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上春山,小心蜱!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05 03: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出血患者应隔离治疗

上春山,小心蜱!

这些防病核心知识请速览

三月天,上春山。踏青、放风筝、露营好不乐乎!可要注意,随着天气转暖,草木蔓发,蜱虫也进入活跃期,每年蜱虫夺命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蜱是一种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生物,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危害很大,一定要注意防范。江苏疾控发布提醒,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如无把握,应尽快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处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症状:连续高热可达10天以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高龄、免疫力低下、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易于转为重症甚至死亡,应及时就医。本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也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及时对症支持治疗可减少重症和死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多数40岁以下年轻患者预后良好。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可达40℃以上,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

多数年轻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途径包括蜱叮咬传播和接触传播。

(1)媒介传播(蜱叮咬):蜱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蜱叮咬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2)直接接触传播:无有效防护下,接触患者及病死患者尸体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可导致感染发病。流行区猫、狗等宠物及羊、牛等家养动物是蜱的重要储存宿主,密切接触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以散发为主,具有地区聚集性,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和浙江等省份的山区、丘陵地区。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春夏季,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感染。在有疫情发生的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一旦被蜱虫叮咬,切不可用手来拔

第一要减少暴露机会。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值得注意的是常温水清洗衣物并不能杀死蜱,可通过烘干或高温水清洗去除附着的蜱。

第二,户外活动前防护。蜱活跃季节,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

第三,进入室内前检查。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进入室内,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蜱常附着的部位主要在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进入室内两小时内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风险。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宜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或虫咬伤口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特别提醒 出血患者应隔离治疗

有咯血、呕血等出血表现的患者应隔离治疗,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患者血液、排泄物等直接接触。

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尽早诊断,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住院治疗。具有咯血、呕血等出血表现者应隔离治疗。疾病早期无出血等临床表现,引起人间传播的风险极低,日常接触不会造成传播。

诊断后,医护人员、患者的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在无有效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感染急性期的患者、重症患者及病死患者的血液、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若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前不要接触黏膜部位(口唇、眼睛、鼻孔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本国内首次确认出现“蜱虫病”人际间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
2024-03-20 13:18:00
上春山,采春茶,警惕蜱虫叮咬
...。另外还可通过叮咬吸血传播多种疾病,常见的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等,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死率可超过10%,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2024-03-29 18:32:00
清明出行要小心“蜱虫病”
...春游、采茶、耕种……户外活动虽嗨,但仍需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下简称“发热伴”)的发生!“发热伴”是什么?发热伴是于2009年首先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
2024-04-03 17:12:00
母子接连病倒,1人去世!近年多地多人中招,警惕
...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不久后,儿子也倒下,出现发烧、血小板减少。家人将其送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最终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其母亲一致。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
2023-08-20 21:49:00
...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刘雪兰主任检查发现,当时李阿姨的血小板减少至仅为36×10^9/L(成年人正常值为100-300×10^9/L)
2023-08-27 12:21:00
湖北疾控提醒:这个虫子需当心
...图蜱能贮存和传播许多病毒,传播的主要疾病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立克次体病、无形体病等。最常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大别班达病毒(曾用名新型布
2024-04-23 15:33:00
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近百例蜱虫叮咬者
...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不久后,儿子也倒下,出现发烧、血小板减少。家人将其送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最终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其母亲一致,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
2023-08-17 00:05:00
暑热不减,务必警惕这6种疾病
...时就医,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传染给他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6-8月为高发季简称“发热伴”,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
2023-08-10 14:24:00
...暑期外出旅游时,提前了解目的地登革热、疟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暑期旅游返回后,要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全身肌肉痛、红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
2024-07-12 07: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