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展现文人风骨
杭州日报讯 11月12日,明羽艺术·弘扬黄道周文化书画作品展在福建省东山县文博中心开幕,展出书画艺术家明羽创作的黄道周诗词和东山题材书画作品70件。展览持续至11月22日。
明羽,本名章黎明,杭州淳安人,杭州眠虹艺术馆馆长。黄宾虹艺术、民学思想研究者,传统中国书画艺术研究者,文人书画家。
东山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是明末学者、民族英雄黄道周的故乡。黄道周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书院、漳浦明诚堂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文人。
在《道周何其难》一文中,明羽写道:“作为明末的‘书坛三棵树’,黄道周的书法不似倪元璐刚烈,也不似王铎中和。奇崛的结体和浑厚的用笔融合在一起,朴厚中有一些乖张,完全是他的性格写照……所以,他既不像倪元璐那样自杀殉节,也不像王铎那样忍辱求全,他以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完成最后的心灵祭奠。”
“武将崇英勇,文人重风骨。而一个真正有艺术追求的人,他必定首先是一个有文化追求的人,是一个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风霜的人。”明羽说,作为南明首辅大臣黄道周,他在实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起兵抗清,无异于以卵击石,这就是对文人风骨的殉身——总有一些人,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文化,同时,也成就自己的风骨。因而,继年初他的“朴写余杭——致敬国学大师章太炎”在章太炎故居纪念馆展出之后,他这次在东山县文博中心以“风骨”为主题办展,致敬影响清代思想界、书法艺术界的大儒黄道周。
展览中,明羽以其擅长的文人大写意画,表现出了他深厚的书画功力和艺术修养。其中,耗时一个多月创作的数件大画,真诚地呈现了明羽致敬大师的虔诚之心,如长达六米的巨幅作品“松”“竹”“梅”,是对高风亮节、凌寒不凋、铁骨铮铮之民族精神的赞颂。
经过上千年沉淀,“梅兰竹菊”成为文人画最重要的题材,不断地被学习、被揣摩、被演绎。其实,文人画之所以如此注重“梅兰竹菊”,正是因为它们背后所积淀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文人身上的“风骨”,也是文人绘画的精神旨归。“这次的展览当中,我创作了大量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书画作品。”明羽说,“如果绘画只是娱人耳目,那能是一张好画么?如果绘画仅仅是为了取悦于人,你能算个有风骨的文人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