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代重阳节习俗:饮酒、赏菊与簪花
...袖添香中沉醉,看云雁成霜,簪菊自赏。说起来宋人簪花习俗的兴起,其实与皇家的推崇有关。在重阳节前一天,皇宫之内就摆满了菊花,除此之外还要点上菊灯。两宋皇宫重阳节庆祝活动中很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皇帝...……更多
重阳节与茱萸:传统习俗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维诗中的“遍插茱萸”,指的是古人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除了佩戴茱萸,古人过重阳节,还有登高、饮酒、赏菊花、写诗作赋等活动。这些重阳节的固定活动约起源于东汉时期,南朝梁代有一本古书《续齐谐记》记载了一...……更多
重阳登“糕”百事高
...登高,主要包括登山、登塔、登楼、登阁、登台等。登高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中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可见,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在西汉就已经形成。至于重阳为何...……更多
我是经典传诵人丨登高、敬老 用诗意解锁重阳节的双“重”打开方式
...动中后,不少网友留言问道:“重阳节除了登高还有什么习俗?”“重阳节在什么时候成了正式节日?”“现在为什么要把老年节定在重阳节?”为此,记者采访到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濮阳市第八中学教师张红丽,和她一起用诗...……更多
登高、赏菊、插茱萸,重阳节的习俗还有哪些?
...。 重阳节民俗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笔者也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登高登高是重阳风俗里一项重要的民俗,而且重阳节的别称也有“登高节”的说法。我们在很多唐诗中都能找到重阳登高主题的诗歌,...……更多
...叫登高节、菊花节等等,有晒秋、饮菊花酒等丰富多样的习俗。青岛大学特聘教授董德英表示,重阳节时值农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美好隐喻,有辟邪与延寿等节日主题。许多习俗,也包含着人们尊重...……更多
关于重阳节的养生,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工作。跟其他节日不同,重阳节的养生,就藏在它的传统习俗中。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茶,都是深有含义的。先来说说重阳登高在很多人看来,重阳登高是流传千年的习俗之一,至于登高的原因,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更多
古人重阳节插茱萸,是谁想出来的?
...茱萸极大可能就是吴茱萸。清人笔下的九日赏菊插茱萸的习俗,是谁想出来的?既然弄清楚了王维老家的兄弟们在重阳节头上插的是哪种茱萸,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在头上插茱萸这件事,究竟是谁想出来的?南朝梁代有一本古...……更多
新潮·每日一读|九月九日
...先人,焚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也能顺利过冬。如今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还有保留,最为显著的是在新加坡,人们把重阳叫做“秋祭”。重阳最应景的习俗是登高。关于登高的来历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魏文帝《与钟繇书》中写...……更多
寒露到,吃芝麻、饮菊花酒防秋燥
...气干燥,在饮食上要注意防燥,因此形成寒露节气的饮食习俗,如吃芝麻、吃桂圆、饮菊花酒等。此外,寒露期间也是螃蟹、柿子等时令食物上市期,各地有吃时令美食的讲究。吃芝麻、饮菊花酒芝麻。 图/IC photo“寒露寒露,...……更多
宋朝的簪花现象:文化、经济与社会的交融
...无奈之举。 随着时间的发展,簪花也不再仅仅只是一种习俗,而是也开始形成一整套的规则礼仪,成了维护古代封建等级社会的重要工具。当时皇室根据花的颜色、种类、大小、质量等作为分别等级的标准,一一分发给大臣,...……更多
...处,就是家乡山西。可见山西早早就有插茱萸、防疫病的习俗。由此推断,明代在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由窄乡填宽乡,是缘于山西人口众多。山西人丁兴旺不仅仅是因为战乱少,死亡少,“遍插茱萸”这重阳节的风俗更不可忽...……更多
...扬,表达着每位老人都能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九九重阳习俗多登高赏菊插茱萸《易经》中以“九”称“阳爻”,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又名“重九”。屈原有诗曰:“集重阳入帝宫兮,...……更多
重阳节要吃的5种食物
...节令节庆,重阳节,就是其中之一。重阳节有着独特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因为九是阳数,在易经中有着特殊的寓意,所以被称为“重阳节”。这一天,我们不仅可以赏菊花,还有感恩敬老...……更多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写下最让人动容的一首相思词,字字句句都是千古绝唱
...节有朋友聚会、亲人团聚、登高插茱萸、把酒赏菊等传统习俗。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就发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重阳节意味着亲人团聚,敏感的词人也想着能与丈夫在这一天重聚。而此时赵明诚又...……更多
霜降有哪些风俗
...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2、登高远眺: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更多
来江苏各地图书馆感受“重阳”魅力!
...、捏土,他们围绕赏菊、登高、饮菊酒、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设计自己的手工作品。揉、捏、搓、贴,不一会儿,一幅幅惟妙惟肖的黏土画展现在大家面前,小小黏土画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饱含了他们对长辈的爱。金...……更多
...这个节日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仪式感”满满的重阳习俗,体现了人们崇尚先祖的真挚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家常味儿”的色彩。除了是“祭祖节”,它还是敬老节。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更多
...,当年的九月九日已有“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习俗,秋菊傲霜,用以浸酒,可“辅体延年”。加之“久”“酒”亦为谐音,重阳饮菊花酒遂流传至今。后又兴起登高习俗,目的也是祈福添寿。作为阳数之极,“九”又...……更多
...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石玉博士为大家讲述了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孝道文化;天津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王智萍、河东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海旭和大家分享了家庭成员守望相助、心怀大爱回报社会的故事;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更多
...店社区退休老干部张国钧为孩子们讲解了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以及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现如今非常重视基层老龄工作,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也很完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老年人的居住...……更多
九九重阳 南京“孝亲敬老\\\
...节自古就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当天,南京离休十六所举办“迎重阳佳节”主题游园会。游园会设有套圈、投壶、扔沙包、趣味猜谜等适合老年人的传统游戏。休息区里,大家胸挂茱萸香囊,吃着...……更多
九九重阳3不空,吃喝不愁人安康,祝愿天下的父母们平安长寿
...德的延续。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在此期间流行着众多的习俗与讲究,通过这些习俗,人们来表达对于大自然的感恩,对于父母亲人的关爱,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祝福。正所谓“九九重阳3不空,吃喝不愁人长久”,下面就来跟...……更多
迎接重阳节,江苏多个博物馆推出精彩体验活动
今年10月23日是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秋、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感恩敬老等内涵。为迎接这一传统节日,江苏多个博物馆推出了精彩的体验活动,邀请孩子及家人共度佳节,感受生活与文化之美。瑞光塔重阳节...……更多
重阳节你家怎么过?大伯提前买40块重阳糕
...面纸质三角小旗,也是有历史背景的,据说是唐代就有的习俗,从小令幡演化而来,意寓登“高”消了灾。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打果实。”插茱萸、饮菊花...……更多
...了重阳节的来历,以及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更多
...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而此时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一天晚上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更多
斗罗大陆h5重九呈祥活动攻略
...耗钻石直接购买茱萸叶兑换珍稀奖励。4、登临对饮消耗菊花酒道具/钻石购买龙芝叶,获赠登临对饮次数,登临礼有限抽一个少一个;分为大师好礼/独孤博好礼两个奖池,获得大师好礼大奖后,开启独孤博好礼奖池;十连对饮必定...……更多
年年登高人人进步 达州“元九登高” 市民登高祈福纳祥
...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据悉,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唐代诗人元稹,距今已沿袭千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达州市大量市民走出家门,登上城区周边凤凰山、火烽山等,自发组织参与“元九”登高活动。...……更多
“我们的节日·喜‘阅’重阳”活动在海口启幕
...馆打卡处。海口市旅文局供图登高自古便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市民游客感受重阳登高带来的乐趣,海口图书馆与云洞图书馆分别推出了“步步登高”图书馆打卡活动,诗意浪漫的古诗词阶梯搭配老海口的沧海桑田与海天...……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丁乙卯(1915-2000),浙江宁波人,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浙东书风”代表性人物之一,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24-06-09 04:52:00
杭州日报讯 6月7日,“荆楚风——西泠印社湖北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孤山遁庵开展。此次展览由西泠印社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
2024-06-09 04:52: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黑土之声为国守史 筑梦兰台□樊金钢档案工作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兰台。宋玉《风赋》序:“楚襄王游於兰台之宫……”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2024-06-09 06:55:00
三国人物亲密互动 木偶演出精彩纷呈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精彩的木偶戏表演吸引游客驻足端午佳节,粽叶飘香。6月8日,以“端午传非遗 雅韵游武侯”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在武侯祠博物馆热闹启动
2024-06-09 00:56:00
痴迷寐叟的宝寐阁主蔡晨笙
本文转自:劳动报寐叟墨迹郑有慧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盫、巽斋、寐叟等,浙江嘉兴人,进士(1880年)
2024-06-09 02:56: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赣鄂湘三省联合举办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主题活动共谋红色档案共享开发利用本报黄石讯 (全媒体记者李芳)今年6月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
2024-06-09 02:57:00
【新书推荐】饮美酒探寻精神与情怀 看地图走进真实的历史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9日 03版)《沉默时,请大声朗读情书》梁彦增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2024-06-09 03:36: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读历史 游北疆内蒙古推出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本报6月8日讯 (记者 冯雪玉)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
2024-06-09 04:15:00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