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7 19: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部《长安三万里》,再现了大唐盛世,那些留名千古的大诗人,彷佛穿越了千年的光景,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高适的勇武,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深沉,他们的诗,他们的情,他们的无怨无悔,好似岁月中一首绵长的歌,永远缭绕在人们的心间。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人人都想成为李白,可是世间只有一个李白,穷尽一生,或许我们也只能活成高适或者杜甫,李白终究是被贬入凡间的谪仙人,令我们可望而不可即。

李白的洒脱影响了当时太多的大诗人,他们尽皆以与李白为友而荣,而李白也确实有本事,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缺朋友。

即便是与他齐名的杜甫,也曾心甘情愿做他的小弟,可杜甫终究立志要走自己的路,只是在这条路上,他始终对李白一片“深情”。

如果我们去品读杜甫的诗歌,就会发现,李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友人,他对李白的思念好似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杜甫给李白写了《春日忆李白》;冬天万物沉睡,杜甫给李白写了《冬日有怀李白》;杜甫喝酒喝嗨了,他给李白写了《饮中八仙歌》;夜长梦多之时,杜甫又给李白写了《梦李白》;时间太长没有见李白,他提笔又写下了《不见》……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都说文人相轻,李白能让杜甫如此,足见其人格魅力之高,可是李白实在太忙了,以至于没多少心思给杜甫回信。

他忙着寻仙人、忙着结交新朋友、还忙着一醉解千愁。

李白爱酒,甚至可以说嗜酒如命,他很多名篇佳句都是在酒后写出的,而《静夜思》无疑是最为家喻户晓的那首,几乎连三岁的娃娃张口也能背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这首诗看似简单,但却被误读了千余年,尤其是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游子思乡

当大唐无数读书人都在跻身仕途而忙碌时,李白却开启了游历大江南北的神奇旅途。

在他26岁的时候,已经走过了不少地方,此时的他为追逐“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梦想已出蜀多时,下一站目的地是烟花三月的扬州。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李白去往扬州的路很是漫长,从春天开始出发,秋天才到达扬州,或许是由于水土不服,或许遇到了伤感之事,刚到扬州的他就病倒了,只好在一间旅店中养病。

人在生病时非常脆弱,也容易多愁善感,饶是如此洒脱的李白,亦感慨万千,夜深人静时,他的思绪飘荡千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李白在这时想念故乡了。

他站在窗前遥看天上挂着的那轮明月,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奔涌而出的思乡之情,提笔写下了这首被传诵千余年的《静夜思》。

这首诗很简单,只有20个字,而字面意思也非常容易理解,即便是家中的娃娃也能理解。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也是从字面来理解这首诗的,认为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说,床前的明月很明亮,怀疑是地上泛起了一层银霜,我抬起头看着天空中的明月,低下头来很思念我远方的家乡。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这种理解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在小学时语文老师也是这么教的,以至于过去了很多年,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但这首诗却依然可以倒背如流。

可是当我们真的用浓厚唐朝文化去剖析这首诗时,便会发现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首诗是一种误读,而误读的关键点则在于前两句诗中的“床”和“疑”上。床非床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床是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家具,这怎么会理解错,难道古人所说的床不是床?

其实还真不是,在古人的遣词造句中,床并不一定指的是睡觉的床,更多的时候它所指代的是“井边的栏”。

何为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在古人看来,故乡可不仅仅只是家中的那栋房屋,还有养育他们成长的那口“井”,之所以会有“背井离乡”这个成语,其出处便是在这里。

家乡的井水甜,甚至比家中的那张床更令游子怀念,而对于李白来说,他正是隔窗看到了屋外的井栏,才想到了家乡,所以这里的床,应当解释为井栏。

当我们再带着疑问去翻阅《辞海》寻找答案时,也能发现,古代的床确实有井边围栏的意思,此外,李白在《长干行》中也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如果将这里的床也理解成睡觉的床,意思就成了,小孩骑着竹子做的马,围绕着床玩耍,这很不符合小孩子们的日常玩耍的行为。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此外,在其他诗人的一些诗句中,更是有将“井”和“床”连在一起抒发感情。

比如李商隐曾写道:不惜金弹飞林外,更筑银床在井头。

再比如杜甫更是直言:露井冻银床,秋风生桐树。

很显然,这两句古诗中的“床”就不能理解成睡觉的床,只能理解成井栏,所以静夜思中的床意思与这两首诗应该是一样的。疑非疑

说完了床,我们继续来说疑。

在我们现代人的理解中,这个字好似也没有什么误解的,就是怀疑的意思,说的是李白看着地上的月光,怀疑下了一层霜。

乍一看,理解能力满分,可仔细深究,只能得个大鸭蛋。

因为这种理解不对,在很多古诗中,“疑”应该是“彷佛、好像”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字出现时,通常是用了比喻的写法。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很显然,这种解释就很符合李白所处的环境,他将月光比喻成了霜,而不是怀疑地上下了一层霜。

毕竟他根本无需怀疑,这也不符合诗仙洒脱的性情,是是是,非是非,怀疑算个啥?

当然这种解释也并不是只适用于这一首古诗,在其他的诗句中,我们亦能找到佐证。

比如李白另外一首《望庐山瀑布》,其中有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疑”,也是应该理解为好像,而不是怀疑。

如果以“怀疑”做解则十分离谱,毕竟银河落九天这本是不存在的现象,李白再浪漫也不会怀疑是银河落下了九天。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再比如说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疑”,也是理解为“好像”才更加贴合语境。

如果我们强行用“怀疑”来解释这些诗句中的“疑”,前提是诗人原本不清楚眼前的真实状况是什么,但是这些诗句中,诗人们比谁知道的都多,所以用怀疑来解释,也很不符合情景逻辑。

所以,李白的《静夜思》是被误读了千余年,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是说井栏前的月光很明亮,好像是地上铺满了一层洁白的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杜甫有一首诗对李白极尽称颂,还成了珍贵史料
唐代最负盛名的两位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年龄相差了十一岁,但两人颇为投缘。“李杜之交”传为千古美谈。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一见如故结为好友。两人曾经携
2023-07-25 16:01:00
杜甫献给李白的第一首诗,一改沉郁顿挫的诗风,随着李白一同狂傲
在诗歌艺术殿堂中,李白和杜甫是两位分量相当的大神,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共同拥有着众多粉丝,共同享受着后世的崇拜。然而,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地位却是不尽相同。李白成名很早,是全民
2023-09-22 16:38:00
揭秘唐代文人求荐之路:李白杜甫的求荐诗比较
...又乐于荐才的人。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唐朝两位顶级诗人李白和杜甫,把达官显贵的门槛都踏破了,也没遇到贵人。说起来很讽刺,李白被唐玄宗召见赐翰林,还是道士吴筠推荐的,而玄宗的目的在
2024-03-18 15:21:00
韩愈为何写下一诗,痛快淋漓的骂李白
...主流光明文化之下,其实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在李白、杜甫相继盛放而又凋谢之后,唐朝也掀起了对于他们文学地位的争议。两位诗人在世时,这完全没有争议,李白是全民偶像,从平民百
2024-06-15 11:41:00
“诗圣”杜甫为何能跟李白齐名?读完这三首诗你就知道了
...。在这片众星璀璨的天空中,最耀眼的两颗星就是杜甫和李白,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
2023-06-05 11:06:00
杜甫给李白写了十多首诗,而李白只回了四首是为何?
李白之所以这么做首先是因为李白比杜甫大。他俩首次相会是在洛阳,当时杜甫32岁而李白已经43岁。。杜甫在李白的眼里,是被看作后辈的,所以李白对他很冷淡。而且在安史之乱之前,李白就已
2023-06-02 05:29:00
李白杜甫曾同被而眠?杜甫写下的这首诗,证明二人的关系真这么铁
李白和杜甫的关系有多铁?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问。杜甫对李白自然是没得说,一生为李白写了十几首诗;而李白给杜甫只写了3首,倒是没少给孟浩然写。于是不少人断言,李杜二人的关系是偶像和小
2024-02-29 16:17:00
杜甫的这首诗写出了李白的轻狂,还让一个成语变得热门
...为那一首首动人的唐诗,永远在后人的内心中荡起涟漪。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诗人的双子星,他们的存在,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让人感怀的是,这两位顶尖诗人,生前还是好友。李白成名很
2023-05-11 13:28:00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这首诗中写绝了
在中国历史的诗坛上,李白和杜甫是一对闪耀千古的双子星座。李诗的豪放瑰丽,杜诗的沉郁顿挫,是唐诗最华丽的篇章,也让无数后人如醉如痴。然而,他们在世的时候,虽然都怀才不遇,但两人的影
2024-03-13 17: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