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光辅进士之路的坎坷与北宋的文治主义
...的金銮殿上,一位来自代州(今山西代县)的文科进士李光辅,正在宋真宗面前挥舞着自己手中的那把宝剑。大家知道,北宋是一个“爱才”的朝代,尤其是对文科进士,朝廷历来都会给予很高的福利待遇,而且大多数人还因此...……更多
祝枝山出身书香世家,儿子考中进士后他却大受打击
...有文学天赋,祝枝山自然是要去参加科举的,但他的科举之路十分坎坷。祝枝山十九岁中秀才,然后去参加乡试,万万没想到,他接连参加了五次乡试,才考中举人。成化十六年,祝枝山第一次参加乡试,结果落第。三年后第二...……更多
阿拉伯人参加唐朝科举:唐朝的包容与“小太宗”李忱的辉煌成就
...为皇帝,是为唐宣宗。因为,唐宣宗在位期间治国较好,文治武功非常了得。唐亡前后许多年都有人非常怀念他,称其为“小太宗”。 李忱在位13年,在其任内沉着冷静、重用能臣。对内整顿吏治、抑制藩镇割据局面的蔓延,...……更多
诗鬼李贺的进士考试为何被取消资格
...得上最不幸的人物之一。他追逐功名如探囊取物,却徒望进士门槛,最终在27岁的年纪,骑鹤而去,留下宏伟的诗篇。李贺的诗歌以其诡谲的想象和奇特的象征而在大唐诗坛独树一帜,令人惋惜的是,他的才情在英年早逝中终结...……更多
...大大的事。但是年轻的温庭筠凭着一己之力把自己的科举之路搞得十分坎坷。早年间,温庭筠也是个出过塞、入过蜀,行过万里路的文艺青年,但是温庭筠却有一个不好的爱好,就是去青楼玩耍。虽说在当时,文人去青楼并不是...……更多
朱棣的勤政与文治:从武功到文治的转变
...但不能够治天下。治理国家,不能够单纯地靠武功,要凭文治。朱元璋是夺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炆作为第二位帝王,他应该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变。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机会。他被他的亲叔叔朱棣推翻了。朱棣上台以后,...……更多
韩愈的坎坷功名路:一路坎坷考上功名,致仕同样充满磨难
...也怀着一颗入朝为官的梦想。二十岁那年,韩愈入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却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失败。韩愈三次科举不中,这是否说明他的才学不够出众呢?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唐代的进士科考试录取人数非常少,可以说是“...……更多
状元与进士:科举制度下的人生分水岭
...一种考试,更是一种社会阶层的划分。在这条漫长的仕途之路上,考中状元与仅仅中个进士之间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这两者间的分野,不仅仅体现在荣誉和地位上,更是关乎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何为...……更多
陈梦雷的一生坎坷,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至宝
...很聪慧,在30岁那年,通过极其严苛的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被当时的康熙帝授予编修的官职。 同一年间,陈梦雷的同乡李光地,也考中了科举进士,在康熙九年,他们都考中了二甲,并且李光地位列二甲第二名,可以说是...……更多
同样是杀兄夺位,同样的文治武功,为什么隋炀帝成不了李世民
...,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同样是杀兄逼父夺得皇位,同样是文治武功,但为什么杨广没能成为李世民,还葬送了大好基业。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两人前半生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出生时两人都并非嫡长子,而且恰恰都是排...……更多
薛峰: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口无遮拦成绊脚石
唐玄宗时期,曾有过一次进士排名的发布。进士们在太监们的引领下,入宫致谢。他们按顺序走着,鱼贯而入,引来了其他官员羡慕的目光。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经过整个唐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唐朝人如果想当官,...……更多
诗人杜甫虽然是官二代,但是一生却坎坷凄凉无比
...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过着贫困的生活。也就是说,杜甫在35岁之前都是靠着自己的老爸,衣食...……更多
年少成名、仕途坎坷、英年早逝,“诗鬼”李贺的一生令人唏嘘
...。然而,此时却有人指出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这与“进士”谐音,因此李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尽管韩愈极力争取,但李贺竟还是因为这一离谱的原因失去了考试资格。次年五月,李贺再度来到长安,这次他是凭借父亲的恩...……更多
宋朝曾氏家族四代宰相,文治武功耀眼夺目
北宋嘉祐二年(1057),来自眉州的苏轼、苏辙兄弟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来到汴梁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兄弟二人同榜及第,一时间名动京城。尽管此后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在文学领域达到了极高...……更多
...),二十四岁的张璁通过了乡试的考试,终于打通了仕途之路。然而,这条道路却充满了坎坷,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张璁先后参加了七次会试,但都名落孙山。时间来到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善于星术的御史萧鸣凤对张璁说...……更多
...,但后来投降蜀汉,成为了蜀汉的北伐大将。姜维的北伐之路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是一个关于忠诚、信仰和英雄主义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蜀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蜀汉的刘备、诸葛...……更多
柳永:北宋婉约派的开创者与仕途坎坷的才子
...今来的文人墨客是没有享受过的。后人评说对柳永的仕途之路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柳永所做的词开创了北宋婉约派的先河,并且与苏轼为代表的的豪放派形成了两个非常鲜明的宋词成就。后来温庭筠和秦观等人还在婉约派的...……更多
他为避父讳失去科举考试的机会,愤而作下一首诗流传千古
...的名字一直不能避免犯名讳,所以他这辈子无法走上仕途之路。之后,他从此郁郁不得志。闲暇之余,他无数次触动清肠,创作了大量佳作。知道了他的生平后,逐渐发现这其实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他想报答自己的国家,...……更多
白居易情诗引争议:大男子主义还是真爱宣言?
...而是有过很多很多的艰难困苦,尽管他29岁就已经考中了进士,但是仕途并不算非常顺畅,当的官很小,在30岁、35岁的时候有接连参加了多个部门的特科考试,才算是有了比较好的官职。 直到这个时候,白居易才算是真正进入...……更多
宋金军队的差异:武器装备和社会制度下的战斗力对比
...简直太可怕了!有个史料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宋史》宋真宗本纪看到了吗?一个靠科举考出来的进士,就因为他闲着没事喜欢练习剑术,大好前程...……更多
揭秘于谦的传奇人生与明朝的变迁
...充满传奇。永乐十九年,他登上进士榜,从此踏上了仕途之路。宣德元年,他在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中斥责朱高煦,赢得宣宗的赏识。他的政治生涯曲折坎坷,因言官职而受排挤,但他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的权贵。在军...……更多
苏轼参透了人生的一首词,读懂受益终生
...它是什么风雨交加,哪管它是什么烈日暴雨。因此,人生之路哪有什么十全十美?人活一世,人生之路免不了风风雨雨,免不了坎坷崎岖,免不了烈日暴雨。而一个人想要健康地成长,必须让自己放开心胸,必须要学会拿得起放...……更多
她一生嫁了三个丈夫,最后一个丈夫成了皇帝,她是谁呢
...后,杨氏到了真定,经人做媒,嫁给了当地的一位平民石光辅。杨氏为人贤惠,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日子还算过得去。然而,命运再一次捉弄了这位美丽善良的女子。数年后,石光辅患病去世,杨氏再次守寡,她没有生下一儿半...……更多
乾隆皇帝:荣辱参半的传奇人生
...位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位皇子惊艳登基,勤政文治的黄金时代】1711年8月14日,乾隆出生在紫禁城楚极殿。他父亲是雍正皇帝,母亲是孝圣纯皇后。乾隆从小就了惊人的天资和勤奋好学。他可以流利使用满语、汉语、...……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有一部分县官面见过皇帝,因为此时的知县老爷大部分是进士出身的,因为中进士后,还要参加朝考,根据朝考成绩来分配职位,好一点的进入翰林院工作,差一点的到了各部门当主事,当然倒数的基本就外放了,不留在京城。...……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王昌龄是怎样的一生呢
...也可以,如此王昌龄是怎样的一生呢?一、王昌龄的仕途之路王昌龄的出身没有多好,一度是以农耕来维持生活的。虽然说王昌龄也算是南朝的世族,但挡不住家族的衰微。不过到了王昌龄这一代还算是有点起色,因为王昌龄不...……更多
介绍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
...三年两次应试都不利。大历三年失利之后,便走起了干谒之路。如诗歌《下第上薛侍郎》。接下来,李端于大历五年(770)\"李搏榜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而巧的是在大历二年至五年的礼部侍郎、典岁举的人一直是薛邕。也...……更多
聊聊明清科举进士的上岸史
...果断拒绝干谒夏言,并退出馆选,走平凡进士该走的仕进之路。这一选择,让王世贞的仕途之路从此倍加坎坷。历经治理青州、主政郧阳之后,直到晚年,他才被朝廷调回南京,任南京刑部尚书,成为了一个位高权不重的闲散官...……更多
在清朝要成为正一品有多难
...眼的一笔。代表着极高的荣誉和地位,正一品官员的晋升之路并非易事,而和珅、刘墉、纪晓岚这三位名臣的仕途历程,则是这幅画卷上独具魅力的几抹色彩。首先,让我们聚焦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传奇人物,和珅。他以卓越的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的第八回,名目叫“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忠于大汉的王允,为了除掉篡权乱政的董卓,就说服了一个叫貂蝉的丫鬟
2024-06-27 09:53:00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为首次展出。素纱单衣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
2024-06-27 09:52:00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在岐山建立建都立庙,建立周国之后,打败了来犯的“串夷”,让周国站稳脚跟,《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帝迁明德
2024-06-27 09:53:00
当女真的铁蹄带来了死亡,当亡国之祸真的降临,有卑躬屈膝迎接自己新主人的叛徒,自然也有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义士,前者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却遗臭万年
2024-06-27 09:54:00
司马睿有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司马睿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
2024-06-27 09:55:00
《四库全书》每部三万六千余册,编纂长达十余年,这部大书由近四千人以手写方式先后抄录了七部。从征集遗书到编纂《四库》一封奏折道出皇帝心声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72年12月19日)
2024-06-27 09:56:00
135件中国古代建窑建盏亮相国博
“一盏一世界”,有人说,读懂了宋代“建盏”,就读懂了宋人饮茶的闲雅意境。6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24-06-27 09:56:00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辅佐大臣,康熙为什么会想要他陪葬呢
康熙皇帝临终前点名要一位高官陪葬,这位高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臣——隆科多。隆科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回顾他的在职生涯
2024-06-27 10:03:00
陌刀有多强,香积寺之战斩敌六万多
导语:“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遗矣”李嗣业一声怒吼,便脱去了甲胄,手持着陌刀迎敌而去,这位“神通大将”以自己的勇猛展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
2024-06-27 10:10:00
初刻拍案惊奇:明朝富商的故事
明朝,有一个富商,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有孩子。有有一晚,妻子梦中听到有人说:“求来子,终沒耳,添你丁,减你齿。”妻子把这话告诉了富商
2024-06-27 10:09:00
给曹操、诸葛亮和孙权写信,你会给哪一位先写
三国时期的人,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喜欢折腾。不管是家大业大的孙家,还是喜欢盗墓的曹家,亦或是穷得叮当响的老刘家
2024-06-27 10:05:00
怡红院最蠢的丫头是谁,只出一次风头便被打压的再无法翻身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贾府向来不肯在排场上懈怠半分,荣宁两府真正的主子不过几十口人,而贾府上下就有几百号人,真真是奢靡至极
2024-06-27 10:02:00
唐玄宗询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如何回答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这些都是老祖先总结出来,告诫后人的警示箴言。说是在皇上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不知道哪个字哪句话说错了
2024-06-27 10:02:00
在之前的很多战争中,他们也处于非常混乱的朝代,事实上,他们并不缺乏食物,主要原因是他们当时实行的制度与蜀国完全不同战国时期战争极其频繁
2024-06-27 11:36:00
王保保新官上任,用兵威猛,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方国珍等人摩擦不断,为了避免被王保保攻击,朱元璋又一次派遣汪河北上,打算和王保保合作
2024-06-27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