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造成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原因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14: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上清朝皇帝被称作勤政,早上五点就上朝,晚上工作很晚,这是事实,而且从皇子时期就这样,这是事实。但是这一制度,其实明朝就有了,明代的皇子基本上也是这样,皇帝也不会太差。所以明清两代皇帝在工作态度方面,除了末期的几个扶不上墙的,其实都不差。造成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观感。我觉得大体有两点原因。一、政治体制,明朝是内阁和宦官制度,两套秘书班子并行。

而内阁负责批阅文件和起草建议,宦官负责审批盖章,管理特务机构以及监军。内阁和宦官就是皇帝的左右手,左右手都能干活,又互相制衡,而真正决策的大脑则是皇帝,最后拍板只能是皇帝,皇帝掌握一切重大决策的最后决定权。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万历三大征,万历老小子天天窝在后宫,但是真的要打仗了,还是他说了算。这一工作和制衡的办法在有明一代相当有效,维持帝国200余年的稳定。

造成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原因是什么

然而崇祯这人一上台就干掉了宦官,文官集团没了制衡就开始折腾皇帝了,所以崇祯勤政无比,确越勤越乱,原因之一就是如此。所以明代皇帝只要控制好内阁和宦官这两个团体,就能把国家治理的不赖,相对来说确实要轻松一些。清代,虽然前有内阁后有军机处,但是这些机构不过是纯秘书班子,都是皇帝的奴才,所有的事务都是皇帝决定,所以你看清代皇帝都很忙,尤其是康雍乾三代,在工作态度上绝对是工作狂级别的。

殊不知人家在累死累活的同事也享受着乾坤独断的权力快感,一切好的坏的决策都是出自这几个人手里,开拓边疆奖励生产的是他们,摊丁入亩的是他们,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的也是他们。二、史书,明代距离我们已经四百年将近,中间隔的清朝销毁篡改了多少有关明代的历史,估计数都数不过来,清帝国为了显示自己在国家统治上的合法性,自然要“适当”抹黑前朝的统治者和政治体制。而清朝则处于近代,保留了大量可靠的史料和文物,自然能够很清楚的窥视到那个朝代的君君臣臣,当然关于慈禧太后多少多少面首这事,还是不信为好。

造成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原因是什么

而清承明制,继承了明朝的集权,却没有制衡,所以帝王勤政却干了不少坏事。当然清代到了后期,逐渐形成中央满族亲贵和地方汉族官僚的制衡,也能够在皇帝不够强势的情况下维持统治。最后出了一个天才摄政王,搞皇族内阁,不带汉族官僚玩耍,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政治的精妙在于制衡,失去制衡的政治机器,只会走向灭亡。实际清昏君完全不少,就比如说道光吧!他接手的时候清朝完全不能用烂摊子来形容,刚过完康雍乾盛世虽说有点虚假,但总归国家还是蛮不错。

可他竟然在鸦片战争当中,对所谓英吉利夷的剿与抚,经完完全全是出于自己的喜好,底下的臣工,如伊里布,琦善,奕山,哪个不都是不宜办国家大事为主要目的,而己满足皇帝的要求,顺应皇帝的心意,为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制度的僵化,整个清朝上上下下都听命于一个道光,而恰好这位智商不在线。明朝政权的合法性是中国历朝历代最高的,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可能去挑战他的合法性。但是偏偏满清这个异族,曾经还当过明朝的附庸,最后凭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及留发不留头的残酷暴政夺得了中国的政权。为了解释其政权的合法性,就编造了这个政治谣言。所谓明朝多昏君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明朝出过洪武,永乐,宣德,弘治这些杰出的帝王。

造成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原因是什么

而明朝中后期,由于文官集团的膨胀,明朝的政治慢慢转型,一方面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受到文官集团的制约,使得皇帝必须使用非常规的手法进行政治斗争,另一方面,皇帝在国家日常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也在下降。这其实是政治文明的进步的体现。反观清朝。好像皇帝非常的勤政。但实际这是一种政治文明的倒退。整个国家的所有权力全都系于一人,权力不受制约,决策也没有监督。所有的臣子除了“皇上圣明”别的什么都不能说,不敢说。清朝怎么可能出昏君。但是清朝真的没有昏君吗?谁搞的文字狱?谁又在闭关锁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皇帝真有七位是明君,昏君未必占多
明朝皇帝,为啥老被说成昏君?其实大部分都是明君!提到明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昏君多"。什么"二百多年不上朝""整天玩木工""斗蟋蟀的皇帝",这些标签像甩不掉的狗皮膏药一样贴在明
2024-11-30 09:45:00
历史上的明英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多皇帝嬗变的案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数明英宗了,在明朝的官方正史中所记载的明英宗可以说是一个至善至美的英明君主,可是到了明清交替之际,关于明英宗的官方正史记载出现了转变。这个
2024-07-01 16:17:00
万历皇帝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呢
万历皇帝,名朱翊钧,明朝第14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长达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然而,关于万历皇帝的评价,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明君,有人则认为他是昏君。那么,万
2024-12-08 20:03:00
明朝皇帝全解析:从明君到昏君的等级排名
...他的失策导致一个王朝迅速走向灭亡的边缘。今天先说说明朝皇帝按等级排名有哪些明君和昏君。第一梯队: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个时期是明朝刚刚建立的时期,因为国内非常腐败不堪
2024-02-27 18:00:00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
说起嘉靖皇帝恐怕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第一印象就是嘉靖身穿道袍修仙求道的样子。很多人认为嘉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但又有谁知道,嘉靖这个二十年不问世事的皇帝实际上乃是明朝时期心
2025-04-04 21:20:00
父子二人宫女所生,一个是昏君,一个是明君
...长者继承皇位,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明朝以庶子身份继位的皇帝有很多,但是有这么两位很特别,他们是父子,而且他们的出身都很低,可以说没法再低了,因为他们都是宫女所
2023-02-18 19:05:00
明朝的所有皇帝中,谁是明君谁是昏君?
...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共计276年,传十六帝。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之中,多有奇葩,但这并不乏有出色的皇帝。《明史》之中评价大明“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
2023-03-03 14:54:00
朱祁镇究竟是一个昏君还是明君
...位时也很年轻。但因为有张太后和杨士奇、杨荣、杨溥,明朝不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且国力不断蓬勃发展。但随着朱祁镇年龄的增长,张氏去世,三阳也逐渐衰老,相继去世。不过,执掌朝政的
2024-04-30 11:47:00
...越演越烈的状态。在这些争论中,最有名的争论之一则是明朝皆昏君而清朝皆明君,但反之会有人质疑:既然如此,为何明朝能存续270年,而清朝从顺治入关算起到宣统退位,其存在年头比明朝
2023-05-02 20: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