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唐代文坛上,元稹和白居易两个文人给历代后人留下了文人不是“相轻”而是“相亲”的佳话。若有兴趣知晓,在此听笔者聊聊什么是“新乐府运动”,元白二人的相识及他俩亲密的友谊。
(一)什么是“新乐府运动”
何谓“乐府”?“乐”就是音乐,“府”就是朝廷设置的机构。“乐府”就是两汉时期朝廷设立管理音乐艺术的专门机构,其任务是收集民歌及乐调,以此为参考制订乐谱,训练培养演出人员,组织文人们创作歌词。
最初的“乐府”由朝廷使用,后来变为诗体名称,指民间诗歌和带有民间色彩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对众多社会现实有鲜明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叙事性强,叙事和抒情和谐统一,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等特点。
“新乐府运动”从盛唐开始一直持续到唐代中晚期,是文人以社会现实为素材进行诗歌创作活动的运动。古乐府诗是用乐府民歌的旧题目来创作,而新乐府诗是用新题目写时事的文人乐府诗,起到“泄导人情”“补察时政”的作用。它始于杜甫,元结和顾况有所发展,中唐开始兴盛起来。代表人物有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等。
郭茂倩是宋代郓州(今山东东平)人,以编纂《乐府诗集》百卷闻名于世。他指出:新乐府诗,系唐代新出现的一种诗歌,创作的诗宛如乐府,但没用于弹唱,因此称为新乐府也。
(二)元白二人的相识
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和比其年长7岁的白居易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同登书判拔萃科。书判拔萃科是个科目名称,如同现在的专业称。简单地讲,报考此科目的学子,对文字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较高。碰巧上榜的两人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成为了同僚。校书郎是唐朝廷的基层文官,官秩是九品下或九品上,职责是整理校勘图书典籍,起草朝廷的文件等。虽然校书郎的级别不高,但经常能与上层接触,以后晋升的机会多一些,可算是个前途光明有奔头的岗位。
在此有必要把元白二人作个简单的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北魏鲜卑拓跋部后裔,唐代诗人、文学家。元稹从小聪明过人,求学时就有学霸的美誉,科举及第后进入仕途,累官至监察御史。一度拜相,时年五十三岁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当官是有政绩的,如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期间,组织老百姓筑陂塘,兴修水利设施,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大家的拥戴。但是才华出众的他,由于性格豪爽,敢于直言,不为朝廷所容,据史料载,一生被贬职调任四次,第一次是到江陵,第二次是到通州,第三次是到同州,第四次是到武昌。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累官到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由于白居易为官正直,伸张正义,勇于进谏和抗争,得罪了宦官和世族官僚集团,不仅多次遭到冷遇,曾被降职任江州司马,离开京城调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一句话,他仕途也是坎坎坷坷的。
言归正传,元白二人成为同僚后,由于性格相似,意气相投,且同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成为了好朋友。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二人的工作不时变动,聚少离多,只有靠书信往来。
(三)元白二人的友谊
从一同参加科考算起,到元稹先行离开人世,二人相识了30余年,据史载,来往通信1800多封。算起来,每月每人至少写两封信。那时代普通书信传递速度慢,可以认为每个人是收到信后就写回信,坚持了30多年。补充说说,30多年来二人还互赠诗近千首。真格儿算得上“极品好友”了。
那一年,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秋风凄凄中离开京城,走的恰好是不久前元稹走过的路,到襄阳后由汉水乘舟而行,夜晚在船上反复咏读元稹的诗卷,写下了一首怀念他的诗。原诗从略,笔者试用现代诗释其意:
把君的诗在灯下细读,灯油快干了天还没明。眼痛灭灯坐在黑暗中,只听到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收到白居易的诗是啥表现呢?元稹有首诗描写得也很形象。原诗从略,笔者试用现代诗释其意:
收到君的信眼泪长流,家人惊问是什么原因?你平时都不是这样子,肯定是白乐天来了信。
休戚相关的命运,把元稹和白居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的交谊很深,历代后人称为流芳百世的“元白之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