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给水稻『治未病』拿下全国大奖
...还是经济实力都不强的市种子站,并将目标定在了更难的水稻育种。“国家对粮食安全一直特别重视,而品种是农业的根基,身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肯定得在主粮上有所作为,才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回忆起当年的决定,徐大...……更多
龙江大米甲天下
...地上稻花香。本报资料片 黑龙江大米展位。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本报资料片 黑土优品展区。本报记者 张春雷摄□文/摄 本报记者 梁金池5月18日,第三十三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黑土优品”展销活动迎来了首...……更多
1850米海拔示范田育出“稻花香”
...的热情。一大早,楚雄市吕合镇回龙村委会五本村民小组水稻移栽田里,忙碌着拔秧苗、挑秧苗、布线插秧的农户。与以往不同的是,看似普通的田间却蕴藏着科技力量,让耕种充满了希望。田边一堆绑扎好的秧苗旁,吕合镇农...……更多
一次打破两项记录!四川合江县再生稻测产创新高
...动作 品种选择很重要,栽培技术很关键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可以实现一种两收,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等特点,是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栽培模式。此次测产的...……更多
八闽农科|谢华安:让大家都有一碗饭吃
...领域,以科技创新支撑农业现代化。作为全国第一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福建杂交水稻研究成绩斐然。说到这“一粒种子”背后的福建贡献,离不开一个名字——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20世纪80年代...……更多
全市小麦收获进度超九成,水稻播栽进度超8%
...,预计6月20日左右将结束夏稻种植工作。 通讯员 高晓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高晓平)记者昨天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6月2日,全市90多万亩小麦已收割83万多亩,收获进度超92%,...……更多
华农稻香:以科技赋能农业,打造品质好米“金针香”
...过程数字化管理,为产品持续升级提供坚实支撑。金针香水稻 明星产品:金针香籼米的安全、味觉革命在华农稻香的产品体系中,金针香籼米无疑是旗舰产品。不少吃过金针香的人都会由衷地感叹:“金针香,真香!”。这款...……更多
“网约农机”下田  科技增粮有“稻”
...机收损失率仅为1.1%,远低于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对水稻机收损失率(半喂入机收方式≤2.5%、全喂入机收方式≤3.5%)的现行要求。不知不觉,已到上午10点。王承松麻利地爬上收割机,打火启动、转向下田、升降割台……收...……更多
“良种美田,不负春耕”——南京银行金融活水助力春耕备耕
...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为更好助力春耕备耕,南京银行把支持种业振兴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金融服务粮食安全的重要着力点,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全力提高种业企业、高标准农田承建主体的融资可得性。聚焦...……更多
南京浦口:不让一粒种子输在起跑线上!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水稻育秧进入“黄金期”。连日来,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的永宁智能育秧中心内,工人们正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水稻育秧工作,为水稻稳产增收开好局、起好步。近年来,浦口区紧...……更多
...民日报客户端潘蓉金风送爽,喜看稻菽千重浪,时下正是水稻喜迎丰收的季节。7月18日,在上高县锦江镇石湖村200亩的示范田里,金灿灿的稻穗“铺”满了稻田,稻谷颗粒饱满,稻浪飘香,轰鸣的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景...……更多
做好“三夏”工作 浦口区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以“紧、实、高”要求,统筹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奋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有序开展夏收。目前,全区小麦已开始...……更多
安徽巢湖:抢抓农时,育秧按下“快进键”
...开,连日来,巢湖市30多家育秧工厂抢抓农时,全力开展水稻集中育秧工作,为当地农户提供订单式服务,助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育秧工厂内一派忙碌的景象。4月9日上午,在巢湖市中垾镇宏扬家庭农场,新建的700多平方米的...……更多
贵州“粉丝”何其多|一千个贵州人心里,有一千种粉
...万山头间。贵州威宁中水大河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碳化水稻,证实了在原始社会晚期的贵州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赫章可乐公社乌家湾子山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原始人已使用双石孔刀收获禾穗,用石杵和石磨盘去壳加工谷...……更多
...李其军感慨——“绿水青山就是我们最好的发展资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通讯员杨柳眼下,忙碌的秋收秋种工作告一段落,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算起今年的收益账,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3000...……更多
...“搁田”无需人下水水稻分蘖期,种粮大户田管有良方□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见习记者张可 通讯员王健生水稻喷药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抬头族”飞手一天作业可覆盖两三百亩;搁田需要频繁进水排水,大户...……更多
安徽明光:女山湖畔“土专家” 扎根田野担使命
...地田头。“老宋啊,今年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现在是水稻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引发二化螟等病虫害,一定要按照前期我给你开的‘方子’做好防治,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啊!”在村民宋养平家的水稻田头,满脸是汗的赵子...……更多
从“一粒种子”到“一碗好米”的东方秘籍
...设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同时,东方以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农科院、广东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技术支撑单位,为种植企业、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确保种植出更多品...……更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曹丽珍 通讯员杜劲金秋时节好“丰”景!近日,记者了解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紧抓秋季关键农时节点,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提前谋划部署,加强信贷支持,完善保险保障,全力...……更多
唐山市曹妃甸区:“一粒米”串起产业“一条链”
曹妃甸区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大力发展现代水稻产业“一粒米”串起产业“一条链”9月3日,在曹妃甸区第四农场稻田里,水稻种植“老把式”郑贺海正查看株间冠层病虫害观测仪运行情况。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摄9月,...……更多
创新水稻绿色富硒生产技术
...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针对在高安市村前镇实施的水稻绿色富硒生产技术示范情况,开展了现场考察和实割测产。考察结果显示,种植的晚籼稻优质品种(系),田间表现整齐一致,无明显病虫害,丰产性较好,稻米硒含...……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六合瓜埠片区最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火热进行中“吨粮田”里“种”下新希望□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冬日的六合区雄州现代农业示范园,麦苗青青,绿铺平畴。7日一早,老何像往常一样放下...……更多
感动海南的身边好人|特别致敬 海南省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士。钱前长期从事作物种质遗传资源学研究,40年致力于水稻遗传资源发掘、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及分子育种研究,并积极投身南繁硅谷建设。198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钱前来到海南三亚,开始了南繁工作。那时交通不便,...……更多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方位提升粮食产能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再建8000万亩左右。今年,我国聚焦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五大主要作物,在东北、黄淮海、长江流域、华南、西北、西南六大关键区域,创新探索推广一批增产增效关键技术,全环节、全过程挖掘...……更多
御稻开镰 圆明园再现好“丰”景
...传承农耕文化,圆明园今年夏天在多稼如云开辟田地种植水稻,还原盛时历史景观。此次栽种品种为天隆优619,是国家粳稻中心历时八载、匠心打造,也是唯一连续两届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金奖的长粒香型粳稻品种。在国家粳稻...……更多
...开始!”昨天下午2点半,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2025年度南京市职工技能竞赛水稻看苗诊断技能竞赛决赛在江宁区湖熟现代农业产业园火热上演,50位“庄稼医生”手拿板尺、脚穿雨靴,顶着细雨步入稻田,现场为水稻生长精准...……更多
农科院水稻南繁插秧忙
...南阳光和煦,温度宜人,在三亚市吉阳区连云港市农科院水稻南繁试验基地,绿油油的秧苗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生机勃勃,宛如大地的翡翠项链,三五成群的人们正在弯腰栽插。原来,这是农科院的科研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更多
吉林“粮道”
...01月24日 第 05 版)2023年秋,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保安村水稻喜迎丰收。田 宇摄吉林省镇赉县白沙滩灌区重点实验站可食用稗种植试验获得阶段性成功,部分品种可适应pH大于9.5、盐分含量大于3‰的盐碱土壤,具有实用推广价值...……更多
...秋粮2324亿斤,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中晚籼稻499亿斤、粳稻632亿斤、玉米1152亿斤、大豆40亿斤。从区域看,目前南方中晚籼稻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收购进度已过九成;东北、华北正在集中上量,东北粳稻收购进度近八成、...……更多
千亩稻田翻金浪 又是一年丰收时
...本报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张 萌10月30日,在汝南县常兴镇水稻种植基地,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稻穗被吸入机器中,割稻、脱粒、运输等工序一气呵成,田间地头呈现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我们今年种植了2000...……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AI 赋能医疗:数据安全与创新推动医疗数智化变革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参与了AI与医疗信息化专题课程学习,了解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等前沿内容。课堂上
2025-11-27 12:19:00
糖尿病足:沉默的致残杀手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一个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作却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感染,甚至截肢,它就是糖尿病足。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
2025-11-27 07:13:00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怀孕?医生教你助孕小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且发病率较高,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
2025-11-27 07:13:00
从用药到饮食:结核患者的全周期护理手册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系统性全周期护理对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诊断确认后的药物干预与康复阶段的营养支持需要精细控制
2025-11-27 07:13:00
熬夜、压力大伤神经?神经外科医生的护脑指南
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习惯熬夜。不少人会在熬夜后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情况,并且变得比较暴躁。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025-11-27 07:13:00
养胃只喝白粥?医生提醒:这几个“伪养胃”做法正在伤胃
不少人把养胃等同于饮食清淡到只喝白粥、温水不离手或饭前先来片“胃药”。这些看似温和的习惯,常在悄悄伤胃,使人营养失衡、胃酸紊乱
2025-11-27 07:13:00
医生拆解“降酸公式”:吃对火锅 不易痛风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火锅成为很多人餐桌的“顶流”。然而,不少人担心:“吃一顿火锅,会不会让尿酸飙到失控
2025-11-26 08:27:00
冬季运动隐形风险需警惕 各年龄段安全指南请收好
随着冰雪运动热度攀升,滑雪、滑冰等项目成为市民冬日休闲首选。然而低温环境与场地特性叠加,使得冬季运动暗藏诸多“隐形风险”
2025-11-26 11:35:00
三诺糖尿病逆转公益沙龙在长沙举办,联糖日倡导全球关注糖友健康
11月22日,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在湖南湘江新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糖尿病逆转为主题的公益沙龙。活动吸引了众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参与
2025-11-26 11:51:00
燕之屋:如何选择真正有滋养价值的燕窝
燕窝作为传统滋补品,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也让消费者困惑不已。面对“燕窝什么牌子的好”这一问题
2025-11-26 11:53:00
天津康汇医院:临床技能提升通过交流实现
在天津康汇医院近日举办的首期“影像读片系统”使用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临床医师们通过实践与讨论,显著提升了影像诊断能力。本次活动由科教科组织
2025-11-26 11:54:00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以岭专利中药如何连获50国“通行证”
11月22日,从在越南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海外论坛获悉,中国创新中药领军企业以岭药业生产的17个创新药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并上市
2025-11-26 11:55:00
冬藏养阳,滨城区三河湖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您送上冬季养生指南
鲁网11月26日讯“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黄帝内经》早已揭示冬季养生的本质在于“藏”。随着立冬节气到来
2025-11-26 16:09:00
播州区石板镇:“莓”好时光到!采摘正当时
多彩贵州网讯 初冬的暖阳洒在田野间,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天旺村田垄间的草莓大棚鳞次栉比,像一个个铺展在乡野的白色画布,清甜果香顺着微风弥漫开来
2025-11-26 21:03:00
天冷血压易“抬头” 三招稳住血压
秋冬降温后,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血压悄悄升高——这不是错觉!低温会让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就像水管遇冷变窄,水流压力自然上升
2025-11-26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