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粒种子的“晋级”之路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洪安喜查看水稻长势。 市农科院供图洪安喜向记者展示“秦康银丝”样本。 记者 郭飒 摄 记者 郭飒谷雨后,农事忙。市农科院的水稻育种试验田里,洪安喜驻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这一片育种试验田有20多亩...……更多
稻花香里逐梦
...,于是我最终选择主要钻研水稻,培育出安康独有的水稻种子。”洪安喜说。 为加快品种选育,洪安喜先后从四川、广东、湖南等地引进新品种100余个,筛选出“扬稻6号”“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宜香2084”“天优 10号”...……更多
我市自主选育的3个植物新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是安康市农科院粮油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正高级农艺师洪安喜历经6年选育而成,品种属杂交后代选育的中籼优质细长常规稻。在安康4月上旬播种至始穗107天,主茎叶片14~15叶,株高102cm,株型紧凑,茎秆硬且韧性强,叶片略窄直立,剑...……更多
从一粒种子到满仓好粮
...、扩大开放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江西人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弄潮儿,江右商帮的辉煌激励着赣鄱儿女自强不息。45年来,江西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在经济建设中闯新路、开新局,走出江西、融入全国。浩...……更多
育好每粒种  打好“翻身仗”
...临哪些难题,未来还需从何处发力?日前,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与会专家表示,我国种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种业振兴的目标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种...……更多
云南施甸农科服务团 :将种业创新论文写在大地上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杨文明“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云南施甸县是袁隆平院士题词“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的地方。但科研生产设施条件不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滞后、...……更多
...域相关知名专家将围绕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强国之路、打造一流南繁育种基地、国家粮食安全、植物工厂、基因设计、基因编辑、小麦育种、辣椒育种、水稻育种、马铃薯种业、大豆种业、海水鱼类生物技术创新、畜禽...……更多
育种加速器实现多种作物生育期减半
...-10年。为了加快育种速度,我国很多育种专家带着珍贵的种子到海南南繁基地进行加代育种,一年形成2-3代种子。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智能园艺装备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环境-营养耦合调控生育期机理,通过...……更多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企业家交流合作、谋划种业创新发展的品牌盛会。”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说。这是凝聚种业发展共识、共谋种业振兴之策的平台,也是整合各方资源集聚科研力量、推动种业创新的平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中国科学...……更多
一粒良种播下端稳“饭碗”的信心
...开始,邓鹏和团队成员隔几天便会在秧田里播下一批水稻种子。一块块秧田面积不大,却集合了中稻、晚稻等众多杂交制种水稻品种,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重要的试验田。“农业与气候息息相关,无论育种技术多么先进,选...……更多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我们得以平视世界,袁隆平功不可没
...功不可没。2.粮食安全是我们国家农业的首要任务,一粒种子中包含很多科技内涵。3.“小薇”的株高比较矮,和传统水稻相比,它的身形更适合在空间站种植,它的谷草比也相对较高。4.通过海量的杂交来寻找最佳组合,成功几...……更多
扎根南繁四十载 培育水稻新品种
...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一粒种子,孕育希望,造福人类。提起关于种子的故事,今年61岁的钱前眼神中闪烁光芒。“1983年7月,我从南开大学生物遗传学系毕业,同年10月初次踏上海南,参与水稻育种...……更多
中部粮仓|育种:种业大省攥牢农业“芯片”
本文转自:新华网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种业大省,近年来湖南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积极培育稳产高产的优良作物种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重点实验室内,副教授黄成正在指导学生认真操作实...……更多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嘉优中科”系列籼粳杂交稻。“提升粮食产能,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除了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以外,还要加强对盐碱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扩大播种...……更多
程攀:硕士毕业回农村,独守稻田12年育出新品种
...程攀从“田间菜鸟”成长为“育种候鸟”。手捧着收获的种子,程攀内心充满了喜悦。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一个人的15亩稻种试验田金秋十月,农民丰收季,也是水稻育种研究人员收种的时节。 农作物良种繁育核心基地千亩...……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科学家谈思考、讲进展、聊规划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见习记者 余佳琪 本报记者 黄媛艳 陈彬又到冬季,北方已下起皑皑白雪,而在中国南海之滨,气候依然温暖,万物竞相生长。50年前,袁隆平院士宣告三系法杂交水...……更多
发展设施农业 保障种芯安全
...家二线南繁基地杂交水稻年制种面积3万亩左右,年生产种子超1000万斤,占广东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量的90%,种子供应广东省及湖北、湖南、江西和广西等省份。“目前我们这里试种的水稻能达到400斤的亩产,水稻品质十分高...……更多
内蒙古扎赉特旗:    育好种子种好稻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内蒙古扎赉特旗:育好种子种好稻内蒙古兴安粳稻优质品种科技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育种。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孙鹏宇 王甜田近日,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兴安粳稻优质品种科...……更多
选育更多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的香稻品种。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聂守军还把“绥粳18”种子带到了会议现场。今年两会,聂守军将关注点放在种质资源的创新上。“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又是育种创新的‘芯片’,是培育优质、高产、抗逆农作物...……更多
“米中碧玉”增城丝苗米,走出种业传承创新之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玉娴 汤芷欣中国丝苗看广东,好吃丝苗在增城。广州市增城区是丝苗米发源地,中国丝苗米之乡。久负盛名的丝苗米,在穗港澳家喻户晓,被称为“米中碧玉””饭中佳品”,饮誉东南亚。“一粒...……更多
...福农业主营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新品种研发、繁育、种子生产等业务。公司常年水稻制种面积3万多亩,拥有标准化绿色稻米生产基地5000多亩。今年,该公司获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A证),成为我省第3家国家级育...……更多
小稻种凝聚大智慧 “滨城”企业自主研发高耐盐碱水稻测产验收 扫码阅读手机版
...年轻的创新力量为企业在高耐盐碱水稻育种的材料创制、种子培育和优良品种推广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包万军表示,“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的原创技术,在这一领域,中国技术在国际上领先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我们希望...……更多
丽水村里种出“太空西瓜”,“吃瓜群众”的“梦中情瓜”来了
...外的植物吗?其实不然,太空西瓜是“土生土长”的地球种子来了一场“太空之旅”后的产物。太空育种专家沈新榕告诉记者:“和通过传统育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普通西瓜相比,太空西瓜是用上过太空的种子培育出来的。”西瓜...……更多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势,推进种业振兴新“稻路”?在3月19日举行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水稻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业内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水稻育种研发,共推水稻应用技术,共享稻米新成果。南国都市报...……更多
寻找新质生产力 | 智慧南繁CRO育种新模式 不来海南一样可育种
...式的推行、完善,梦想终成真。在3月17日举行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多家企业签约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探路智慧南繁,推进种业CRO育种新模式,助力南繁硅谷建设,三亚走...……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势,推进种业振兴新“稻路”?在3月19日举行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水稻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业内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水稻育种研发,共推水稻应用技术,共享稻米新成果。育好种:筛...……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更多
丰乐种业参加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丰乐种业参加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陈德胜供图“粮安天下,种铸基石”。3月17—20日,由中国种子协会、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三亚市人民政府、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更多
果然有种|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米杂交 历时9年繁育出“南香丝禾”获DNA“身份证”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更多
育种专家的笔记本
...收割,再对收获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理想的种子,再播种、管理、收割、对比试验……春去秋来,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吃稻粒’是我们育种人的‘职业病’,走到田间地头,就会不经意间抓两颗稻粒尝一尝。...……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舌尖上的千岛湖,这些淳安味道,你吃过吗?
浙江淳安,有着令人神往的秀美风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游人难忘的是令人存齿留香的淳安味道。历经时光的淬炼,淳安这一方水土的饮食仍然传承着
2025-02-01 16:58:00
健康过年 | 牙疼,牙龈肿痛就是上火?
来源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还联网医院作者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口腔科 蔡昭艳、曾素娜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口腔科药学部 覃庆编辑 | 何梦莹
2025-02-01 20:15:00
认清“肾虚”真面目! 中医支招过年养肾技巧
本文转自:人民网名医话养生认清“肾虚”真面目! 中医支招过年养肾技巧
2025-02-01 10:28:00
今年年夜饭,预制菜在一片骂声中卖爆
“反正出门也是吃预制菜,不如直接在家吃” 进入2025年,大部分打工人的精神状态都是:人坐在工位上,鼻子却闻到了家中年夜饭的香
2025-01-31 22:04:00
百味火锅  花样繁多(延伸阅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1日第 06 版)辣·四川火锅四川火锅发源于泸州的小米滩。过去,长江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小米滩
2025-02-01 05:47:00
留矿过年也温暖 味蕾盛宴 班中餐里年味“食”足
1月27日清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映照在大红灯笼和五色彩灯的年味儿里,职工们裹紧棉服紧走几步,不远处的职工食堂灯火通明
2025-02-01 07:35:00
春节不想长胖?8天假期可选择2天轻断食
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肥胖科主任李宏春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很多正努力减肥的朋友会问他:“过年怎么吃才能不长胖呢
2025-02-01 07:52:00
常搓鼻 勤泡脚 春节居家养生做好三件事
正值春节假期,大寒和立春节气交替,浙江省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钟燚梦中医师表示,这个时节,中医养生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帮助身体抵御严寒
2025-02-01 08:22:00
大众网记者 梁永琪 菏泽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被誉为“生命之源”,是人体重要组成物质之一,也是参与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
2025-01-31 20:07:00
黄葛树丨张卫:灶台有汤,桌上有咸菜,这是重庆人久远的记忆
灶台有汤,桌上有咸菜,这是重庆人久远的记忆文/张卫母亲的味道,在我看来更多就是咸菜的味道,这是一代代重庆母亲的传承……我们这一代人的母亲
2025-01-31 11:38:00
【北京时间】过年不打烊的“贵州味”,春节北京黔菜地图来啦
迎春启新,万家团圆,团圆在家的贵州人已经纷纷晒出了各类贵州特色“年夜饭”,但你知道吗?这竟然导致了北京的贵州美食危机!美团美食地图显示
2025-01-31 13:58:00
来武当过大年∣武当一梦“武当茶饮江湖” 放松身心 享受宁静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汪伟 周琼 李秀文 秦钰麟)“武当茶饮江湖”作为“武当一梦”沉浸式综合文旅园区内的特色茶饮区域
2025-01-31 17:39:00
春节睡懒觉,怎么睡更香?专家来教你!
在春节期间,由于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加之饮食无节制(比如暴饮暴食、过量饮酒)以及熬夜等不良习惯,一些人会患上所谓的“春节病”
2025-01-31 01:5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广东中山市改善农房风貌——旧房焕新聚人心(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洪秋婷《人民日报》(2025年01月31日第 04 版)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大布村
2025-01-31 05:2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山西霍州市改良传统年馍工艺——创新推出致富馍(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付明丽《人民日报》(2025年01月31日第 04 版)早上8时
2025-01-31 05:25:00