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20: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说起唐朝诗人孟浩然,那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第一人。与他同时的诗人中,在写田园诗方面,除了王维可以和孟浩然相提并论之外,其他诗人在这一题材方面都甘拜下风。

唐朝是个重视文学才能的时代,比如大诗人李白,就因为擅长写文章而被推荐给唐玄宗,从而获得了进入翰林的机会。孟浩然有如此高的诗才,他也曾经到长安城拜访公卿名流,他的诗歌同样受到当朝丞相张九龄等朝廷官员的大力赞赏,他也曾经面见唐玄宗,得到展示才能的机会,为什么他却始终没能成功出仕呢?

说起来这和孟浩然的心态有很大关系,而他在求仕方面失败的经历也会对我们这些现代人有所启发。

一、仗剑走天涯的文学青年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他出生于永昌元年,当时正是武则天当政时期。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孟浩然家境富裕,所以他从小能够接受很好的教育。像李白一样,孟浩然的青少年时期也是既读书又学剑,他既有以才能求得仕途的期待,也有“仗剑走天涯”的豪情。

唐朝是个道学修仙思想盛行的时代,那时的人们如果不过几年隐居生活好像就会觉得与时代脱钩一样,孟浩然同样如此。成年后,孟浩然曾经在襄阳境内的鹿门山隐居过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便果真“仗剑走天涯”,离开家乡到各地游览,广交朋友的同时也拜谒公卿名流,希望得到被推荐做官的机会。

丞相张九龄、张说、襄州刺史韩思复等人都曾经收到过孟浩然的干谒诗,在诗中,年轻的诗人十分委婉地希望能得到对方在官场上援手的机会。

当时已是唐玄宗朝,唐玄宗远在洛阳,孟浩然干谒的区域则大多局限于南方,所以那些欣赏孟浩然才能的官员虽然对他大加赞赏,可是在举荐方面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孟浩然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724年,孟浩然36岁的时候,他离家前往洛阳,准备在京城通过干谒走上仕途,获得被朝廷任用的机会。

二、科举落第

孟浩然在洛阳整整滞留了三年时间,可是最终仍然是一无所获。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既然干谒不成,那就只好走科举之路。和李白相比,孟浩然显然多了一条出路,李白是根本不能参加科举,孟浩然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约束。728年,40岁的孟浩然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科举。

一试不中,诗人落榜了。

科举的路没走通,那就只好继续在京城悠游,频繁地参加各种文人聚会,以期能得到某位达官贵人的青睐,获得被推荐入仕的机会。在文人聚会的场合,孟浩然的诗歌常常一鸣惊人,受到很多人的夸赞。

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里,孟浩然认识了王维,后来被人们“王孟”并称的大诗人。

王维比孟浩然小十几岁,此时还不到三十,早在7年前他就考中进士,此时正待诏翰林。

三、机会难得

王维和孟浩然两个人一见如故,互相引为知己,不久王维就邀请孟浩然到翰林院中做客。一则是两个人的确有很多话要谈,其二或许是王维希望给孟浩然创造认识更多高官的机会,好助他尽快步入仕途。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机会还真的就来了,孟浩然在这里很快就见到了当朝大BOSS,唐玄宗。

唐玄宗不知道因为什么事突然来翰林院,给王、孟二人来了个措手不及。

听到唐玄宗来到的消息后,孟浩然一时无处可躲,后来干脆就藏在了床底下。

唐玄宗进来后,马上敏锐地意识到刚才王维正在和什么人谈话,于是就询问王维。

王维不敢隐瞒,只好实话实说,告诉唐玄宗是自己邀请孟浩然到了这里。

唐玄宗一听是孟浩然到了,居然十分高兴,他说道:“我曾经听过他的名字,但是却还没见过他本人,他怎么就害怕得躲了起来呢?快请出来一见!”

孟浩然只好从床底下钻出来,拜见唐玄宗。

四、孟浩然赋诗

既然见到了久闻大名的诗人本人,唐玄宗自然想听听他写的诗。于是孟浩然思索片刻后,吟诵了一首前不久落第后写的诗歌: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大概是刚才在床底下躲的时间有点长,恐怕是有些大脑缺氧,不然怎么会在唐玄宗面前读这样一首略带怨气的诗呢?这首诗描画的场景就像某些人接受领导分配工作后却不满地嘟嘟囔囔一样,任凭哪位领导看到都不会高兴的。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果然,唐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一句后十分不高兴:你什么时候来向我求仕了?我怎么就嫌弃、抛弃、不要你了?你这不是明显的睁眼说瞎话、诬陷我吗?得了,你也别在这儿抱怨了,回家去吧!

当然,唐玄宗不会这样碎嘴子似地嘚啵嘚,《新唐书·孟浩然传》中的记载是:“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王维好不容易给孟浩然创造的这个机会,就这样最终失之交臂。

要知道,唐玄宗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手中的官帽是可以随便飞的,后来李白就是因为在他面前赋诗得到了进入翰林的机会,既能施展个人所长,还得到了令人艳羡不已的职位。

诗人心中多的毕竟是风花雪月、曲曲柔肠,又怎么会去用心揣摩九五之尊、大BOSS的心理?无论是以诗才步入翰林的李白,还是被唐玄宗当面直怼的孟浩然,终究不能像那些曲意逢迎的幸臣那样如鱼得水。

五、闲居写诗

被唐玄宗直接拒绝,孟浩然只好悻悻然返回家乡,可是他的仕进之门并没有从此关闭,因为他的名气继续吸引着朝廷官员的注意,他们还希望给孟浩然创造仕进的机会。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采访使韩朝宗就是其中一位。

韩朝宗见识到孟浩然的才能后,就想邀请他和自己一起返回京城,自己再把他举荐到朝廷为官。

此时的孟浩然大概有些心灰意冷,对这件事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恰好有朋友来探望他,于是他就和朋友开怀畅饮起来。

喝得正高兴的时候,有人忍不住提醒孟浩然:“你和韩公有约在先,千万不要喝酒误事啊!”

没想到这好心的提醒却惹恼了孟浩然,他怒道:“我已经开始喝了,哪里还顾得上别的事!”于是直接爽约。

韩朝宗被孟浩然放了鸽子,也挺生气,于是再不提邀请孟浩然一起去京城的事,而是直接向孟浩然辞行,二人从此一别两宽。

看着仕进希望远去,孟浩然却一点儿都不后悔。

孟浩然从此闲居襄阳,继续写他风格冲淡自然的田园诗。

结局

公元740年,诗人王昌龄路过襄阳,特意前来拜访孟浩然。知己相见,二人畅谈诗歌,纵情宴饮,场面十分欢乐。

王维创造机会让孟浩然见唐玄宗,他表现如何

只顾聊得高兴的孟浩然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的背疽病即将治愈,正是需要清淡饮食、适当静养的时候,他却因为和故人相聚而大吃大喝,完全不顾饮食禁忌。

经过这次宴饮之后,孟浩然突然病发去世。

孟浩然去世后,他的名声却仍然如日中天,很多官员、诗人对他推崇备至。

792年,孟浩然去世已经五十年了,樊泽来到襄州担任刺史,恰好孟浩然的墓庳坏了,于是远在江西担任观察使的符载给樊泽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盛赞孟浩然文章优美之外,又把自己军旅在外不能给孟浩然修理墓庳的遗憾大大描述一番。

樊泽收到符载的信后,立刻给孟浩然修整了墓地,还给他在凤林山南刻碑纪念。

王维曾经在郢州的刺史亭中画上孟浩然的肖像,然后将此亭称为“浩然亭。”到唐懿宗朝时,刺史郑諴看到此亭后说道:“贤者的名字怎么可以这么随便称呼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孟亭”。此时,距离孟浩然去世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孟浩然虽然不曾出仕为官,可是他恬淡自然的诗歌风格显然一直为人们深深喜爱,而他在山水间怡然自乐的生活或许也为当时人所羡慕,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纪念他,尊崇他。这正是文字的强大力量所在之处,虽然时光流逝却影响深远,始终感人至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孟浩然:才子赋诗震京城,‘微云淡河汉’成传世佳句
...年秋季的一天,一个消息在皇城的文化人中传开了:才子孟浩然要来秘书省赋诗啦!秘书省可是唐朝的史馆和藏书场所,在这里抄写或鉴藏图书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他们不仅书法好,还都
2024-03-20 14:40:00
孟浩然一首诗惹怒唐皇帝是真的吗
...诗人,却又没当过一官半职的大概唯有他一人,此人就是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诗人,命运大不同孟浩然,中国山水田园派诗人鼻祖,与王维合称“王孟”,但是同为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可是做过官
2023-04-26 10:16:00
王维与孟浩然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有趣又动人的故事呢
王维与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两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们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辽阔,沉醉于闲适田园的幽静时光,而二人迥然不同的性格也给予了他们别样的人生。他们一个年少成名,金榜高中,
2024-06-12 14:00:00
孟浩然:盛唐诗人的独特风采与人生抉择
...唐诗人怪圈盛唐诗人灿若星河,但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最为出众。但是,这个盛唐诗人朋友圈,非常的有意思。杜甫把李白当作大神,李白顶多拿杜甫当小弟,因为李白最爱的是孟浩然
2024-01-12 09:37:00
孟浩然:唐朝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
...写诗赠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他是谁?就是孟浩然。孟浩然,何许人也?湖北襄阳人,从小读书习剑,20岁起就隐居在鹿门山。据说他很瘦,也帅气,“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喜欢
2024-02-03 05:36:00
孟浩然求人办事,写下一首千古绝唱,现成中学课本里必背的一首诗
...很,人们一眼都瞧不出他们想表达的本意。唐朝的大诗人孟浩然堪称其中的佼佼者。他写了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表面看起来是在描绘洞庭湖那无尽的美景,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首游玩
2024-10-10 15:20:00
诗隐孟浩然,竟然是“唐朝第一面试杀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没能如愿入朝为官。他就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诗隐孟浩然。”孟浩然,字浩然,公元689年出生在襄阳城中的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少年时期的孟浩然就十分仰慕在鹿门山归隐的庞德公
2023-05-14 11:52:00
王维暗恋着一个不该爱也不敢爱的女人是谁
...鼎盛,由此也诞生了很多的文人墨客,诸如李白、王维、孟浩然等著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词都别具风格特色,人生经历也曾让人羡慕不已。像王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一生游历名山
2023-05-04 09:51:00
孟浩然:才情横溢却仕途坎坷,李白是他的铁杆粉丝
...?他是如此的冷静和开放。他不是神吗?这首诗名叫《赠孟浩然》。哦,原来李白的偶像是孟浩然,而且是孟浩然的铁杆粉丝。还有语文教科书上一直流传甚广的《送孟浩然上广陵》,我们也能看出
2024-05-06 12: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