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 武娜 刘艳
1月的海南阳光和煦,温度宜人,在三亚市吉阳区连云港市农科院水稻南繁试验基地,绿油油的秧苗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生机勃勃,宛如大地的翡翠项链,三五成群的人们正在弯腰栽插。原来,这是农科院的科研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南繁水稻的插秧工作。
“在海南要完成水稻杂交测交、纯度和优势鉴定、遗传加代、繁种和制种等几项工作任务。本次我们从家里带来了约8000份材料,前期已经完成了不同类型水稻材料的分期播种。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王德荣介绍。
放眼望去田里面已经拉上了数道线绳,依照线上的标记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秧苗,工人们按照要求娴熟地将秧苗插到田里。“不同类型的材料栽插的要求也不一样,像现在正在栽插的亲本材料只需要50—60苗,如果是品系鉴定的话至少需要栽插600苗。起秧、栽秧每个环节都要谨慎对待,保证几千份试验材料准确无误。”王德荣解释道。
连云港南繁试验基地共有30余亩,除了6亩左右直播田外,其他均需要人工栽插,至今水稻插秧工作已经完成了近九成,剩余的也会在两三天之内完成。
已过六旬的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仍然保持着对水稻育种的热情,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南繁插秧工作。“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而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通过北种南繁,加快水稻育种步伐和成果转化进度,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突破种业‘卡脖子’问题,全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徐大勇说,“去年连云港市农科院有5个水稻品种通过审定,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实现突破。培育超高产籼粳交组合,推进优质抗病性和环境友好型粳稻品种的研究,并且加速扩繁种子,提高种子质量,助力黄淮地区水稻生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14: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