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宋封驳制度:稳定统治与权力制衡的巧妙运用
对任何一个政府还是掌权者来说,维护并稳固自己的统治永远是第一要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高质量生活。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在历朝历代中也发明了无数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它们之中有的在促进民生发展...……更多
宋朝有糟粕也有成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
...由皇帝和士大夫共享,充分体现封建制度下的\"民主\"与\"制衡\"。宋代的科举相比唐代更加平民化。首先是限制更少,唐代商人的子弟被禁止参加科举,宋代则没有此项限制,通过科举进入权力中枢的还不少。其次,门荫官的出...……更多
虎符:古代帝王控制军队的关键
...和诏书是相辅相成,甚至皇帝还会派遣有监军,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从而其保证对军队的控制力。既然说古代打仗只认虎符不认人,那么是不是任何人用虎符都可以调兵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历史上,就有著名的窃符救赵的故...……更多
书明代政治制度历史,悟国家权力演变规律
...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集团内部各股势力的博弈制衡,中国国家权力结构在明代更趋于稳定和成熟。明代国家权力结构从初创、定型、调整到再定型的过程,是继承也是改革与创新——内廷机构的外廷化,中央机构的地...……更多
晋朝的权力斗争:皇帝与士族的较量
...给他们人口和武装。想法很美妙,来个宗族与士族之间的制衡战。而现实是,皇帝没有坐收鱼温之利,反倒成了被人忽视的存在。因为王爷太多了,大大小小有27个…八王之乱席卷着给西晋壮志未酬,东晋留给皇帝们的烂摊子更...……更多
内厂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其中锦衣卫和两厂便应运而生。锦衣卫与两厂之间的权力制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皇权的制衡。其实,不仅是当时的古人,就连今天的后人,听到锦衣卫和东西厂的事,都感到不寒而栗。朝中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更多
为了权力制衡,朱瞻基打破了朱元璋构筑的权力体系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文官集团,为了实现权力制衡,朱瞻基又引入了一股特殊的政治势力——宦官,至此,朱元璋费尽心思归集起来的权力再次被分散了出去,而朱瞻基构建起来的权力体系也不断得以延续下去,直至...……更多
郡县制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制度改革
...更重要的是郡县制的制度意义。郡县制,是制度化的权力制衡。是一个中央集权集权统一的体制。郡县制就是中央政府分两套体系,一套封土封王体系和一套地方行政体系。即郡国体系和行政体系。两套体系的权威都是中央集权...……更多
明朝会审制度的执行:明德慎罚原则之下,重大冤假错案如何处理?
...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明朝法治的根本目的:制衡地方官员权力,维护中央皇权倘若你穿越回明朝成了一名普通百姓,有一天县太爷强占了你的田地,不堪其辱的你准备告县太爷,带着满腔委屈跑到京城,一纸诉状将...……更多
聊聊宋代司法制度——鞫谳分司的作用
...了快速收拢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改革举措,其一是采用制衡的策略实现宋代政权的长治久安,宋太祖意识到藩镇割据导致的军权势力过大,对于皇权的威胁也最大,因此通过收拢兵权,霸占将帅军权,加强中央集权。例如历史...……更多
行省制度:元朝地方治理的创新与变革
...的同时,设立平章政事、左丞相等一系列行省官员,用于制衡各地诸侯王的势力,减少内乱的同时也让各省的自治机构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由于元朝的各部落都是世袭的诸侯王,所以州府的丞相一旦能够掌握军政大权也是能够对...……更多
从赵高到李莲英:宦官干政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集权,但又害怕地方官员、将军、宰相等大臣篡权。为了制衡这些大臣的权力,宦官制度应运而生。皇帝赋予宦官权力,以制约大臣,同时,宦官无后,贪污受贿也不会影响到后代,因此皇帝放心而看重宦官。宦官们巧妙地分割...……更多
...人。 这些皇帝的亲从不仅是皇帝问计的对象,也是皇帝制衡以丞相为代表的政府的反对派,体现皇帝的意志。比如,就征讨闽越的问题,皇帝就让庄助与丞相田蚡为代表的官员辩论,以确定国策。这这一节可以看出,这些侍从...……更多
中国古代官吏回避制度:从西周到明朝的演变
...上相对而言最完善的官员回避制度。这套官员回避制度为制衡地方官员权力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宗族血缘关系对司法程序的左右,这是历史的进步。明政府在回避制度上又细化了诉讼回避制度,这是为了防止人...……更多
唐玄宗为何重用奸臣李林甫18载,权斗制衡是根本吗
...s=\"widt_ad\">(1)开元二十五年后,唐玄宗由明君走向昏君,昏君的标志之一就是将治国的首要从励精图治变...……更多
揭秘宋朝之后没有发生权臣篡位的原因
...强,通过在地方增设行政机构,实现了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其次,宋朝的皇权在不断加强,到了明清两代更是发展到了巅峰。皇帝成为国家行政事务的最终决策者。在此之前,丞相的权力较大,有着开府治事的权力,丞相是...……更多
揭秘明朝宦官权力的扩张进程
...、宦官等等,明朝设置这些职位,最初是为了官员们彼此制衡,而自己也可以更轻松的管理国家,处理朝政。然而也是因为这些职位的存在,使得宦官能够专政,导致了明朝后期的颓败。要了解这些,首先我们便来看看明朝特殊...……更多
聊聊隋炀帝设立的通守与讨捕大使制度
...置太守,这一项制度的改变主要是为了让郡守和都尉相互制衡,以达到中央更加容易控制地方政治的目的,避免太守、都尉任意一方的权力过大。隋炀帝执政后期,对于郡的政治架构重新进行了调整,在每一个州郡设立了“通守...……更多
周王室分封土地:政治、军事与稳定的考量
...握地方上的动态,防止地方势力的过度扩张。四、权力的制衡周王室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达到权力的制衡。在分封制下,诸侯们拥有独立的行政、军事和经济权力,这使得他们成为周王室的强大盟友。在...……更多
顾炎武为何以封驳制来约束君主权力
...意见。从封驳伊始就不难看出,它的出现是对皇权的一种制衡,有它的存在君王,并不能随意妄为的对天下发号施令。随后列代均继承了这一个制度,汉代的御史,唐代的门下省等等,都有封驳的权力。到了明代,封驳的工作是...……更多
造成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原因是什么
...内阁和宦官就是皇帝的左右手,左右手都能干活,又互相制衡,而真正决策的大脑则是皇帝,最后拍板只能是皇帝,皇帝掌握一切重大决策的最后决定权。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万历三大征,万历老小子天天窝在后宫,但是真的要...……更多
一部经典明代政治制度史
...入点,勾勒出明代从中央到地方,从皇帝到乡绅里甲层层制衡的庞大国家机器。通过明代权力结构初创、定型、调整、再定型的全过程,展现明代国家权力结构演变的双轨制轨迹,展示中国历代国家权力“内廷机构外廷化、中央...……更多
晋武帝分封制度揭秘:从稳固政权到八王之乱的幕后推手
...司马晋王朝,由宗室兴起再由宗室灭亡。历来被视为有效制衡地方的分封制度为何在西晋王朝失灵了呢?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晋武帝的治国“智慧”。西晋建国的背景1、司马家族三代努力七十岁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铲除...……更多
“钦差”一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历史上第一个钦差大臣是谁?
...臣于谦曾任河南巡抚十余年虽然三司官员能够很好地起到制衡作用,避免地方权势坐大,但是在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由于没有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当地的应急措施,往往会出现问题。为此,明代后续皇帝将朱元璋设置的总督、...……更多
北魏的胡太后有多厉害?元恪为她取消子贵母死制度
...族把持朝政的可能性不存在。如果朝廷中出现胡氏和高氏制衡的格局,他也是乐见其成的。如果能够围绕元诩出现胡氏、高氏、宗王及其它门阀互相牵扯的政治格局,这更有利于元诩控制国家大权,保证中央集权的政治生态。可...……更多
并不是赵匡胤想造反,而是柴荣设计的制度让他不得不反
...以及符太后的同意。总之,在柴荣看来,他进行了极好的制衡。柴荣去世以后,柴宗训手下的那些大臣大将们虽然都拥有权力,但是没有一个人的权力会很大。而且每个人要行使权力的时候,都会受到别人的掣肘,都不会做大。...……更多
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加强皇权只是部分原因,实际上另有深意
...一直在不断的博弈中。丞相与皇帝分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制衡皇权,让皇帝难以我行我素。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制衡和牵制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在不断的增长,而相权却在不断的萎缩,到了满清所谓的宰相(大学士...……更多
浅析宋朝制度:创新不足,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也就是说,宋朝是中书省和枢密院两府分立的格局,互相制衡。同时,宰相的财权也被独立了出去。宋朝财政由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三个专业部门来管理,三司长官也是事实上的宰相,被称为“计相”。失去财权和兵权的宰...……更多
刘禅不是弱智的证据
...分为二。分成了两个人,而且还让两个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这样一种精致的政治安排,难道是弱智的人能够做出来的么?不可能。而且后来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自己主政,亲政了。这也不是弱智人的作为啊,那...……更多
朱见深为何会信任汪直,赐给他兵权?
...他很不放心。所以朱见深执政的二十多年中,他反复采用制衡的政治手段,对文官集团、武将勋贵和宦官集团进行扶持和打压,让他们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避免其中一方权势过盛而出现独霸朝政的局面。可是对于汪直,朱见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刘邦、朱元璋起义成功,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却失败
我认为一支农民起义军是否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不在于军队战斗力是否强悍,地盘有是否足够大,文臣武将是否够多,而在于是否能完成从流寇到政权的转化
2024-06-07 19:38:00
刘备来到猎户家中,猎户为何杀了自己妻子割下肉做菜
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总是非常低下的,不仅要讲三从四德,而且有时候还会被自己的丈夫当成自己仕途的垫脚石,《三国演义》中就有刘安为了招待刘备竟然残忍的割下了自己妻子臀肉的故事
2024-06-07 19:54:00
赵云死后700多年,常山又出了一名赵姓武将是谁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国历史无疑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在三国乱世中诞生了很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名将,其中被后人誉为“完人”
2024-06-07 19:51:00
项羽为何非要坑杀数十万年轻力壮的秦军
屠城杀降卒是古往今来的战争大忌,这是违背天理道义的,不被世人所容忍,可这事却屡见于中国史。楚汉争霸,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
2024-06-07 19:53:00
如果汉献帝在刘备手里,会是什么结果
汉献帝本来是陈留王,没有当上皇帝。可是由于董卓进京,想要把持朝政,搞了个废立的举动,这才阴差阳错地当了皇帝。从历史记载上看
2024-06-07 19:44:00
三国8大美女的人生命运,哪两个嫁给刘备的才是最惨
三国演义大家可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也应该看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应该看出三国是个男人的世界,但在那个世界里也有几朵鲜花点缀着
2024-06-07 19:51:00
诸葛亮“八阵图”多厉害?一千八百年来仅此人说看懂了
陈寿在《三国·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这是诸葛亮跟“八阵图”产生联系的最权威记载
2024-06-07 19:52:00
曹操为何与郭嘉惺惺相惜
诚如诸葛亮被人戏称为刘备集团的后勤部长一样,其实郭嘉在曹操那边,也只是一个宣传部长。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曹操造势,鼓舞人心
2024-06-07 19:51:00
刘备不如刘邦,是因为刘备错过了什么
刘备不如刘邦是因为刘备错过了三次统一天下机会,而刘邦捉住了唯一的一次机会。刘邦统一天下必须要打败项羽,唯一机会就在于韩信的十面埋伏
2024-06-07 19:43:00
大小皇后争奇斗艳,汉献帝最爱的是谁
《三国机密》已经杀青,以三国为背景,用汉献帝的视角来阐述这一段历史,肯定了东汉皇室处于飘摇之际。汉献帝有大小皇后伏寿和曹节
2024-06-07 19:52:00
如果让 吕布、项羽、李元霸决斗谁会赢
项羽、吕布、李元霸三人对打战况如何还真不好说。三人都是绝顶高手,稍有不慎就会功败垂成。如果是双双对打淘汰赛,他们的战况如下
2024-06-07 19:57:00
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
引子有人说战争不仅仅是武力上的较量,更多的是智力和心理的比拼。有勇无谋或者纸上谈兵在战场中是无法担任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官角色
2024-06-07 20:02:00
蜀国五虎和十二虎臣群殴,谁有实力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估计蜀国五虎将会被打出屎来。五虎将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东吴十二虎臣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
2024-06-07 19:56:00
为何孔明草船借箭的时候,曹操不放火箭呢
孔明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核心人物,不管是在纸上谈兵还是亲自深入到军队里面指导士兵打仗,孔明从来都是亲力亲为,所以在三国时期
2024-06-07 19:57:00
一起回到西汉,走进主父偃和朱买臣
好人会有好报吗?有能力的人便肯定能获得成功吗?在《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司马迁曾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观点提出质疑
2024-06-07 1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