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元朝皇室贵族的汉化不深,原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脚”家族,完全摒斥于最高统治阶层之外。南人,尤其是江南士大夫的出仕困难,是政治统合的严重缺漏。伐宋战争中,元廷为求速胜而采招降政策,降附官员皆优予高职,又规定南宋官吏可“告敕赴省换授”。至元十九年(1282)...……更多
盘点古代科举的“另类”状元们,考第一未必是状元
...一“连中六元”的人。就是连续取得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注:清朝的钱棨也是“六首状元”,不过他不是连续考中“六元”,要注意区分这一点。)唯一女状元:傅善祥,江苏南京人,太平天国女状...……更多
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在登基第四年后,朱元璋下令重开科举,将三年一次的乡试改为一年一次,以选拔人才,弥补朝堂人手不足的问题。对于学子而言,苦读多年,就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之中大放光彩。如今乡试次数增加,也代表着自己入仕的几...……更多
忠臣还是‘奸臣’?黄观与靖难之变的纠葛
...小的黄观种下了忠义的种子。洪武二十三年八月,黄观在乡试中解元。第二年三月,会试中会元。四月,参加殿试,在策论中,他的“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的观点,深得朱元璋...……更多
章佳·阿克敦:一个另类的清朝官员
...西北也不安宁,而且朝廷内部也兴起了文字狱,能够前往江南赈灾的官员几乎没有。但去南方救灾是必须的啊?不把人民的死活放在心上,你雍正还想当皇帝不想当了。于是雍正把军机大臣张廷玉叫来商量意见了。张廷玉给雍正...……更多
让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试,为何大放光彩
...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当年八月即恢复科举,举行乡试,十八年(1385)二月举办会试,三月初一日,会试中试者参加殿试。殿试仅考策问一道,按例由皇帝亲自主持,此次殿试策题为皇帝亲拟,以取士之道为主题。前文...……更多
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的生员是如何穿着的
...“似伞难遮阳,如铙却畏风。”曾经在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解元的诗人、画家唐寅唐伯虎遗像着襕袍、戴遮阳帽(又称古笠,唐代称席帽)。玉色襕衫是生员的礼服,祭祀孔、祭祖、见官、赴宴等正式场合下穿着,...……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癫清朝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在浙江省举行的一次乡试中,金法顺利考中了举人。但是,就在家人为金法庆祝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自己的考卷中有一道问题没有作答。他非常担心被主考官发现后,会取消自己参加会试的资...……更多
元朝的“知识分子”为何有如此“多”身份?
...可以踏上朝堂的一席之地。时间推移到了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度的时候知识分子的最主要出路变成了完成科举考试从而走上仕途,科举制度也就成为了知识分子参与朝堂中的事件并且开始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利的一大主要方法。...……更多
追寻中国走向近代的轨迹
...入“选海难渡”的仕途困境。特别是靖康之变后,南宋在江南建立,政治和经济中心合二为一,政局动荡、国土锐减、官僚机构压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南宋时期“员多阙少”的士人谋职局面愈加凸显。苏东坡“读书不求官”的...……更多
古代没有摄像头,古人如何防止科举作弊
...的成绩还都不错。 到了宋朝替考风气更甚,连最基础的乡试都有人明码标价,只要出三十两银子就能替考,之后为了抑制替考的现象,便出现了古代版“准考证”浮票,由于古代没有照相机,所以他们的“准考证”上,记录的...……更多
清朝最有毅力的考生,年近百岁白发苍苍才考上举人
...中的高龄了,他98岁参加参加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的广东乡试。即使放在今天,九十八岁也是行将就木的年龄,走路甚至都成问题。大家纷纷劝说他放弃这个事,在家颐养天年,因为谢启祚已经考了几十年。可谢启祚是个性格倔...……更多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
...,雍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西北地区战乱不断,江南等地水患横行,虽然已设立了军机处,但并不完善,可依赖的大臣更是寥寥无几,而他必须当机立断。正值用人之际,一向信赖的十三爷胤祥又病倒了,雍正身边只剩...……更多
...童子试,不仅考中秀才,进入府学为附生。1902年8月参加乡试,中湖南第九十九名举人。1904年3月,清政府组织甲辰科会试。由于此前顺天贡院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被烧毁,尚未修复,所以会试地点放在了开封。此次会试分为...……更多
...晓岚年幼时就有神童之称,后来参加科举时,先后拿下了乡试第一,殿试全国第七的优异成绩。纪晓岚父亲纪容舒虽然也曾在大清的体制之内,但他对于纪晓岚入仕影响不算太大,因此我们可以说,纪晓岚算是凭借自己的真学识...……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心(朱元璋选择了南京建都),而南宋多年的偏安也使的江南地区文风极盛。与此相比北方自靖康之乱后受金、元屠杀影响极大(金灭北宋、元灭金,元末的红巾军和元朝在中原殊死搏斗),连年的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田土荒...……更多
此人最擅长写八股文,却连考三十多年才考上
...岁参加童子考试,直到二十岁才考了个第一,后来又参加乡试,三十五岁才考中,而归有光的悲惨命运就从此开始了,后来为了中举考进士,整整考了三十年,实在让人悲叹人生之不易。不得不说归有光在当时还是很有名气的,...……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要成为状元,需要通过六场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明洪武年间的安徽池州人黄观创下一个纪录——六场考试都是第一名,中状元时才27岁。可谓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夺得状元的脚步...……更多
宋朝尊崇古法,科举取士,对官学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去解决的。因此在古代,南方的士子普遍比北方多,又以江南的士子最多。这些地区的农业和经济为整个中原最发达,还有着“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这些地方的财政足以支持官学的消费,因此这些地区的官学最为繁荣。但...……更多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并奏报获准,渐渐形成常例。如湖南长沙府,“生员之就乡试者,旧例有司于七月初择吉祖饯,每名给路费银三两”。四川宣汉县,“自乾隆以来先后置产”以资助考生,并由嘉庆十六年上任之知县徐陈谟制定条规,其中规定:...……更多
运河重镇聊城孕育三大文化家族
...经书,曾从师于当时的名儒,明义理之学。傅以渐投身科场,乡试中举,接下来的会试得中贡士。殿试对策时被擢为一甲第一名,成为清代第一位状元。傅以渐后来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职衔。为示恩宠,顺治皇帝又封赠傅以渐的...……更多
...科场失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第一次赴京师应顺天府乡试,未能中举。隔年再赴乡试,又被斥落,于是就学于国子监。他在国子监读书期间,考试成绩仍常居下等,受尽同学的蔑视与讪笑,但同舍诸生中也有曾慎、甄松年两...……更多
隋朝最后一位皇帝聪明多才,可惜下场凄惨
...多次对他委以重任。他以晋王的身份,统领着属下,扫灭江南反对势力,统一了全国,最终攻占了的健康,平定了江南。自此,他在这片土地发展着属于自己的势力,网罗当地的人才为己所用,也逐渐融入了当地的风土民情,打...……更多
白圭:从神童到内阁首辅的传奇人生
...惊人 第二年,刚满十三岁的白圭就跟随父亲去了邻县参加乡试,希望能够一举夺魁。出乎意料的是,白圭在这次乡试中并未能如愿。原来,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是湖北巡抚顾璘。他在看到白圭的策论后很快就发现这是个天资聪颖的少年...……更多
...地下主展厅,一千多年科举演变兴衰史徐徐展开,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每一步都充满坎坷艰辛;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每个人都是人中龙凤。在这里我看到了刻满历代状元名录的魁星堂、刻满经史子集文字的石墙、字...……更多
聊聊明朝大儒请女婿吃饭发生的趣事
...举中一展雄风,29岁那年,他去参加了三年一次的应天府乡试,并且考中了第一名解元,世人还称他为“唐解元”。当然,若是想要在从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自身实力还是必须要强硬的,否则也无法使世人信服。在此之前,程...……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礼部试”即相当于后来元、明、清三代定期实行的“乡试”“会试”。这意味着,王朝时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在唐初正式定型。古代科举考试图01正如《通典》所言:“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最早采用科举取士的,...……更多
...八岁时通过了县试,到了二十三岁那年,他又参加了湖南乡试,考中了举人,名列第三十名。嘉庆六年(1801年),陶澍北上参加会试,但却名落孙山。第二年,朝廷增加了一次会试,陶澍这一次把握住了机会,排名第六十三位...……更多
重读隋炀帝杨广:历史书上说他是一昏君,客观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把统治中心转移到洛阳,经常巡幸江南,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发掘人才等等。但是国家的军事力量主要还是掌握在关陇贵族手里。最后隋炀帝想出一个办法,通过征高丽调整国内政治秩序,关陇军事贵族自然...……更多
古代也有科举通知书吗
...呢?一般先把考官的姓名写在上面,然后再写具体内容。乡试中举的录取通知书相应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乡贯、三代姓名。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