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孙之獬: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剃发易服的倡导者
中国古代有一种酷刑,在中华文明漫长的五千年当中,只有一个人完整的遭受到这个酷刑的折磨。这种酷刑就是将受刑者的毛发全部拔掉、用钢针在受刑者的身上扎满小孔、把一根一根的猪毛塞进孔里面让受刑者的血顺着猪毛...……更多
...龙拂,山东淄川人,自幼饱读圣贤书,才华横溢,终于在明朝天启年间一举成为进士,官至检讨,后迁侍读。然而,当权臣魏忠贤垂青之下,他投身阉党,过上了富贵奢华的生活。崇祯继位后,魏忠贤失势,孙之獬却因紧抱《三...……更多
反复变节的四姓家奴陈名夏,顺治为何重用他
...属于科道言官系统,擅长风闻奏事,职小而权大。此时的明朝已经危如累卵,1644年初,崇祯想迁都南京,结果遭到科道言官系统的一致反对。言官们一致认为,北京是祖宗根基,谁提议南迁,谁就是国贼。在这一进程中,陈名...……更多
孙之獬与剃发令:历史的罪人与民族精神的背离
...偏偏只有满清时期例外,八旗入关后强迫各民族都要“剃发易服”,一切以“满人”装束为标准。正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行为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史载因“剃发令”而惨死者何止千万?更让人接受不...……更多
清朝剃发易服政策下的五类特例
...统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其中就包括强迫汉人剃发易服。这种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让汉人认同满族文化,从而巩固清朝的统治地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五类人却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制,他们依然能够穿着汉族的服饰...……更多
剃发易服:满清统治下汉族人的文化抗争
...其他一些地方的南明小军阀,每占领一地,必推一个“剃发易服”的政策。所谓的剃发,就是让汉族人向满族人学习,把头发四周都剃掉,中间只留下很细的一绺小辫;易服就是把汉族人的传统服饰“上衣下裳”变成了“长袍马...……更多
他是汉人的荣耀,大明虽灭,可他仍在为国尽忠
...这个电视剧中,李定国被描述成一个亲手杀妻杀女,更剃发易服,留起金钱鼠尾,片方甚至还恶意到用同一个演员,去同时扮演一个和李定国相貌相同、据说是他兄弟的清宫太监。可以说,这是中国电视剧史上,被抹黑的最惨的...……更多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自满清入关中原后为同化各地汉人,强行下令要求后者剃发易服。他们这样做的出发点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随着时间推移,连着好几代汉人被强制剃发易服后,难道就不会带来满汉不分的问题吗?毕竟在统治者看来,“满汉...……更多
八旗汉军:满洲的崛起与汉族的融入
明朝万历年间,努尔哈赤以女真部落为根基,建立了“平时为民,战时皆兵”的八旗制度,并逐渐在东北崛起。刚开始的八旗,主要组成人员均为女真部落的女真人,也就是满洲人。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壮大,逐渐将汉人和蒙...……更多
南明,一段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做得比大顺政权更为老道,这可能是清廷接收不少高素质汉奸走狗的缘故吧。而同时,剃发令则是也另清廷占领区民众强烈反感的政策,并同时影响到朝野汉臣的安定,多尔衮唯有暂缓其执行。但即便如此,清廷对比大顺军在北...……更多
剃发易服令的幕后推手孙之獬的悲剧人生
...该都没人想到吧!一开始我也很惊讶,在清朝刚刚推行剃发易服的时候,有很多汉族人因此丧命,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背后,居然是一个汉族人做的,他踩着所有的汉族人的脊梁骨位极人臣。在满清入关中原后,多尔衮下...……更多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会动荡,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清军入关之后多次颁布“剃发易服令”,造成严重的后果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明朝最后一个君主朱由检去世之后,李自成攻破京城没过几天就被清朝军队打败,中国历史中最后一个王...……更多
金圣叹:明末清初的狂士才子,痛骂娘舅哭庙喊冤
...哄抢,洛阳纸贵。因此,有人说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的倡导者和先驱,这个结论不无道理。在明末清初,金圣叹在江南文坛上的地位首屈一指,他在给学生讲经的时候,妙语连珠,不管是经史百家还是稗官野史、佛道典籍,他...……更多
李成栋投降大清后制造嘉定三屠,他反清复明的原因是什么?
满清入关的时候,明朝已经风烛残年、腐朽不堪,所以当时明朝有很多将领都是没有抵抗清军,就直接开门放行了,这是让清廷想象不到的,比方最为著名的吴三桂,被后人唾骂的不在少数,同样的降将李成栋,当时也是和...……更多
2022-12-16 13:54嘉定,李成,原因,制造
吴三桂与康熙:一场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
...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上对他负评很多,因为他背叛了明朝。他本来是以孝闻名乡里的,但最终恰恰又是他最为“不孝”,置自己父亲的生死于不顾,非要降清。人性是很脆弱的,假如明朝没有灭亡,吴三桂肯定是个孝子忠臣...……更多
洪承畴:清朝开国功臣与明朝叛将的双重身份
...清朝基本统一了全中国。其实,清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夺取明朝的政权,除了依靠精锐骑兵之外,还有不少汉族将领帮了大忙。但是,在这些人当中,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得到大官和丰厚的俸禄,能够载入史册。甚至还有一个人...……更多
揭秘明朝叛将,金声桓与李成栋的结局
...自裁金声桓,这个名字曾经让江西百姓闻风丧胆。他本是明朝中期名将左良玉麾下的一名水师将领,后来随其老上司左梦庚投降了满清军队。左梦庚很快病死,金声桓却以降将的身份迅速崛起,很快就被任命为江西总兵,受命进...……更多
蒙、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待汉族却是一个压制一个联合
...尔哈赤的改革也是被“逼”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时期,明朝虽然身处内忧外患之中,但后金的实力还远远不及明朝。面对日益强大的后金,明朝实行了许多举措,一来断绝与后金的通商,二来大力扶持其他部落以达到遏制的目...……更多
如何正确理解明清鼎革之际贰臣与遗民的身份认同呢
...许应这样理解清军入关后,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消灭了由明朝宗室建立的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等政权。由于南明各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南明遗民的抗清运动注定会走向失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矢志抗清...……更多
施琅:三姓家奴的荣耀与争议
...郑芝龙,是流窜于福建、台湾、日本等地的一帮大海盗,明朝无力对付他们便将其招安。后来施琅又随郑芝龙投降于清廷,但不久之后他又跟随郑成功反清抗击荷兰,还从荷兰人手里收回了台湾。然而施琅却居功自傲,不将郑成...……更多
孔有德与孔庙:家族名声与叛明降清的矛盾心理
世人只道吴三桂是大汉奸,却不知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之流,其叛明降清恶劣情节更为严重。吴三桂尚且是在明亡之后,面对李自成的大军进逼才引清兵入关,多多少少还有些为崇祯报仇的成分在里头。而耿仲明、尚可喜...……更多
东晋和南宋可以续命百年,南明为何迅速灭亡
...朝,本来应该可以有所作为,却被清朝一鼓而下,若非剃发易服导致的反抗和大顺大西军的反正助力,南明可以说是传檄而定,别说二十年,两年都撑不到。东晋其实是一个权臣朝代,有威望有能力的大臣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更多
范文程为何能得康熙帝这么高的评价
...族;二、范文程虽是汉人,但细看身世经历,他从未入过明朝官场,自始至终没有侍奉过二主。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历史人物充满争议,实属正常。既然如此,探讨这个人物,咱们不妨搁置争议,只论史实,来看看这位被康熙...……更多
敢向康熙索要公爵的叛将黄梧,最终下场怎样
...功。没想到,这一心软,却留下了心腹大患。黄梧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多次科考却名落孙山的他,在27岁(崇祯十七年、1644年),迎来人生转机。他通过熟人找到一份差事,成为福建平和县衙一名喊“威武”的差...……更多
李自成与吴三桂:明末农民起义的烽火与清朝入关的契机
...复明朝,是不满清军的野蛮统治,尤其是因为清军要求剃发易服,更因为满清是外来入侵者,属于鞑虏,农民起义军当然想恢复汉人的江山,那才是正统。而那些投降清军的明朝大臣,因为高官厚禄,便失去了节操,不顾廉耻,...……更多
清朝入关与剃发易服:统治汉人的文化策略
166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攻入山海关,历史上也将这一年称作顺治元年,多尔衮为了巩固满清对汉人的统治,就在清军入关后,接连下达了三道命令,既剃发、易服、缠足,也就是说男人要把自己前面那块头发剃掉并将...……更多
清朝的“辫子”究竟脏到了什么地步?英国女子:看了一眼直接吐了
...天下,其中有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影响极大。等到明朝灭亡,异族入主中原,他们与我们的文化截然不同。为了从心理上征服汉人,多尔衮经过一个汉奸的建议推行了剃发令,由此而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本来清廷入关时...……更多
...辽东前锋总兵官、挂征辽前锋将军印祖大寿麾下的游击(明朝军队的中级官职)。崇祯四年七月,为前推关宁防线、屏护锦州,祖大寿率一万五千明军和相同数量的民夫前往大凌河筑城。然而城墙还未完工,这波人马就被后金重...……更多
大清、大顺与南明三国鼎立,为何很弱的多尔衮成赢家
...出了他铁腕的一面。1644年入关时,多尔衮曾严令军民剃发易服、遵从满俗。失败后,仅仅过了一年,多尔衮又强制推这一政策,还伴有圈地、投充、缉捕逃人等等政策,甚至激起民变也在所不惜。这些政策一方面意在消灭汉人...……更多
袁崇焕抗金保卫大明却被判凌迟,行刑后发生的一幕令人心寒
明朝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汉族人做主的封建王朝,明朝晚期时,由于各方面多种原因,从而导致了最终的灭亡。明朝衰败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沉重的徭役赋税,国库里没有余钱可用于抵御外敌,就只能拼命剥削百姓,从而导致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