唐太宗纵囚。《资治通鉴》记载:【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德政,为什么会遭到史家的质疑?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十二月辛未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判决死囚290人,并将这些死囚释放回家,约定明年秋末归来就刑。到期的时候,死囚全部归来,唐太宗下诏赦免全部死囚。这是《旧唐书》中的记载,唐太宗的这一仁...……更多
聊一件发生于唐代贞观之治时期的真实故事
唐太宗半身像宋佚名先来科普一下“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也是他在位二十三年(公元627至649年)唯一使用的年号。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雄才伟略、知人善用、广开言...……更多
...治理清明曾有这么一个事例。贞观六年年末(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查复核案件。当太宗看到30多个死囚时,觉得很是可怜,就下了一道圣旨:把他们一律放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年之后的秋天来京城执行死刑。同时,...……更多
...口增加,社会安定,民族关系缓和,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政治上实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权体制。采用宰相合议制度,使皇权与相权的基本平衡。这既避免了皇权过大,独断专行带来的政治失误,又规避了相权...……更多
到底是谁抹黑了太原起兵时期的李渊和李世民?
...的。 那么欧阳修和司马光为啥要贬低唐高祖李渊,抬高唐太宗李世民呢?原来大唐和大宋在开国时相似度极高。唐高祖李渊打下了江山,被唐太宗李世民篡了。宋太祖赵匡胤打下了江山,被宋太宗赵光义篡了。李世民靠兵变起家...……更多
唐太宗:一天不见我就想他,此人是谁
一说起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人们不是想起房微杜谏的房玄龄,杜如晦,就是想起鼎鼎的大名魏征。然而在贞观年间,还有一位宰相却被我们忽视,不为所知。他就是马周。唐太宗曾言:“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毛主席...……更多
唐朝时期一场别出心裁的春晚,让天下人颂声一片
一、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唐太宗李世民也来了兴致,办了一场别出心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春晚,送给了时人以及后人一份值得深思的新年礼物。他传旨将牢里的所有死囚都释放回家,让这些死...……更多
聊聊我国唐代“贞观之治”与《贞观政要
...和史学家所高度褒扬的“贞观之治”时期。“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掌控皇权时所用的年号,“贞观之治”是后世史家们对唐太宗在位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当时社会风貌的总体称誉。关于“贞观之治”,...……更多
李世民救下哪个死囚犯,将唐代的国土扩大3倍
...但是在唐代就有这样一位知人善任的君主,没错,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一切是从何说起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李世民年少时在刑场上救下一个名叫李靖的死囚犯,这个死囚犯很早发现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有起兵造反的心...……更多
古代的“遣女”是什么?浅谈李世民的“遣女”问题
白居易作了一首专门颂扬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七德舞》,其实有一句“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更是让人们对于唐太宗的仁政以及仁政之下,万民得到感召的大唐盛景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纵囚”这件事比...……更多
为何说房玄龄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
...,房玄龄出生于济南章丘,成长于齐州临淄,死后陪葬于唐太宗昭陵。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就是在这个时期,临近不惑之年的房玄龄看到隋朝已成穷途末日,审时度势他投奔...……更多
马周:唐初最有才的人,从门客到宰相传奇人生
...怎么被李世民发现的呢?那是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这可把常何难住了。他是个武将啊,哪里全写文章。回到家里,他唉声叹气,不时地发脾气,家里的仆人...……更多
简述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历代皇帝中可谓是无人可与比肩。他虽然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那样的佳话,但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招揽人才的博大胸襟,乃至驾驭人才的手段,都比刘备要高出好几个档次。李世民的用...……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明镜自照’的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一代明君,在他身边,有着像魏征那样的诸多谏臣,他积极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堪称中国历代君主之典范。在他心中,始终有一面镜子在警戒、提醒、劝勉自己不要有过失,不要犯错误。...……更多
...问题时,也强调慎刑并非一味轻刑,不少状元都特别举出唐太宗纵囚一事为例。据《资治通鉴》和《旧唐书》等记载:贞观六年(632年)岁末,唐太宗“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更多
房玄龄死后,儿子结局如何
...载,房遗爱因妻高阳公主而宠惯诸婿,官任太府卿。这在唐太宗一帮女婿中可谓是凤毛麟角,可见房家之恩宠。贞观九年,房玄龄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两年后又改封梁国公。一直到李世民亲征高丽,房玄龄都负责留守京城。可好...……更多
李世民缔造贞观盛世,被各族尊称天可汗
...卓越的统治才能,缔造了贞观盛世。这位传世之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敬仰,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成为千古一帝的典范。在这个引人注目的标题下,我们将深入探索唐太宗李世民的传奇故事。他不仅...……更多
...。在现有的历史课本上,上面一句话带过高宗的历史,“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协理朝政”,无数的影视剧给我们传递的高宗形象要么是懦弱,要么是无能,要么是好色。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甚至把高宗认定为“昏...……更多
曾被判定为“死囚”的传奇军神,生前不多言,死后留万言传世
...着江淮兵去和突厥掰手腕。李靖助力大唐一统二、李靖对唐太宗李世民发声1、低调建功李世民上位之后,李靖明面上深受信重,以武将之身先后出任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和兵部尚书等关键职位,由此跻身于朝廷重臣之列。可...……更多
张亮凭什么入选凌烟阁24功臣?他有什么功绩?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开始回忆他光辉的一生,其中有一项就是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臣子们,让画家阎立本为他精心挑选的24位功臣画像。我们先来看看这24人都有谁: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更多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不愿意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坐看唐王朝东北部边境之外的契丹与后突厥频繁进入河北地区劫掠?唐太宗李世民画像其实原因很简单:唐王朝一直对河北心存芥蒂,担...……更多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袁:猪上树时,可惜李世民没听懂
...通相面,特别擅长预算占卜。他的占卜术和相面术,就连唐太宗都啧啧称奇,还将他升任为火井令。历史上袁天罡为唐太宗占卜了很多次卦象,而他不仅精准地预言了大唐何时灭亡,还预言到自己的生死问题。有一回唐太宗好奇...……更多
...以恶言,与他有亲戚关系的,都得到了溢美之词。比如,唐太宗曾经赐给长孙无忌《威凤赋》,许敬宗却写成赐给尉迟敬德的,因为尉迟敬德与他有姻亲关系。672年,许敬宗病死,终年81岁。有人认为应该给他“丑”的谥号,唐...……更多
说起唐朝光知道它很强大,怎么强大法呢
...时的繁荣富强吧!事件一:让可汗跳舞贞观七年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汉朝的未央宫饮宴的时候,有李世民的爹李渊、还有突厥可汗颉利。当时的李渊喝酒上头了,就开始回忆起了自己被突厥当臣的日子,还挥挥手让突厥给自...……更多
赵匡胤黄袍加身,他逆袭的一生堪称完美
...第一个盛世是文景之治,但只坚持了两代。第二个盛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但李世民一死,这个盛世也宣告结束。第三个盛世,就是北宋盛世,这个盛世从太祖赵匡胤,到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更多
2022-12-23 13:11:00赵匡胤,黄袍,一生
赵匡胤逆袭的一生简直完美神话
...第一个盛世是文景之治,但只坚持了两代。第二个盛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但李世民一死,这个盛世也宣告结束。第三个盛世,就是北宋盛世,这个盛世从太祖赵匡胤,到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更多
2022-12-23 16:06:00赵匡胤,神话,一生
盘点唐朝发生的重大事件
...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3、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更多
唐太宗是历史的一位明君,他开创了华夏的“贞观之治”,他生前厉行节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去世之后,被葬在了昭陵。据史书记载,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才下旨造昭陵,凿石的工人才100多个,几十天...……更多
我国历史上8位大器晚成的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
...也算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他真正的大显神威时刻还是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贞观三年(629年),李靖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统帅诸将北征突厥,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突厥,这一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以貌取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物依旧无法避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吾以言取人
2024-06-29 09:4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