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重阳节特刊:九九重阳乐尧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0 18:41: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重阳还来就菊花

那一日是何年何月,我至今没有考证出来,只是隐隐约约感到天气晴朗,朝阳早早照射到西墙顶上。墙边那棵椿树的梢头绿叶红得闪光。枝叶间跳跃着两只喜鹊,叽叽喳喳叫得天清气爽。孟浩然站在院中仰头翘望着,不知是看着树梢,还是盯着喜鹊,良久良久,一动不动。夫人看见了,唤他,他没理睬。夫人走近叫道:“夫君,又发啥呆?”

孟浩然回头看着夫人,没有搭话,脸上满是云翳。夫人逗他:“咋呀!处处闻啼鸟,惊碎美梦,不高兴啦?”

孟浩然还是一脸云翳,回话:“哪里,哪里,夫人戏弄我!”

夫人自然明白这是夫君又要写诗的征兆,即说:“你那花落知多少,不知落到了多少人家,还贪心不足呀!”

孟浩然只淡淡一笑,没有笑出惯常的阳光。忽然,有人叩打柴门,近前对话,一扫满脸云翳。转身返回,他灿烂着笑脸告诉夫人,田丁正在杀肥鸡,蒸软米,捎话要我去分享。孟浩然笑着去了,笑着分享美食,笑着拉呱着庄稼,笑着回到了家,笑着悠然写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就是孟浩然历久弥新的诗作《过故人庄》。曾经有人与我交流,田丁与孟浩然为何相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个问题能难倒学府里饱读诗书的文士,但难不倒我这个在乡村长大的田舍郎。重阳日,就是重阳节。重阳节紧跟中秋节,为何不到一个月要连着过两个节?原因在于中秋节时,农人忙着收玉米,种麦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摆着祭品,本想待到一轮圆月升起,叩头拜过,阖家畅叙天伦。可是困乏得撑不住呀,好不容易熬到月照庭院,匆匆祭过,倒下就入睡了。中秋节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过去了,过得不尽兴,更不尽意。节日,是礼祭的日子,也是生活的节点,应该兼具祭祀和休息两种功能。清明节、端午节和春节,都功能具备,唯有中秋节欠缺休息。农家劳作没有周末,更没假日,只有过节才能放松一下绷紧的肌肉。中秋节留下了需要弥补的遗憾,所以紧着来它个重阳节。此时秋收过了,麦种上了,既把一年汗水浇灌出的收成装满粮仓,又把来年的希望撒在田地温床,真该舒展舒展疲困的肢体啦!是的,很快就要天凉转天寒,马上就要拾柴、驮炭,准备过冬御寒,进入新的忙碌。重阳节是一年辛劳后闲歇的最佳节点,也是不可或缺的最佳节日。

如何闲歇?对农家来说不抓农具就是闲歇。如何过节?吃香的,喝辣的就是最好的过节。吃香的,是吃炒菜,家家久违的菜碟摆上桌来,缭绕着喷喷香味。要知道困乏年月,食油困乏,炒菜极为稀少。更稀少的当然是喝辣的:喝酒。别看读书时都在嘲笑孔乙己喝酒寒酸,可我那左邻右舍,谁也没有孔乙己“温两碗酒”的福气,顶多只能打回装二三两的一小壶酒。

就是这一小壶酒,几碟菜,给乡村的日子增添了色彩。头顶上的太阳照射着重阳节的农人,看吧,张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酽红着孟浩然那“把酒话桑麻”的光彩!

遍插茱萸为哪般

重阳节就是为了闲歇肢体、恢复活力吗?当然不会这样简单,还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内涵何在?我们先读读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据说写这首诗时,王维才17岁。这岁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笔下应该文采飞扬,辞藻绮丽。可他却用朴实无华的文辞写出了千古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打住,文风如何不是该文的话题,我注目此诗的要害在这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而且,重点是要关注“遍插茱萸”。“遍插茱萸”说明身边的人都在插茱萸。为何要在九月九日都插茱萸,这有什么讲究?古人认为茱萸有祛病辟邪的作用,或头插茱萸枝,或臂戴茱萸囊。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每年九月九日都要头插茱萸枝,口饮菊花酒,出游登高,尽兴而归。看来“遍插茱萸”并非唐朝才兴起,而是汉朝就已形成风习。原因不是图好看,做装饰,是要辟邪护身。插茱萸这风俗与端午节挂艾草不无相似,都是在除邪气,保健康。

众所周知,瘟疫邪气多暴发于炎夏酷伏。端午节恰值进入炎夏酷伏的关键时刻,因而家家挂艾草,防五毒。防治五毒在活跃的季候潜入门扉,危害人身。当然,酷热高温最易造成病菌泛滥,形成瘟疫。所以,与其说挂艾草驱五毒,不如说是高悬在头顶一种警示,时值盛夏,防疫灭病不可掉以轻心。端午节携带着防患于未然的安全保健基因呀!地球上四大文明古国,至今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唯有中国,专家阐述的个中原因很多,我当然赞同。不过还想外加一点,就是这辟邪祛病的风俗。

这一来有了新的疑问,既然端午节挂艾草是防治炎夏酷伏瘟疫爆发,那重阳节后气温下降,由凉转寒,“遍插茱萸”岂不是多此一举?如果不是前几年新冠疫情泛起,全民动员,奋力抗击,还真不好消解这个疑问。这疫情不是病菌作祟,而是病毒为害。病菌繁衍喜欢高温,病毒泛滥需要寒冷。因而,驱疫病,保健康,不只是炎夏时令应该重视,天寒冰冷同样不可掉以轻心。“遍插茱萸”,插在头顶,让大脑司令部不要放松警惕,时时提醒你防止病毒袭击,确保健康无恙。

遍插茱萸少一人,少的是谁?少的不是别人,是站在华岳之巅登高瞭望山东兄弟的王维。那山东大地不是别处,就是家乡山西。可见山西早早就有插茱萸、防疫病的习俗。由此推断,明代在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由窄乡填宽乡,是缘于山西人口众多。山西人丁兴旺不仅仅是因为战乱少,死亡少,“遍插茱萸”这重阳节的风俗更不可忽略呀!

鼓腹击壤歌尧年

论及写作,南朝时期的刘勰著有《文心雕龙》大著。撰写文章的人无不追求龙的效应,我也不例外。这篇关于重阳节的小文,如果将前面视为龙身,那后面该来个画龙点睛。然而,我总觉得笔力不逮。好在声援我的民俗源源不断,你看,在田陌上,村巷间,不知有多少身影行走在重阳节里。他们每人提着一个红包袱,红包袱里面裹着一个大花馍。这花馍与过大年孝敬长辈的糕馍品样相似,每一层白面片上都铺垫着一颗颗红枣。所不同的是,这糕馍比过年的糕馍要大得多。过年的糕馍一个笼屉可以蒸三四个,而这糕馍只能蒸一个。蒸这样大的糕馍送给谁?送给女儿,还是这年刚刚当上新娘子的女儿。

送糕馍的多是女儿的父亲,早早亲家公就留心瞭着上门的亲家公,看见进院赶忙迎进屋里。这边亲热着拉话,那边紧着炒菜、温酒,接着团团坐下吃香的喝辣的。酒足饭饱,父亲打道回府,相随的还有女儿。这在重阳节的习俗上叫作送糕。从现象上说是送了一个糕馍,可从谐音上听见的是送高。乡村人常说,人敬人高,高字总是与一串喜庆词语相连,步步高升、皇榜高中、延年高寿,这糕馍便是礼敬人高。为何女家要用这糕馍礼敬男家?还不是希望两家和睦相处,还不是希望亲家善待女儿。那为何要在重阳节送糕,接着前面的话题说,这季候收获了,播种了,在婆家忙碌的女儿也该回娘家休息几天了。

看看这重阳节的风俗多么具有人情味,多么善解人意!

哎呀,敲击过快难免丢三落四。这不女儿的父亲进屋,看见屋里长辈都会拱手揖礼,还要口祝高寿尧年。高寿尽人皆知,尧年是何意思?也是高寿的意思。据说帝尧年迈118岁才辞世,因而尧年就是高寿。当然,帝尧缔造了太平盛世,让先民安居乐业,后人颂扬那盛世是尧天舜日。所以,历朝历代都把尧年拓展为理想的乐园。杨万里在诗中写:“帝捧瑶觞玉座前,彩衣三世祝尧年。”看看为帝王庆寿不只礼仪隆重,还要歌舞表演颂尧年。陆游的诗句更能打动人:“击壤歌尧年,瞑目以为期。”只要能出现尧年盛世,哪怕死去也甘心。为何陆游这般向往“击壤歌尧年”?据说,斯年帝尧出巡在康庄看见先民一边击壤游戏,一边歌之舞之,唱出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欢乐景象。缘此派生出康庄大道、小康人家的两个祥瑞成语。

先民闲逸着击壤歌舞,是收秋以后欢歌游戏庆丰收。那时虽然没有重阳节,可已经有了庆祝丰收、闲歇健身、走亲睦戚的好习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振重阳节,光大重阳节,将之设立为老人节,进而又将这节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真是顺民心、得民意的大举措!这举措既光大了优秀传统,又弘扬了精神美德,让古老的节日焕发出了新时代的光泽。

重阳节,真是个承载了中华丰富精神文化的好节日!那就趁着良辰美景,让我们捧起陈年佳酿,绽开菊花般的笑靥,干杯,再干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气,而御初寒。”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写佩茱萸的诗句,如孟浩然《九日得新字》提到,“茱萸正可佩”,重阳节除了佩茱萸,还有赏茱萸、饮茱萸酒等习俗。为何此时要放风筝?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
2023-10-23 09:40:00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
...师的节日。校领导李华荣、翟理红、廖光力、潘丽芬、陈尧年、张世琴出席,全校教师、退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大会。会议由校长翟理红主持。会议现场。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校
2024-09-11 19:11:00
我是经典传诵人丨登高、敬老 用诗意解锁重阳节的双“重”打开方式
...也蕴含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她常常在课堂上举例说道,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用“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描绘了恬淡幽静的山野风光,李白在《九日登巴陵置
2023-10-20 16:12:00
腊八节,来罗庄街道中心幼儿园品尝第一缕“年味”
腊八节时逢好梦,糯香增瑞唱尧年。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腊八节的文化、风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月18日,罗庄街道中心幼儿园
2024-01-18 17:59:00
大集上的年味儿浓
...烟火处,年味正浓时。日前,记者来到了日照市五莲县大尧年集,感受癸卯兔年的浓浓烟火气。相比起逛商超和市场,赶大集多了几分人情味和烟火气。赶年集,办年货,早已成了人们迎接新年的仪
2023-01-28 08:15:00
雍正的四位宠臣是谁,他们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为重要角色,下面看一下她们最后的结局如何?一、年羹尧年羹尧,在雍正争位中,属于直接参与战场的武将,为雍正顺利掌握兵权,起到起大的作用。年羹尧也是深受隆恩,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
2022-12-24 18:28:00
廉香氤氲 看蔡甸六小校园清廉建设
... “正气廉风,禹甸有天皆舜日;清泉碧水,神州无处不尧年” 的主题楹联诉说着师者廉心的情怀。近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跟随校长肖英一起走进武汉市蔡甸第六小学。轻身而来,愿在
2023-08-18 18:06:00
年羹尧:一代军事奇才的兴衰荣辱
...之罪,每条大罪均可夺其性命。《雍正王朝》剧照·年羹尧年羹尧这般罪状累累的官员,在清代应该也算得上是空前绝后了罢。正如雍正帝在上谕中称“如尔之公行不法,全无忌惮,古来曾有其人乎
2024-02-23 20:58:00
...。”首位发言的青海隆基乐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尧年说,“开年即开工,开工即实干,我们将为海南州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引领区提供示范样板。”问题背后更有箴言。切实推动权益
2023-02-21 17: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