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21: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明战神”朱祁镇,少年英发,八岁就担当了皇帝的角色,在为皇之初的十几年里,以北定游牧民族为志向,深受自己父亲明宣宗以及太爷爷明成祖的影响,对于饮马瀚海封狼居胥有着无比的渴望。

在其母孙太后的支持下,朱祁镇力排众议,最终,带着号称50万大军的大明精锐,向北进攻而去。

北边此时的瓦剌部落,原本已经被朱祁镇的父亲彻底打残,眼见大明大军天降十分惶恐,于是明军一怒所致,敌人望风归降。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在朝中的许多大臣眼中看来,皇上这一次出征集中京师三大营的全部精锐,又有许多的百战老将跟随,进攻蒙古的残余势力必定会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明英宗朱祁镇既然想出征,那便随他刷个政绩也好。

然而事情真的会这么顺利么?

“战神”出征

这一天晚上,明英宗的母亲孙太后突然从噩梦中惊醒,捂着胸口,慌慌张张地坐起来,眼中闪过已经去世的明宣宗的身影。她紧紧的抓着被子放在胸前,浑身忍不住的颤抖。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听到里面的动静,随身的侍女赶紧闯进来,看着这样的太后突然大惊,着急地问道:“太后,你怎么了?”

孙太后抬头,已经是满脸的泪水。她带着哭腔说道:“我梦见了先帝,他指责我不应该让皇帝出征!”话音刚落,天上突然闪过一个大大的惊雷。巨大的轰鸣声,整个北京城都有所耳闻。

这难道就是先帝的警告?

视线拉回朱祁镇,此时他率领着大军正走在泥泞的山路上,此处正是险要之地,稍有不慎很容易全军覆没。而此时,天降大雨,明军的火器也全部失去了用处。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朱祁禛此时尚且不知兵为何物,多年的阅读圣贤书,使得他只知道要爱民如子的道理,所以他下令士兵行进时,不得伤害农民所种植之物。

手下大将听到命令急忙劝阻:“皇上不可,此地地形险要,如果这个时候瓦剌,前来偷袭,那我军将会损失惨重。”

朱祁镇显得似乎不太在意,他朝将军们摆了摆手。“我大明天军天威在此,他们也不敢怎么样?”大将军还想多说几句,却不由分说地被赶出了账外。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此时,大将军仰望天空,这漫天的瓢泼大雨,似乎昭示了这一支明朝精锐,甚至是大明朝的落幕。大明朝军队,缓慢地行军到了隘口。

此时早已埋伏多时的敌人蜂拥而出,一时之间,毫无队形的明朝大军被冲得大乱。皇帝的车辇所在之处也是直接受到了冲击,

大将军战死,大明朝军队直接群龙无首,各个小股部队之间各自为战,本来人数众多,是大明朝军队的优势。此时被窝在这个狭小的隘口里根本施展不开,反而成了加速他们灭亡的重要因素。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朱祁镇慌不择路,大帐却已经被敌人闯了进来。随后,皇帝一干人等被敌人全部打包带走。

“战神”被抓

大明军队大败的消息很快传回了京城,朝廷内部一片混乱,瓦剌的军队此时即将抵达北京城下,而京中根本无兵可用,京师三大营的主力全部被朱祁镇覆灭在了土木堡,大明人人自危,恐步大宋之后尘!

是南逃还是留在北京死扛?南逃可以用半壁江山,换来皇帝和大臣们的安全;死扛,北京城恐怕无兵可用扛不住多久,一旦失败,天下再一次陷入北方民族的手中。

此时孙太后脸色铁青,咬死了牙,说出了震动后世几百年的八个字。“退出长城,保尔全尸!”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孙太后一语落下,此时,北京城仿佛注入了一道神奇的力量,绝望不在,守土抗战众志成城,又任命于谦负责保卫的总指挥,并将军国大事全权托付,正是这个人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并为之强行续命200年。

瓦剌大军兵临城下,在北京的城门之外把朱祁镇极尽侮辱。瓦剌大军希望借摧毁明朝士兵的战斗意志,却不曾想起到了反作用,他们笑得越开心,明朝将士心中的怒火就越发壮大!

皇帝是所有人心中的信仰,现在有人在亵渎这个信仰,自然会成为全体将士之敌,原本强行拼凑的军队心中还有所芥蒂,此时却骤然地捏成了一个拳头。此时新的明代宗已经就位,大明已经没有弱点可以利用。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瓦剌的人心中暗道不好,于是急忙起兵围攻北京城。

抗战成功,战神复辟

在于谦的指挥之下,北京城最终是扛过了最难的一关,各路援军纷纷抵达,部队的总人数一时之间已经不少于来犯之敌。

彼时的大明朝,刚刚经历过仁宣之治,全国各地的军队都还处在战斗力的巅峰,一时间,竟将敌人压制的进退两难。

京师三大营重建,瓦剌士兵的失败已经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最终瓦剌退兵,朱祁镇回归大明。而此时,大明朝的内部已经有了一个新皇帝,明代宗朱祁钰。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不甘心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在朱祁钰的眼皮子底下隐忍多年。后来此时,朱祁钰的儿子早夭,朱祁钰也终日纵情声色,身体早早垮掉。朱祁镇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他率领着太子太师石亨,宦官之首曹吉祥,勋贵代表张軏起兵复辟。

经过一晚上的奋战,随着徐有贞的一声“太上皇复辟了”宣告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夺门之变结束。

十分讽刺的是,于谦,这位为大明强行续命200年的大功臣,此时,居然被朱祁镇归入了谋反之罪处死。

为何说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更加讽刺的是,帮助朱祁镇复辟的四个大功臣,很快也都得到了该有的惩处,石亨和曹吉祥,被归为谋反罪处死,张軏早早去世,善于夜观天象的徐有贞,则是被贬到了云南,让他终日看星星,最终成了疯子。

这几个人都曾经在夺门之变的那个晚上被记录在功臣名单里,而此时,俨然变成了一个笑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徐有贞: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明英宗朱祁镇画像)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9月1日。对大明王朝来说,这是一个永难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从北方前线,传来了一个举国震惊的消息。明英宗朱祁镇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
2024-01-24 20:39:00
明英宗虽然不是个称职的皇帝,却改变了明朝殉葬制度
...殉葬制度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而我们本文的主人公明英宗对于殉葬制度又有着怎样的改革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历史的迷雾,细细的窥探一下吧。明朝之初的殉葬制度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天下很开
2024-01-21 19:58:00
历史上最揪心的皇帝:被逼上皇位,干得出色时又拉下皇位
...个儿子,爱妃孙贵妃为他生下了朱祁镇,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在那个年代30岁才生子,已经算是老来得子了,朱瞻基大喜。仅4个月后就把朱祁镇立为了皇太子,甚至力排众议,直接废掉了贤德
2023-01-24 17:11:00
聊聊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
...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仗开始的。正统十四年即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听信王振蛊惑,率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刺,却在土木堡被围袭,五十万人马损失大半,英宗亦为瓦刺所俘。土木堡一战,
2024-04-29 16:10:00
于谦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廉,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广为流传。正统年初(明英宗初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他们对于谦也特别敬重,当时朝堂可谓风清气正,但当“三杨”去世以后,朝廷内阁由
2023-06-10 13:31:00
朱祁镇要杀于谦,真的是为了皇权吗
...的,他是把国家利益放在自己心中第一位的。但是对于明英宗朱祁镇来说,不管于谦是站在国家还是站在朱祁镇的角度,反正是处在自己的对立面。所以尽管他也知道于谦有功于国家,有功于社稷,
2023-06-20 19:43:00
...返师途中,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开明朝宠信宦官先河的英宗朱祁镇,昏庸而好大喜功。七岁登基,幼小贪玩,宠信太监王振。在位22年,唯一的“功绩”就是宠信宦官,致使太监乱政误国,最终
2023-08-05 17:06:00
明朝四朝名将张辅,朱棣的“救火队长”
...瞻基病逝,其10岁的儿子朱祁镇即位,年号正统,是为明英宗。朱瞻基临终前指定张辅为辅政大臣,掌管帝国军权,为大明保驾护航。张辅与“三杨内阁”(杨溥、杨荣、杨士奇)尽心辅政,保证
2023-07-09 13:53:00
被世人比作秦桧的徐有贞,到底是什么人
...说是加了点玄学,往坏了说是有点神经质,装神弄鬼。明英宗御驾亲征前,徐有贞夜观天象,发觉凶兆,他立刻让妻子带着全家人搬到南方,妻子不愿意,徐有贞大骂道:“你想成为鞑子的女人吗?
2024-07-07 22: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