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顾炎武之所以会否定君主高高在上的地位,拉近君臣关系,是因为随着朝代的更替,君主的权利也被无限的放大和集中,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被无限的太高,到了晚明,千年的君主专制可谓将做到了极致。
饱读经书的顾炎武,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朝代的兴亡、天下的治乱,特别是在其亲身经历了明王朝灭亡之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君主独断专横,君主的权利不受任何制约之害。顾炎武和黄宗羲都认为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是造成政治昏乱、政府腐败和社会动乱的根源,因此他们主张要限制君主权力。
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顾黄二人都肯定了人性中自私的因素,他们给予人的私欲以合理的地位。黄宗羲同样认为人性是必有私欲的,将私欲看作人之常情。
既然人人有私欲,那么君主亦可以有私欲,如果集权在手的君主只按照自己的私欲行事,滥用权力,只图一己之利,最致命的是没有人或者制度,能够制约徇私枉法的君主,那么天下必将大乱。由此,他们提出对君权限制的改革方案,也是于情于理。
顾炎武和黄宗羲,对君主权力的分化和制约思想,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也可以说是带有一些资本主义色彩,这也与其生活时代资本主义开始萌发相符。因为,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是不可能产生分权思想的。在这种以直接的统治和服从为特征的封建政治生活中,想要君主分权不仅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而且是不现实的。
虽然顾炎武的分权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中,三权分立有着本质的却别,但是在晚明封建君主统治的时代,顾炎武能产生任何形式的分权理念都是难能可贵,说其政治改良方案带有一些资本主义的色彩,也是对他思想超前和先进的一种肯定。
顾炎武主张,重启封驳制,利用封驳来制约君主的权利,以此避免君主滥用私权。封驳制度起源于汉代,实际上是一种检查制度。其最初设立的目的是,对皇帝颁布的失宜诏命,进行封还并署列理由或者意见。
从封驳伊始就不难看出,它的出现是对皇权的一种制衡,有它的存在君王,并不能随意妄为的对天下发号施令。随后列代均继承了这一个制度,汉代的御史,唐代的门下省等等,都有封驳的权力。到了明代,封驳的工作是由给事中来完成。
到了清代,大理寺所拥有的封驳权利,已经和最初的封驳大不相同,它指的是发现不便施行者,可以封还;错误者,可以驳正。这时的封驳实际上已经不是对皇帝的制约,而是司法机关之间的一种监管。
在汉唐时期,臣子还可以对皇帝的命令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到了清朝这种权力已经退化到了,只能在司法机关进行相互监督,无法监督到皇帝。
顾炎武认为春秋时期和汉代,没有将封驳明文规定成一种政治制度。或许是因为职计和士师有良知、有勇气,才敢不执行齐景公的命令,王嘉、钟离意也有不惧圣上的气概。又或许换做其他没有节操,或者喜爱奉承的官员,君主的非理性命令就能顺利执行,这是万万不可的。
因此,顾炎武认为应该将封驳彻底制度化,用明确的条文法规,来保障封驳能顺利的进行且不受到干扰。他还举唐代门下省作用的案例,来证实制度化封驳制的好处。
唐代名臣李藩对坚持采用,黄纸批之而不改用白纸的行为,和对此的解释;以及宣宗时萧仿封还任命,李燧为岭南节度使,并得以迅速成功的事例,都很好地展示了,将封驳制度化后的好处和优点。由于封驳被合法的制度化,那些敢于向皇帝的命令提出质疑,和建议的官员们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于此同时,最重要的是门下省,成为了防止君主滥用其权利,独断专行颁布诏敕的有力保障。门下省有了合法的封驳权利,才能对君权有一定程度的制衡。到了明代,即使政治昏暗,政府腐败不堪,但顾炎武认为封驳制度依然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封驳对于遏止政治腐败有着很大的作用,是值得提倡的。
明朝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而后又罢门下省长官,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集中,但政府毕竟还保留了六科给事中的官职。顾炎武说在明代的给事中品卑而权特重,给事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帝王之诏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且能制约六部官员的行为,因此,这个已经被弱化的封驳还是能发挥其余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顾炎武用历代封驳事例在各朝政治体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来很好的说明,一个政府想要维持政权的稳固,天下的稳定,在朝廷之内就必须,要有人能与君王唱反调,要有人能给君王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且要使得这些人能真正发挥,对君王权力的制约作用,就不得不用合法的制度来保障他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