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宽窄”之间 秧苗增密提单产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6-10 04: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一场观摩会向四川水稻种植大户展示系列先进机械化栽培技术

“宽窄”之间 秧苗增密提单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6月7日,在成都邛崃市高埂街道火星村,成都四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秧田里,一场由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召开的2024年四川省水稻高产栽培机械化技术观摩会正在进行。

聚焦机械化种水稻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的主题,这场观摩会向四川水稻种植大户展示了麦(油)茬稻田基肥混施打浆整地、水稻宽窄行机插秧、无人驾驶机插秧等系列先进机械化栽培技术。

水稻宽窄行机插秧,是观摩会展示的第一个关键技术。“大家往右手边的秧田看,和平常我们看到的机插秧有什么区别?”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朱从桦抛出问题。

“行距不一样嘛,有宽有窄。”现场来的都是有经验的大户,有人立即抢答。

“对的,行距不一样。”朱从桦解释,传统机械插秧是等行距,一亩地最多能栽插12000窝。而宽窄行机插秧,充分发挥稻田边际效应,一亩地最多能栽插14000窝,“这两年四川耕地面积增长潜力越来越小,大户们流转土地面积也很难增长。无论是全省,还是大户,想要提升水稻产量,都要在单产上下功夫。增加亩均栽插的密度,是增产的一个重要方式。”

“产量究竟能提高多少?”有人提问。

“我有发言权。”人群中,成都四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光伦接过话茬,“专合社现在有两台宽窄行插秧机,我做了两年同田试验,在其他技术都不改变的情况下,一亩地的产量能在原来600公斤的基础上,再提高3%—5%。不仅如此,普通插秧机一天只能完成40亩,宽窄行插秧机一天能干60亩。产量效率提高了,效益自然也就上去了。”

水稻宽窄行机插秧技术给大户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大家的兴致越来越高。一场观摩会下来,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麦(油)茬稻田基肥混施打浆整地技术、引领未来无人农场方向的无人驾驶机插秧技术、减少水稻用种量的钵毯秧苗机插技术被一一展示,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交流咨询。

“观摩会只是一个开始。”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旭毅说,现在,四川规模化种粮大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种植水稻,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种粮大户看到更先进的机械化栽种技术,“这就是一套水稻栽种‘组合拳’,打出这套‘拳’,未来种水稻就能有更高产量、更高效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大田移栽
...以往不同,我们改变了人工栽插模式的株距和行距,采用宽窄行模式,宽行40厘米,窄行20厘米,株距10厘米,这种模式一亩可以栽22000穴。”据蒙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杨
2024-04-22 03:55:00
科技种地让农民增收有底气
...栽品种,用上了水稻插秧侧深施肥、无人驾驶机械插秧、宽窄行高光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技术,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刘振义说,“就拿水稻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来说,以前都是人工
2024-02-15 05:44:00
...公司七星分公司第八管理区稻田里,部分种植户正在运用宽窄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施插秧作业。插秧机驶过,八行双垄宽窄间隔的稻苗,整齐划一,染绿了格田,远远望去,一片希望的绿茵。“我
2023-05-19 14:13:00
一天“玩转”上百亩,这个“忙月”不太忙
...文华则拿着手机拍下水稻宽窄机械插秧的全过程。“这个宽窄行对我们种田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必要,因为它有边际效应,能够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赵天柱边说边把刚拍摄的视频发到所在合作社
2023-05-09 08:49:00
春意正“农” 万象“耕”新
...等技术集于一身。“这台机器是厂家专门定制的,应用了宽窄行插秧技术,秧苗间距从过去30cm的等宽间距变成一宽(17cm)一窄(33cm)间距,同等面积可种植更多秧苗。”北大荒农
2024-03-27 04:04:00
“金钥匙”解锁单产提升“密码”
...四节’高产种植模式,集成标准化格田改造、叠盘暗室、宽窄行变量侧深施肥、分段收获等关键技术,促进单产提升。”除此之外,分公司还通过标准化格田改造、江水灌溉、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
2024-04-24 06:39:00
水稻大棚科技育秧
...秧棚室全部采用三膜覆盖、增加保温毯等增温措施,进行宽窄行栽植。接下来,双鸭山农场有限公司将按照试验标准要求,对各品种水稻的生育期、特性进行观察记载,并掌握整个田间管理措施,通
2023-04-18 07:16:00
宣城郎溪:再生稻机插 宽窄行里藏丰收
...处的农田里,8台插秧机正开足马力作业,嫩绿的秧苗在宽窄行间整齐排列,转眼间就给水田披上了崭新“绿装”。近年来,郎溪县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发挥规模经营优势,让粮食生产跑出“加速度
2025-04-24 16:28:00
...推广水稻“两增一调”高产技术,通过机械化插秧和定向宽窄行移栽等技术,确保稳产增产;广泛推广良机,整合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全县18个农机服务组织作用,大力开展机耕、机
2024-06-27 06:1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