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南宋名将岳飞名砚的前世今生
南宋名将岳飞有一方名砚,上刻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缁。”这句砚铭取自《论语》,意思是,砚受打磨也不会变薄,被涂染也不会变黑,也就是说,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险恶的环境影响,表明了其主人坚贞不屈的气节。...……更多
苏轼真迹等国宝级文物将在海南展出!31日来省博欣赏苏轼主题文物展
...帖》和《题王诜诗词帖》,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此外还有宋徽宗御笔行书《蔡行敕卷》、雍正皇帝御笔1件,乾隆皇帝御笔书法3件,宋拓《群玉堂苏帖》1册(一级文物,首次...……更多
...有时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称为雅集。他与王诜、李公麟、米芾等常常聚在一起,饮酒、聚餐、作诗、笑谑,其中一人开始作画作诗,其他人作壁上观,不久也会因为技痒而加入,补上诗句,增加题跋。 《西园雅集图》(局部),...……更多
苏轼“雪堂”砚亮相央视!
...,在临平街道西二里处的保障(宝幢)桥北,出土了一方石砚,此砚从形制及砚中所记“元祐”年号来看为宋砚无疑,字体风格颇似苏轼,后经多方考证,确认其为苏东坡遗物。1999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其为国家一...……更多
宋元符二年(1099)的一月一日,米芾临窗而坐,临写唐太宗的《唐文皇手诏》。临写不成,写信给朋友吐槽:“……真强,真厉害啊,行,不写了,和你聊个天,别大过年的说丧气话了。”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与曹操三父子同时的江东孙氏也是满门英才。孙坚,春秋名将孙武之后,勇猛刚毅,胆略过人,曾大破黄巾军和董卓军。孙策是孙坚长子,英勇善战,少年英雄。孙权兼父兄之烈,知人善任,终使江东集团独霸一方,与魏蜀成鼎...……更多
米芾复官
文|石念军习书以来,时有临摹米芾行书《复官帖》。冥冥之中,每一次的临摹都像是参与一场像与不像的拔河竞力,力图接近书写者的当时心境。米芾素有疯癫之名,其书亦然。墨色清浅而笔法跳宕的《复官帖》,正是其代表...……更多
苏轼主题文物展1月31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 展出154件/套珍贵文物配套六大活动
...卷)和《题王诜诗词帖》,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此外还有宋徽宗御笔行书《蔡行敕卷》,雍正皇帝御笔1件,乾隆皇帝御笔书法3件,宋拓《群玉堂苏帖》1册(一级文物,首次...……更多
聊聊宋人如何写信
...上新朋友的。苏轼也一样。比如后来的宰相张商英、北宋名将章质夫、黄庭坚舅父李常、宝月禅师、清江三孔之孔平仲,等等,就和黄州的苏轼频繁通信。沈辽从永州绕道去看望他,米芾专程去看望他,陈季常则是旧识,转而成...……更多
...在江西、武汉、福建等地“火力全开”,一下子就将龙溪石砚、石壶推广了出去。从一开始的单打独斗,到现在,娄忠学的露天雕刻厂已经扩展成近1000平方米的专业厂房,还与本地三家茶企达成合作,今年年产值可达200余万元...……更多
...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更多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人集团”中,真正可贵的是不唯苏独尊,秦观、黄庭坚、米芾、晁补之、张耒……他们因为共同的生活理想和文化志趣相聚在一起,由此奠定了元祐文坛百花齐放的局面。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就是他们文化精神的艺术性写照...……更多
...驴携酒,从一二奚童(书僮),纵游西湖以自乐。”中兴名将跨驴游湖,这画风太有违和感了!也让人想起苏轼写给他弟弟苏辙诗中的一个画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更多
...该地盛行不正之风,地方官员借向皇帝进贡之名趁机搜刮端砚,作为结交权贵的“敲门砖”。包拯上任后,坚决刹住不正之风,要求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进贡所需,他在任期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留下了“不持一砚归”的典故。...……更多
从不同角度研究东坡历史文化在海南的传承史与接受史 这个座谈会这样说→
.../套,其中包括苏轼书法真迹3件(一幅合卷),黄庭坚、米芾、蔡襄真迹各一件(均为一级甲等文物),这是近年来在故宫之外,苏黄米蔡(宋四家)真迹首次在同个展览中集中亮相。新闻发布会 |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更多
视频+组图 | 苏轼主题文物展2月1日在海南展出 记者提前探馆→
...合卷和《题王诜诗词帖》,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这也是“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真迹首次在故宫外同展展出。“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书籍...……更多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东坡
...”,同列“唐宋八大家”。在书法方面,苏轼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北宋四大家”,他的《黄州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之誉。苏轼在绘画方面也成绩卓著,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偏好画枯木怪石、墨竹等,“可...……更多
...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前有仓颉造字,后有“书癫”米芾。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祖居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人称“米襄阳”。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因举止癫狂,又称“...……更多
...无棣古城正式开机。电影讲述了雪堂宝砚从陪伴宋代文豪苏轼,到被吴氏家族收藏,再到失踪、购回、捐献等跨越千年的动人故事。雪堂宝砚是苏轼珍爱的砚台之一,曾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伴随苏轼4年之久。后为清代山东海丰(...……更多
...知道,当年的蔡襄力去时俗流弊,另辟蹊径,下开苏轼、米芾、黄庭坚等新风,连接唐、宋两朝书风嬗递,身兼尚法和尚意两种艺术追求,在中国书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加让人惊叹的是,蔡襄所著的《茶录》总结了...……更多
...特展”于2023年秋天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后,蔡襄、苏轼、米芾、黄庭坚这四位中国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千百年之后成为当下的流量“明星”,展览也成为杭城的一大热门文化事件。正如本系列作者姜青青所说,每一件展品的背...……更多
卫青:被文人非议的一代名将
...,英雄辈出。其中,卫青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一代名将,却在文人笔下遭遇了非议。尤其是宋代文豪苏轼,竟以尖锐的言辞攻击他,这究竟是为何?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探寻这一历史之谜。卫青,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更多
...名,史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史称秦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史称宋四家。旧时,杭州武林门外有纪念和祭祀黄庭坚的祠堂,黄庭坚在杭州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但黄庭坚一生却从未踏足杭州。读姜青青文章时,...……更多
柳新祥:端砚文化传承者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端砚文化村的加工车间,柳新祥在给肇庆学院的实习生示范端砚雕刻技法。广东肇庆的端砚,与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端砚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更多
苏轼与日照丨白鹤楼二三事
...地。品字。苏轼诗、词、书、画俱佳,其书法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诸体皆擅,“白鹤楼”是其早期作品,恰如其门人弟子黄庭坚所评:东坡道人少时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白鹤楼”三字丰腴饱...……更多
苏轼质疑王安石的咏菊诗,提笔进行嘲讽,最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苏轼和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二人同时活动于北宋的政治舞台上。由于彼此的政治立场不同,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一些摩擦。因此民间传奇,就很爱拿他们来“编故事”。明末传奇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更多
第七届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暨宣砚文化艺术节开幕
...亩林下原生态灵芝基地,总产值5.5亿元。宣砚古称“宣州石砚”,传承千年,是宣城市“文房四宝之城”不可或缺的版块,其制砚石材仅产于旌德县内龙潭山。自2014年,旌德县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中国宣砚之乡”特色区...……更多
跟着语文插画大师温习古诗
...们知道墨池是怎么来的吗?”“我听说是因为宋代书画家米芾得名的……”小记者周知泓现场向大家讲起自己听来的故事,惹得王老师给他竖起大拇指:“你的故事讲得特别好,我们一般说,墨池的得名是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当...……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年),苏轼长子苏迈被任命为饶州德兴县尉,苏轼将一方石砚赠予苏迈,并于砚底亲撰铭诗《迈砚铭》相赠:“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特别提醒苏迈“以此书狱常思生”。3.何...……更多
岑巩县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看项目、话发展、聚共识”主题党日专题调研活动
...绍、看现场、观展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分别到县思州石砚传承基地、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供销社集团门市部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一致认为,思州石砚传承基地为传承和弘扬思州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虽有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混乱的东周有孔子、老子、孟子,安定的西周为何一个“子”都没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要说哪个朝代最令人神往?在作者眼里,应该是周朝。因为这个朝代的思想、文化最为繁荣和多样,诸子百家们对“人”的思考最为深刻
2024-06-18 17:01:00
春秋史上厚颜无耻排名,此人第一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就是一个礼义廉耻都崩坏的时代,不说百姓说话不算,就连皇帝大臣也是一样,全都是一团糟,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说一个很无耻之人
2024-06-18 17:07:00
战国时期,韩国是弱国,秦国为何不先打韩国
虽然战国时代号称是“战国七雄”,但其中的韩国,水平跟今天的韩国比也有得一拼,那就是“弱”。尽管作为曾经中原头号强国晋国的一个分支
2024-06-18 17:14:00
三星堆出土小动物,粉碎多少旧认知
“三星堆出土的那些小动物”被网友捧上了热搜!青铜大鸟头、雄鸡、狗(据说已被权威认定为虎)……最让人大呼意外的是一只陶猪
2024-06-18 17:08:00
哪个医生,被皇帝称做“王”,活了140多年
此人据说活到了141岁,医术不用说,那是相当的精湛,而且最主要的医德高尚,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亲国戚都非常尊重他。李世民曾经为他写诗
2024-06-18 17:04:00
为何山东诸侯不效仿秦国政策进行变法
当魏之方明立辟,从宪令(行)之时,有攻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韩非子·饰邪》战国大势,变法则强,不变则灭
2024-06-18 17:05:00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对职业的敬重态度亦足以让现代人效仿。兢兢业业干好小职务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时丧母,二十岁娶亲,次年生下儿子孔鲤
2024-06-18 17:22:00
为何说长平之战最后一个战死的是白起
长平之战的来龙去脉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就是在秦赵对峙的关键时候,赵国把老将廉颇换成了夸夸其谈的赵括
2024-06-18 19:09:00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古代侠客来无影去无踪,刀光剑影,甚是让人觉得好厉害的样子,以至于小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武侠剑客
2024-06-18 17:21:00
韩信和勾践相比,谁更能忍呢
二人的可比性不大。首先就是二者的地位不同。一个是君主,一个臣子,所处位置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二者的行为的不同。但总体来说
2024-06-18 17:14:00
功高盖主只是表象,哪3个原因直接导致商鞅活不成
秦国历代君主,习惯于卸磨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种行为,似乎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之中了。功臣宿将在王朝做大做强以后
2024-06-18 19:10:00
拥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张仪,为何说不过一位武将
秦国在正确的时间遇见了改变其国家命运的男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商鞅帮助秦国洗经伐髓,拥有了强国之基。随着秦孝公的故去
2024-06-18 19:12:00
聊聊弃商从政吕不韦
俗话说“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毕竟隔行如隔山。但是历史上不乏有些改行者,往往还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从战国时代吕不韦弃商从政
2024-06-18 19:20:00
孔子弟子请百姓喝粥,孔子为何派人把粥给倒掉了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了私人讲学之风,因此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在海内外强大的影响力
2024-06-18 19:16:00
鬼谷子出的什么数学题,把他的徒弟孙膑和庞涓都难住了
当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还没有什么独尊儒术,说实话那是个牛人辈出的时代,随随便便一出手,都是牛人,并不是孔子才算超凡脱俗的牛人
2024-06-18 1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