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重阳节的小知识:为啥又叫菊花节?重阳糕长啥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09:40:00 来源:杭州网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登高节、菊花节等等,有晒秋、饮菊花酒等丰富多样的习俗。

青岛大学特聘教授董德英表示,重阳节时值农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美好隐喻,有辟邪与延寿等节日主题。

许多习俗,也包含着人们尊重生命、祈福美好的诉求。比如菊有“延年客”“延寿客”之称,古人认为,重阳饮菊花酒延年益寿。另外,还要登高远眺、吃重阳糕等等。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时值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有“重九”之称。

在古代,人们认为单数为阳,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相重,“九九”与“久久”谐音,有长久之意。

此外,重阳节时,北方秋收基本结束,即将迎来寒冬,人们常常在重阳节观天察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节日主题有哪些?

汉代,重阳节已经出现。后来,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提到,桓景九月九日登高避祸传说,这也使重阳节和登高习俗得以广泛流传。

重阳节出现至今,节日主题主要有辟邪与延寿等等。不过,在初期的时候,节日习俗和生活更加注重辟邪、驱灾、祓禳,节日信仰的色彩浓一些。

在历史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重阳节求吉等等,节日的休闲性、娱乐性渐渐浓厚起来。

为何要饮菊花酒?

重阳节求寿的习俗从节日产生初期就已经出现。

农历九月为晚秋,百草由青转黄,菊花灿然独开,是物候将尽的生命延伸,以一束菊祝“彭祖之寿”,所以菊有“延年客”“延寿客”之称,有不少诗词歌赋咏赞重阳献寿主题。

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代“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古人认为,重阳饮菊花酒延年益寿,此外,亲朋好友间也会馈赠菊花酒。

为何曾有大小重阳两节?

魏晋南北朝时,重阳节很受重视,登高宴饮、佩茱萸等各项节俗也更加丰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

唐宋时期重阳节百官有官假,重阳日皇帝大宴群臣,士庶百姓登高宴饮,重阳节俗逐渐趋向休闲娱乐。

宋代重阳节有大小重阳两节,在重九后一日,再宴赏,因此有“小重阳”之称。吕原明《岁时杂记》云:“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赏,号小重阳。”

晒秋习俗从何而来?

有观点认为,重阳节的“晒秋”习俗,其实源自秋收后尝新荐祖的秋祭仪式。

从时间上来说,重阳节正值秋风瑟起、寒冬将至,古人感恩收获,进行隆重的献祭尝新活动,祈祝辟邪消灾、生命长延。

古时的春祭、秋祭是民间重要的仪式活动,直至今日,民间仍重视春祭、秋祭,重视尝新荐祖的仪式活动。如北方用新收的麦子,秋天用新收的瓜果粮蔬献祖祭祀。

重阳糕如何制作而成?

重阳糕或源于九月尝新荐祖之俗,《西京杂记》提到九月九日食蓬饵,饵、糕是同物异名,“蓬饵”具有秋祭与辟邪之意。饵用黏米制成,有秋报尝新之意。

宋代,重阳糕更加讲究材料配置、造型工艺和色彩搭配,有多种花样做法。《东京梦华录》载:“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这些食材使重阳糕增添了许多民间祈愿和喜庆色彩,如“栗黄”寓意“顺利”。

“糕”“高”谐音求吉。此外,“糕”还与重阳“登高”有一定关联,既使没有登高远眺,但在家中吃一些重阳糕,也算应了节日之景。

为何登高有“辞秋”之意?

据说,登高远眺最原始之意在于祓禳。重阳节后秋寒将至,秋收也已完成,人们即将进入室内过冬,登高亦有与大自然告别的“辞秋”之意,富有自然与人生哲理。

对远离故乡亲人的游子来说,登高远眺往往会激起怀念故土、思念亲人之情。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流传千古。

因此,重阳登高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视角构筑了人们登高避灾、思乡怀人的信仰与人文情怀。登“高”的“高”也寓意人年龄上的“高寿”,“九”与“久”谐音,都含有祈寿的意蕴。

还有哪些趣味习俗?

重阳节还有佩茱萸、赏菊等习俗。

佩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节俗,晋周处《风土记》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写佩茱萸的诗句,如孟浩然《九日得新字》提到,“茱萸正可佩”,重阳节除了佩茱萸,还有赏茱萸、饮茱萸酒等习俗。

为何此时要放风筝?

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相传源于汉代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

农历九月初九,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迷路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费长房。后人为纪念此事,以纸糊鸽子,登高时随带上山发放,有祈福去除晦气之意。

《漳州府志》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不过,有些地方重阳放风筝时忌讳“风筝断线”,有些地方故意断线让风筝远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男子爱戴花是怎么回事
...情,宋代不分男女,都要头上插戴重阳节时节正在盛开的菊花。宋人喜欢在重阳节戴菊花,在许多诗词作品中就有证明,比如,苏东坡在《定风波·重阳》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
2023-05-11 22:21:00
宋代重阳节习俗:饮酒、赏菊与簪花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而诗仙李白的一首绝句小诗,更是短短二十字就将“登高”“饮酒”与“赏菊”的三大重阳要素铺满。秋韵正浓
2023-12-01 05:36:00
菊香酒浓,一杯美一天 | 节气博物馆·重阳特辑
...德的活动。在这一天,民间有许多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喝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重阳节的“吉祥酒”,寓意祛灾祈福、延年益寿。这一习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魏时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酿制
2024-10-12 10:52:00
重阳节与茱萸:传统习俗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俗。除了佩戴茱萸,古人过重阳节,还有登高、饮酒、赏菊花、写诗作赋等活动。这些重阳节的固定活动约起源于东汉时期,南朝梁代有一本古书《续齐谐记》记载了一个故事: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
2023-10-25 08:52:00
重阳节:重九登高宏志远,金秋赏菊博情长
...上,以祈愿家人平安健康,福寿绵长。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重阳时节,正值菊花盛开之季,菊花傲霜斗寒、高洁坚韧的品格,一直为世人所青睐。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
2024-10-11 08:49:00
登高、赏菊、插茱萸,重阳节的习俗还有哪些?
...祖的节日之一的重阳节,重阳节也称为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重阳节的历史极为久远,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重阳节民俗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笔者也详细给大家
2023-10-23 00:00:00
重阳还来就菊花那一日是何年何月,我至今没有考证出来,只是隐隐约约感到天气晴朗,朝阳早早照射到西墙顶上。墙边那棵椿树的梢头绿叶红得闪光。枝叶间跳跃着两只喜鹊,叽叽喳喳叫得天清气爽。
2023-10-20 18:41:00
关于重阳节的养生,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养生,就藏在它的传统习俗中。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茶,都是深有含义的。先来说说重阳登高在很多人看来,重阳登高是流传千年的习俗之一,至于登高的原因,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其实
2023-11-09 17:14:00
来江苏各地图书馆感受“重阳”魅力!
...重阳节这天,人们登城门楼、登寺塔或避潮墩,赏菊、吃菊花酒、插茱萸,为了趋吉避祸,盐城境内还兴重阳节吃糕,不仅家家蒸糕,熟食店也专门制作“重阳糕”出售。“糕”与“高”同音,代表
2023-10-22 15: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