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皇帝,为啥老被说成昏君?其实大部分都是明君!
提到明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昏君多"。什么"二百多年不上朝""整天玩木工""斗蟋蟀的皇帝",这些标签像甩不掉的狗皮膏药一样贴在明朝皇帝身上。可你们知道吗?在明朝十六个皇帝中,至少有七位是能力出众的明君!别被那些"奇闻趣事"给忽悠了,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明朝这些皇帝的真实表现。
说个简单的数据,明朝疆域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人口有多少?从建国时的6000万发展到中期超过1亿!光这两个数据就够震撼的了吧?这么大的江山,要是全是昏君,能撑276年?您觉得可能吗?
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可是实打实地创造了"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光这两个成就,就足以说明明朝皇帝没你想象的那么废物。废话不多说,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些被低估的明朝皇帝。
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真是个狠角色。从乞丐到皇帝,这哥们儿可不是靠运气。他搞出了卫所制度,一下子就有了120万常备军,这操作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军改"!更牛的是,他还自己写了本《农桑书》教老百姓种地,这不比现在的农业专家差!
永乐皇帝朱棣就更猛了,这位可是明朝版的"基建狂魔"。迁都北京、修紫禁城、开运河,一个比一个大工程。最出名的就是派郑和下西洋,那可是真正的"一带一路"鼻祖啊!到他在位时,来朝贡的国家超过50个,这国际影响力,妥妥的古代超级大国待遇。
宣德皇帝朱瞻基是个实干派,天天熬夜批奏章。他最牛的是搞税改,把乱七八糟的税全归到一起,老百姓直呼太赞了。在他手上,国库银子储备创了新高,875万两白银,这购买力放今天得几千亿!
弘治皇帝朱祐樘也是个改革派,允许民间采矿炼铁,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民营经济"吗?他还搞了个"以银代盐"的新政,这招现在看来就是金融创新。
成化皇帝朱见深虽然名声不显,但人家可是文化建设的行家。他支持编书修典,还重修科举考场,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教育公平"吗?
说到正德皇帝朱厚照,虽然有点不着调,但他搞的官员考核制度挺新鲜,规定必须实地走访。这不就是现在的"暗访"吗?确实管用!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时间最长,整整45年。虽然后期有点摆烂,但前30年真不赖。他重建长城,搞军事改革,重用戚继光这样的名将,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政绩。
看看这些数据:洪武年间人口从6000万涨到8900万;永乐时期京城粮价稳得很,一石粮食连一两银子都用不着;宣德时期,小作坊数量翻了三倍;弘治年间商业税收增长40%;成化时期全国书院达到1200所。这些成就,能是昏君干出来的?
从体制上看,明朝也是很有一套。废除宰相改六部制,搞内阁制度,设立督抚制度,这些制度创新都影响到了后来的清朝。而且明朝的驿站系统也很牛,全国1400多个驿站,50万匹马待命,公文七天就能从北京送到边疆,这效率放现在也不差啊!
所以说,明朝皇帝真没你想的那么差。后期确实有点拉胯,但哪个朝代到后期不拉胯?关键是看全程表现,明朝能维持近300年,创造多个盛世,这本身就说明问题。
网友们看了直呼:"原来明朝这么牛!""朱元璋: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我要当皇帝!""永乐帝:不愧是古代基建狂魔,故宫就是他的杰作。""宣德帝:熬夜批奏章,简直是古代加班狗。""弘治帝:这改革力度,堪比现代企业家啊!"
还有网友调侃:"这些皇帝放现在,都是CEO级别的人物啊!""明朝这么看确实牛,怪不得能撑这么久。""历史果然不是看表面那么简单,得深挖才有意思。"
所以啊,历史这东西,真不能光听别人说,得自己好好琢磨琢磨。那些说明朝都是昏君的,怕是把历史书没翻几页就开始下结论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3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