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到底是什么?
...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整首诗的内容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对于“床”字的解释却说法各异,有的译为“井台”,有的认为是“窗”的通假字,有的则认为是“胡床(现代的马...……更多
不羁才子李白:才华横溢与传世诗篇的传奇人生
...说都是宝贵的。说到李白,家喻户晓的诗句应该还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然字句之间比较通俗易懂,但却又给人一种浪漫空灵之境,仿佛此时人已经置身于他所处的状态,特别能打动人。于浪漫之中续写自己的情感...……更多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为家喻户晓的那首,几乎连三岁的娃娃张口也能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这首诗看似简单,但却被误读了千余年,尤其是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游子思乡当大唐无数读书人...……更多
好友无数的李白,为何在王维这翻车
...哪怕是从街边随便找来一个幼童,他都能给你背几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从中就足以窥见。说起唐朝诗歌的代表人物,那无疑要以诗仙李白为首,小儿皆会吟诵的《静夜思》可不就是出自他之手。有趣的是,这位受人...……更多
闻名天下的诗仙,居然还是天下第一剑客?
...运用到了实战当中去了。一个会舞剑的酒鬼,满嘴都是床前明月光,这谁遇到了不想揍他?所以路上总是能够积累一些战斗经验的。不过说李白的剑法天下第二,确实是有些夸张了。毕竟当时并没有比较过天下剑法的高低,不过...……更多
...高明的诗人如果写到风,是否也会“就算相拥”呢?且看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武元衡《春兴》“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寓飘逸于含蓄,抒情的尺度何等高妙...……更多
...活力。全民参与的背后,是文化共鸣的悄然生长。从“床前明月光”的童蒙背诵,到“大江茫茫”的豪情咏叹,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生感悟,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活动设置的互动机制,看似是吸引参与的“钩子”...……更多
李白:盛唐的“嘴炮王”,一口诗词震古烁今
...一片山水中都能找到灵感,哪怕是喝醉了,也能写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佳句。四、与历史人物的“互动”李白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历史的“互动者”。他与许多历史人物都有过交往,比如王维、杜甫等人,甚至还...……更多
【安陆网评大赛㊲】东湖评论:饮醉一盏月光,枕梦千年安陆
...酒肆......那是何等的人生得意,何等的浪漫诗意。年少读李白,痴迷于他绝云气、负青天的超然,折服于他在面对一切逆境时的坦荡与豁达:送至交,他踏歌而行,乃是风和日丽的初夏,乃是碧水悠悠的潭水;别亲友,他仰天大...……更多
李白最短的一首诗,字字孤独,却治愈后世1200年!
...若跨越时空,聚焦于远方星辰。此长者,乃唐代闻名诗人李白。他的人生历程满是波澜壮阔,而当下,他貌似正在回溯这所有。于这片静谧的夜空之下,李白的内心竟起伏不定。他的思绪徘徊在往昔的荣耀与孤寂之中,其手中攥...……更多
欧阳江河:短视频是这个时代的文本
在距离李白、杜甫千百年后的今天,唐诗何以还能够打动我们?近日,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在参加《抖音荷畔诗歌节》录制时表示,“虽然跨越了1300多年,但杜甫依然能够打动当下的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杜甫也是当代的诗...……更多
跟着诗词游荆楚|休闲度假到随州
...举办,景区也成为了全球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月光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经在随州广水旅居6年,在此期间他挥笔写就了千古名诗《静夜思》。如今游...……更多
从古到今,很多知识分子把李白奉为神,王朔为说李白是名利之徒
提到中国古代最有名气的诗人,那一定就是李白了。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早在唐朝时就有杜甫、王维等一众粉丝。到了现代几千年过去了,依旧有余光中、于丹等文化人的推崇。余光中在自己诗《寻李白》中写道:“...……更多
文学作品中的误历史读,以《三国演义》为例
...意的理解,原因在于它太美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关注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这首诗通常的翻译为:“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更多
李白的《静夜思》:一首被误解的千古名篇
...让李白的作品可以更加完整地保存下来。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其实是后人根据魏颢和李阳冰的手稿,将其改编而来的。短短20个字却朗朗上口,感情明快又让人感同身受,用...……更多
...,不同的语音却有着相同的意象。我们的生命里曾经有过李白的豪迈和辽阔,也有过杜甫那种对现世的悲悯,走进李商隐的世界,会慢慢感到自己生命与李商隐个人化的感受息息相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仅七个字,就道出了几千...……更多
【安陆网评大赛㊳】东湖评论:来安陆读懂大诗人李白
...气象的化身,他是浪漫不羁的诗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李白。余光中是这么说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些日子,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李白又一次从诗集、课本和...……更多
...子们犹如夜空中的明亮星辰,照亮了整个文学天空。尽管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无愧为唐诗的璀璨双星,但在这片广袤的诗歌宇宙中,仍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天才诗人,他的作品却足以与这两位诗仙相媲美。这位被遗忘在角落里...……更多
这位诗人一生都过的不顺,却写出了最浪漫的诗句
...代表性的产物,而在这些创作者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人非李白莫属了,他也因此得名诗仙,而如此有才华的人的一生过的并不平坦,为什么会这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伟大且浪漫到极致的诗人李白。李白可以说是年少成名,...……更多
古人是如何熬夜,夜间生活是怎样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是李白大诗人在夜色之中思念家乡所作《静夜思》。虽然所有人都很熟悉这首诗,也能够感受到夜色朦胧之中的悲苦情怀。但其实,李白...……更多
李白的另类寻官路,想做官却又没有参加科举
...前茅,就连一年级的小朋友随随便便都能吟上几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几天”等等,古人云:“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李白自己也跟万...……更多
张九龄最著名的一首诗,首句就让人惊叹不已
...因为烛光太亮了,于是把它吹灭,但吹灭了,却被屋外的月光一下子照耀了整个房间。这下子更睡不着觉了,于是披上衣服在院子里徘徊,直到清凉的露水悄悄沾湿了诗人的衣服。这两句诗表明的是诗人的一个情感的转变,从内...……更多
2022-12-16 16:21:00张九龄,首诗
李白:酒神与诗圣,“醉”出唐朝一片天
...一位传奇人物——李白。提到李白,大家可能会想到“床前明月光”,或者“将进酒,杯莫停”,他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酒神与诗圣的双重身份,以及他那些让人捧腹的...……更多
【安陆网评大赛㉘】东湖评论:何以安陆?有情天地,无限风光!
...之境,是诗歌如日中天之所。每个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床前明月光”,每个载满乡愁的夜晚都可“举杯邀明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应该感谢安陆,那个被称为“中华诗词之乡”的地方。 安陆有情。千年以前,李白在安...……更多
读完李白的哪首诗,人人犯相思
...,如果要为盛唐诗风找一个代言人,相信多数人还是会选李白。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李白诗作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豪迈洒脱、浪漫飘逸、雄奇奔放,俊逸清新”这几个关键字形容词上。清朝诗人赵翼曾经写过:“李杜诗篇万...……更多
李白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称“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沉的诗歌才华被誉为“诗仙”。据史料记载,李白一生一共创作了超过一千四百首诗歌,...……更多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伦的大戏。如果将当时的文人圈看成现在的娱乐圈的话,李白一定是顶红流量小生,毕竟如果大唐没有李白,将会黯淡无光。正如当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一诗中所言: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更多
罗隐:唐朝最负能量的诗人,坎坷人生与文学成就
...过唐朝,我们从很小开始就开始接触唐诗了。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后来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再到后来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放荡不羁似乎已经深深刻进了人们的心中,但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如...……更多
...学艺术一个永不枯竭的重要主题。就诗人来说,无论是像李白那样气象恢弘的豪放派,还是类似李清照那样辞情蕴藉的婉约派,对家园故土或亲人的回望与依恋,对民族或地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都是诗意生发的起点,也是最终...……更多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和“渺沧海之一粟”的大苏学士。李白相较于诗圣而言,多了几分恣意的洒脱气息。而苏轼则又有些许的感时伤怀蕴在作品之中。三人共同的特点就—失眠。文人的心思,总是细腻于常人。尤其是在深夜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