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9 16:34: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唐盛世之下,一片歌舞升平,在这个舞台上,文人墨客唱出了一番精彩绝伦的大戏。

如果将当时的文人圈看成现在的娱乐圈的话,李白一定是顶红流量小生,毕竟如果大唐没有李白,将会黯淡无光。

正如当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一诗中所言: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讲真,唐朝最不缺的就是诗人,只要是个读书人,似乎便能张口吟出华丽的诗句,而李白能成为大唐盛世下最可圈可点的诗人,一定有他过人的本领。

根据不完全统计,李白一生一共写了1010首诗,这些诗作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立意清晰,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而他也因此被世人称之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诗很有仙气,而他也得到了一个响亮亮的外号——诗仙。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在盛唐的诗人中,王维、孟浩然擅长五绝,王昌龄擅长七律,而李白则肩挑五绝和七律,两者尽皆同臻极境,可谓大唐之下,仅此一人。

李白的诗作影响深远,中唐的韩愈、李贺、孟郊,宋朝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人,都深受其影响。

李白性格爽朗大方,喜爱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更热衷于交友,几乎每到一处,李白都能结交到好友。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有时候,当听闻李白在附近的时候,仰慕其名声的人,也会想方设法邀请李白前来,汪伦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

可汪伦只是一农民,李白为何会对他感激涕零,临别时还要写诗相赠?

背后的原因太过现实,我们一起来看。

汪伦的欺骗

在真实的历史上,汪伦只是一个言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虽然他也是个读书人,写过几首诗,但在天上掉块馅饼都能砸到好几位诗人的唐朝,汪伦根本就没有出彩的地方。

学而优则仕,汪伦读了些书,自然也想着做官,而经过他的努力,在唐朝开元年间,还被朝廷任命为了泾县县令。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不过当官着实不是他的爱好,后来便辞职而归,专心当起了无忧无虑的农民。

在泾县任职期间,汪伦发现了一个特别适合居住的地方,名曰桃花潭,于是便举家迁往此处,过起了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

闲适的生活过久了,会让人心里空虚,汪伦也不例外,时常会组织一些饭局,喝酒解闷。

到了天宝年间,汪伦听说李白旅居在南陵叔父李阳冰的家中,他内心急不可待,便打算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毕竟在当时李白可是他的偶像,而与他喝酒自然一件有意思又值得称赞的事情。

汪伦的心理,就好比现在的追星族,如果与心中的偶像明星近距离接触,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可汪伦害怕李白会拒绝,于是他仔细揣摩了李白的喜好后,给他写了一封信,内容为: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汪伦的信之后,内心一下被撩了起来,游和喝,正是他人生中的两大追求,现如今,汪伦所在的地方,能将二者完美结合,李白自然不会拒绝。

李白接受了邀请,急不可耐去了泾县寻找汪伦,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汪伦欺骗了他。

李白的赠诗

李白到了泾县,便寻到了汪伦,可他跟着汪伦走了一路,不仅没有发现桃花,连酒店也没有见到几个,李白内心瞬间飞过几万只羊驼。

说好的十里桃花呢?

说好的万家酒店呢?

到了汪伦家之后,他便拿出了一坛好酒,美其名曰:桃花潭水所酿美酒。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李白看到了酒,原本的内心的不愉快倒也减轻了几分,两人开怀畅饮之后,汪伦向李白道出了实情:

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酒店主人姓万,并非有一万家酒店。

还别说,汪伦这一番字眼玩得当真是炉火纯青,让李白根本挑不出任何反驳的词汇,好在李白是个豪爽之人,只要有酒便好,桃花不桃花的,似乎不重要,对汪伦的欺骗,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李白在桃花潭畔一连住了数日,汪伦每日皆以美酒招待,李白当真觉得汪伦带着他,走向了人生中的极乐世界。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李白也终究不会一直呆在同一个地方,毕竟他还得寻仙人、找仙草、炼仙丹……

面临分别,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动,当即作诗一首相赠,即《赠汪伦》,诗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现实的原因

李白走了,留下了汪伦在岸边久久踏歌,只是让汪伦想不到的是,由于自己的这次招待,会让他留名后世。

那么李白为何会对汪伦感激涕零,难道真的是因为汪伦的酒好,喝得痛快?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当然不是,毕竟李白喝得痛快的时候太多,而能让李白将其名字写进诗作中的,似乎只有汪伦一个。

至于说李白写赠诗的原因其实很现实,是汪伦不仅让李白喝痛快了,而他更让李白短时间内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

在李白临走前,汪伦特意从家中挑选了八匹名马和官锦十缎相赠,知晓李白喜欢喝酒,他更是挑来了两坛佳酿一并让李白带走。

李白在汪伦那白吃白喝了很多天,临走时又得到了这么多的馈赠,李白这趟泾县游,当真没有白来。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而同样的情况,无论搁在谁的身上,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感激。

李白一生游历多处地方,但是就没正儿八经做过官,既然如此,他就没有生计来源,所以李白才会接连娶了两位宰相的孙女(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和宗楚客的妻子宗氏),毕竟这软饭吃得香。

根据考证,《赠汪伦》这首诗大概写成于天宝十四年左右,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李白与宗氏已经南下避难,生活非常拮据。

汪伦的馈赠自然也是解了李白的燃眉之急,名马也好、官锦也罢,这些可都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李白不感动才怪。

李白赠诗汪伦: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往事

也正是因为汪伦的热情,让李白看到了广交酒友的好处,所以他要写诗,要赞扬汪伦,要让天下人看看请他李白喝酒那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事不宜迟,赶紧排队请我李白喝酒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而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位并不引人注目的县令,名叫汪伦。汪伦虽然身居县令之位,但在大唐帝国的历史长河中,他只是默默无闻的一员。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功勋或豪杰之名,他只是一个平
2023-06-21 15:44:00
汪伦:只是一小小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你猜有多大手笔?
...外的是,在李白的朋友圈里混进了一个普通人。此人名叫汪伦,只是区区一个县令。他不仅成为李白的至交好友,还靠着李白名留千古。那么,这汪伦有何能耐?他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李白的朋友
2024-11-11 10:42:00
聊聊历史中的李白
...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李白也被人骗过,那首著名的《赠汪伦》,其实是汪伦忽悠李白,据说是汪伦写信给李白,骗他说他那里是万家酒店,而且还有十里桃花,李白作为一个酒鬼,又听到这样的景
2023-05-08 14:09:00
李白与汪伦:诗歌《赠汪伦》背后的故事
...无闻,却令许多人记住的,当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汪伦。这汪伦是何许人也,李白为何在诗中如此写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讲一讲这其中的故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赠汪
2023-11-18 08:57:00
他是唐朝的一个小县令,靠打赏李白青史留名
前言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位小小县令,他名叫汪伦,却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让自己在青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并非出将入相,却以打赏李白而被后人传颂千古。这个小县令究竟有多大手笔
2024-01-25 05:48:00
李白写千古名句赠汪伦,但你知道汪伦送出的是什么吗?
...,一直到了中学。在李白众多诗歌中,有一首诗叫做《赠汪伦》,相信有很多小伙伴可能还记得,原诗是这样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这首诗当
2022-12-24 16:53:00
汪伦只是一个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他到底有多大手笔?
汪伦只是唐开元年间的一个任泾县令,是一个原本不会被历史记住的小人物。却因为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被后人熟知。这就不得不提到他对李白的连哄带骗了。而汪伦能靠
2023-10-25 17:23:00
汪伦:李白粉丝中的“榜一大哥”,揭秘他们的深厚情谊
...傲骨的文人活得更接地气,这一点从那首千古流传的《赠汪伦》就能看出来。可能事实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但是《赠汪伦》中的这位“汪伦”其实并不是李白的至交好友,而是李白萍水相逢的“榜
2024-02-21 05:05:00
史上最成功的粉丝,写信骗了李白,还被赠诗一首,成为千古名人
...情画意,成为了无数人仰慕的对象,而在他的追随者中,汪伦以其聪明机智的操作,获得了李白的青睐,并留下了一段千古流芳的佳话。那时的李白,喜欢游历四方,行踪飘忽不定。许多仰慕他的粉
2024-11-30 09: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