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老子曰:“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此话何意?
你看到麦谷成熟,闻到水果飘香,一片秋收的气氛,你难道不会感谢自己一年的辛苦劳作吗?
谁又发现,没有秋天便没有秋收。大自然~或是神人,让这个世界有春夏秋冬,有太阳的照晒,有雨水的滋润,禾苗吸收天地间的营养、精华,才长成了可以食用的谷物。
让农作物成熟,难道不是大自然之功吗?它行事是那么的隐秘和默默无闻,没有它,人类不能成就任何一事,可谁又察觉得到它的付出呢?
在圣人的斡旋下,战争结束了,百姓以为是战士和将军们的功劳。在圣人的调度下,灾区获得了充沛的物资和人力,百姓们以为是一线工作者的功劳。圣人教化百姓,民风日益淳朴,百姓以为是“衣食足则知荣辱”。圣人完善法律制度,天下无怨案,百姓感谢那些大法官。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百姓的一饭、一衣、一屋、一车都是他们给予的,百姓们却都说:“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当然是自然而然地在进步。”
百姓皆曰:“我自然”
张良出了一计,哄骗了那个时代的所有人,开国功臣们因此活命,刘邦的江山因此稳固。直到几百年后,人们翻读历史,才发现:原来这件事是张良的功劳!
任性过头的皇帝
刘邦刚当上皇帝的那一会,堪称是任性。
也难怪,当了万年的老二,被项羽压制近十年,如今突然发达了,天下都是他的了。号令天下,唯我独尊,不管是谁坐上了那个位置,都想任性一下的。
但天下,毕竟还是天下人之天下。
皇帝虽然有强大的权力,却也不能肆意妄为。
这种权力该用来造福黎民,而不该用来为以公徇私。
【分封不平】
除了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楚王韩信、韩王信,这几个功劳较大的人之外,刘邦就只封了一个异姓王——燕王卢绾。
卢绾论功劳不如萧何、曹参,论智谋比不上张良、陈平。然而这四人只是做了诸侯,卢绾却做了王。
他靠的不是别的,是关系。
卢绾、刘邦两家的父母本就关系很好,这两人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在一个私塾里读书,长大后又成了兄弟。
刘邦打天下时,卢绾和刘邦四弟刘交两人,所受到的信任与得到的赏赐,那是别的将领们都不敢奢望的,他们三人常在一起商议最机密的事情。
刘邦登基后,燕王臧荼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将其伐灭。
刘邦又下令:“大臣们商议,谁适合做燕王啊!”
大臣们早就知道他想让谁当了,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卢绾最合适。”
【窘辱之仇】
楚汉时期,刘邦多次与楚军交战,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钟离昧、季布二人都是项羽手下有名的将军,他俩多次让刘邦在战场上受辱。
等到刘邦一统天下后,也开始大肆抓捕有仇有怨之人,季布的人头被炒到了千金的高价,钟离昧不死,刘邦不罢休。
季布有幸逃到了一个大侠的家中,在大侠和夏侯婴的努力下,他被特赦,还当上了郎中官。
钟离昧就没那么幸运了,刘邦铁了心让他死。
他和楚王韩信是老乡,就逃到楚国,受到了韩信的庇护。
结果呢?韩信私藏钟离昧一事刘邦本就略有耳闻,由于韩信刚到楚国,还没得人心,所以出行时都要调动军队。
就有人在刘邦面前煽风点火说:“韩信不仅私藏钟离昧,还经常调动军队,意图谋反!”
刘邦一听,这还了的!
在陈平的计谋下,刘邦假称要到南方巡查,还下令在云梦接见诸侯。
韩信一听到消息就有点慌了,这不会是为了抓我才来的吧!
他手下献计说:“只要你交出钟离昧,陛下不会把你怎样。”
韩信觉得自己也没犯什么罪啊,想到这里,他就放下了心来,还逼钟离昧自杀,把他的头颅装在匣子里,当作给刘邦准备的礼物。
刘邦到了之后,韩信赶过去迎接,刚到就被几个武士给绑了起来,后来带到了长安,贬为淮阴侯。
张良之谋
在刘邦登基初期的这一系列举动过后,汉朝廷充斥着一片不安的气氛,人人自危。
某日刘邦在宫中散步,总是看见将领们聚在一起议论着什么。
他回头问跟在身后的张良:“这些人都在谈些什么?”
张良说:“大王有所不知,这些将领聚在一起是在商议谋反。”
刘邦大惊失色,问道:“天下刚安定下令,他们为何要谋反。”
此时汉朝廷正在统计将领们立下的战功,论功行赏,有些将领互相争功,导致赏赐发不下来。
张良就说:“将领们揣测,就算是把天下的土地分完,也不够分封给有功之人。他们怕得不到自己应得的一份。”
刘邦说:“那该如何是好?”
张良说:“大王平时最恨之人,便是雍齿,这事将领们都知道。你若是先封雍齿为侯,将领们就不会担心自己了。”
刘邦照做,当天封雍齿为侯。
将领们见雍齿都封侯了,都安下心来:“连雍齿都被封侯了,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司马光曰】
司马光评论此事道:“张良对刘邦忠心耿耿,是心腹之臣。如果将领们果真商议谋反,张良既然知情,又怎会等刘邦问了才说呢?张良是故意这么说的,刘邦登基之时的所作所为太过随性,不惜为了私情损害公义,张良如此说,是希望刘邦不再以公徇私,让群臣不再人人揣恐。”
结语
有一句评价汉景帝的话:“为天下者,终不以私情害公义。”在公私分明上,汉景帝做得很好。
汉元帝有一次赏赐有功的班婕妤,赏赐到她的家人,元帝嘱咐他们道:“千万不要到外面去炫耀!”
这是为何?怕别人以为自己那两碗水拿不平,怕失去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以天下为事者,要尽量让各方满意,必须要保持绝对的公正。反其道而行之,定会众叛亲离。
张良撒了个谎,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所有人却都因此受益,真算得上是天下奇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