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十常侍之乱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十常侍之乱是引爆东汉帝国的炸弹,是东汉帝国政治斗争的集中爆发点。不过说实话,“十常侍之乱”这个名称并不恰当,准确来说应该叫“何进之乱”,或者叫“袁绍之乱”。何太后反对何进诛杀十常侍,就是内部矛盾复杂...……更多
何进与董卓:失败之路的启示
...被外戚掌握,打算将皇位传给次子陈留王刘协。何太后在十常侍的协助下成功保住太子刘辫的皇位。十常侍是皇帝赋予权利的宦官,成为皇帝对抗士族势力的工具。何进兄妹的崛起少不了十常侍的支持,但外戚和士族之间的界限...……更多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蹇硕不属于当时的主流宦官团体“十常侍”。因此袁绍劝何进先下手为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袁绍当年提这个建议的时候没有自己出马,而是安排的自己小弟张津,而且袁绍在借张津之口劝袁绍的时候,...……更多
东汉时期,外戚与宦官权利争夺,相互残杀百余年
...十四岁的刘辨继位。而此时朝政仍然由宦官把持,史称“十常侍”!此时的外戚又变成了何太后的哥哥,何进。话说何进此人本是个卖肉的屠户,毫无主见谋略。但是他依旧想夺得权利,然而他却是个猪脑袋!灵帝时,设置西园...……更多
东汉末年何进和王允是如何浪费自救的机会的
...将军何进:汉灵帝死后虽然朝局更加混乱,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的宦官势力同何进的外戚势力再一次火并了起来,这一次兵权在握的何进占据了绝对上风,可是他最后仍然死于十常侍之手,而且引狼入室把汉室推入到了万劫不复...……更多
探寻东汉时期的宦官制度
...东汉末年,朝野上下都敬畏由赵忠、张让等宦官组成的“十常侍”,由于他们十分受汉灵帝的信任,所以经常干涉朝政,左右汉灵帝的决策。“十常侍”的成员们趁此机会也在扩张势力和收敛钱财,他们的家人因为有了这些宦官...……更多
和袁绍相比,曹操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政。但东汉朝廷并不是何进家族一家独大,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顶替了蹇硕的地位,成为了何氏权力唯一的对抗者。为了尽诛阉党,何进询问了曹操和袁绍的意见。曹操建议:当除首恶,其他不予追究。袁绍建议:勒兵来京,尽...……更多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东汉王朝始终,最后由大将军何进引入西凉董卓入京诛杀十常侍结束东汉濒临灭亡。东汉光武帝刘秀深知外戚参政的弊端,因为西汉政权就是一位外戚王莽篡位结束的。所以刘秀开创东汉后规定“外戚不得封侯干政”,这条规矩...……更多
三国时期的伪君子:那些口喊匡扶汉室,实则为自己谋利的人
...。皇帝年幼,无力执掌朝堂,所以外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十常侍,都想替皇帝执掌朝堂,因此爆发了内斗。何进想除掉十常侍,但是十常侍在何皇后和董太后的内斗中,帮助过何皇后,这让何皇后不肯让何进杀掉十常侍。为了逼...……更多
...户侯,并形成了宦官集团的整体崛起。桓灵二帝时期的“十常侍”全面掌握朝政,并染指军权,形成了与豪门集团相对立的政治势力。那时候的宦官拥有了士族阶级的所有权利,他们可以成家,可以做官,可以封侯拜将,可以世...……更多
曹操为何要刺杀董卓?幕后主谋原来是他
...汉帝国统治阶层的三大集团(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士人集团。由于党锢原因,士人集团暂时没有人敢光明正大地出来挑头,只能说以王允为代表)中的两大集团(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火并的尾声。宦...……更多
王芬绑架汉灵帝拥立合肥侯:东汉末年的未遂政变
...更大的事变。第二年,汉灵帝突然驾崩,由袁绍策动的“十常侍之乱”爆发,它直接摧毁了东汉帝国。 ……更多
东汉权谋风云:外戚与宦官的较量与兴衰
...官势力迅速膨胀,形成了与外戚分庭抗礼的局面,诸如“十常侍乱政”,便是这一时期宦官权势极度膨胀的真实写照。残酷的权力斗争:外戚宦官互不相让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且残酷。一方面,宦官集团利...……更多
汉灵帝刘宏与西园八校尉势力的崛起
...校尉统帅,他随即带兵攻入皇宫,对宦官开始大肆屠杀。十常侍中张让等人则提前挟持了皇帝刘辩出宫逃跑,最后被追兵赶上,张让无奈跳河自尽。此时来到北邙山附近(也就是黄河南岸边)的董卓凉州军,得到了皇帝刘辩这个...……更多
三国时期遗臭万年的四大愚蠢之人
...自为营,然而,刘宏公开标价卖官,大修宫室,信用宦官十常侍,兴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终激发黄巾起义3.何进何进是东汉末年的外戚、大将军,灵思皇后之兄。他以妹妹何氏有宠,拜为郎中,后历任多个职位,包括虎贲中...……更多
延续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到底因为何原因灭亡的呢
...么引董卓进京?是因为大将军何进想利用董卓的兵马对付十常侍!为什么要对付十常侍?因为宦官集团太强盛了,刚才提到的汉灵帝回头就把蔡邕上书的事告诉了宦官,于是宦官集团就把蔡邕除了。何进就想着把宦官再除掉。为...……更多
...猪事件,这位后世以哭著称的忠厚长者该如何自处?话从十常侍之乱说起,宦官在东汉是一个尾大不掉的实权集体,他们可以和外戚以及文官系统抗衡,汉灵帝死后,留下大将军何进辅政,何进为了诛杀十常侍而招董卓到洛阳,...……更多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文化盛行的时代
...议下,何进让董卓进京诛杀宦官,但事情败露,何进被“十常侍”张让所杀同年,董卓率军进京,将汉少帝刘辩和何太后毒害,改立汉灵帝次子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三国即将开始192年,司徒王允唆使董卓的养子吕布谋杀了...……更多
董卓废刘辩立刘协摆脱太后掣肘,实现大权独揽
...对权力地位的一次试探。其三,刘协没有太后掣肘董卓。十常侍之乱时,十常侍和何进都被杀,萦绕在东汉中后期的宦官和外戚交相掌控朝政的局面宣告结束。虽然何进被杀,但太后仍然有一定的权威,董卓进京后权力欲望俞发...……更多
古代皇帝为何喜欢宠信宦官,太监在皇宫中的地位及待遇
...位传给他的儿子刘辩,在临死前,将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十常侍”留在了刘辩身边,虽然汉朝是一个极其强大的朝代,但是到了刘辩这里的时候,汉朝早已经是内部腐烂不堪,朝堂是由、外戚、太监把持,皇帝说白了就是傀儡。...……更多
东汉的覆灭,是桓灵二帝导致的吗?
...灵帝驾崩后,掌握朝廷实权的外戚、大将军何进在与宦官十常侍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杀,导致了朝廷的大动乱,揭开了董卓入京专权、诸侯反董,乃至曹刘孙崛起、三国分立的序幕。何进并不是汉代唯一专权的外戚。两汉之际,...……更多
东汉宦官的悲剧,仅仅是那些“恶宦“吗?
...却被宦官集团反杀的\"党锢之祸\"。张让、赵忠、郭胜等\"十常侍\"祸乱朝政,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多年积累的土地兼并等问题,东汉国本终于一触即溃。二.宦官中的\"清流\"及其悲剧宦官之恶,令人发指,尤其东汉又是我国...……更多
汉灵帝之死:外戚何氏的崛起与后少帝刘辩的继位
...制一次便册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十常侍”。刘宏执政早期,中常侍王甫、曹节深受他信任,后来王甫被司隶校尉阳球害死,曹节逝世,张让与赵忠便成了刘宏宠信的宦官,刘宏甚至将张让、赵忠比作自己...……更多
为何说党锢之祸,折断了大汉帝国的脊梁
...打算清理所有的宦官。这一幕,和东汉末年何进打算诛杀十常侍是何其的相似。清流名士这种不分青红皂白、打算彻底清除宦官队伍的冲动,把宦官们逼上了绝路,逼迫他们抱成团。为了生存,宦官们先下手为强,他们软禁窦太...……更多
历代皇宫中伺候皇帝的大多是太监,这种现象的背后都有什么原因呢
...官职,这些都是宦官来着,因此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十常侍的称谓,由于宦官当权导致朝廷动乱不堪,所以史称十常侍乱政。 太监这个称呼出现在唐朝时期,开放繁荣的大唐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唐高宗当初命名为太监时...……更多
揭秘西园八校尉:东汉末年的阉党与军权交织
...乏,是八校尉中记载最少的成员。有一种说法是夏牟死于十常侍之乱(189),因事后“分赃不均”而被何进余党杀害。然而笔者搜求群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太平御览》),并未找到相关的史源出处。因此...……更多
东汉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及其原因
...子哥,怎么会看上何进这样一个杀猪的暴发户。他是想让士族阶层代替宦官集团参与政治管理。其实在他之前,他的士族前辈陈蕃就曾为之奋斗过。当时时汉灵帝即位之初,窦太后临朝,外戚窦武担任大将军,但一切权利都掌握...……更多
从强盛到衰败: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王朝的覆灭之路
...并不能掩盖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和权谋。 然后是汉朝,十常侍之乱成为衰落的导火索,何太后掌权,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政治斗争导致了乱世。司马颖兵败邺城,西晋在大一统之后开始沉湎于奢靡生活,司马衷继位却智商不足,...……更多
揭秘跋扈将军梁冀:东汉权臣的崛起与覆灭
...帝。汉桓帝在位初期,大权依旧在梁冀手里,梁冀随即对士族群体展开清洗。这就让士族出身的官僚和梁冀有了很深的仇恨,只不过,因为没能得到皇权的支持,所以士族只能采取隐忍态度。2、汉桓帝的筹备东汉和平元年,西...……更多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割据一方、割据地方,你才能成为军阀。但地方控制在士族集团手里。没有士族合作,别说军阀当不了,就是郡守刺史也当不稳。因此,黄巾起义虽然把东汉搞得焦头烂额,但军阀这个物种还没生长出来。如果非要冠之以军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刘立勤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曾被我们戏称为“武知县”的武大海真的当上了县长。我们瓮城历史上从没出过什么大官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本报讯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 近日,莆田市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族谱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何勇海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2024-06-26 07:44:00
“泇河三公”与明清泇河开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台儿庄古城运河奏疏馆内的“泇河三公”塑像。 “泇河”是指济宁微山县夏镇李家口至江苏省邳州直河口的一段运河
2024-06-26 05:46: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立遗嘱人群年轻化 虚拟财产也能立遗嘱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蓝皮书记者 蒋欣如本报杭州6月25日讯 (记者 蒋欣如) 25日
2024-06-26 05:55:00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孙诒让《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从甲骨文发现起
2024-06-26 06:2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在光村的一座旧宅院门口,见到了正在参观的朱小涛先生,他是朱自清的嫡孙,大伙围着他合影,我也一样,合影时趁便问他哪年离开太原的
2024-06-26 06:5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阳城县邑诗文之风华起于金元,盛于明清。尤以有清一朝多贤哲君子,彬彬之士。其骚客述作如林,皆戛戛然独举
2024-06-26 06:52:00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