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董卓废刘辩立刘协摆脱太后掣肘,实现大权独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05:36:00 来源:戏说三国

董卓废掉刘辩立刘协,名义上是刘协更有帝王风范,实际上是更有利于自己。其一,为提高自己地位。

董卓在宫中大乱时,带领军队进入京城,这时候他的身份是进京勤王平乱,也仅是因此立了一点功而已。

董卓废刘辩立刘协摆脱太后掣肘,实现大权独揽

但是,董卓废除刘辩另立刘协就不同了,通过这一废一立,直接拔高了自己的地位。他对刘协是有拥立之功的,董卓摇身一变从一武夫成了首功大臣,方便董卓控制朝政。其二,对权力地位的试探。

历史上,皇帝的权威性是神圣的,是不能被轻易撼动的,皇权废立是天大的事儿。

董卓废刘辩立刘协摆脱太后掣肘,实现大权独揽

董卓废掉刘辩另立刘协,大臣们只要承认了,就意味着承认了董卓的权威。所以,董卓行废立之事,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是对权力地位的一次试探。其三,刘协没有太后掣肘董卓。

十常侍之乱时,十常侍和何进都被杀,萦绕在东汉中后期的宦官和外戚交相掌控朝政的局面宣告结束。

虽然何进被杀,但太后仍然有一定的权威,董卓进京后权力欲望俞发膨胀。刘辩年少,但何太后身为皇帝亲母,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掣肘董卓。

董卓废刘辩立刘协摆脱太后掣肘,实现大权独揽

董卓废掉刘辩另立刘协,何太后也被逼杀,董卓就能更好的控制皇帝、控制朝廷,有利于他大权在握。所以,董卓废掉刘辩另立刘协为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十常侍对东汉末年的影响
...过劫难,于是在家中自缢。除去董太后和董重后,朝廷的大权基本上掌握在何家兄妹手中。 何进独揽大权之后,他与袁绍和袁术两兄弟达成联盟关系。袁绍对何进说:“现在应该趁早将十常侍全
2023-07-13 20:25:00
汉朝覆灭之路的源头:十常侍之乱
...后,便灰溜溜地逃离了京城。可以说,董卓能够进京掌握大权,正应该感谢袁绍。打碎曹操的忠臣梦董卓的残暴使得天下有志之士群起反抗,曹操随后号召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袁绍因为前面的名声
2023-10-03 16:12:00
何进招董卓进京真的是为杀宦官吗?背后有何深意?
汉灵帝去世后,何进大权独揽,十常侍里的郭胜杀了自己的好朋友蹇硕向何进示好,袁绍建议何进痛打落水狗,诛杀曾经横行的十常侍,三国演义中袁绍的原话是“中官结党,今日可趁势尽诛之。”何进
2023-04-27 18:18:00
东汉灭亡的真实原因是十常侍之乱吗
...皇子刘辩即帝位,是为汉少帝。少帝年仅14岁,故其母何太后临朝主持朝政,实权旁落于何进之手。蹇硕欲先下手为强,出掉何进,反被何进同郡中常侍郭胜出卖。四月二十五日,何进杀掉蹇硕,
2023-05-19 15:22:00
东汉时期,外戚与宦官权利争夺,相互残杀百余年
...听政,必然会倚重自己的父兄家族。外戚此时必定被委以大权,而他们获得权利之后便父子兄弟,宗族门客鸡犬升天!外戚宦官,是为内官。专门在宫廷之中,伺候皇帝、太后、妃子……等人。这些
2023-01-19 21:33:00
十常侍:东汉末年的宦官集团与朝政之乱
...也就快到头了。剧照 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掌握了朝政大权。不过,这个何进在发迹以前是个杀猪的,能力相当平庸。他以外戚的身份攫取大权,却在朝中却既无声望,也无背景,颇为朝臣们所
2023-09-19 19:25:00
探寻东汉时期的宦官制度
...在加强皇权的过程中,皇帝经常利用身边的宦官来排手握大权的朝臣。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王朝后,吸取了西汉外戚篡权、重臣手握大权的深刻教训,进行不断加强皇权,防范有功之臣和外戚擅权的情
2024-01-28 17:13:00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文化盛行的时代
...志在宦官单超的帮助下诛杀梁冀,并剪除其党羽,但朝政大权又落入宦官手中165年,汉桓帝立窦妙为皇后,168年,汉桓帝刘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在位二十一年窦氏专权同年,由于汉桓帝
2024-01-27 17:10:00
十常侍之乱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准确来说应该叫“何进之乱”,或者叫“袁绍之乱”。何太后反对何进诛杀十常侍,就是内部矛盾复杂性的体现,不能简单看做是何太后个人的私利。实际上,包括陈琳、曹操在内,都反对何进的这
2023-10-24 1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