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民间有句话叫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义虽说带有一丝讽刺的色彩,可这却是一种竞争机制下的现实,尤其是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如果不懂得表达和推销自己,很可能就被埋没了,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遍观古今,凡多说话、会说话的人做起事来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战国时期的毛遂在完成自荐之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与赵国合纵抗秦。
然而历史上有这么一号人,生前虽然不喜多言,但是照样取得了光耀史册的成就,且他死后为后世留下了干货满满的兵法著作。更神奇的是,他曾经被判定为“死囚”,差点就早早地去见了祖先,结果因为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救了自己,最后一路逆袭为大唐军神,被清末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评为唐初名将的第一人,他便是与托塔天王合二为一的大唐卫国公李靖。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传奇人生,看看他是如何“少说话,多做事”的。
大唐卫国公李靖与托塔天王合二为一
一、李靖对唐高祖李渊发声
1、发声为求生
李靖出身名门,其祖父李崇义曾任北周复州和殷州等五州刺史,其父李诠曾任隋朝赵郡太守,其舅父是隋朝开国名将韩擒虎。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靖从小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能够熏陶出不错的“文武才略”也就不奇怪了。他年轻的时候积极入仕,然而长期担任员外郎之类的低阶官职,不过朝堂诸公对他的评价都不低,比如吏部尚书牛弘赞他为“王佐之才”。
适逢群雄并起,烽烟四起,李靖奉命出任马邑郡丞,当时李渊在河东主政,李靖相当于是李渊的下属,开始是配合李渊防御突厥,清剿贼寇,后来李渊各种小动作不断,他觉察出李渊有图谋不轨之心,便决心前往江都,亲自向隋炀帝揭发李渊。为了不引起李渊的警觉,他伪装成囚徒,并让人给自己带上枷锁,然后奔着江都而行。可惜从山西到河南的路被大大小小的义军势力所阻,他不得不绕道关中。
李靖将自己伪装成囚徒
结果等他到了关中后,发现关中也是乱得不像样子,他压根就没法平安抵达江都。于是,他选择暂时呆在大兴(即长安),以观形势变化。不久后李渊果真起兵,并且很快就拿下了长安,李靖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捕,并被判定为死囚。就在要行刑的时候,李靖因为无法容忍自己这么窝囊地死去,便大声地对着李渊喊道,“您起兵是为了除暴安良,现在天下未定,为何您就因为私人的恩怨而要除掉我这个有用之人呢?”
李靖不爱说话是出了名的,史载他在朝堂之上常常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如果就此断定他不会说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李靖好歹也是“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的人物,怎么可能不会说话?他只是不想说而已,他的话需要留在关键时刻说。就像这一次,他说的话很有水平,他不是求饶,而是明确指出他和李渊之间存在私怨,且把自己和天下英才捆在一起。李渊不傻,听出了里面的意思,也就下令放了他。
李渊画像
2、求生之后克定天下
李渊之所以放了李靖,很大程度上是被李靖所“胁迫”的缘故。那么,作为主上的李渊岂能对李靖没有芥蒂?如果不是李靖才堪所用,恐怕早就不知道在哪里了。基于对李靖的“防范”,李渊长期让他在相对比较边远的地方任职,并且很不情愿让他当主官,经常莫名其妙地给他安排个顶头上司。当时李唐初建,许多势力都还处于“欠收拾”的阶段,南梁皇室后裔萧铣便是其中之一,他凭借水军优势,控制了长江流域大片土地。
李渊派李靖去打萧铣,还不给他兵马,使他“率数骑赴任”,这注定是一场以少对多的艰难战争。李靖甫一到前线就忙着查探地形,了解敌情,适应环境,结果李渊在得知消息后莫名其妙地发怒了。他把李靖的谨慎视为怯战,然后暗中指使峡州刺史许绍除掉李靖,这是有多大仇,多大恨?事情都没弄清楚的情况下,就直接要下狠手?多亏许绍是个明白人,如果不是他扛着巨大压力,反复为李靖说话,李靖真的可能GG。
隋末唐初形势图
至于李靖是否知道李渊给许绍下的这道旨意,史料中没有做说明。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反正李靖没有上疏为自己开脱,他只是以最快的速度亲率800余名士卒一举灭了让李孝恭吃瘪的冉肇所部,并且俘虏了5000余名蛮兵。李渊在收到捷报后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为此还沾沾自喜地对朝臣们大谈用人之道,“使功不如使过”,意思是说使用犯过错的人更稳妥,等于说李渊打内心里就认为李靖是有前科的人。
李靖对此亦不做声,翌年直接以奇谋灭了萧铣这股长江流域最大的敌对势力。李渊为表其功,出手也算难得大方。然而李渊接下来把他派到更远的岭南地区去开荒,累死累活不说,风险还忒大。待他好不容易把岭南的事情整利索了,李渊又把他扔到东南沿海一带,让他去收拾辅公祏。他二话不说,一切照办,充分发挥“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黄牛精神,快速搞定辅公祏后,接着带着江淮兵去和突厥掰手腕。
李靖助力大唐一统
二、李靖对唐太宗李世民发声
1、低调建功
李世民上位之后,李靖明面上深受信重,以武将之身先后出任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和兵部尚书等关键职位,由此跻身于朝廷重臣之列。可李世民和李渊一样,压根就没把他当自己人,长期对他是既用且防。贞观三年,李世民授权李靖指挥各路唐军攻打突厥,其中给李靖派的那些“总管”,大多数爵位都比李靖高,这也算是李世民用人的“高招”了。
李靖对此照旧是三缄其口,上了战场后继续演绎着自己的神话,连战连捷,期间甚至不顾自身安危,亲率3000余名士卒,直捣突厥大营,可谓是一战定乾坤。颉利可汗经此一遭后,很快就成为了唐军的俘虏。消息一传开,举国振奋,用李渊的话说,这是中原王朝自从汉高帝刘邦遭遇白登之围后的一次旷古未有之大捷。李世民同样高兴地找不着北,回想“渭水之盟”的耻辱仿如昨日,今朝雪耻着实提气。然而就在这一片欢腾的景象后面,李靖落寞地一言不发。
李靖率军反攻突厥
胜利是李靖打出来的,可朝中一些大臣莫名其妙地弹劾李靖在阴山之战期间指挥适当,致使颉利可汗逃脱,为唐军增加了工作负担,也不知道这些大臣是脑袋被门夹了,还是说背后有人指使。反正李靖照旧是不做解释,只管点头谢罪。最后还是李世民出面来打破这种尴尬的氛围,他先是把隋朝名将史万岁在大破突厥后反被隋文帝赐死的例子搬出来说,然后标榜自己对李靖的爱护,“录公之功,赦公之罪”。
面对一个沙场建功回来的宿将,李世民开篇即拿史万岁来敲打,然后又不分青红皂白地说人家有“罪”,真的是莫名其妙。更莫名其妙的是,没过多久,李世民又说经过调查,确认李靖无罪,并且让李靖不要往心里去。试问李靖能不往心里去吗?只不过李靖聪明地不加辩解而已,甭管李渊和李世民如何玩弄“权术”,李靖都是泰然处之。如果李靖不合时宜地去争辩,肯定会被穿小鞋,这种事情在古代太常见了。
李世民画像
2、最后的发声只为成全君臣佳话
年逾花甲之后,李靖没多少心思和李世民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了,遂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李世民假都不愿意假一下,干脆利落地予以批准,并且还对李靖说了一番明为褒奖,实为训诫的话,意思是说古往今来能够急流勇退的功臣实在太少,大多数功臣即使才不配位,身患疾病,依然不愿意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李世民的话才说完不到一年,西边的吐谷浑就侵扰凉州。
李世民立马主动过滤之前说过的话,赐给李靖一根拐杖,让他出马收拾局面。李靖不愧是唐初第一名将,不出手则已,出手即马到功成。然而李靖终究没逃过宿命,每次立下大功,都会有危险紧接而至。和以往不同,这次是利州刺史高甑生状告他有反叛之举。李世民的处理方式照旧很有些莫名其妙,史载他“命法官按其事”,也就是让有关官员调查李靖的反叛行动,也不想想李靖要反早就反了,何至于半截身子埋到土里了才反?
李靖率军攻打土谷浑
最后,李世民得到的反馈是查无实据,怒气冲冲地把高甑生等人流放就算完事。李靖对此不发一言,默默地闭门不出,连亲戚上门都不见,相当于是自己把自己给囚禁了。都这样了,李世民还不放心,他让爱将侯君集以学习兵法为借口,没事就到李靖府上查探虚实。结果侯君集因为不满李靖的“傲娇”,再次诬告李靖有反叛之意。要说李靖也是倒霉,屡遭同僚陷害,这里面如果说没有李渊和李世民两代皇帝的纵容,谁能相信?
公元644年,李世民决心御驾亲征高句丽,可又不放心身在长安的李靖,便拿话去试探他。李靖这个时候发话了,这或许是他在太宗朝说话最多的一次。他先是把以往的功劳统统归结于皇帝身上,然后说自己虽然病体难撑,但是只要皇帝不嫌弃,他照样可以伴驾东征。李世民对李靖的一番话很满意,在他看来,李靖已经给自己盘顺了。要说李渊和李世民的手腕确实很高明,硬是把一个光辉伟岸的军神盘成了这副模样。
军神李靖的风采
结语
李靖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尽量少说话,多做事,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没有他,唐朝要想鼎定天下,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所需要面临的难度肯定更大,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肯定更长。对于李靖这种不世出的人才,聪明的李渊和李世民不大可能放着不用,可是用了后又担心他功高难制,于是各种针对他的诬陷就来了,不为别的,就为让李靖行事更加谨小慎微。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渊和李世民对李靖却是疑人照样用,用了照样疑。
不过细想之下,李靖的处世之道更值得推崇,他在应对各种无中生有之时,从不多话,因为他知道决定权在皇帝手上,而皇帝不在意道理,只看重结果。他用一场又一场的胜仗,向皇帝证明他是才堪大用之人,以此来一次又一次地涉险过关。他生前平平安安地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死后留下兵法传世,其结局无疑比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等人要好上许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