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儒者与民族气节
顾炎武,明末清初大儒,江苏昆山人。他家世代有人做官,家里藏书很多,祖父和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关心。母亲时常以刘基、方孝儒、于谦等人的事迹教育他,要他做一个忠于国家和民族的人。年轻时,参加过东南地区知识...……更多
...信,杀之而不为不仁,夺之而不为不义。”[10]全然不顾儒者“仁义礼智信”的教条,纯粹是一种情感多于理智的激情冲动的行为方式。诚如时人邹式金在《杂刷三集小引》中所言:“迩来世变沧桑,人多怀感。或抑郁幽忧,抒...……更多
中国的卢梭是谁,在帝制时代敢说皇帝是天下大害
...的校长不由朝廷任命,而是通过公众舆论选出德才兼备的儒者充任校长。如果校长傲慢、专横、无学问,学生可以集体决定将其撤职。在京城,皇帝和政府官员每月都要听太学祭酒讲学。对于皇帝的错误,祭酒可以直言不讳地进...……更多
...的人格、不屈的风骨,而为当世以及后世敬仰,其人文章气节,皆堪称后人楷模。他是抗清烈士,在那大明王朝覆灭后,全力抗清,时在南明弘光政权的五十多天中,上书30多次,提出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却受马士英、阮大铖等...……更多
...苍水是我们的楷模,是华夏民族的脊梁,文韬武略,心胸气节都是完人无异,他是明末那无尽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值得后世的我们敬仰。 ……更多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与明朝覆灭的见证者
...性。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更多
英雄少年夏完淳是如何让洪承畴无地自容的
...编《明史》给陈子龙加上这一段,大有诋毁陈子龙之嫌。民族英雄陈子龙 第二种说法则是夏完淳策划清朝苏松提督吴胜兆反正(“松江兵变”),然而吴胜兆反正事泄被杀,夏完淳旋即遭到抓捕。吴胜兆反正之事,众所周知是...……更多
...害。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自是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他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族入侵的不屈信心,他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但是,他除了坚守不降,杀身成仁外,其它却乏善可陈。史可法乃一文人,他是进士...……更多
满清初期的“剃头令”,成为满清历史上最阴暗的时期之一
...属于“外人”的范畴,这种朝代的更迭触及到人们心底的民族情怀,抵触,无可避免。作为大清的实权人物,多尔衮对这种状况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定都北京没多久,清廷就下发了“剃发令”,让汉人仿照满洲人的发型。...……更多
张煌言:从儒将到民族英雄的传奇之路
...是为了评价他抗清复明的正确与否,而是在歌颂他忠贞的气节和浩然的正气。这样的不屈与坚韧,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流传的宝藏,是我中华民族钢铁般的脊梁。今日之中华儿女,只有不断地从先辈身上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更多
...事,以他为师简直就是耻辱,以致很多弟子弃他而去。“儒者不入秦”一语,并非后世之说,而是当时学人们的共识。因为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的秦国,尝到了法制与法治的甜头。比之于儒学敦厚、仁善、教化“温水煮青蛙”...……更多
...《宋史》: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当时,张载向范仲淹献出了《边议九条》,范仲淹对张载的见识非常欣赏。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夸赞张载,而是警告他:“你是一个读书...……更多
郑成功临终前将妻子儿孙处死,究竟发生了什么?
...来褒贬不一。有人批其处置家人过当残酷;也有人褒扬其气节和抗清决心。笔者以为,我们不应用道德的眼光轻易论断历史。郑成功面临的处境极其艰难,家国大事刻不容缓。他的种种选择固然残忍,但也不无苦衷。更为重要的...……更多
闯王之孙抗清20年,失败后全家全军自焚殉国
...不休的李闯“逆贼”,在民族危亡面前,展现出了惊人的气节,在湖北绝地坚持抗清。天下皆降闯不降,明朝竟然要靠昔日的“仇敌”来维持,可见明朝的无能,无怪乎人们嘲讽明朝是“海盗守国门,流贼死社稷”。 ……更多
如何正确理解明清鼎革之际贰臣与遗民的身份认同呢
...人投效满清政权,只为借清军的力量报君父之仇。在近代民族主义的叙事背景下,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这些“贰臣”是汉奸,政局动荡之时,意识形态束缚被扫荡殆尽,那些当事人的想法未必与我们后人所想的完全一样,我们对这...……更多
为何方孝孺宁灭十族也不接受朱棣
...族,方孝孺遭得报应”的民间传说也更广为流传。二、为气节而死的读书种子 文天祥率兵抗元,试图力挽狂澜,但最终无力回天,在元军蒙古铁骑的步步紧逼之下,最终被捕,不愿投降。最终,名垂千古,众人歌颂其尽忠职守...……更多
从秦始皇到刘邦:叔孙通如何成为“跳槽状元”,成就一代儒家传奇
...但这正是叔孙通“耐心等候”已久的机会,他告诉刘邦,儒者对打天下或许无用,可是用儒家学说来守成却很有用。我愿去鲁国征召那边的学者,与我的弟子一同制订朝仪。众说周知,刘邦本人是无产阶级出身,没多少文化,很...……更多
黄埭实验小学党支部开展沉浸式教育实践活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身,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党员们走进顾炎武故居,聆听先贤的生平事迹,切身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感知先贤“行己有耻...……更多
...轮”,用自己的鲜血和勇气去抗击残暴的清廷。他的这份气节,值得后人敬佩,值得后人称他一声“英雄”。今天,全国民族大团结时代,我们不讨论张煌言的选择是对是错,只是,张煌言的浩然风骨值得我们继续弘扬。因为,...……更多
...到黑。这是李定国的“迂腐”不假,可这也正是李定国的气节吗?中华民族若无李定国这般的“迂腐之人”,哪会有如今我们的民族脊梁 ……更多
...深邃,且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推崇的“忠孝”和“气节”。通过数十年的隐居著书,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如今的我们所需要感激和铭记的。西方通过启蒙运动走向近代化,而黄宗羲的思想可以说开启...……更多
...文人书画家。东山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是明末学者、民族英雄黄道周的故乡。黄道周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书院、漳浦明诚堂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文人。在《道周何其难》一...……更多
张居正后人誓不降清,鲜血写就的大明忠魂
...奋起抗击清军入侵,并最终为国赴难,显示出崇高的民族气节,这种浩然正气将会永存于天地间! ……更多
...功,没准备就会失败.)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动乱。儒者梅福认为,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发怒。当时的国家政权接受了梅福的提议,封孔子为商汤的后代,接续先王的祭祀。到东汉,国家才正式...……更多
李定国:大明最后的名将与民族英雄
...来对明朝的仇恨,命养子们以大局为重,联合南明抗清。民族之恨,不共戴天,之后十五年,他一直奔波在抗清前线。公元1652年,他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打湖南,先取沅州、靖州,继而攻打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更多
...亡隐居翠微峰勺庭,人称勺庭先生。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际瑞、弟礼合称“宁都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岳维屏、彭任等...……更多
厚植家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到地域乡情、家风家训、民族气节、乡土乡情的传承创新,小到人物传记、个人精神,在壮丽的过去与日益强大的当下交织之下,家国情怀书写出“无边界学习”的力量,植入到语文、历史、政治、地...……更多
...忠义、胆略都被推倒的话,那以后我们就不要谈什么忠义气节了,遇到强敌,集体跪着就好了。方孝孺号称明朝读书人的种子,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作为明初大儒宋濂的优秀弟子,方孝孺基本成为了当时的天下文宗。早年被大家...……更多
...汪河,因为汪河之前身体微胖,现在已经骨瘦如柴,除了气节尚在,其他地方已经死气沉沉。徐达派人把汪河送回南京后,朱元璋在皇宫内看到汪河,几乎不敢相认,看到汪河如此瘦弱,朱元璋以帝王之尊,竟然大哭起来。第二...……更多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后,被遗忘的民族英雄
...祖披荆斩棘的奋斗史,一部筚路蓝缕的开创史,也是我们民族的苦难史与血泪史。每当我们的民族面临危亡时,总有一些人敢于挺身而出,拿起自己的刀剑对入侵者说不,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历史人物就是这样的英雄。大家对...……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万尺高空完美劫机!他究竟去哪了?FBI苦苦搜寻45年后:不找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许多风谲云诡的案件至今是人类的未解之谜。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角色,扑朔迷离的剧情,犹如毒蛇般嘶嘶地向你吐着蛇信子
2025-02-19 19:58:00
山东老人因一句诺言,为无名英雄守墓70余年,晚年终盼来奇迹发生
引言诺言是什么?为了遵守诺言,大家又曾经做过什么呢?在有些人眼中,诺言只是随口应承的言语而已,所以他们并不会维持做出努力
2025-02-19 20:06:00
希特勒望眼欲穿的温克第十二集团军最终为何没能解救柏林之围?
电影《帝国的毁灭》中,困在柏林地堡里的希特勒曾不停地念叨“温克将军即将发动反攻”,温克几乎成为希特勒最后几天的精神支柱
2025-02-19 20:0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姚峰 史金敏)在武当山核心地带,有一条连接五龙宫与南岩宫的隐秘通道,因其上有三座古岩庙鳞次而立
2025-02-19 20:26:00
东汉“大太监”蔡伦:不仅会造纸,还会造孽
如今,随着5G和各种通信渠道的发展,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简单,不但速度快,而且效率高,相比较古代的鸿雁传书、竹简传书,要快捷
2025-02-19 20:27:00
《大秦赋》嬴政拔刀杀人,吕不韦不寒而栗,赵姬私生两子
《大秦赋》第二十二集至第二十四集,嬴政再次拔刀杀人,吕不韦不寒而栗,李斯升任长史开始参议国政,赵姬与嫪毐私生两子带回宫中抚养
2025-02-19 20:41:00
宇航员升空前,为啥要将指甲拔掉?专家:后果十分严重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的话,太空也已经成为了人类所主要探索的方向,虽说是在地球上边,但是对于海洋人类,却只探索了探索了不到百分之五
2025-02-19 20:45:00
绘红楼梦 游大观园——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开展“绘红楼”手抄报活动
鲁网2月19日讯在这个色彩斑斓的春日里,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携手步入文学殿堂,共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红楼梦”手抄报创作之旅
2025-02-19 17:30:00
从发现美洲到波士顿倾茶,短短200年,美国是如何独立的?
美国是一个历史相当短暂的国家,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如果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观看美国的发展史,将会发现这个国家的成长就是一本血腥的资本家成长史
2025-02-19 19:08:00
山东小伙于海宁:明知女友患癌将死,却执意结婚,如今孤单一人
如果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能与你分享欢乐和泪水的人,便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幸福。可如果你的男友或者女友患了重病,即将不久于人世
2025-02-19 19:25:00
原创她是母仪天下的太后,一生克死三个男人,心中苦闷何人知
王政君,西汉成帝刘骜的生母,虽然贵为太后,母仪天下,吃喝不愁,但内心的苦闷只能自己忍受。她极其渴望有一个男人能够陪在她的身边
2025-02-19 19:46:00
他是末代“黑道教父”,身高1米58令人忌惮,4个女儿也无人敢娶
“若问黑道哪家强,快去东北找华强。”这句顺口溜中的“华强”,并不是香港演艺界大佬向华强,而是演员孙颜王扮演的刘华强,而这个人物的原型是石家庄的悍匪张宝林
2025-02-19 19:53:00
侯宗原国学:易经在古代的运用场景
在古代,易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本文将介绍易经在古代的一些运用场景。朝廷决策
2025-02-19 15:59:00
太监在夜里伺候妃嫔,为何暗藏苍耳于鞋底?怕她们不满意自己遭殃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产生过一个特殊的职业,名为太监。皇帝在后宫是除了小皇子一位唯一的成年男性,号称有佳丽三千,彰显着帝王尊贵的身份地位和皇权
2025-02-19 12:01:00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从来没有出过皇帝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从来没有出过皇帝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帝王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2025-02-19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