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6 11:49: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徘徊欲睡复起行,三更犹凭立栏杆”。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所作,表达了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心绪。现代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其他原因经常失眠,但可以靠手机来排解难以入睡的寂寞。

古人没有手机、电脑、电视,那他们一般都做什么呢?太阳睡了,古人的文学灵感就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迸发出来了。家国仇恨、思乡念亲、抒发志向都化作繁星点缀着皎洁的夜空。

一、无心睡眠的诗圣

为什么人会失眠呢?当然是因为心事过重,放不下心中所想的执念。自屈原作《离骚》以来,人们将诗人称之为“文人骚客”。这个“骚”,还包含着牢骚的意思。所以文人大多都是心中所思所想太多,才会造成失眠。杜甫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以圣人的情怀观照着世间万物。所以他的作品也被称之为“诗史”。

1.身处草庐,忧思寒士

杜甫的许多作品都被收录在语文课本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一位“老朋友”了。而他的文学作品风格沉厚,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他可谓是“失眠诗人”的最佳代表,许多优秀的文章都是其辗转反侧时所作。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述了杜甫在深秋夜里,风雨交加时无心睡眠的所思所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南边村子里的孩子,把大风刮落下的屋顶上的茅草带到了竹林里去自己却只能“唇焦口燥呼不得”。描绘了一幅年迈老翁,面对顽皮儿童的无奈。

再看看自己屋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褥盖了许久就像铁一般沉重,孩子睡觉也不安分。“自经丧乱少睡眠”,这句话正好印证了杜甫的疯狂失眠现象。为什么少睡眠呢?自然是安史之乱以后的“国破”,这时一封家书能“抵万金”。

漫漫长夜,雨水似豆般滴答在床沿上,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生活。转念一想,这该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房子,让天底下所有受冻的人都能有个温暖的家。“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果真能这样,本人就算被冻死也非常的满足。

2.寓情于景,借景生情

少陵野老不仅仅是只关注于人,对于景物在无心睡眠时也有他独到的感伤。“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自安史之乱后四处漂泊,无数个迁徙的夜里他都不禁产生去国怀乡之情。

这首《旅夜书怀》便是他在羁旅的夜里所作,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抒发出对于身世的感慨。微风拂动着小草,几艘客船孤零零地漂泊在码头上。“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际像原野般广阔,月光倾泻随着江水流逝。

他感叹在这壮丽的天地中,自己就像沙鸥般随波浮沉。正是因为心中的万般愁绪,才使得他发出如此感慨。所以,也不见得失眠全是坏事。对于满腹经纶的古人来说,这恰恰是才思泉涌的大好时机。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类似于此种的失眠诗,还有很多。比如《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他一人寄居在幕府之中,梧桐也枯萎了,蜡烛也快熄灭了。长夜漫漫,自己的孤独在其中竞相显现。

《江汉》中这个迟暮的老朽,再次于夜里失眠。他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看见天上的月亮不禁感叹自己像它一样孤独。“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他自感时日无多,但身为“思归客”却不得不在此继续寂寥下去。“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又一次地将文章升华到了忧国忧民的高度,虽然已然老迈,但却仍然希望能为国家再做出贡献。

二、沉吟失眠的文人骚客

除了诗圣之外,还有“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和“渺沧海之一粟”的大苏学士。李白相较于诗圣而言,多了几分恣意的洒脱气息。而苏轼则又有些许的感时伤怀蕴在作品之中。三人共同的特点就—失眠。文人的心思,总是细腻于常人。尤其是在深夜当中,更是会想到一些常人无法体会的事情。

1.酌酒只因欲入睡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喜爱饮酒,而且也因此做出了许多佳句。那他为何对酒如此青睐呢?“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一杯杯的喝完了,李白终于能够不再经受失眠的困扰。

而且为了解决失眠的困扰,李白也经常自己跟自己喝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在喝酒的时候不免感叹自己离愁的孤独。只能自己陪着自己,推杯换盏。或者邀请明月,共饮浊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当他不喝酒睡不着的时候,也会独自思考自己的人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黄口小儿都会背诵的《静夜思》抒发少年羁旅的青莲居士,在无眠的夜中对着月亮思念家乡的心情。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这首《长相思》,是李白在深夜时过度思念自己的爱人所作。本来就思念得睡不着,而那盏古灯还已经油尽灯枯。只能拉开帘子,对着月亮独自叹息。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相思无眠的伤感和对爱人的执念。

2.失眠就出去走走

苏轼的后半生在颠沛流离的贬谪途中度过,面对仕途上如此的失意正常人谁也无法倒头就睡。《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在第一个执政地方黄州所作。同样被收录在语文课本当中。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一日,苏轼想睡觉时月光洒落进来,就想出去赏月。这可能是因为自己平日也经常失眠,而正好趁着月光皎洁便正好消解寂寞。“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但没人能够陪他,于是便想到了住在承天寺与自己经历类似的张怀民。

水藻与荇菜纵横交错,还有竹柏的影子倒映在水面。词人不禁感慨,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柏?只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出来欣赏罢了。“闲人”二字,体现了苏轼对于此种情景的不满但又有了些许的释怀。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苏轼有时也会饮酒,也会“每逢佳节倍思亲”。《水调歌头》便是他在中秋无眠,醉酒所做。他也曾经做过令人沉吟的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纵使相逢应不识,不思量,自难忘”。他在夜晚梦到了自己去世多年的妻子,写出了这首令人读来泪目的绝句。

三、夜深人静处,才思泉涌时

这些古人也会像现代人一样失眠,也会不停地幻想明朝如何,不断地回忆往昔如何。他们将自己的心情,用词句记录下来。抒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如此多的传世名篇留给后人吟诵。

1.感时伤怀型

杜甫就是这个类型的典型代表,他是真真切切的日常失眠。安史之乱给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家人离散,民不聊生。这些都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笔墨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或者直接感叹人生,或者融情于景。他将无眠时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融化于作品之中。但最后,都对其进行了升华,使其上升了高度。杜甫的遐想,就是深夜睡不着时的虚妄之想。他闭上眼睛,听着雨声。想到了那些连个茅草屋都没有的人,不禁在心里感叹什么时候才能使得人人都住上房子。

杜甫以自己的体会,进而推己及人。无视自己的困境,想着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之人。而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想法,大概也只有在寂静无眠的雨夜才能想出。

他和苏轼属于同一类型,在失眠之后都会想到自己的亲人感慨自己的尴尬境遇。“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每个中秋佳节他都不禁思念起自己的亲人。一想至此,孤独感和挫败感便油然而生。

2.饮酒逃避型

李白失眠作《静夜思》,杜甫失眠作《江月》,古人失眠都干嘛?

“总是想醉酒,从此模糊世界的倾斜”。李白是一个感情细腻且又有几分狂放之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虽然嘴上说得如此轻松,自然,但在深夜里难免会想自己明日的去处。

在喝了酒之后,便可以随即忘却一切之烦恼。为了解决辗转反侧的困境,那就努力让自己喝醉。喝完酒之后,所有的痛苦都会烟消云散。自然,也就不会存在失眠现象了。这与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失眠非常相像。

3.忧国忧民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在深夜听着窗外的风雨大作,忽然想象到战场上的画面。虽然已油尽灯枯,但还是希望能够策马执缰,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陆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作家。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收复失地中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只痛恨自己无法活着见到北定中原之日,只得寄希望于家人祭祀的时候相告于他。

“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一生为了抗金大业奔走的陆放翁早已无力再继续战斗,所以他经常因为家国破碎而不能入睡整日昏昏沉沉。“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在这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陆游再次失眠。

结语:

古人的失眠与现代人的原因大体相似,感叹自己境遇不堪或者思愁前路。只有陆游是真正因为家国有恙,而辗转反侧。最早的失眠诗应该是《诗经·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因为思念自己的爱人,而夜不能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成都站:喝李白的酒,骑高适的马,感受杜甫的“朴素”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酒,与人性微妙相通,与文脉紧密相连。自2020年起,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南瓜视业推出《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这一
2024-09-02 13:20:00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之中。高适的勇武,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深沉,他们的诗,他们的情,他们的无怨无悔,好似岁月中一首绵长的歌,永远缭绕在人们的心间。人人都想成为李白,可是世间只有
2024-04-07 19:39:00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首诗哪怕是不熟悉文学的人,读起来脑海中也能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江潮浩瀚无边,好像与海连在了一起,壮阔无
2023-10-22 05:39:00
今夜月明人尽望 唐诗再耀黄鹤楼
...多文化嘉宾的加持下,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唐诗文化雅集。江月何年初照人黄鹤楼不是背景,它是主角为何选择中秋夜在黄鹤楼登楼?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晚会主创孟小咸提到,当决定把“唐诗
2023-09-30 10:36:00
“诗圣”杜甫为何能跟李白齐名?读完这三首诗你就知道了
...的年代。在这片众星璀璨的天空中,最耀眼的两颗星就是杜甫和李白,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
2023-06-05 11:06:00
杜甫给李白写了十多首诗,而李白只回了四首是为何?
李白之所以这么做首先是因为李白比杜甫大。他俩首次相会是在洛阳,当时杜甫32岁而李白已经43岁。。杜甫在李白的眼里,是被看作后辈的,所以李白对他很冷淡。而且在安史之乱之前,李白就已
2023-06-02 05:29:00
李白的“飞花令”和杜甫的“飞花令”有什么区别?
...头思故乡。”(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古人写月亮的时候,往往会把月亮作为故
2023-08-11 16:51:00
南北朝对陶渊明的评价并不高,宋朝为何突然比李白杜甫的地位都高
...几百年后的宋代是大火了一把,被推崇至极,甚至连李白杜甫都比不上他,成为了一代完人。不过真金不怕火炼,陶渊明是一个“任真自得”之人,他的一生是随心而为的,虽然官场失意,但坚持了
2022-12-30 12:26:00
长安城里李白的粉丝多吗
...途上不顺利,但人家诗写得好啊,他的一个超级迷弟就是杜甫。杜甫对他的崇拜一点都不亚于现代的追星族啊,为了李白他可谓是日思夜想。杜甫的一生写了很多的诗,而给李白一个人的就写了不下
2023-07-21 21: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