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光如何看待韩信之死
...也是有勇有谋之人,难道他就没提前想到自己的下场吗?司马光就曾评价韩信,认为他的失败还是因为没能看透刘邦的为人。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司马光究竟是如何看待此事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有些时候,一个人能力越大,...……更多
...,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应得天下之争的胜利,统一楚地。司马光对韩信有着极高的评价:“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兼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更多
张良:一个谎言救了功臣们的命,安定刘邦江山
...下心来:“连雍齿都被封侯了,我们还担心什么呢?”【司马光曰】司马光评论此事道:“张良对刘邦忠心耿耿,是心腹之臣。如果将领们果真商议谋反,张良既然知情,又怎会等刘邦问了才说呢?张良是故意这么说的,刘邦登...……更多
刘邦与冒顿单于的较量:白登之战的背景与过程
刘邦白登山脱险的经过在司马迁、班固的、司马光等人的著作中均有记载,而且基本一致,即采用陈平的计策,赠厚金于单于阏氏。随后,阏氏向冒顿单于讲了一番“两主不相厄,得地不能居”的大道理。冒顿领悟,遂放刘邦...……更多
从《史记》中的史料来看看刘邦到底有多“坏”
...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代称!自刘邦,天下始有“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对刘邦更是赞赏有加!其实只要我们去认真读一下包括《史记》《四库全书》在内的史料,就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唯物、正确的人物史观,对于刘备、...……更多
汉匈冲突:一场错综复杂的军事对峙与外交和解
...诱饵(汉高祖)至平城,汉大军亦至,胡骑遂解去。这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白登之围》的记载。司马光既没说单于阏氏的游说,也没有夸陈平的“密计”。而是列举了刘邦被困平城后,与刘邦拉开距离的32万汉军集结而...……更多
...唐太宗时期,由魏征领衔修订《隋史》;宋神宗时期,由司马光领衔修订的《资治通鉴》等。这些集体修订的史书往往考证严谨、相对客观,同时个人感情色彩淡薄,“趣味性”明显“不足”。因此,像《史记》、《三国志》等...……更多
盘点历史上有能力谋反,却忠心守护君王的臣子
...仪有拿天下的能力,但是他还会忠心的为皇帝守卫大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郭子仪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其实,综观郭子仪一生的起伏变迁,并不是“主不疑”,而是他识...……更多
项羽刚死,刘邦为何杀了一位恩人
...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丁固,刘邦选择将他处死。对此,司马光还评价刘邦做得对,稳定了汉朝400年的天下。那么,这中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情。楚汉争霸,刘邦“屌丝逆袭”秦朝灭亡之后,项...……更多
...贵族还是凡夫俗子,都不在意。在司马迁、班固、陈寿、司马光的笔缝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十分典型的事例。公元前208年,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急于入咸阳称王,西入秦关时,准备绕过南阳宛城,直取...……更多
他是司马懿的祖先,与刘邦交过手,最后被项羽斩杀
...马炎更是推翻了曹魏,建立了司马帝国,一统天下。后世司马光历经四朝,精通儒学,堪称大家。纵观历史,司马家族人才济济,在璀璨历史长河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下面要出现的这个人物却并不是那么的耀眼。一、乱...……更多
历史真相大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典故背后故事
...他所受到的教育,真的能决定他的一生吗? 再来说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小时候的聪明和机智让我们印象深刻,但他成年后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却与他的儿时形象大相径庭。他的保守和迂腐,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更多
完美皇帝刘秀,教科书级别的开国经历,告诉你什么叫人生赢家
...大的,建立东汉后,刘秀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兴建太学。司马光和梁启超等大学问家称赞刘秀在位期间“风化最美,儒学最胜”。西汉和东汉就是两个不同的王朝,不过名字相同而已。刘秀虽然是汉室宗亲之后,但它这一代已经...……更多
中国历史上10大悍将武力排名,你心目中的战将排第几?
...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虽位及人臣,但仍谦虚仁和。司马光评他“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是很恰当的。他的战略战术的成就,可以归纳为:善于在沙漠草原组织骑兵集团的进攻战役;善于发挥骑兵的特长,实行远程...……更多
曹操被司马光定义为雄杰,袁绍为何不是?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把东汉末一些有实力的有能力的军阀称之为雄杰。所谓“雄杰”,通过分析,可知,是指那些尽管也心怀叵测,但必定是可以用君臣名义对他们进行约束的那一类人。曹操被司马光定义为雄杰开明...……更多
司马迁为何会把韩信放在列传中呢
我们都知道,三国是群雄的舞台,而汉初是韩信的战场,面对强大的项羽,韩信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硬生生逼着项羽自刎于亥下,结束了楚汉相争,帮助刘邦建立强大的汉朝,可就是这样的韩信,却在《史记》当中,被同...……更多
项羽形象是怎么改变的
...迁的《史记》中,除此以外,班固撰写的《汉书》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中也有对项羽生平事迹的记载,但是它们中的文字书写与《史记》中相差不大,有些甚至是原文直接照搬。因此,本章对于历史叙事中项羽...……更多
陈平官至丞相,为何刘邦临死时说他不堪重用?
...平的实力毋庸置疑,根本不是刘邦所言的“然难独任”,司马光评价陈平“汉得陈平而诛项籍”,裴松之对陈平的赞誉也属于张良平级,“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那么,刘邦为啥“看错”了陈平?刘邦贬低陈平,其实不是...……更多
...石矿,李泌上书请求禁止百姓开采,将它归于皇家占有。司马光因此批评李泌:用鼓励贪欲的方式满足皇帝的私欲,这种辅佐方法不是正道。其五,人们对李泌的评价明显“低开高走”。当世之人其实对李泌的批评多于褒扬,《...……更多
司马光、朱熹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这是什原因?
...的侠义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尊敬,但是为什么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以及圣人朱熹会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呢?“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资治通鉴·司马光》“轲匹夫之勇,...……更多
韩信的最后谋划
陈豨在赴任代地为国守边之前,向韩信辞行。韩信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道:“你是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吗?我有话要对你说。”陈豨说:“一切听将军吩咐!”韩信说:“先生所管辖的地区,是...……更多
...客大方就多给一些,小气就少给一些。《麈史》还记载,司马光在洛阳有一座小型园林叫“独乐园”,每年春天也对外开放,游客也会向他的管家支付小费。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春天,司马光的管家看守独乐园,总共得到20贯小...……更多
李广:一位英勇却命运多舛的将军,有卓越武艺却难封侯
...军事能力更是被同时代的其他名将斥之为“草头将军”,司马光甚至批判说:“效李广,鲜不覆亡。”李广“难封”其实并不难理解,但为何却能在后世文武通吃呢?李广,陇西成纪人,先祖是秦朝骑将李信,以擅长训练骑兵闻...……更多
古代军功爵禄制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在汉代成为赚钱工具
...惠帝刘盈见了以后深受打击,从此自我放纵,不理朝政。司马光评价说“为人子者,父母有过则谏;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意思就是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提出意见,如果父母不听,只能无奈接受了。而这正是“亲亲尊尊...……更多
虞姬是怎么死的?真的是项羽所杀吗
...陆贾有没有虚构虞姬“和”的内容。1000多年之后,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并未提及“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显然,司马光不认可这一凄美的结局。如果虞姬并未自刎,那么在当时情况之下,虞姬命运无非三种:...……更多
韩信作为“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兵仙”、“汉初三杰”的他,不仅在指挥作战方面能力出色,在战略谋划方面同样极为突出。在“楚汉争霸”之中,张良、陈平等人固然是重要的谋士,但韩信两次在战略方面提出...……更多
...在古人眼里看来,准确说是在封建社会看来确实合理的。韩信对此这也就成了司马迁的《史记》当中的一大特色,不能说这么不好,只能说别为难司马迁,很多事因为考究的缺陷或者是角度理解的缺陷,不够完善是必然的。而这...……更多
楚汉之争,有哪些人与诸侯参与了
...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韩信亦在此时背楚投靠刘邦,但没有知名,仅任连敖,后坐法当斩为滕公夏侯婴所救。夏侯婴与语知其有才能,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拜韩信为治粟都尉。韩信对不能受到...……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十八大名将,你最欣赏谁?
...守职。漠北大战后未再出征。卫青不愧是西汉杰出将领,司马光评他“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是很恰当的。他的战略战术的成就,可以归纳为:善于在沙漠草原组织骑兵集团的进攻战役;善于发挥骑兵的特长,实行远程...……更多
历史上的两位韩信:一位是英雄,一位是叛徒
两个同名同姓同时代的韩信,如何区分?司马迁在《史记》称一个为韩王(韩)信,因其是战国时韩襄王的孙子,并且汉二年(公元前205年)被汉高祖封为韩王,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徙封代王,共为韩王四年,徙封后为代王二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