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汉外戚的崛起与衰落:阎氏家族的兴衰史
说到东汉皇帝,人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系列小皇帝和那位窝囊的汉献帝。确实,在东汉政权晚期,情况的确是这样。年幼的皇帝无法主持国政,太后们代理政务,却只信任自己的亲属,于是外戚逐渐崛起。随着皇帝逐渐长大...……更多
汉朝外戚的兴衰:从西汉到东汉的权力斗争
...持下,迎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新帝,后世称为“汉安帝”。汉安帝当时十三岁,说到底也是个娃娃皇帝,加之,自己继位不是那么的名正言顺。所以,朝中大小事务更是邓太后和她的外戚邓骘说了算。一直到了汉安帝二...……更多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的争斗:西园八校尉的兴衰史
二百余年的东汉王朝史,有一百余年其实也是一部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史。强汉之所以灭亡,很大程度上在于外戚与宦官的轮番专政,导致政治腐败,朝纲败坏,民不聊生,最终走向了灭亡之路。西园八校尉的由来东汉末年汉灵...……更多
东汉时期,外戚与宦官权利争夺,相互残杀百余年
...!然而汉殇帝两岁时突然死亡,于是又立十三岁的儿子为汉安帝!由此外戚戏份再次上演!邓太后临朝听政,重用兄长邓骘。朝政遂被邓骘把持。然而等到邓太后一死,邓氏没有了依靠。汉安帝便在乳母王圣和宦官李闰的帮助下...……更多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文化盛行的时代
...也!106年,汉章帝之孙刘祜,被邓太后拥立即位,史称“汉安帝”107年,汉廷强征羌人,出征西域,从而致使羌族起爆发,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108年西域各国在班超离任后纷纷叛叛外戚阎氏专政121...……更多
耿氏一门十九侯,为何始终被窦氏压一头
...:耿舒之子耿袭娶汉明帝女儿隆虑公主,耿弇之孙耿良娶汉安帝之妹濮阳公主,耿霸的玄孙耿援娶汉桓帝之妹长社公主。另外,耿袭还有一女嫁清河王刘庆(汉章帝之子)为妃,是汉安帝的嫡母。像耿氏这么显贵的家族,东汉一...……更多
郑众崛起:东汉宦官势力与外戚集团的权力角逐
...就即位而在位仅八个月就驾崩之下,只好拥立侄子刘祜为汉安帝。可昏愦的汉安帝不仅英年而去,还废了太子刘保,导致外戚阎氏家族坐大,把持朝政,拥立的前少帝刘懿在位不到一年因病驾崩后,废太子刘保在宦官孙程等人拥...……更多
桓姓士族的兴衰史:从东汉到唐朝的龙亢桓氏传奇
谯国桓氏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桓姓士族,自东汉到唐朝都一直很活跃。而其中的一支龙亢桓氏在历史上可谓是大起大落。史载谯国桓氏是齐桓公的后裔,在西汉中期迁居到沛郡龙亢县(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到桓荣这里已经是...……更多
邓绥与汉和帝:政治斗争下的母子恩怨
...将刘庆(汉章帝时期前太子)的儿子刘祜立为新君,是为汉安帝。刘祜的父亲刘庆曾为太子,却无缘皇位,没想到兜兜转转,最终皇位竟然又回到了他儿子手中,可谓是造化弄人。刘庆继位之时年仅13岁,邓绥依旧以太后之尊临...……更多
东汉权力斗争:阎皇后与六大家族的较量
...了一件非常诡异的‘政变’。在这一年三月,当时在位的汉安帝,在外出巡游过程当中,忽然病重去世。而汉安帝去世之后,他的皇后阎氏,却联合了随行的几个宦官,封锁了这个消息,同时迅速返回京城。而回到京城之后,这...……更多
西汉处处提防外戚,为何又不得不重用外戚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曾经辉煌一时,却最终被自己的外戚所毁灭?这个王朝就是西汉。西汉的兴衰,与两个普通女性的命运息息相关。她们生下了两位改变历史进程的伟人,却也导致了整个王朝的覆灭。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更多
北魏胡太后:一代女中豪杰的兴衰史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飞,原衔杨花入窠里。这首诗貌似淡水而实为醇酒,在中国文学史上常被作为北朝的代表作品加以介绍,它的作者...……更多
...娥。106年,他被外戚邓氏拥立为帝,改元永初。人物简介汉安帝即位后,仍由邓太后执政。外戚邓氏吸取窦氏灭亡的教训,联合宦官,袒护族人。永宁元年(120年),立独子刘保为皇太子。永宁二年(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更多
汉安帝刘祜的幸与不幸
东汉王朝第六任皇帝汉安帝刘祜,幸运得到邓太后策立,亲政又非常幸运,却幸而不幸,未能成就一代明君。这是何故?他幸与不幸的传奇故事有啥警示意义?不妨从其称帝时说起。一、得之所幸的汉安帝原来刘祜继位称帝,...……更多
东汉的皇帝,为何普遍寿命不长
...当时汉朝选妃,只能从那几个家族里面挑选。而接下来的汉安帝,算是侥幸逃过了近亲结婚的魔咒。因为之前汉和帝绝后了,所以从汉和帝的兄弟里面,挑选到了汉安帝接班。因为汉安帝他爹不是皇帝,所以之前可以随意纳妾,...……更多
邓绥:东汉时期的卓越女政治家
...皇后,在刘肇去世后临朝称制十六年,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成为两汉皇太后中仅次于汉高后吕雉的存在。在她执政时期,东汉不仅从长期的自然灾害中挣脱出来,而且在文化经济上更进一步,军事和政治上也达到前所未有...……更多
东汉权谋风云:外戚与宦官的较量与兴衰
东汉开国:外戚势力崛起在东汉王朝的历史舞台上,外戚与宦官的斗争是一幕深刻而复杂的权力剧。东汉初年,刘秀以“光武中兴”开创基业,其皇后阴丽华家族随之崛起,成为最早的外戚势力代表。外戚凭借着皇后的地位,...……更多
从阴丽华到阴皇后:揭秘东汉外戚家族的兴衰密码
...也成功登上开国皇后的宝座,阴氏家族进而跻身当朝六大外戚世家之列。然,即便阴氏家族强盛一时,开国皇后阴丽华也贤德仁孝,所生的儿子刘庄亦当上有名的汉明帝,但阴氏家族的没落还是让人扼腕叹息,因为两件致命蠢事...……更多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然带来的结果就是外戚专权(皇太后大量启用娘家人)。汉安帝时期为了夺回邓太后家族把持的权力再次启用宦官,成功后大量宦官被封侯已经成为一股无法控制的力量。东汉王朝后期的皇帝几乎没有正常继位的,无不是在外戚...……更多
东汉宦官的悲剧,仅仅是那些“恶宦“吗?
...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汉安帝时期,宦官江京等人先是频频挑拨安帝与主政的邓太后的关系,说邓太后之所以迟迟不归政于安帝,是因为想废了他。于是邓太后一去世,安帝便对邓氏家族进行毁...……更多
邓绥:东汉一代女君的辉煌与遗憾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邓绥前脚刚刚去世之后不久,汉安帝就开始对邓家进行清算。最后,邓绥的几个兄弟,几乎全部被杀,或者被逼自杀。当年邓绥提拔的很多大臣,也纷纷被贬黜,甚至被直接整死。更诡异的是,从始至...……更多
十岁继位的汉顺帝,他是如何坐稳皇位的?
...动政变的那天说起。 公元125年三月,东汉的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在外出巡游的路上,忽然去世了。而汉安帝去世的时候,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顺帝刘保。照理来说,老皇帝去世,只留下来一个皇子。那么接下来,...……更多
下场最好的2位废太子是谁,还逆袭当上了皇帝
...第八位皇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刘保是汉安帝长子,恭愍皇后李氏所生。永宁元年(120年),刘保被邓太后立为太子,当时刘保还不到六岁。后来,因为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和中常侍樊丰诬陷刘保,...……更多
东汉皇位争夺战:汉顺帝刘保的逆袭之路
...汉皇帝喜欢重用宦官的原因之一。汉顺帝就是典型。1、汉安帝身后事汉顺帝刘保,他的母亲是一个宫女。刘保出生以后,其生母就被皇后阎氏给谋害了。当然,这倒是没影响刘保被父亲汉安帝册封为太子。阎后没有子嗣,和刘...……更多
...144年),在位20年。性格温和软弱。父刘祜,母李贵人。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王康、孙程...……更多
汉顺帝刘保,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安帝长子,恭愍皇后李氏所生。永宁元年立为太子。延光三年废为济阴王。次年,安帝死,宦官江京等立北乡侯刘懿为少帝,旋卒。宦官孙程等杀江京,迎立刘保为帝。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封侯...……更多
东汉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及其原因
...理一下以往的先例: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窦宪执政;汉安帝时,邓太后临朝,邓骘执政;北乡侯时,阎太后临朝,闫显执政;汉桓帝时,梁太后临朝,梁冀执政;汉灵帝时,窦太后临朝,窦武执政;汉少帝刘辩时,何太后临...……更多
东汉后宫:权力斗争与皇位继承的混乱
...隆,生母不详,不足一岁驾崩,在位220天,无皇后;6、汉安帝刘祜【藩王继统】,生母孝德皇后左小娥(追封),有两位皇后:安思皇后阎氏、恭愍皇后李氏(追封);7、汉少帝刘懿【藩王继统】,生母不详,在位206天驾崩,...……更多
汉安帝之死与阎皇后的权力之路
公元125年,汉朝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刘祜在南巡的路上由于水土不服患病,很快就死在了路上,他的皇后阎皇后秘不发丧,直到回到京城才给汉安帝发丧!一、阎皇后废太子汉安帝刘祜是有儿子的,他的长子刘保自幼聪明伶俐,...……更多
卫氏家族兴衰史:从巅峰到衰败,西汉权力斗争的缩影
抵御匈奴的入侵,一直是中国古代君王不敢掉以轻心的事情。匈奴十分勇猛,是华夏民族的大患,在秦朝时,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筑长城,以至于后来还被人们视为暴君。但一想到他为抵挡...……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2024-06-28 18:41:00
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对后来的秦国与秦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2024-06-28 18:45:00
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1,e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2024-06-28 18:46:00
长平之战后,为何赵国还能打败秦国的军队呢
长平之战并不是赵括的错,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了两年,廉颇善守,两年后期秦赵两国都缺粮,但秦国有巴蜀地区的粮食可调往前线,赵国却没有
2024-06-28 18:42:00
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繻葛之战春秋初期,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各诸侯国。郑庄公利用郑国财力充实、郑君三世充任王卿的优越条件
2024-06-28 18:48:00
“胡服骑射”后,赵国逐渐富国强兵,为什么最后还是难敌秦国
“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正如开篇梁启超先生对赵武灵王的赞许一样,赵武灵王在战国的历史上,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主一般的存在
2024-06-28 18:47:00
聊聊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36年,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人物生平两度为质熊横是楚怀王的儿子
2024-06-28 18:48:00
战国时期有哪些将领仅凭一场战役就名声大振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
2024-06-28 18:52:00
楚国为何在向北推进的过程中一直不顺利
春秋时期,楚国是南方第一强国,北方诸侯想要称霸中原,必须要过楚国这一关。比如齐桓公击败楚国成就春秋第一霸,晋文公击败楚国成就春秋第二霸
2024-06-28 18:54:00
聊聊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孟尝君田文之父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
2024-06-28 18:54:00
城濮之战是以少胜多吗城濮之战中晋国以战车七百乘、五万多兵力击败楚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联盟军队十余万人,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2024-06-28 18:53:00
鄢郢之战中,白起是如何获得胜利的呢
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
2024-06-28 18:52:00
北魏景明三年(502年),独孤信出生。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独孤信容仪俊美,善于骑射。武泰元年(528年),尔朱荣击败葛荣
2024-06-28 18:53:00
长平之战,为何蔺相如支持换下廉颇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业绩有物归原主、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是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2000多年来
2024-06-28 18:57:00
董卓到底带了多少兵马来京都
西汉末年,风云变幻,先是宦官夺权,后有朝臣独霸,这两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而汉灵帝死后,局势更加紧张,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朝臣势力想要借此机会将宦官一举灭杀
2024-06-28 1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