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户外出行防蜱虫 千万注意“发热伴”
...自:鲁中晨报户外出行防蜱虫千万注意“发热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已进入了高发季节,户外劳作、游玩时一定要警惕山坡、草地、菜园、灌木丛中潜伏着的蜱虫,因为小小的蜱虫可以传播包括“发热伴”...……更多
夏季发热除了感冒,还需警惕这6种传染病→
...离7天,完全痊愈后,方可返校上学。图源:网络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我国于2009年首先发现的新发传染病,蜱虫为重要传染源。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5-7月为发病高峰。发热伴小板减少综合征起病...……更多
清明出行要小心“蜱虫病”
...春游、采茶、耕种……户外活动虽嗨,但仍需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下简称“发热伴”)的发生!“发热伴”是什么?发热伴是于2009年首先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起病急,病死率高,...……更多
踏青出行,如何防蜱虫?
...甚至呼吸衰竭、死亡。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巴贝西虫病、蜱传斑疹伤寒等。公众春游踏青、拥抱大自然时,要提防蜱虫叮咬。如何辨认蜱虫?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更多
...暑期外出旅游时,提前了解目的地登革热、疟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暑期旅游返回后,要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全身肌肉痛、红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旅居史,以便早...……更多
...,日本国内首次确认出现“蜱虫病”人际间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损伤等。该...……更多
上春山,小心蜱!
...已。蜱是一种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生物,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危害很大,一定要注意防范。江苏疾控发布提醒,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如无把握,应...……更多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防蜱提醒
...介和贮存宿主,可以传播的疾病主要有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莱姆病等。如何预防蜱虫叮咬?专家介绍,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蜱虫孳生环...……更多
小叶医探|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安徽成立“发热伴”诊治联盟
大皖新闻讯 提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下称“发热伴”),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该疾病是由大别班达病毒感染引起,以蜱虫为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1~2周内无明显症状,但发病后起病急、病死率高,很容易出现漏诊、误...……更多
女子被咬7天后死亡!户外出行警惕“小黑点”
...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对付蜱虫 以预防为主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更多
进入流行季!目前无针对性疫苗!江苏疾控提醒
...热主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卫生以及环境通风。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很容易附着在宠物及人的身上,被带有病原体的蜱虫叮咬后,可能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尽量不要带宠物去山坡林地;3.麻疹预防 适龄儿童...……更多
又到蜱虫活跃期 这些注意事项请查收
...出游玩,谨记做好个人防护,预防蜱虫叮咬,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新发急性传染病。主要经带毒蜱虫叮咬感染,还可在无防护情况...……更多
湖北疾控提醒:这个虫子需当心
...图蜱能贮存和传播许多病毒,传播的主要疾病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立克次体病、无形体病等。最常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大别班达病毒(曾用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更多
用专业力量 守护危重患者的“生命线”——荣成市人民医院成功救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患者
...官功能障碍……病情来势汹汹,75岁老人被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生命垂危,家属感到无比绝望。经荣成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成功逃离“鬼门关”!75岁的王老在田间劳作后出现反复发热、...……更多
南阳市疾控中心到唐河县调研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
...·映象网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白阳令)为做好全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月8日,南阳市疾控中心工会主席、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李士正,传防科科长彭阳及专家周子钰一行来到唐...……更多
女子洗澡时,突然发现身上有“小黑点”!医生紧急提醒
...应立即前往医院评估病情,尽快取出每年4-10月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季节,目前认为,蜱虫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安徽省拥有适宜蜱虫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在户外游玩、劳作时被蜱虫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蜱传...……更多
比“阳了”还难受!暂无特效药物!已有人中招,恶化或危及生命……
...项检验,而检验报告显示,患者肝脏功能受损,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明显,双侧锁骨上及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这一系列症状可不乐观,医生不由产生了疑问,难道是“血癌”吗?医生在问诊中得知,9月初,吕阿姨就发烧了...……更多
...这个真实案例。李亚飞说,父亲和儿子都患上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这是一种由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叫蜱虫病。4月至10月是蜱虫活跃期,李亚飞介绍,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更多
【健康关注】贵阳疾控发布7月防病提示
...染病,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登革热、乙脑、疟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等。频繁降水和高温天气下,各种虫媒的繁殖加速、活动更加频繁;即将到来的暑假也将迎来外出旅游高峰,应警惕在各种环境下被虫媒叮咬导...……更多
上春山,采春茶,警惕蜱虫叮咬
...。另外还可通过叮咬吸血传播多种疾病,常见的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等,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死率可超过10%,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重症率和病死率。...……更多
牙龈出血竟危及2条人命 医生提醒 孕期这些症状要警惕
...院多学科医生的全力抢救下,母子俩最终得以转危为安。血小板减少幸好孕妇警惕金女士今年28岁,结婚一年的她已经怀孕32周+,不出意外的话,将在2024年1月中旬迎来自己的宝宝。半个多月前,发现血压偏高的金女士被当地医...……更多
关于脑梗死,你了解多少?
...管弹性和脑血流量,使血液循环加速,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的聚积,减少血栓形成,同时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间较长或不足均能够对机体产生影响,增加肥胖、高...……更多
十堰市疾控中心健康提示:蜱虫进入活跃期,请小心防范!
...一旦被叮咬,易引起局部感染,也可导致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蜱传疾病,严重时甚至致命。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更多
...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王女士的白细胞指标2.4×10^9/L,血小板指标80×10^9/L,远低于正常水平。医生询问病史时,王女士的一句话引起了医生的警惕。她说“大腿这里有点痛,但只有这边是痛的”。医生认真检查后,发现王女士...……更多
...卫生事件,常见的突发传染病包括流感、炭疽、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在爆发突发传染病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降低负面影响。我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1种,包括...……更多
潜伏期1-2周,不及时治疗或可致命
...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化验发现白细胞计数只有90×109/L、血小板计数也降到了90×109/L。因病情严重,俞大伯被转诊至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感染性疾病科,经核酸检测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现被重命名为大别班...……更多
...1年11月发现MDS,一年多来每隔十几天就要去住院补充血和血小板,平时服用的药物是环孢素和一些中药,据说是可以提升血小板,但作用不大,每次输血后血红蛋白60左右,血小板30左右,回家等十几天再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更多
出现血尿需要警惕什么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凝血功能障碍也常见血尿。此外,性生活后出现血尿,可能是由于尿路损伤或者下尿路感染引起,频繁和剧烈的性生活可能会导致尿道软组织损伤,出现血...……更多
男子突然倒在麻将桌上!几天前才刚做过体检!
...有活动,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淤滞,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凝结成血栓,久坐后开始活动,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吕卫星提醒,“经济舱综合征”并非坐飞机经济舱才会发生。日常生活中,打麻将、打牌、伏案工作等长时间...……更多
张先生的父亲73岁了,在3年前因为反复发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感染性疾病二科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经池云主任团队的积极救治后转危为安,池主任告诉...……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流感好转别大意 恢复期也需调护
春节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持续攀升。最近大部分流感患者进入恢复期,全身症状虽有减轻,但低热、频繁出汗、咳嗽、食欲下降
2025-02-09 18:36:00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若用酸奶加红糖代替正餐,无异于节食,虽可减肥,但无法保证每天所需能量,导致低血糖症,出现头晕、耳鸣
2025-02-09 15:05:00
辟谣工作室 | 长期吃素会致骨质流失?专家:不会,但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近日,知名演员刘晓庆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劝一起参加综艺的蔡明多吃点肉,因为她“很多吃素的朋友去世了”。刘晓庆举了一个去世好友的例子
2025-02-09 15:11:00
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医保、药监部门就集采药品问题答问→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质量风险。有关部门迅速派员调研了解情况
2025-02-09 15:25:00
服用“列净”类降糖药的糖友,需注意这6点!
“列净”类降糖药,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以其独特的降糖机制,成为了许多糖友的选择。然而,服用这类药物时,有6点关键事项不可不知
2025-02-09 10:43:00
糖尿病血糖高需警惕糖尿病性冠心病!5大策略助你科学护心!
长期持续性高血糖会慢慢地对血管进行“浸泡、渗透”,犹如“蚁蝼溃长堤”一般,将动脉血管等组织细胞侵蚀得“千疮百孔”,血管内皮被损害得“伤痕累累”
2025-02-09 11:09:00
糖尿病食谱--蒜蓉冬瓜
材料:冬瓜、大蒜、姜、葱、植物油、酱油、盐、味精做法:1.将冬瓜洗净,去皮,切薄片。大蒜去皮,切末。葱切葱花备用。2.锅中倒入适量植物油
2025-02-09 11:34:00
《中国医药》杂志刊发论文评价连花清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近日,《中国医药》杂志刊发了《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一文,发表单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2025-02-09 13:21:00
剩菜“口诀”请牢记宁剩荤、不剩素叶类先吃完根茎适当存海鲜、凉菜一个不留春节,聚餐是阖家团圆、友朋欢聚必不可少的温馨时刻
2025-02-09 08:17:00
强降温后 杭州\
2月8日,浙江多地迎来今冬最冷的一天。面对强降温的到来,杭州“菜篮子”是否拎得稳、供得上?“马大嫂”的采购和平日有啥不同
2025-02-09 08:58:00
备孕夫妻要注意,这几类食物尽量少吃,容易影响受孕
备孕是为怀孕做准备的,每一对夫妻都想生出最健康的宝宝。那么,备孕期间不能吃什么呢?在备孕期间注意饮食,对以后宝宝的健康成长有重大的影响
2025-02-09 08:38:00
勇于挑战复杂手术,烟台山医院为近端胃切除患者带来新希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栾秀玲 张国杰 实习生 王灏然对于贲门癌和胃上部癌而言,近端胃切除双肌瓣吻合术是目前业内公认的操作最复杂
2025-02-09 09:19:00
【天眼问医】这位口腔“隐形杀手”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很高
此前,一名抗癌网友因口腔癌去世,生前曾发布视频呼吁不要咀嚼槟榔……口腔癌这一疾病引发关注。谈起口腔癌,许多人都会想到这与长期咀嚼槟榔有关
2025-02-09 01:15:00
食品添加剂新标准有何变化(政策解读·问答)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林丽鹂《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9日第 03 版)2月8日起,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
2025-02-09 05:46:00
春节特稿丨杨小霜:母亲的糖馓
母亲的糖馓文/杨小霜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除了会种庄稼之外,还会做各种吃食,霉豆腐、米豆腐、鲊海椒等,其中做得最好的要数糖馓
2025-02-09 0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