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北宋时期的繁荣与诗词创作的黄金时代
...百姓、士大夫阶层都有条件和精力进行文学创作。北宋的科举制度也推动了诗词的大量产生。科举考试把诗词作为必考项目,为了应试,大量士人不得不学习和练习诗词。这使得社会上可以创作诗词的人才大大增加。一些词人如...……更多
01八股文明清时代,科举最重要的考评文体,没有之一。了解这种文体的人,几乎都对这种文体深恶痛疾,因为它非常的死板,甚至还有人说它就是一种给民众洗脑的工具。另据一些文献记载,就是当年那些凭借八股文入仕的古...……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辅当中,卖得最火的是“时文选本”。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所谓“时文”,即科举考场中的应试文章。“时文选本”,类似于现在的“高考优秀作文选集”。早在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就出现了大量时文选本,其中最有...……更多
唐朝诗人罗隐:以独特的才华在诗坛留下深刻印记
...窗外忽明忽暗的月光,时而明亮,时而阴沉。面对着屡次科举的失败和家族的衰落,罗隐的心中充满了苦涩。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笔写下了一句充满无奈的诗句。它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欢乐的渴望,也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更多
北宋才子黄庭坚:仕途坎坷中的文学巅峰与深远影响
...庭坚父亲一辈就是能说会道,更将文章写的朗朗上口,在科举考试时中进士更是他们家的常态。不过,我们都知古代诗人的仕途多是坎坷,黄庭坚自然也逃不掉,但是黄庭坚将官职、地位等看的极轻,注重的不过是自己喜欢的罢...……更多
张继、柳永、张岱:科举制度的受益者与挑战者
...因,但更大程度是缘于科举制度的弊病。明末科举要求写八股文,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而张岱此人极为有思想,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兴之所至就脱离了八股文的格式,考官迂腐之人,当然不会中选。他的小品...……更多
由庙宇而成书院的文昌宫
...《致知在格物论》《非静无以成学论》、“策问”《论废八股兴学论》。有些独到见解的,是“策问”《论废八股兴学论》。文章中流露的尽管是一种微弱的声响,但仍不失为时代的声音。第二年(1898年)春天,李叔同仍以童...……更多
科举制的兴衰:从隋朝到明朝的演变
...久统治,加强了对群众的文化专制,主要表现为科举上的八股取士。八股文命题限制在四书内,不得有任何的个人发挥,以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维僵化的儒生。从此,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走向没落。明清五百多...……更多
赵翼苦读入仕,居官不上,退而立言,终成大家〔243〕
...计,却失去了进修的监督,一时间他只顾写诗,而疏忽了八股文。杭馆主眼光敏锐,及时教训他:“你不攻八股,谋取功名,何以脱贫?”便让他仅教其幼子一人,而抽出精力,与其年长两子一道,同攻八股,以备科考。乾隆10...……更多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与周进: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悲剧
...在他进了学之后。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明清科举制度依靠八股文来选拔人才的方式的弊端——这些人才只会写八股文,并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我认为,明清科举制度对匡超人的残害不是让他痴迷八股举业而无生活能力,而是让...……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减,只保留经义、策问和诗赋。明朝时期,历史上有名的八股文出现,只考一科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墨义相当于一种完形填空题,从四书五经中挑选某句经典语句,让考生进行补全;帖经跟墨义的考试形式差不多,也是一种...……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除了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考生的应试经验外,还要通过“八股文”来束缚考生的思想。不过由于八股文在后来被认为是腐化堕落的产物,再加上统治者又热衷于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到了清朝,八股文已经完全成为了束缚人们思想...……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与考试的人进行一次排名而已。科举制度中非常著名的“八股文”,就是在明清时期才完全成型的。在此之前,其实科举考试对学子们所做文章的规格,并没有非常明确严格的限制,评分标准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和明清时期有很...……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襄,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科举制度的终结者:八股文八股文在明清时期非常盛行,唯一用途就是科举,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中进士升官,可见其重要程度。明代八股文试题取自《四书》,它不需要作者发表自己见解,...……更多
唐末才子曹松的诗歌揭示战争残酷:《己亥岁二首·其一》赏析
...什么错误呢?在曹松所处的那个时代,一介书生想要参加科举,还得有贵人举荐。譬如李白,如果没有“玉真公主”的举荐,也不可能当上翰林,更何况是得到“封侯拜相”的机会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曹松一直活到了古...……更多
王维与孟浩然的友谊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广结朋友,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仕途,最后一次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了,也正是这个时候,认识了王维,两人还成为了好朋友。而王维不但是朝中高官,而且还是当时诗坛上的高手。两人度过了短暂的美好时光,...……更多
唐朝文人风采:从李贺的仕途看唐代文人的命运与情怀
...在一些情况上受阻。李贺是限制,而石延年是与众多参加科举之人一样,屡次参加却屡次不中。后来宋真宗在不中进士人中又做出一些其他的规定,使得这些人有职可就,虽然官职不高,但不代表没有机会再升任。如此,石延年...……更多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复兴:从士人情怀到百姓日常
...,帝权不断加强,文人地位大大下降。尤其科举考试采用八股,严重限制了思想与才华的发展。在此情况下,不少文人胸怀大志而无处施展,渐渐形成了明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即"率性而行"或"率心而行"。这个时代出现了许...……更多
曹丕:文学巨匠与建安风骨的开创者
...文学发展创造了环境。曹氏父子文学修养深厚,吸引著名文人云集邺下,逐渐形成“彬彬文章,大备于时”的邺下文人集团。曹操凭借自身的政治地位,网罗天下英才。“七子”中的陈琳、阮瑀等,都曾反对或批评过曹操,但最...……更多
唐代文人元稹与白居易相知相惜的故事
...识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和比其年长7岁的白居易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同登书判拔萃科。书判拔萃科是个科目名称,如同现在的专业称。简单地讲,报考此科目的学子,对文字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较高。碰巧上榜的两人一起被分配到...……更多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深受乐府影响
...术成就最高的北方民歌,这首三百多字的叙事诗经过后代文人的不断加工,作品内容更加完美。自西晋以来,文人写作文章开始追求辞藻的华丽和对偶的工整。到南朝,这种情况更为发展。刘宋时,范晔撰《和香方序》、鲍照写...……更多
开国君主曹丕,在文学发展有很多贡献
...文学发展方面,曹丕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他提倡并鼓励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使得魏国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在他的影响下,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如陈琳、王粲等人脱颖而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世人传颂。曹丕还主持编...……更多
杜甫的姑姑“鲁义姑”流传下来的是怎样的佳话
...,杜甫即使出身不错,也很难脱离开。杜甫同样是参加过科举之人,奈何科举落榜,暂时无缘官场。到了天宝六载时,杜甫再次获得了考试的机会,但他总归没有多幸运。杜甫遇上了权相插手,不仅使得杜甫自己落选,当时参选...……更多
揭秘明朝四大才子:祝枝山、唐寅、徐祯卿、文徵明的传奇人生
...参加乡试,七次参加会试,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虽然科举仕途不是很顺利,他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震古烁今,他的书法被明朝人称为“本朝第一手”,尤其是狂草,睥睨天下,无人能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更多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在京城通过干谒走上仕途,获得被朝廷任用的机会。二、科举落第孟浩然在洛阳整整滞留了三年时间,可是最终仍然是一无所获。既然干谒不成,那就只好走科举之路。和李白相比,孟浩然显然多了一条出路,李白是根本不能参...……更多
韩愈碑志在宋代的传播和接受
...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科举参考价值是衡量古文实用性的首要标准,而作为文学总集中最重要的一种,古文选本选录古文首先受到科举及教育的影响。其主张科举考试当以实用为主,延续旧制,...……更多
...三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来到长安,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陈子昂连续落榜。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吸引了众多的关注。他在长安的大街上,用高价买来...……更多
唐代诗人以汉喻唐的现象及其原因
...体现在了文学艺术方面。唐代官方对汉朝的推崇,对唐代文人创作的概念有很大的影响,使得他们也秉持着对汉代的激赏、承继于大汉的民族骄傲感进行文学创作。比如,王维的《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所用...……更多
李邕与李白:诗歌创作的共同追求与互相欣赏
...幼博览群书,但是在重农抑商的时代背景下,他无法参加科举,入仕无门。而李邕是唐朝名臣,不仅自己年少成名,博学多才,而且还惜才爱士。唐玄宗开元十三年,二十四岁的李白从家乡蜀地出来游历,意欲干一番事业。因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砚池藏海岳 笔墨写乾坤 ——赵超英小楷誊录展
赵超英小楷誊录展为展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激发公众阅读热情,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石家庄市图书馆特邀中国张裕钊书法研究会理事
2025-04-18 16:15:00
赤橙黄绿青蓝紫——著名作家蒋子龙文学作品版本展暨河北书家十人录蒋子龙文学作品精彩片段小品展开幕
4月18日,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蒋子龙文学书屋、未来作家书院协办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著名作家蒋子龙文学作品版本展暨河北书家十人录蒋子龙文学作品精彩片段小品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楼知微展厅开展
2025-04-18 16:16:00
“虎将军”精神永续:一座城市的家国记忆
在吉林这片孕育英雄的沃土上张连山府邸静静矗立这里记录着“虎将军”依克唐阿保家卫国的铁血丹心2024年随着张连山府邸对外开放一封跨越山海的感谢信将这位晚清名将的故事再次唤醒成为这座
2025-04-18 10:58:00
当我们 说起诗歌的时候
《夜雨修书:陈超和他的朋友们往来书简》 霍俊明 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10月在手迹越来越成为稀罕品的时代,书信同样已经是一种奢侈
2025-04-18 12:24:00
这件观音立像文物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高64厘米,1965年出土于浙江温州白象塔。观音高髻华冠,宝缯垂肩,面容端丽
2025-04-18 12:24:00
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鲁智深听到“潮信响”后的顿悟,“浙江秋涛”壮观,除排山倒海的阵势外,震天动地的潮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025-04-18 12:24:00
《经典常谈》及其他
《经典常谈(注释说解本)》 朱自清(著) / 萧桓(注释) / 刘勃(说解) 新星出版社 2023年9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背影》是耳熟能详的作品
2025-04-18 12:25:00
一本考古人的良渚玉器“手绘”笔记
《良渚玉器线绘》 方向明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8年6月《中华礼制文明的发端:图说良渚玉器》 方向明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5年2月 不同文化的柄形器反映的“神柱”可能的组合关系
2025-04-18 12:25:00
他是皇帝的小舅子,前后吃了超过100位女性,残忍程度历史无人可及
宋朝开朝皇帝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后杯酒释兵权善待后周皇族可谓是一位宽厚大度之明君,作为一位帝王过分的宽容也会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2025-04-18 12:35:00
逼急毛文龙的不是袁崇焕,东江停饷始末
袁崇焕敢私斩毛文龙,是因为毛文龙率兵至登州闹饷,让朝廷有了杀他之念。而毛文龙闹饷的主因,是朝廷停发了东江镇的粮饷。因此不少人反推是袁崇焕故意而为
2025-04-18 13:06:00
若马超和张飞继续战斗下去,谁会赢?说张飞更猛的注意细节了吗?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天下一分为三,曹魏,蜀汉,孙吴三大势力对峙。除了朝廷内的尔虞我诈,最让人喜欢的还是一个个充满性格与特点的武将
2025-04-18 13:07:00
历史上的汉献帝刘协,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为何落得善终?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东汉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刘协早年受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
2025-04-18 13:10:00
被美国奉为至宝,却被祖国中科院拒绝四次,她的回应“感动国人”
2007年5月1日晚上9点钟,李爱珍正在家里做研究时,接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电话,电话那头首先就祝贺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2025-04-18 13:30:00
原创儿子雍正当皇帝,亲妈德妃却各种使绊子,非和儿子过不去,这是为啥?
自古母子一条心,可是儿子雍正帝继承皇位,亲妈德妃却各种使绊子,处处和儿子过不去,这是怎么回事?说起来就是一个母亲偏心眼的故事
2025-04-18 13:32:00
雍正处置完年羹尧后是怎么对待其儿女的,难怪华妃跪着不起
在电视剧《甄嬛传》里,年羹尧是雍正时期的一位将军,他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为皇帝的登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平定边疆,有他大部分的功劳
2025-04-18 1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