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十七日,大清浙江提督张杰捕获南明兵部尚书张煌言。康熙帝听闻后惊喜万分,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下令将其立即处死。当年九月七日,张煌言被杀,临刑前写《绝命词》,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张煌言就义后,有人专门为其写了一篇《兵部左侍郎张公传》,文中写道:“自丙戌至甲辰,盖十九年矣,煌言死而明亡。”意思是张煌言从1646年至1664年,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抗清19年,张煌言的死意味着大明彻底结束了。
张煌言(1620-1664年)
后人把张煌言的死当作明朝灭亡的标志,也把他与岳飞、于谦这两位民族英雄并称为“西湖三杰”。张煌言究竟有什么英雄事迹?或者为大明做了哪些贡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传奇故事!
一、官宦之后,文武兼备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是有名的儒将、诗人。
1620年7月8日(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初九),张煌言出生于浙江宁波府鄞县一个官僚家庭。张煌言的父亲名叫张圭章,1624年(天启四年)举人,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后来官至刑部员外郎;母亲赵氏,在张煌言十二岁时不幸病逝。
张煌言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背景,加之母亲病逝后,他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使他从小就受到大明士子风骨的影响,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不拘小节,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同时也养成了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性格。
1636年(崇祯九年),张煌言16岁,他参加了县试,除了文化考核外,还考察骑射,张煌言射三箭连皆中靶,考官和其他参考人员都非常惊叹敬慕。
崇祯皇帝影视剧照
这一时期,除大清从东北边境不时寇边外,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崇祯皇帝为了维护国家政权,要求朝廷“以兵事急”,发现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材,要求参加科举的文举生员,同步“兼试射”,加试一些战事急需的武备科目。
1642年(崇祯十五年),张煌言参加文举考试。根据朝廷的要求,他在“兼试射”时,取得“三发皆中”的好成绩,使在场者尽皆十分惊服。加之他平日留心时局,“慷慨好论兵事”,周围的人们对他更加敬重,顺利地考中举人。
二、清军入关,立志复明
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随着北京城破,崇祯帝自缢,而后清军入关,李自成不敌兵败后的一连串事件,大清逐渐掌握统一全国的主导权。此时盘踞在南方大片土地的南明,已然群龙无首。
次年,南明对抗多铎所率大军战败,南京失守,南明弘光帝沦为阶下囚,南明形势惨淡至极。值此形势下,多数明末遗臣投降大清。但仍有部分志士愤然起兵,尤以明朝刑部员外郎钱肃乐为首的反清义士,在宁波毅然扛起了反清大旗。
清军进入南京影视剧照
反清复明的旗帜已经树立,接下来则需要明朝皇室正统的加持。众人经过商议,决定迎鲁王朱以海为朝廷监国,同时再以朱元璋第十世孙的身份,将江浙一带的抗清义士统一收入麾下。
当时受战乱、交通等条件限制,通信非常落后。崇祯帝自缢后,在各方大臣拥立下,形成了盘踞在不同地方的复明势力。这些势力又逐渐形成了独立称帝、并且相互钳制的小朝廷,历史上称此局面为“四帝一监国”时期。所谓四帝乃是弘光帝、隆武帝、建武帝、永历帝,而“一监国”则是前文所述的鲁王朱以海。
这样的局面肯定不利于南明王朝的复国大计,反而令各方势力之间你争我夺,为着王朝的正统之位相互厮杀,从而忽略抗清复明一致对外的重要性。
历史常常铸造乱世,而乱世总会涌现英雄。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间点,虽然张煌言的妻子已然怀孕,但在强烈的使命感和忠心抱负的驱使下,张煌言拒绝了那条考取清朝进士的平坦之路。他转而回家辞别怀孕的妻子,毅然奔赴弃笔从戎、驱除鞑虏的艰难路途。
就这样,张煌言参加了钱肃乐的义军,成为“监国”鲁王朱以海队伍中的一员猛将,并且在鲁王朱以海麾下,发挥着反清复明重要核心成员的作用。
三、联郑抗清,四入长江
当时以朱以海为首的队伍,为了与清军对抗,在杭州构筑了“钱塘江防线”,但由于双方力量的悬殊,导致杭州即将失守。也就在这时,离家一年的张煌言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乡,见到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正在他的妻子以为一家人终于能够团聚,而激动落泪之时,丈夫的选择再一次击碎了她内心的渴望。
张煌言
张煌言对妻子说道:我今日归家乃是与你告别,君子以报国为念,无国则无家。此番我部部署的“钱塘江防线”告急,我必然追随鲁王而去,到舟山一带继续抗清大计,望卿与我儿多多保重。董氏自知丈夫的为人,也已不再相劝,只能借着收拾行李之时暗自垂泪。只是不曾想,这便成为夫妻二人的永别,两人未再生时相见,直至十几年后,双双被清廷所杀。
张煌言率队护送鲁王抵达舟山后,被鲁王任命为右佥都御史,负责招买兵马。张煌言治军严明,旗下军队待百姓如亲人,其忠正之为人,收服诸多百姓加入反清的队伍之中,使得张煌言的兵马战舰逐日增多,拥有与清军抗衡的资本。此后,清军多次围剿舟山,均被张煌言等人击退。张煌言所践行的始终是家国大义,即使是在其父去世之时,他也并未回家奔丧,而是仍然坚守自己的战位。
正是张煌言对反清复明的坚持,在接下来的几年,他创造了“四入长江”的战绩,震惊了整个清廷。顺治十年(明永历九年,1655年),张煌言和另一位名将张明振,率领600多艘战船从崇明岛沿江而上,由江面突破清军的层层封锁,大军直入南京燕子矶。却又在清军主力到来之前扬帆而去,大破清军士气。
同年,张煌言率军再次由海入江,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在有利城镇、地形上作战,一路烧毁清军的粮草辎重,极大程度上阻滞了清军南下的步伐。
紧接着年底,张煌言第三次率军攻入长江。相比前两次,这一次的进攻更为彻底和深入。他们不仅浩浩荡荡地在南京郊外遥祭明太祖,还夺走了清军大量的火药和大炮。这一仗可谓是重击了清军一直以来强盛的士气,在南明反清复明的历史上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成功画像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张,明军将领张明振战死沙场。张煌言保持之前的攻击态势,主动联合郑成功,一鼓作气攻入长江,打出了他四入长江的重要战绩。这一仗,在面对清军的严密封锁下,张煌言以己做饵,只带领一万兵马虚张声势攻打南京,吸引清军主力;郑成功则率军反向直捣镇江,两人互为配合一举攻破镇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大胜而归。
镇江城破,满清震动,清廷急调各路大军驰援。这一仗不仅鼓动了沿江的百姓,也搅乱了很多本已投降大清的明朝旧臣们的心,也为反清复明的道路拨开了重重迷雾。众多大臣纷纷倒戈相向,重新加入反清复明的队伍,一时间,沿江竟有24个县重回南明势力范围圈中。
四、鞠躬尽瘁,以死报国
在取得镇江之战的胜利后,张煌言计划乘胜追击,他写信告诉郑成功把握这一次胜利的机遇,继续追击清军扩大战果。然而这一次的通信却未引起重视,他们判断大清援军到来的速度不会过快,于是大军原地休整,却在两天之后迎来了大清援军。郑成功只好与之苦战,最终不敌清军败退,只能带着大军沿江撤走,也来不及接应仍在南京的张煌言。也正因为此次的错判形势,导致了张煌言的被围,成为了清军的“瓮中之鳖”,辛苦创造的大好形势也就这样付之东流。
张煌言率军抗清
张煌言在南京得知郑成功撤军后,非常无奈,只能快速整合舰队,打算沿江冲出包围。无奈他此时已处于清军的包围圈,唯有下令众人弃船登岸,分头撤退。然而一路上都遭遇清军的围追堵截,张煌言的一万多部下大多数被杀或被捕,残余的一千多人也因为找不到张煌言,不得不放弃了抗清事业选择隐居。至于张煌言自己也失去了踪迹,一时间众人猜测他被清军所杀害的消息传遍各处。
但张煌言实际上已经安全逃离,尽管登岸之后被清军严密追杀,迫得他一路解散兵力分散注意,一路隐匿山林忍饥挨饿,才终于摆脱清军回到浙江沿海。许多先他而到的部下见到昔日的将军喜极而泣,先前或逃或隐居的将士们也重新收到号召,回归到抗清队伍中。众人重整旗鼓,继续反清大业,然而此时的局势,已然越来越不利于南明朝廷了。
至1662年(清康熙元年,明永历十六年)底,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赶走荷兰人固守台湾岛;永历帝则在缅甸被吴三桂活捉,同年鲁王朱以海病逝。这给本就不甚明朗的局势雪上加霜,最终在东南地区,仅有张煌言一支坚持抗清的队伍,在没有皇室光环的加持下苦苦支撑。
大清为了彻底肃清张煌言,多次派兵围剿,张煌言只得与清军苦战,甚至为了避其锋芒,不得不选择逃到海上,反清复明的形势每况愈下。
清浙江总督赵廷臣感念张煌言的忠义,多次写信劝降于他,却都被张煌言断然拒绝。与此同时,清军于宁波抓获了张煌言的妻子董氏和独子张万祺,妄图用妻儿性命逼迫张煌言投降。
纵使张煌言已离家十余年,面对妻儿诸多亏欠,但是对于这样的威胁,他沉默良久,最后毅然回信:“亲人可以怀念,但不能成为谈判的筹码。”于是,无论清廷采用何种手段威逼利诱,张煌言都不为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道义。
张煌言塑像
张煌言的部下为了他在生活起居上有人照顾,私下张罗着为他纳妾。张煌言对此严辞拒绝说:“妻子深陷大牢,我绝不负她!”这即是张煌言信奉的大道,他为国而舍小家,于妻儿而言是残忍的,但于民族大义而言是忠贞不二的。张煌言一直没有停妻另娶,他不会辜负苦苦等待、支持丈夫忠义的好女子!
康熙三年(1664年),几乎全部的抗清队伍消失殆尽,只剩张煌言苦苦支撑,手下兵士从几万锐减至几千人,而且很多都是伤兵。张煌言明白抗清的局势已是无力回天,于是他将所剩财物分发给士兵们,将队伍解散后,留下几个心腹隐居于海岛之上。但不曾想到,最终却被叛徒出卖,被浙江总督赵廷臣活捉。
对于这样一个忠勇之人,赵廷臣只能捆上他的手脚以防自杀,同时先后派遣二十多个张煌言的旧部,对他进行劝降。只是张煌言如何肯低头,他决然地说道:“国亡不能报、父丧不能葬,妻陷不能救,近日之事,求速死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决绝的气魄,让诸多满清大臣佩服,也让吴三桂、洪承畴等降清者羞愧不已。
张煌言被押送到家乡宁波时,当地百姓并不因为他是阶下囚而不齿,反而敬他为英雄,争先恐后地托关系到大牢里看望他。大清朝廷为防意外,几日后下令处死张煌言。康熙三年九月初七,张煌言被押送到杭州执行死刑。而在三天前,他的妻子和儿子也在宁波被杀。
行刑前,张煌言着一身明朝服制,始终高昂头颅拒绝下跪。浙江总督赵廷臣敬他忠义,允许他坐着受刑,一代名将悲壮又可敬的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煌言死而明亡”,这《兵部左侍郎张公传》中所写,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却道尽了南明注定的灭亡,也书写了张煌言的悲怆和壮烈!
张煌言墓
后世之人对张煌言评价颇高,将他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其实无论明朝也好,清朝也罢,都只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一段自然更替。
我们研究南明的历史,纵观张煌言的人生,重提张煌言的事迹,并不是为了评价他抗清复明的正确与否,而是在歌颂他忠贞的气节和浩然的正气。这样的不屈与坚韧,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流传的宝藏,是我中华民族钢铁般的脊梁。今日之中华儿女,只有不断地从先辈身上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