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孟浩然求人办事,写下一首千古绝唱,现成中学课本里必背的一首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0 15:20: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的文人大多都很含蓄,很多时候他们把感情寄托在自己的作品里,隐晦得很,人们一眼都瞧不出他们想表达的本意。

唐朝的大诗人孟浩然堪称其中的佼佼者。他写了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表面看起来是在描绘洞庭湖那无尽的美景,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首游玩后对美景发出赞叹并寄托志向的诗。

孟浩然求人办事,写下一首千古绝唱,现成中学课本里必背的一首诗

但其实呢,这首诗是一首“干谒诗”,就是那种求别人办事才写的诗,孟浩然写这首诗就是对当时的宰相张九龄有所求。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代,出名得都被选进中学课本了。那你晓得孟浩然当年写这首诗给张九龄,是想求张九龄帮他干啥事儿不?

【一、年少轻狂】

古时候的文人读书大多是为了当官,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孟浩然也这样。而且他才名在外,就更急切地盼着能当官得到认可了。

孟浩然生于襄阳的一个书香门第。在当时,书香门第往往家境很好,孟浩然就因为这个才得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孟浩然小时候还练过剑呢,这说明他也曾有报效国家或者闯荡江湖的英雄梦。不过他文采太好,最终还是成了文人雅士。

不过呢,孟浩然青年时候的游历经历慢慢让他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在大伙都争着读书当官的时候,孟浩然却在山水田园里有了一种对潇洒自由的向往。

于是在朝气蓬勃的大好年华,23岁的孟浩然和所有积极上进努力奋斗的人都不同,他反倒跟两三个好友一道,找了个山清水秀的鹿门山隐居起来了。

在当时的人眼里,这特别不可理解。毕竟在大家的观念里,隐居山林的人通常都是历经一生不顺,对人间彻底失望了才会去隐居的。

孟浩然就是这么不一般,他在最年少轻狂的时候就随心所欲。不过呢,和他一起隐居的朋友,过了几年就慢慢后悔了,然后又入世去考功名了。

这对孟浩然而言是个打击,不过也使他慢慢看清了人生的真实状况。所以,在之后的几年里,孟浩然放下了清高的架子,开始回归到世俗生活当中。

但他也有自己的傲气,孟浩然年少成名,是个才子。他不像其他文人那样,不屑于靠科举入仕,而是想凭借自己的名声和才气求得贵人引荐。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孟浩然一边四处游玩看山水,一边去拜访那些有名望的人和雅士,盼着靠着自己的人际关系,能有个被公卿或者王公贵族推荐当官的机会。

【二、求张九龄引荐】

没多久,孟浩然凭借自己的才华结识了不少社会名流,接着他得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就是去认识张九龄。张九龄可不简单,他既是宰相,还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呢。

张九龄在那个时候呢,他不但是位高权重、深受唐玄宗信赖的宰相,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喜爱人才、珍惜人才的人啊。毕竟,只有自己有学问的人,才晓得培养出一个才子有多不容易。

那时孟浩然都三十多岁了,这么多年四处碰壁,家庭和世俗带来的压力,使他想当官的心情越来越急切,所以他打算抓住这个好机会,求张九龄拉自己一把。

可是文人的骨气让他没法低声下气去干这种有损斯文的事儿,所以孟浩然打算写一首干谒诗给张九龄,这可真是一举两得。

一方面,干谒诗算不上低声下气。当时呢,下官给上级也会写这种干谒诗,这在官场是很常用的一种体裁,文人们都把它当作正常的交往方式。

另一方面,直接交作品能让张九龄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才华。要是先见了本人有了第一印象,之后再看作品就难免会先入为主了。

于是孟浩然费了不少心思写了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之后托熟人转交到张九龄手里,自己怀着既忐忑又自信的心情静候消息。

那张九龄看到这首诗后有啥反应呢?肯定是眼前一亮啊,毕竟孟浩然这首干谒诗很独特,和他以前见过的干谒诗都不一样。

张九龄在官场混了很久,人情往来的事儿没少处理,所以他对干谒诗特别熟。干谒诗主要就是图个实用,于是好多人写的时候就更爱用那些花里胡哨、复杂得很的辞藻来拍马屁。

不过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非常清新脱俗,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而是借描写洞庭湖的壮观景色来指代自己心中宏伟的志向。

张九龄把这首诗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眼前好像已经出现了气势宏大的洞庭湖,还有那个站在洞庭湖边遥望自己未来的才子。

可是才子来了没一会儿,就只叹了口气,然后摇摇头走了。为啥呢?他实现不了自己的志向啊,所以望着洞庭湖那么壮观,也只能干羡慕了。

这样的想法让张九龄忍不住惋惜叹气,孟浩然既然认为自己“想渡河却没有船桨”,那自己就给这个才子打造一个“船桨”,好让他有机会达成自己的志向。

于是,张九龄就把孟浩然记在心里了。之后,在面见唐玄宗时,瞅准合适的机会把孟浩然推荐给了唐玄宗。

【三、祸不单行】

可惜啊,那时候唐玄宗开创了天宝盛世之后,就对自己的功绩沾沾自喜了,开始懒于处理政务,沉迷在享乐当中,张九龄给他的推荐,他就当耳旁风,根本没往心里去。

所以张九龄对这事儿简直是又气又没辙,可他又没法改变皇帝的想法,就只能满怀歉意地把这个坏消息告知了孟浩然。

孟浩然特别感激张九龄对自己的看重与赏识,可一想到自己没门路当官,又很灰心。长安的朋友们知道这事儿后,就一个个设宴请他,还劝他要向前看。

可更不巧的事就在宴席上发生了。这天,孟浩然的好友王维正在家里招待孟浩然呢,哪知道这么巧,赶上唐玄宗出宫游玩了。

唐玄宗行至王维的宅子附近时,就想探望一下自己这位臣子。可那会儿王维正和孟浩然饮酒作乐呢,听到通报,吓得赶忙让孟浩然钻到床底下躲起来。

可是唐玄宗一进屋,瞅见桌上摆着双人份的餐具,心里就明白屋里还有旁人呢,这样一来,王维就只能把孟浩然叫出来了。

唐玄宗挺纳闷孟浩然躲啥呢,就去问了问他咋回事。得知孟浩然是个大才子后,唐玄宗来了兴致,让孟浩然念两首自己写的诗听听。

孟浩然在这一点上最不含糊,一张嘴就能说出很精妙的诗句。可他到底是头一回见皇帝啊,紧张得很呢,结果念着念着,居然把自己表达入仕不顺的失意诗也给吟诵出来了。

唐玄宗听到诗里“不才明主弃”这一句,脸马上就变了,很不高兴地跟孟浩然讲:“你从来没求过朕让你当官,朕也从没说过不用你,你咋能这样污蔑朕呢!”

孟浩然这时候真是有嘴也说不清啊。难道要在这么多人面前跟皇帝讲,自己求过入朝为官,可您根本就没在意吗?这可太不给皇帝面子了,自己的小命恐怕都得搭进去。

于是就只能忍着,默认了这件事。接着就听到生气的唐玄宗下旨,往后不许他当官了。这时候孟浩然浑身的血都凉了,从这以后彻底没了心气儿。

【结语】

从那以后,孟浩然就这么郁郁不得志地过了一辈子。他又在山水田园里寻到了自己的归宿,所以后半生差不多都在山林里隐居。不过呢,环境和心境也让他写的诗更有独特的味道了。

最后,孟浩然在开元二十八年得病去世了,盛唐诗坛上这一道清新的田园风景就这么消失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
...,唐朝还有“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其他知名诗人还有孟浩然、王维、岑参、王昌龄、王勃等等……诗人自然是多的,而唐诗的数量更多。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写下了900多首诗;现实主义
2023-10-22 05:39:00
唐朝最独特的一首诗,顺着读、倒过来读都是千古绝唱
.../p>现在我们说到唐朝的诗人,那肯定首推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著名的诗人。但说到唐诗中最特别的一首,那么首推的这首诗必然是《题金山寺》。说到这首诗,我们得先来聊这首诗的
2022-12-13 15:53
李白生平一败事件:他的一首诗让李白甘拜下风自愧不如
...了千古名作的。第二次李白来到黄鹤楼,是为了送别好友孟浩然的。为此李白作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作。第三次,李白登上黄鹤楼是在李白晚年的时候了。此时的李白经历了一生的跌宕起
2023-06-05 05:00:00
孟浩然一首夏夜诗,意境太美了,其中一联更是被称千古清绝
...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田园诗派的领军人物,当然是孟浩然和王维两人了,他们的作品流淌在田园和山水之间,将唐朝士大夫过的那田园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孟浩然的诗又独树一帜,因为他
2024-09-07 10:08:00
慈禧的《祝父母诗》,一首触动人心的千古绝唱
...韵律和格调都不够高。然而,以荒诞著称的慈禧也曾写下一首诗,却被后来人反复提起,这又是为何呢,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慈禧是满清贵族,著名叶赫那拉氏之女。不过,1989年,有人提出慈
2024-01-14 11:52:00
古代最“懒”的一首奇诗,一章39个字有36个重复,却流传千古
...我者,谓我何求”一句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这首诗是一首有感于国家兴亡的诗歌,“黍离”的意思就是黍子茂盛低垂的模样,虽然它一直重复地吟唱着黍稷离离的景色,但依旧有着层层递进的感
2024-10-29 21:42:00
宋朝诗人苏麟一首诗只有两句,却被千古传诵
...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每个人兴之所至的时候,都可以写出一首诗来,但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人写了几万首诗,没有一首出名的,有的人只写了一两首,甚至一两句,却可以流传至今,成为千古
2023-01-15 19:20:00
杜甫无法超越的神作,共4句就有两个千古名句
...谪仙人李白、状元郎王维等人的天下,哪怕是一身布衣的孟浩然,也比他的名气大得多。他死后,白居易、韩愈、元稹等人开始推崇他,从此这股迷杜风一刮就是千年。没了李白的浪漫,没有王维的
2023-02-20 22:32:00
杜甫有一首诗对李白极尽称颂,还成了珍贵史料
...不珍视,他只是把一部分情感埋在心里而已。就像李白对孟浩然,敬重、欣赏有加,还学习他的诗风,也不过给孟浩然写过五六首诗。
2023-07-25 16: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