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于谦作为文官从没带过兵打过仗,危难时刻凭什么守住大明半壁江山
...明的江山就会化为乌有。自古乱世出英雄,这次的主角是于谦,且看他是如何化解这场危机的。土木堡之变明朝的精锐军事力量和中央机构几乎被摧毁,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完全失去了政治和军事优势,不少大臣都主张南迁,...……更多
揭秘朱祁钰废黜太子之谜,朱见深登基后竟追封为皇帝?
...大臣们请求南迁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他重用了忠勇之臣于谦,与其并肩作战,最终击退了瓦剌大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这一役,朱祁钰功不可没。他的英明决断和果断行动,不仅保住了明朝的半壁江山,更避免了重蹈南宋覆...……更多
大明皇帝被俘之后,哪个大臣怎样打赢首都保卫战
...在此危难之际,一个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那个人就是于谦。于谦其人▼1421年,于谦成为进士,进入仕途。初期被任命为御史。在朱高煦叛乱中申斥朱高煦,得到了明宣宗的赏识,后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并巡抚陕西、河南。...……更多
...重担就落在了朱祁钰的肩膀上。土木堡之变后,兵部侍郎于谦主张全面抗敌,绝对不能让瓦剌进入中原,重蹈南宋的覆辙。当时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皇帝在瓦剌人手里,而如果明朝重新拥立一个新皇帝,朱祁镇就失去了价值,...……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忠义之魂永存不朽
...撑起一片天,成就不世的大业?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于谦这个普通文官,仅仅用他66年如履薄冰的人生,便将“忠义”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没有名门背景,却有敢于直言的刚毅品质;他没有武将身手,却以一介文官之躯守...……更多
大明如果没有谁将早亡一百年
...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忠臣于谦写的一首诗歌,提起于谦或许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如果不是于谦,大明王朝早就亡了,有人将于谦比作明朝的岳飞,忠心报国,一心为了江山社稷却没有好下场...……更多
他保住了大明王朝,却被冤杀,抄家时穷徒四壁只有一个箱子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作者叫于谦,彼时他只有12岁。《明史》称赞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于谦年少时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以“人生自古谁无死...……更多
历史上最揪心的皇帝:被逼上皇位,干得出色时又拉下皇位
...答应。他说:“皇太子仍在,卿等此举,是乱法耶!”但于谦说了一句话,使他再也无法推辞。于谦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愿殿下弘济艰难以安宗社。意思是拥立你当皇帝是为了国家利益,与个人私利无关。如今国难当...……更多
...,一个男孩呱呱落地。这个孩子便是未来拯救大明王朝的于谦。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由于明英宗朱祁镇和权阉王振的骚操作,二十万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明英宗也在此战中沦为俘虏。悲剧发生时,驻守怀来的...……更多
揭秘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
...的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之下想要御驾亲征,兵部尚书还有于谦等人极力劝谏,但是明英宗就是不听,他认为这是一个名留青史的好机会,从来没有过军旅经验的他一边听信王振的谗言,一边毫无准备就率领着明朝最精锐的大军出...……更多
王振与于谦:明朝的权力斗争
...祁钰也是六神无主。危急关头,兵部侍郎挺身而出,他叫于谦,浙江杭州人。于谦官职虽不高,但在朝中的声望还不错。他曾经因不给王振送礼而被关进牢里,王振本想屈打成招废了这个不识相的小官员,没想到碰到了硬骨头。...……更多
朱祁钰:明朝景泰年间的传奇皇帝与政治智慧
...迁避祸,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动摇。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站出来力主死守北京,这才稳住了局面,安定了人心。为了改变京中群龙无首的局面,孙太后下旨命朱祁钰监国,要求文武百官一切事务听从郕王号令而行。奉旨监国...……更多
是什么导致于谦被杀,又为何说他的死决定了明朝气数将尽
...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大明的气数将尽。这件事就是于谦被杀,于谦死了,一个一心为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忠臣死了。他的死对于整个官场来说,实在是一场“大地震”,此后的明朝虽然维持...……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功过参半的中兴之主,在位期间都有哪些成就?
...之时,是朱祁钰站了出来,反对南迁,他力挽狂然,重用于谦等主战派大臣,最终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明朝得以度过亡国的危机。而后,代宗在位期间,依靠着高超的政治能力,他以一己之力遏制住了大明的衰落颓势,虽未...……更多
朱祁钰:从危机中崛起的明君
...稳住了人心,朱祁钰立即开始部署京城防务。他果断起用于谦主管军事,全权负责训练和调配北京城内外的明军部队。于谦是老辣能干的一条好汉,但曾与宦官王振有过节。此人一上台,立刻大开杀戒。王振的党羽无不株连击毙...……更多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辅曹鼐。噩耗传到京师,举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太后和于谦等大臣,为了保证大明朝的稳定和延续,在坚决主战的同时,拥立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弟弟郕王朱祁钰即位。作为负责留守的内阁大臣,陈循在此危难之际,虽不像于谦...……更多
从游方和尚到救国宰相:于谦的传奇人生
...上只有寥寥四字的记载:天下冤之。——题记(文天祥)于谦的父亲于仁,是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老爷子不追倡优,不追戏子,专门追随一位叫做文天祥的人。文天祥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名臣,抗元将领,一生忠心...……更多
戚继光、王阳明、张居正、孙承宗,谁能挽救大明朝
...贺兰山,却被昏君奸臣所害,遗恨风波亭;例如大明少保于谦,国家干材、智勇绝伦、一身铁骨,率领百万军民力抗瓦剌,挽大明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却被英宗所杀,一生壮志难酬。辛弃疾、于谦、岳飞,或是没有碰到对的人...……更多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官富户们,纷纷南逃。有许多大臣提出迁都,而兵部侍郎于谦则极力反对。于谦要求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至京勤王。 由于瓦剌太师也先,挟持明英宗朱祁镇作为进攻明朝的政治工具,于谦就针对性地提出了“社稷为...……更多
明朝被人们误解最深的皇帝,实为中兴之主却被黑成昏君
...年间流民四起,朝纲混乱,奸臣横行等等,总之,除了给于谦平反之外,在他的身上似乎找不到太多的闪光点。然而,从政绩上来看,在整个大明王朝的16位天子中,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或许没有谁能比他做得更好了。朱见...……更多
土木堡之变导致的最大恶果是什么
...大明权力巅峰,一切也看似合情合理,而且土木堡事发后于谦用了6天就把7个粮仓的粮食全搬回北京,于谦作为兵部侍郎可是负责大军的粮草的,更别说皇帝的求援竟然没人理睬,整个土木堡之变都充满了诡异。个人是不支持这...……更多
食人将军是谁,为何被后人供奉1300年
...那么叛军必然会长驱直入,占领富庶的江南地区,大唐的半壁江山也就会落入敌手,历史的走向或许会因此而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巡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为最终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也有人对张巡的\"...……更多
聊聊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
...样记录朱祁镇的反应的:景皇帝闻钟鼓声,问左右云:“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皇帝未登殿而宫前钟鼓呜,必是宫廷生乱。慌乱之下,朱祁钰下意识的发出了作为皇帝的诛心之问:难...……更多
明朝于谦后代下场?朱祁镇有没有赶尽杀绝
明朝于谦后代下场?朱祁镇没有被赶尽杀绝,是留有余地。于谦,我称其为大明英雄的男人。朱祁镇在太监怂恿下御驾亲征来犯的蒙古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大败,不但耗尽大明家底,自己也成为“瓦剌留学生”。国不可一日无...……更多
明宪宗为何恢复叔叔明代宗帝号
...机依旧没有解除。为举国一心抗击瓦剌,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站了出来,说服想要弃国南迁的大臣们团结一致保卫国都,并力推监国郕王朱祁钰继皇帝位。于谦的建议得到群臣及皇太后孙氏的认可,当年九月初,朱祁钰成为明朝...……更多
明朝文官封爵传奇:靖远伯王骥的荣耀与争议
...,被认为是王振同党标签的王骥也遭到了疯狂的弹劾。但于谦认为王骥正在军中,而且在平定叛乱。只能是睁一眼闭一眼。最后王骥平乱成功,等他班师回朝的时候,立即就被于谦外放到南京养老。之后景泰帝让王骥“总督南京...……更多
徐有贞: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徐有贞话音刚落,立刻就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兵部侍郎于谦甚至直言不讳,掷地有声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言南迁者,可斩也。”——《明史》于谦的意思很简单,他是在直截了当的告诉徐有贞,退守南京是不可能退守的,你...……更多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一道神奇的力量,绝望不在,守土抗战众志成城,又任命于谦负责保卫的总指挥,并将军国大事全权托付,正是这个人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并为之强行续命200年。 瓦剌大军兵临城下,在北京的城门之外把朱祁镇极尽侮辱...……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从监国到皇位的逆袭之路
...也十分犹豫,到底是该走还是不该走。此时,多亏了忠臣于谦,\"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如果当时迁都南京,必然是可以苟延残喘一些时日。不过,祖宗打下的江山基业,可...……更多
也先与明朝的冲突:权力的挑战与帝位的争夺
...头一遭的事情。为此明朝差点因此退缩到江南地区,好在于谦顶住了所有压力,成为了朝中的顶梁柱。也先为什么灭不掉明朝?因为这个人。也先的实力足够强大,横扫漠北没有对手,南下入侵大明也将明军击垮了,甚至俘虏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他仍在旷野里行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他仍在旷野里行进——柳青佚作《在旷野里》读后有感石 英《在旷野里》: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读作家柳青的佚作《在旷野里》
2025-02-21 06:09:00
漫步克里特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西  川希腊克里特岛哈尼亚港口。罗伯托·莫伊拉摄(影像中国)西川在海边阅读。 图为张弋提供中外作家在克里特岛橄榄庄园畅谈
2025-02-21 06:09:00
在成都,遇见杜甫(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阿 来《阿来讲杜甫成都诗》:阿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为邱佳铭《草堂胜概图》(局部),选自《阿来讲杜甫成都诗》一书插图
2025-02-21 06:10:00
杭州日报讯 《绍兴米帖》,又名《宋高宗刻米元章帖》《御府米帖》。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赵构命用内府所藏米芾墨迹摹勒上石
2025-02-21 06:55:00
杭州日报讯 越窑青瓷的美为世人所瞩目,这件唐越窑青釉横把壶更是其中的珍品,也是反映当时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壶高10
2025-02-21 06:55:00
读书丨白娅玲:《红楼梦》人物探析之李纨
《红楼梦》人物探析之李纨(文学评论)文/白娅玲李纨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之一,身份显赫尊贵,系贾府荣国府嫡长子贾珠之妻
2025-02-21 07:02:00
才女在门上贴绝对征婚,王安石过门两次才对上,还诞生个可爱的字
与其它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对联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直到现在我们仍有贴各种对联的习惯。春节我们要贴春联,办喜事我们要贴喜联,办丧事要贴挽联
2025-02-20 22:34:00
原来这才是十常侍之乱的真相
公元189年,洛阳城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劫难正在拉开序幕,全副武装的士兵高呼着诛灭宦官的口号,在袁绍的带领下冲进皇宫,杀掉了宫中所有的宦官
2025-02-20 23:21:00
出土文物证实:“牧野之战”并不正义,周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大国,在中国古代也发生了无数奇人异事,而在一场场颠覆战争中也曾创下过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5-02-20 23:38:00
北京已经守不住,崇祯如果南迁能实现东山再起吗?结果只会是一个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无尽的遗憾,自缢于北京煤山老歪脖子树,真正上演了“君王死社稷”的悲壮一幕
2025-02-20 23:41:00
台儿庄战役中,无名女护士为救连长牺牲,埋乱葬岗66年才魂归故里
台儿庄战役,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一笔。1938年3月16日,日军轰炸了几天的战机还没有撤走,炮火也已经准备好了
2025-02-20 23:43:00
原创《三国演义》刘表麾下武力最强八人,其中四人都是当世名将
三国时期荆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北控宛洛,西连巴蜀,向东虎视江东(扬州),南接交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在当时北方诸侯纷争还无力顾及南方的时候
2025-02-20 23:45: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⑤:寻找跨越600年的戏剧符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1: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⑥:屯堡民俗里的江南密码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2:00
张金星:为寻野人深入深山27年,三次离婚坚称不后悔,后来怎样了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已经写下也野人的踪迹,风雨交加的夜里,传来野人阵阵幽鸣
2025-02-20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