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光的文学成就:不仅有《资治通鉴》还有奇书 《温公家范》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是传承千年的经典,而司马光本人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除了幼年砸缸救人的故事千年不衰外,其著作《资治通鉴》更被后世标榜为“不可不看的千古奇书”,可与司马迁及其《...……更多
...的关系很多人都会对姓司马的人充满了好奇,比如砸缸的司马光,再比如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司马懿等等,但是这些人实际上和司马迁并没有什么关系。首先,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司马迁有儿子,所以后代的事情就不太可能了。即...……更多
司马光砸缸,北宋有缸吗?救出的小孩是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记得非常清楚在小学的课本里就学过这篇文章。当时幼小的心灵还是非常佩服司马光的,就觉得这个小孩怎么这么机智。换成我在那种情况会不会像他那样反应敏捷呢?为这个问题还纠...……更多
司马炎登基,建立了历史上最虚伪的朝代
...是只有王祥和荀顗去的?大家看出什么道儿道儿没有? 司马光老爷子在这里又偷懒耍滑了。他把两件事合到一块儿了。如果老哥儿仨一起去见司马昭,何曾就在身边儿,荀顗能说出“何侯及朝臣都行跪拜大礼”这种话吗?当然...……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姚秦川宰相庞籍比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小8岁,两人不仅是同事兼邻居,更是朋友。庞籍长子名叫庞之道,比司马池的小儿子司马光大4岁。庞之道从小聪明伶俐,司马光在他的面前总觉得很自卑。不过,...……更多
司马光有多招人恨?一起来看看
司马光的成就毋庸置疑,一本《资治通鉴》足以让他光耀史册,为后世所崇敬。可是,司马光在宋神宗死后,立刻撕掉了伪善的面具,不仅全面否定新法,否定新法的一切成就,还将好不容易打下的西北地盘,轻易割让给了西...……更多
北宋改革风云: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政见较量与反思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二人同朝为官时私交甚笃,在才情和上也都是相互欣赏的,但二人在政见上有着极大的分歧,甚至发展到后期连同朝为官都难以做到。两人同样都是少年得志,弱冠之年便进朝...……更多
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
...之地,并得到许多名家推崇。为了编写好《资治通鉴》,司马光耗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资治通鉴》的内容里,很长程度上讲究一个“通”。从周朝晚期开始,到五代为止,司马光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编入一本书当...……更多
司马光竟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罪人,曾一手葬送北宋王朝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司马光作为我国大街小巷都知晓的人物,也是深刻印在了人们脑海当中的那个砸缸少年,作为家喻户晓的少年人物,打小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冷静与才智,所以在现代教科书...……更多
“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究竟是谁?他在历史上出名吗?
前言:司马光的名字从小到大都一直闪现在我脑海之中,他对我而言,不管是童年时代,亦或是如今成年时期,都是一个伟大形象的存在。童年时期,“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渐渐的,伴随着年龄变大和...……更多
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为何执意斩杀一位无辜女孩
...,以让后人借鉴和品读,以此来增长自身的智慧。比如说司马光砸缸就是一个特别“聪明”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年幼时期的司马光,有次调皮捣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院子里玩耍,其中有一个小娃娃,十分好奇院子里的大缸里究...……更多
熙宁元年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经济理念对决
...空虚,上奏皇帝请求不要赏赐。这次上书引起了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争论。司马光认为:现在国家缺钱,上层应该以身作则,节省花钱。王安石则认为:\"节省这么一点赏赐,并不能让国家富裕起来,反而让人觉得有损国家颜面。...……更多
历史上的司马光是什么人
司马光,字君实,又叫“涑水先生”,他又自称为“迂叟”。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今河南省光山县),所以单名光”。卒于宋哲宗无祐元年(公元1086年)秋。司马光出身于官僚兼地主家庭,其父亲司马...……更多
...温公曰:吾生平无过人者,惟做事无不可对人言者耳。对司马光的这句名言,也有这样的表述:吾无过人者,但生平所为,未尝不可对人言。敲重点:此事可对人言否?十年后,光绪十九年(1893),同样是正月,袁昶记下曾国...……更多
聊聊历史上君子之交的典范:王安石与司马光
...解尊重至上,以诚相待,和而不同。在历史上,王安石同司马光的关系,便是君子之交的典范,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亦是君子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都蒙受过欧阳修的教诲和举荐,又同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结为忘年之交。两人皆才...……更多
为何后世对北宋司马光的评价都很低
司马光,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让我们最熟知的就是司马光砸缸这个典故。但是,他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都说因为他,导致了北宋的没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司马光一生简朴,粗菜淡饭,穿的是普...……更多
历史揭秘:司马光砸缸救出的竟是此人
...石头,立马把缸砸开,而从救出了小伙伴。这位神童就是司马光,而自己砸缸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在我们小学课本里面也学到了,那么问题来了,司马光砸缸救出的这位小伙伴,他究竟是谁!在小学课本里面也没有详细介绍...……更多
司马光:保守派领袖与北宋衰落的幕后推手?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司马光砸缸的典故。然而,他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据说正是因为他,才导致了北宋的衰落。究竟发生了什么?司马光生活简朴,只吃粗粮,穿普通衣...……更多
王安石为何逼司马光写了19年的书?
司马光和王安石就是一对冤家,但是这两位可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争斗,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方针。私底下,其实他们还是很好的朋友。王安石是个改革派,一看就是留洋回来的洋学生,看什么旧的东西都不爽。而司马光则...……更多
他是司马懿的祖先,与刘邦交过手,最后被项羽斩杀
...马炎更是推翻了曹魏,建立了司马帝国,一统天下。后世司马光历经四朝,精通儒学,堪称大家。纵观历史,司马家族人才济济,在璀璨历史长河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下面要出现的这个人物却并不是那么的耀眼。一、乱...……更多
诸葛亮和司马懿历史评价不同的背后原因
...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当然还有如唐太宗、杜牧、司马光对司马懿的都是能力的评价,肯定了司马懿的军事、政治才能,而对其道德行为并没有任何的评价,这或许跟他的地位有关,毕竟追封了皇帝,另外就是对他的行为...……更多
...。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更多
上官尚光与司马光从救人到报恩的传奇故事
前言说起砸缸救人的典故,人人都知道当时还是孩童的司马光用智慧救下了一个同伴,却鲜有人知这个孩子后来走上了与司马光难分轩轾的人生道路。然而,命运造化弄人,这位孩子后来屡遭磨难,却一直没有放弃,只为报答年少时司...……更多
司马懿偷偷的养的三千死士为何没有人发现呢
...价:“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司马光也对他盛赞:“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景初三年,魏明帝曹睿去世,曹芳继位。因皇帝太小(年仅8岁),朝政大小事务均由司马懿和曹爽做主。但曹爽为了独揽...……更多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改革,他算是奸臣吗?
...臣?贪权误国、媚上乱政、结党营私、以权谋私…这些跟司马光都不挨着,司马光当然算不上奸臣。司马光的保守派和王安石的革新派,其分歧也只在政见不同,双方均不是大奸臣。在王安石看来,大宋朝积贫积弱多年,再不施...……更多
司马光当上宰相后立马处死了一个女子,为此等了17年
说起司马光大家很定都很熟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还仅仅是个孩童的司马光就有这种聪明才智实在是不一般。当然发生在司马光身上的故事还不仅仅是这一件,有一件事也非常值得说道说道,就是宋朝一个...……更多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是一对你死我活的死敌,这两人一个是王安石,一个就是司马光。后世对他们评价不一,但总的来说“安石不出,奈苍生何!”的王安石个人名望却是强过从小就会砸缸的司马光。两人都是当世名相,名动一时,无论是朝堂还是...……更多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恭是谁?司马文恭有一个拯救儿子的计划。司马文公就是司马光,因为司马光死后被追谥为文国公。故事很简单,就是一群孩子在玩耍时掉进了一个瓮里。但由于“司马光砸缸”太受欢迎,所以没有人说“司马光砸瓮”。一个孩...……更多
北宋“嘉佑四友”中有三人拜相,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鼎相承。皇恩早晚迫王程。只有溪边垂钓手,不负幽情。司马光“君实”乃司马光的字,显然这是打算寄给好友司马光的,此时的司马光正在洛阳深居简出,潜心编撰《资治通鉴》,全书已近收尾,一部历史巨著即将问世。“回...……更多
...贬降职知鄂州。宋神宗后期,进取之心衰退,反对新法的司马光、高太后等常常在耳边说王安石的不好。最终,宋神宗动摇。1076年,王安石最终被罢黜,宋神宗决定亲自主持变法。1081,西夏梁太后发动政变,宋神宗趁机对西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读方志 行贵州 · 视频故事| “大夏之父”王伯群
大夏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创办于1924年6月1日,名取“光大华夏”之意。烽火岁月中它曾与一个贵州人的名字紧紧相连
2024-06-04 23:25:00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唯有谁仰天长叹蜀汉幸甚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结束,曹操一跃而成汉朝军阀首强。公元207年,曹操彻底平定袁氏势力,此时的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2024-06-04 17:24:00
曹丕明知甄宓的儿子不是亲生的为何还要传位给他
魏明帝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然而却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魏明帝的生母毫无疑问是文昭甄皇后甄宓
2024-06-04 17:21:00
聊聊严嵩不为人知的一面
《三字经》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意思就是每个人起初,其实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才导致不同人的性情有了好坏之分
2024-06-04 17:14:00
为何封建王朝一旦衰落,就会一直衰落下去
上次看到有一位60多岁的网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他说他一直研究中国历史几十年,发现一个这样的规律,一旦某一个封建王朝衰落
2024-06-04 17:13:00
盘点历史上四位不得善终的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不仅诞生了很多的文人雅士,更是诞生了很多的帝王,有励精图治的,有昏庸残暴的,也有不得善终的,这三种之中
2024-06-04 17:15:00
梁山好汉的绰号大多名不副实:打虎将李忠肯定打不过插翅虎雷横、青眼虎李云、锦毛虎燕顺;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胜,虽然用的也是方天画戟
2024-06-04 19:34:00
皇帝看上弟媳妇,为何被奉为爱情神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的人生在帝王家,被世人所艳羡,但是这一生所有的决定便都身不由己了。历朝历代的皇帝,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2024-06-04 19:38:00
年羹尧剿灭江夏镇后,雍正为何要将其安排在柏林寺中
雍正:“近日只要一合上眼,便见万座大山矗立,千条大河奔涌。请问大和尚,这大山是真山还是假山?这大河是真河还是假河?”文觉
2024-06-04 19:39:00
皇帝怕太子不会生孩子,让爱妃去教,结果如何
中华古代几千年历史,王朝不断更替,光是皇帝就有几百位。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千秋万代,永远延续下去。因此,对于太子的选择都是很重视的
2024-06-04 19:37:00
聊聊辽朝著名的摄政太后萧绰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古代史中,女性往往是以附属品的方式出现在史书杂谈之中,或者是红颜祸水,或者是以远嫁换来一国的平安。她们像一些美丽的符号
2024-06-04 19:43:00
清朝灭亡时大牢里关押的犯人都去哪了
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时期,一般都是混乱而又灰暗的,在这段日子里,各式各样的政治体系会逐渐地土崩瓦解。国家会出现短暂的混乱
2024-06-04 19:41:00
汉景帝为何故意逼妃子和太子走上绝路
汉景帝刘启在历史上不太出名,虽然有“文景之治”这个历史名词,但是很多现代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他远不如他父亲汉文帝和儿子汉武帝出名
2024-06-04 19:39:00
隋炀帝为什么三征高丽都失败了呢
在隋炀帝时代,曾经轻易打败过突厥,突厥和其他一些草原游牧民族部落,在隋朝面前,当时都可谓是臣服。到了隋炀帝登基之后不久
2024-06-04 19:44:00
唐太宗请客,哪位美人帮助张罗
贞观初年,有天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开心,散朝之后邀请几个大臣聚聚一起喝酒。其中有位大臣,他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武门事变后
2024-06-04 1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